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在Ct/C0≥0.7条件下,降解过程遵循L-H 零级(0-12min)与L-H一级(12-20min)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随着干扰物浓度的增加,在Ct/C0≥0.7条件下(约0-20min反应时间段)其降解过程均对应地遵循L-H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H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由耦合光催化反应器内底物和光催化剂表面H酸的浓度差异性引起.展开更多
以壬基酚和甲醛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80~100℃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经抽滤去除催化剂后,将滤液蒸馏制得壬基酚醛树脂。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酚醛摩尔比等影响酚醛树脂合成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L_9(3~4)...以壬基酚和甲醛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80~100℃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经抽滤去除催化剂后,将滤液蒸馏制得壬基酚醛树脂。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酚醛摩尔比等影响酚醛树脂合成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L_9(3~4)正交试验,得到了黏度为600 000 m Pa·s左右的高黏度壬基酚醛树脂。结果表明:本工艺合成方法简单,后处理工艺简单,与传统无机酸碱催化法相比,不需水洗催化剂,催化剂可回收再用,环境污染小;壬基酚醛树脂为红棕色液体,性能稳定,可用作油墨和乙丙橡胶的辅剂。展开更多
文摘在多组分条件下通过采用悬浮型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进行目标污染底物 H 酸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及反应动力学研究,控制干扰污染物吐氏酸和变色酸浓度分别为5,10,20,25,40mg/L,控制 H 酸浓度100mg/L 恒定不变.实验结果表明,在单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在Ct/C0≥0.7条件下,降解过程遵循L-H 零级(0-12min)与L-H一级(12-20min)的混合动力学模型;在多组分光催化纳滤膜反应器中,随着干扰物浓度的增加,在Ct/C0≥0.7条件下(约0-20min反应时间段)其降解过程均对应地遵循L-H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H酸光催化降解动力学的改变主要由耦合光催化反应器内底物和光催化剂表面H酸的浓度差异性引起.
文摘以壬基酚和甲醛为原料,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在80~100℃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经抽滤去除催化剂后,将滤液蒸馏制得壬基酚醛树脂。对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酚醛摩尔比等影响酚醛树脂合成的四个主要因素进行了L_9(3~4)正交试验,得到了黏度为600 000 m Pa·s左右的高黏度壬基酚醛树脂。结果表明:本工艺合成方法简单,后处理工艺简单,与传统无机酸碱催化法相比,不需水洗催化剂,催化剂可回收再用,环境污染小;壬基酚醛树脂为红棕色液体,性能稳定,可用作油墨和乙丙橡胶的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