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Q-analysis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洪娥 郭周颖 +3 位作者 于明 陆从庆 支瑞娟 周胜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Q-analysis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的乳腺结节患者79例,共94个结节,所有结节均获得明确病理结果。应用Q-analysis系统实时组织... 目的探讨Q-analysis实时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的乳腺结节患者79例,共94个结节,所有结节均获得明确病理结果。应用Q-analysis系统实时组织弹性定量分析,获得乳腺肿块的整体和局部弹性比值,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性(ROC)曲线,分析结节整体及局部弹性比值的曲线下面积,确定诊断的最佳临界值及两种方法评估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应用Z检验分析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4个病灶中良性肿块72个,恶性肿块22个。弹性图像显示良性结节的Q-analysis曲线较平稳,峰值较低;恶性结节曲线波动较大,峰值较高;乳腺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的整体弹性比值分别为3.49±1.02、2.40±0.8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的局部弹性比值分别为3.33±0.93、2.13±0.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时弹性分析乳腺病灶整体及局部弹性比率值法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和0.893,两种方法分析比较,对良恶性的乳腺病变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乳腺病灶整体及局部临界值分别为3.2和2.6,其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36%、83.33%和95.45%、90.28%;两种方法对乳腺良恶性诊断效能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6,P=0.027)。结论 Q-analysis实时弹性分析技术可评估病灶的动态的实时的弹性图像征象,为乳腺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而且局部弹性比率值的敏感性及特异度优于整体弹性比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病变 超声检查 弹性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周围型空洞性鳞癌与腺癌的CT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倩 李娅 +2 位作者 冯永丽 王德华 周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肺部空洞形成的周围型鳞癌及腺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肺部空洞形成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鳞癌(21例)及腺癌(22例)的临床一般资料、肿瘤T分期及CT征象,两组间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肺部空洞形成的周围型鳞癌及腺癌的CT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肺部空洞形成并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鳞癌(21例)及腺癌(22例)的临床一般资料、肿瘤T分期及CT征象,两组间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肺鳞癌空洞组在有吸烟史比例、T分期高于腺癌组(P<0.05),而两组在性别构成、发病年龄、肿瘤肺叶分布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鳞癌组肿瘤最大径(57.93±16.43)mm vs(35.55±12.59)mm、空洞最大径(35.52±15.04)mm vs(20.73±11.15)mm及洞壁厚度(21.65±6.72)mm vs(15.36±5.98)mm均高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组空洞内血管及间隔、边缘磨玻璃密度出现的比例高于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部空洞形成的周围型鳞癌及腺癌在吸烟史、T分期及空洞内征象有差异,有助于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癌 空洞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