|
1
|
主体教育理论视域下人工智能赋能职业教育教学变革:价值与路径 |
房洁
张秀萍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2
|
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学术诚信提升路径研究——基于个体禀赋与组织氛围共轭的视角 |
涂宝军
房洁
|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职业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路径研究——基于高校与企业共轭的视角 |
房洁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4 |
7
|
|
|
4
|
美国衰落论的兴衰 |
颜震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5
|
桌面虚拟化在多媒体教室管理中的应用 |
张凯
杨再明
宋慧宁
|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23
|
|
|
6
|
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研究 |
韩海燕
郭姗姗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
7
|
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模式的反思与体制创新 |
姜淼芳
肖爱
|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
8
|
大学英语情境教学:认知理据、实施原则与设计实践 |
张秀萍
|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4
|
|
|
9
|
网络教学环境下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
韩海燕
|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2
|
|
|
10
|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与英语学业成就之关系研究 |
尚建国
|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2
|
|
|
11
|
“文化校园”视角下的英语教学 |
韩海燕
|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0
|
|
|
12
|
基于多元文化社会背景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素研究 |
韩海燕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7
|
|
|
13
|
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蕴、逻辑起点与实现路径 |
房洁
|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
2023 |
11
|
|
|
14
|
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趋近化分析 |
潘冬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7 |
20
|
|
|
15
|
国内二语写作研究18年述评(1991-2008) |
郭姗姗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9 |
12
|
|
|
16
|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解读电影《追风筝的人》 |
邓瑶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17
|
谈话节目中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与主持人话语的主位选择——以电视台谈话类节目为例 |
王倩
|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8
|
认同、共存与共生:《花木兰》形象建构与内涵阐释 |
郭姗姗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
19
|
建构对话式高校英语教研室文化 |
张秀萍
|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
20
|
欧美科幻电影叙事虚实辉映下的多元主体互动 |
刘新茂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1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