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帕替尼联合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肾癌后腹膜淋巴结转移一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朱盼荣 梁利军 +4 位作者 夏铀铀 惠开元 胡晨曦 王梅 蒋晓东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7,共3页
肾癌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每年约有23 000人死于肾癌^([1]),80%的肾癌为肾细胞癌,25%~57%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都依赖肿瘤的血管的生成,VEGF/VEGFR2信号通路... 肾癌居泌尿系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我国肾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每年约有23 000人死于肾癌^([1]),80%的肾癌为肾细胞癌,25%~57%的肾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肾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都依赖肿瘤的血管的生成,VEGF/VEGFR2信号通路是调控血管生成的主要途径。近来,靶向VEGF/VEGFR2及其下游通路mTOR已成为晚期转移性肾癌治疗的标准药物,极大地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阿帕替尼 多靶点抗原肽自体免疫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