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逢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66-68,共3页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个大浪潮下,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高校综合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创新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依法落实党委、...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个大浪潮下,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高校综合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创新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推动高校事业不断前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就二者选任标准和选任方式展开探讨,并提出了选任机制改革过程中尤其是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为我国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部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党委书记
校长
选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逢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49,共2页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延安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提供不竭动力;坚持实事求是,开展作风建设,落实好党的...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延安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提供不竭动力;坚持实事求是,开展作风建设,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创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延安精神
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价值认同视野下革命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逢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2-94,共3页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革命文化构筑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基础,从而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强化文化领导权。对以雨花英烈精神为样本的革命文化的有效传播而言,要提炼出以雨花英烈精神的内涵实质与话语原型、构...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革命文化构筑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基础,从而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强化文化领导权。对以雨花英烈精神为样本的革命文化的有效传播而言,要提炼出以雨花英烈精神的内涵实质与话语原型、构筑话语语境、打造具有仪式感的传播路径,讲好雨花英烈精神的当代故事,促使青年大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价值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认同
革命文化
雨花英烈精神
传播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教育生态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许多青年教师的加入,青年教师群体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职业成长是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考虑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国内外关于教育生态系统、青...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许多青年教师的加入,青年教师群体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职业成长是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考虑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国内外关于教育生态系统、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的研究角度入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系统,发现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具有关联互动性、动态平衡性、持续发展性等特征,并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成长
教育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美丽中国”理念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逢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0,共2页
构建"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战略,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文章提出准确把握时代诉求,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高校...
构建"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战略,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文章提出准确把握时代诉求,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高校生态文化,提高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共同致力于实现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助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丽中国”
高校
生态文明教育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逢博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66-68,共3页
文摘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在这个大浪潮下,要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高校综合体制改革,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要创新完善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选拔任用机制,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度,推动高校事业不断前进。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党委书记和校长的角色定位,就二者选任标准和选任方式展开探讨,并提出了选任机制改革过程中尤其是采取竞争性选拔方式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为我国高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
高校
党委书记
校长
选任
分类号
G6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被引量:
16
2
作者
王逢博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49,共2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2017年度项目"传承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路径载体研究"(项目编号:17DJD002)阶段性成果
文摘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好思想、好作风,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延安精神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为共产党人提供不竭动力;坚持实事求是,开展作风建设,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高创新水平。
关键词
新时代
延安精神
实事求是
艰苦奋斗
分类号
D261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价值认同视野下革命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王逢博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92-94,共3页
基金
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传承弘扬雨花英烈精神的路径载体研究”(项目编号17DJD002)的成果。
文摘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革命文化构筑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层基础,从而强化意识形态认同、强化文化领导权。对以雨花英烈精神为样本的革命文化的有效传播而言,要提炼出以雨花英烈精神的内涵实质与话语原型、构筑话语语境、打造具有仪式感的传播路径,讲好雨花英烈精神的当代故事,促使青年大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价值认同。
关键词
价值认同
革命文化
雨花英烈精神
传播路径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教育生态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张宁
机构
徐州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0,共4页
基金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强校软环境资源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5JYD003)
文摘
随着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吸引了许多青年教师的加入,青年教师群体的发展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发展,如何给青年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其职业成长是地方本科院校急需考虑的问题。文章从分析国内外关于教育生态系统、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的研究角度入手,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系统,发现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的生态环境具有关联互动性、动态平衡性、持续发展性等特征,并从教育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提升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地方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成长
教育生态系统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美丽中国”理念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被引量:
4
5
作者
王逢博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
学院
徐州工程学院党委组织部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9-80,共2页
文摘
构建"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战略,也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文章提出准确把握时代诉求,重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模式;多方形成教育合力,完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机制;建构高校生态文化,提高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共同致力于实现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助力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
“美丽中国”
高校
生态文明教育
融入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党委书记与校长选拔任用机制研究
王逢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时代如何弘扬延安精神
王逢博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价值认同视野下革命文化在大学生中的传播路径研究
王逢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教育生态视角的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成长环境研究
张宁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美丽中国”理念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王逢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