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R及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不良重构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苏宁 张子倩 +1 位作者 叶文颖 周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1,共6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管并提高生存率,但部分患者仍会经历左心室不良重构(adverse left ventricle remodeling,ALVR),进而影响长期预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关键的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后,IL-6参与炎症反应的启动、调节及维持,其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IL-6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并促进心肌修复;另一方面,IL-6水平过度升高可能导致炎症失控,引发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能够结合梗死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al,LVEF)和心肌应变等参数,对ALVR进行全面评估。因此,早期识别ALVR的风险因素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探讨CMR及IL-6在STEMI患者ALVR中的应用,以期未来研究可探索多模态影像融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以及针对IL-6的靶向治疗,以优化STEMI后ALVR的管理,提高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不良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心肌应变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波与CMR心肌应变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微循环阻塞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刘苏宁 叶文颖 +1 位作者 张子倩 周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2,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入院心电图Q波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入院心电图Q波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40例对照组及首次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治疗后3~7天行CMR检查的133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根据入院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NQ组和Q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差异性分析;根据CMR检查结果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MVO组与非MVO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MVO的独立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MVO的效能。结果急性STEMI组入院Q波宽度、入院Q波深度、入院总胆固醇、入院甘油三酯、入院空腹血糖、入院糖化血红蛋白、术前肌钙蛋白、术前磷酸肌酸激酶、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STEM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左心室整体短轴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on the short axis,GRSSAX)、整体长轴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on the long axis,GRSLAX)、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均低于对照组。Q组入院Q波宽度、入院Q波深度、术前肌钙蛋白、术前磷酸肌酸激酶、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透壁性梗死患者、存在MVO的患者、MVO占左心室心肌的比例、LVESV均高于NQ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LVEF、GCS、GRSSAX、GRSLAX、GLS均低于NQ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O组患者的入院Q波深度显著高于非MVO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S、GCS及GRSSAX均为MVO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GLS、GCS及GRSSAX在MVO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GRSSAX的预测MVO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791。入院Q波深度与GRSSAX联合应用在MVO的预测方面优于入院Q波深度及CMR心肌应变参数单独使用,其曲线下面积为0.824。结论入院Q波深度及CMR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VO具有预测价值。此外,入院Q波深度联合GRSSAX可进一步提高对MVO发生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心肌应变 病理性Q波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T_(2)WI的影像组学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
3
作者 黄家荣 钱贵珍 +1 位作者 徐建 苗重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FS-T_(2)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共72个,其中乳头状癌42个,腺瘤30个。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RI平扫检查。所有结节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 目的:探讨基于FS-T_(2)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共72个,其中乳头状癌42个,腺瘤30个。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RI平扫检查。所有结节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FS-T_(2)WI图中逐层勾画病灶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后使用曼-惠特尼U秩和检验以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对特征进行降维,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通过绘制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3个指标评价所构建模型的效能。结果:从FS-T 2WI序列中提取出1409个特征,经过曼-惠特尼U检验和LASSO回归降维筛选出14个特征,应用SVM所建立的术前预测模型显示训练集AUC 0.89,敏感度79%,特异度86%;测试集AUC 0.85,敏感度77%,特异度67%。结论:基于FS-T_(2)WI的SVM影像组学模型可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腺瘤,从而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风险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甲状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扩散张量成像的腰骶丛神经定量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钱贵珍 黄家荣 +3 位作者 汪梅 李玥 徐建 苗重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正常人腰骶丛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值相关临床基线资料,获得腰骶丛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扩散系数(AD)和径向扩散系数(RD)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前瞻性搜集6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平均在20~80... 目的:探讨影响正常人腰骶丛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值相关临床基线资料,获得腰骶丛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扩散系数(AD)和径向扩散系数(RD)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前瞻性搜集6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平均在20~80岁之间,所有受试者接受3.0T MR扫描,包括DTI和3D-T 2W-FFE序列,由两名医师独立测量腰骶丛L4-S1双侧共360条神经根椎管内、椎间孔内及椎间孔外3个ROI的DTI参数值,计算平均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DTI参数值与临床基线资料相关性,对与多个临床基线资料相关的DTI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正常人腰骶丛神经FA、ADC、RD、AD值在左右两侧及L4-S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FA值与年龄(r=-0.687,P<0.001)、体重(r=-0.411,P=0.001)、BMI(r=-0.378,P=0.003)存在负相关性,平均RD值与年龄(r=0.293,P=0.023)存在正相关性。构建关于腰骶丛神经FA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与FA值相关变量以逐步法代入,最终年龄和体重作为预测变量,得出FA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调整后R^(2)=0.620,进一步提出校正公式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FA值。结论:腰骶丛FA值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而下降,提示涉及腰骶丛DTI研究中考虑年龄和体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骶丛 年龄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扩散张量成像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钱贵珍 苗重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3,106,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常见症状表现为腰背部或下肢疼痛,伴或不伴间歇性跛行[1]。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高达47%,是65岁以上患者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最常见原因[2]。MRI因其高分辨...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腰椎退行性疾病,常见症状表现为腰背部或下肢疼痛,伴或不伴间歇性跛行[1]。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高达47%,是65岁以上患者进行脊柱外科手术的最常见原因[2]。MRI因其高分辨率、无电离辐射损伤和不需要鞘内注射造影剂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3~6]。但常规腰椎MRI多显示存在于多个节段的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间歇性跛行 脊柱外科手术 腰椎退行性疾病 常见症状 电离辐射损伤 扩散张量成像 鞘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CT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肝癌诊断及预后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树芸 王宗盛 徐春玲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肝部分切除术。另外,选取6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液样本,通... 目的:探讨CT联合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s,TM)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诊断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2例H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肝部分切除术。另外,选取6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液样本,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和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通过病理学检查研究血清TM水平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所有HCC患者还进行腹部增强CT扫描,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单个TM检测、TM组合检测、TM组合检测联合CT检查的诊断效能。结果:HCC患者血清AFP、CA19-9和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高分化和无远处转移的患者相比,低分化和有远处转移的患者具有更高水平的AFP、CA19-9和CEA(P<0.05)。在不同年龄、性别和临床分期的HCC患者中,TM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显示,与3种TM的组合检测相比,单个检测血清AFP、CEA或CA19-9具有较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P<0.05)。TM组合检测联合CT检查可达到95.71%的特异度和87.47%的灵敏度,优于3种TM组合检测(P<0.05)。8例HCC患者术后6个月内复发。与术前相比,复发患者血清AFP、CA19-9和CEA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未复发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AFP、CA19-9和CEA组合检测联合CT检查可以克服单个TM检测的不足,避免误诊和漏诊,显著提高HCC的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诊断 肝细胞癌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MR动态增强联合扩散加权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秋妹 郭田田 苗重昌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552-1555,共4页
目的 :探讨3.0T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影像资料,包括T_1WI、T_2WI、DCE-MRI和DWI序列,对... 目的 :探讨3.0TMR动态增强扫描(DCE-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诊断子宫内膜癌患者肌层浸润深度、宫颈侵犯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MRI影像资料,包括T_1WI、T_2WI、DCE-MRI和DWI序列,对照术后病理结果,评估应用DCE-MRI、DWI及DCE-MRI联合DWI法诊断子宫内膜癌肌层浸润、宫颈侵犯和术前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不同成像方法对肌层浸润、宫颈侵犯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结果:DCE-MRI、DWI及DCE-MRI联合DWI法判断肌层浸润深度的准确率分别为76.92%、73.08%和84.62%,DCE-MRI联合DWI法高于单独应用DCE-MRI和单独应用DWI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及DCE-MRI联合DWI法判断宫颈侵犯的准确率分别为76.92%、73.08%和88.46%,DCE-MRI联合DWI法高于单独应用DCE-MRI和单独应用DWI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DWI及DCE-MRI联合DWI法判断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5.38%、53.85%和80.77%,DCEMRI联合DWI法高于单独应用DCE-MRI和单独应用DWI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DCE-MRI和DWI较单独应用DCE-MRI或DWI可以更准确地进行子宫内膜癌术前评估,应常规应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术前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扩散加权与动态增强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与新进展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秋妹 苗重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51-555,共5页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为临床常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观察信号变化和测量定量或半定量参数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评... 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和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为临床常用的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观察信号变化和测量定量或半定量参数来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在子宫内膜癌的术前评估、疗效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作者就上述MR功能成像技术在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3种评分法与DWI-ASPECTS相关性研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卢思言 王艳爽 +1 位作者 江顺滨 苗重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22-727,共6页
目的:探讨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3种评分法与DWI-ASPECTS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82例经MRI证实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发病3 d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_(1)WI、T_(2)W... 目的:探讨FLAIR序列血管高信号征(FVH)3种评分法与DWI-ASPECTS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搜集本院82例经MRI证实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发病3 d内行MRI检查,扫描序列包括T_(1)WI、T_(2)WI、T_(2)-FLAIR、DWI及MRA。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用Lee、改良ASPECT、Olindo 3种评分方法对FVH分布范围进行评分,运用DWI-ASPECTS评分法对脑梗死体积进行半定量评估。脑梗死体积与FVH评分相关性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根据DWI-ASPECTS评分将患者分为大梗塞组(≤5分)和小梗塞组(≥6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3种FVH评分方法诊断价值;根据FVH的Olindo评分将患者分为FVH低分组(≤5分)及高分组(≥6分),比较两组间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FVH影响因素。结果:82例患者MRI图像中均能观察到FVH,FVH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其中Lee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中等度相关(Spearman's rho=-0.46,P<0.01),改良ASPECT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强相关(Spearman's rho=-0.60,P<0.01),Olindo评分与脑梗死体积呈强相关(Spearman's rho=-0.74,P<0.01)。Lee、改良ASPECT、Olindo及3种评分方法联合在大梗塞组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9、0.79、0.88、0.89,Lee、改良ASPECT、Olindo 3种评分方法ROC曲线下面积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ndo评分法对大梗塞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88),Olindo评分法与3种方法联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0,P=0.37)。FVH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DWI-ASPECTS及血管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VH 3种评分法均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其中Olindo评分法相关性最强,对大梗塞诊断价值最高;FVH高分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更重,FVH可作为血管重度狭窄-闭塞影像指标;Willis环不完整促使二级侧支循环建立,可能影响FVH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梗死 评分方法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学及相关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郭田田 苗重昌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7期542-546,共5页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尚未被明确统一和证实。MR融合成像技术能够更精确评估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更直观地指导相关手术。MR功能成像的应用对深入了...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一种,其可能的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尚未被明确统一和证实。MR融合成像技术能够更精确评估三叉神经与邻近血管的关系,更直观地指导相关手术。MR功能成像的应用对深入了解TN的发病机制及评估预后有重要意义。作者旨在对其病因学及相关的MRI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常规及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 被引量:19
11
作者 王莹 张波 +1 位作者 骆继业 王德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常规MRI及f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常规MRI及DWI、1 H-MRS、PWI表现。结果 21例患者共39个PCNSL病灶的ADC值为(0.78±0.14)×10-3 mm2/s,对侧半球正常脑白质AD... 目的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常规MRI及f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病理证实的PCNSL的常规MRI及DWI、1 H-MRS、PWI表现。结果 21例患者共39个PCNSL病灶的ADC值为(0.78±0.14)×10-3 mm2/s,对侧半球正常脑白质ADC值为(0.89±0.21)×10-3 mm2/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P<0.05)。相对于正常脑白质,PCNSL病灶1 H-MRS波谱表现为Cho/Cr值增高(4.62±2.05vs 0.83±0.25)、Cho/NAA值增高(6.86±2.36vs 0.63±0.34)、NAA/Cr值减低(0.67±1.73vs 0.63±.0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CNSL病灶PWI表现为相对低灌注,脑血容量低于周围正常脑实质。结论采用MR DWI、1 H-MRS、PWI可从不同方面反映PCNSL的特征,结合常规MRI征象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瘤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比在BI-RADS 4类乳腺肿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程辰 周胜利 +3 位作者 周军 李洪娥 于明 赵红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3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比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 目的探讨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比在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4类乳腺病变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连云港医院就诊的142例患者的159个乳腺肿块(多发病灶若病理性质相同按一个计算)为研究对象。159个BI-RADS4类乳腺肿块均进行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及应变比测定,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数据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59个乳腺肿块中,超声诊断4A类73个,4B类46个,4C类40个。术后病理显示:良性结节66个,恶性结节93个。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诊断BI-RADS 4类乳腺癌恶性病灶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69.89%(65/93)、71.21%(47/66)、70.44%(112/159)。超声弹性应变比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2.04%(67/93)、81.82%(54/66)、76.10%(121/159)。改良弹性成像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比的Kappa值分别为0.445和0.689,诊断具有一致性(P≤0.001)。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析显示,超声弹性应变比对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于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及超声弹性应变比对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性质均具有指导意义,超声弹性应变比较改良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法更为客观和可靠,对于鉴别BI-RADS 4类乳腺病变性质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超声 弹性成像 应变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胃肝样腺癌伴肝及肺转移1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卢思言 曹刚 苗重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5-255,共1页
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 210.00ng/ml,CEA 143.80ng/ml,CA-199 1 000.00U/ml,CA-125 60.30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原阴性。CT平扫见胃窦部软组织增厚,肝内多发... 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 210.00ng/ml,CEA 143.80ng/ml,CA-199 1 000.00U/ml,CA-125 60.30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原阴性。CT平扫见胃窦部软组织增厚,肝内多发不均匀低密度病灶,双肺多发占位病变;增强后胃窦部病灶轻中度强化,肝脏大部分病灶见环形明显强化(图1A)。影像学诊断:胃癌伴肝及肺多发转移可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付晓 苗重昌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11期864-868,共5页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是近年来新兴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可同时获得组织扩散及灌注信息。通过对IVIM衍生参数(D值、D*值及f值)的定量测量,可对肿瘤良恶性做出...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IVIM-DWI)是近年来新兴的磁共振检查技术,可同时获得组织扩散及灌注信息。通过对IVIM衍生参数(D值、D*值及f值)的定量测量,可对肿瘤良恶性做出鉴别诊断。该文旨在对IVIM的原理及在头颈部肿瘤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