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射血分数轻度下降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0
1
作者 许琳慧 王万虹 +1 位作者 张义 史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81-687,共7页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轻度下降(HFmrEF,40%≤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入住本院的T2DM合并HFmrEF患者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射血分数轻度下降(HFmrEF,40%≤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入住本院的T2DM合并HFmrEF患者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两组均使用基础降糖及规范抗心衰治疗,同时研究组加用达格列净治疗。治疗9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运动耐力指标:6 min步行距离(6MWD),NYHA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LHFQ)评分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降低、LVEF升高,6MWD延长,NYHA心功能分级提升,MLHFQ评分降低,各指标在治疗后相比,两组内均优于本组治疗前,两组间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发生MACE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例数更少。结论:达格列净治疗T2DM合并HFmrEF患者,可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运动耐力、提升NYHA心功能分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MACE事件的发生,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2型糖尿病 射血分数轻度下降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球囊治疗糖尿病伴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李锦爽 王万虹 +1 位作者 周浩 丁浩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0-772,共3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球囊(DEB)对糖尿病伴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9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ISR病变患者,根据病变情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球囊(DEB)对糖尿病伴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支架内再狭窄(ISR)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19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ISR病变患者,根据病变情况随机予以DEB治疗(n=60)或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n=59)。术后12个月复查靶病变冠状动脉造影。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2个月靶病变最小管腔直径(MLD)及术后12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即刻MLD较术前均显著提高,DEB组术后即刻MLD(2.64±0.07)mm小于DES组(2.83±0.05)mm(P=0.032),术后12个月差异[(2.75±0.03)mm对(2.78±0.08)mm]无统计学意义(P=0.353)。两组患者术后6、12个月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MACE生存KaplanMeier曲线具可比性(P=0.552)。结论DEB治疗糖尿病伴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ISR病变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球囊 分叉病变 小血管病变 支架内再狭窄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身体组分特点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锦爽 丁浩 +2 位作者 周浩 王万虹 陈春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0,共5页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的身体组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符合条件的466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segment elevated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的身体组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符合条件的466例NSTE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参与者的身体组分特点通过腹部CT所测脂肪及肌肉判断,并分为对照组、肥胖组、肌少症组和肌少性肥胖组。所有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终点事件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MACE)。生存率估算应用Kaplan-Meier法,应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身体组分和MACE的关系。结果:466例参与者中,对照组106例(22.7%),肥胖组172例(36.9%),肌少症组79例(17.0%),肌少性肥胖组109例(23.4%)。4组之间无MACE生存曲线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0.674,P=0.000)。其中对照组与肥胖组(χ^(2)=6.099,P=0.014)、对照组与肌少症组(χ^(2)=9.332,P=0.002)、对照组与肌少性肥胖组(χ^(2)=27.775,P=0.000)、肥胖组与肌少性肥胖组(χ^(2)=12.642,P=0.000)、肌少症组与肌少性肥胖组(χ^(2)=3.972,P=0.046)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而肥胖组与肌少症组(χ^(2)=0.948,P=0.330)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Cox回归表明,糖尿病、GRACE评分高、肥胖、肌少症、肌少性肥胖是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减少MACE的保护性因素。结论:NSTEACS患者不存在肥胖悖论,肌少性肥胖、肌少症和肥胖均是NSTEACS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这有助于对NSTEACS患者进一步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身体组分 肌少症 肥胖 肌少性肥胖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