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对CAR-T细胞治疗的疗效及CRS的预测作用
1
作者 胡瑾 韩倩楠 +4 位作者 陆丰艺 周欣悦 杨志琴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0-1198,共9页
目的:探究改良的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mEASIX)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疗效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R/R)B细胞肿... 目的:探究改良的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mEASIX)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疗效及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9月1日至2023年2月28日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行CAR-T治疗的复发难治性(R/R)B细胞肿瘤患者70例,计算预处理前(-7 d)log2mEASIX,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的截断值(5.443)将患者分为低mEASIX组(42例)和高mEASIX组(28例),回顾性分析预处理前mEASIX对CAR-T细胞疗法的疗效及CRS的预测作用。结果:高mEASIX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低于低mEASIX组(OS:3.2个月vs未达到,P<0.01;PFS:1.3个月vs 6.0个月,P=0.009)。高mEASIX组≥2级CR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EASIX组(57.1%vs 19.0%,P=0.007)。CAR-T治疗后缓解程度(P=0.001)、CRS发生与否(P=0.041)、预处理前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46)和预处理前mEASIX水平(P=0.047)是CAR-T细胞治疗患者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预处理前mEASIX评分能够预测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性B细胞肿瘤患者的OS及≥2级CRS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的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 B细胞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计数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预后意义
2
作者 石雪东 韩丽 +4 位作者 汪书淇 王秋霜 李振宇 徐开林 程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20-1126,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MC)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78例NSAA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外周血AMC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外周血绝对单核细胞计数(AMC)在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患者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020年9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178例NSAA患者,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外周血AMC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AMC组(<0.1×10^(9)/L,48例)与正常AMC组(≥0.1×10^(9)/L,130例),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差异,对PFS和OS进行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178例NSAA患者中,男性105例(59.0%),女性73例(41.0%),中位年龄31(18-87)岁,中位随访时间58(6-175)个月,中位AMC为0.15(0.01-0.59)×10^(9)/L。低AMC组患者的骨髓粒系比例(27.5%对36.0%,P<0.05)以及成熟单核细胞比例(1%对2%,P<0.05)较正常AMC降低;低AMC组的成熟淋巴细胞比例较正常AMC组升高(54%对50%,P<0.05)。但两组之间红系比例以及红系各阶段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正常AMC组的CR(27.7%对10.4%)及ORR(75.4%对56.3%)高于低AMC组(P<0.05)。与低AMC组相比,正常AMC组AA患者表现出更好的5年总体OS率(98.5%对86.9%,P<0.01)和PFS(86.0%对58.9%,P<0.01)。正常AMC组患者的10年OS率也高于低AMC组(98.5%对60.5%,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网织红细胞计数、AMC<0.1×10^(9)/L以及骨髓成熟单核细胞比例与患者生存有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单核细胞减少并不是NSAA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HR=4.474,95%CI:0.508-44.390;P=0.172)。结论:初诊时低AMC水平不是NSAA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但仍提示AMC具有潜在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核细胞计数 预后因素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预后意义
3
作者 周欣悦 杨志琴 +9 位作者 胡瑾 陆丰艺 韩倩楠 赵欢欢 高雯暇 马瑜晗 李护君 李振宇 徐开林 陈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规范治疗的MCL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 目的:探讨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EASIX)对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有治疗指征且经过规范治疗的MCL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临床特征比较。结果:共纳入66例患者,根据ROC曲线测得的截断值为0.97,将患者分为高EASIX组和低EASIX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白蛋白<0.2 g/L、高EASIX、ECOG PS评分≥2是MCL患者总生存期(OS)的独立不良影响因素。高、低EASIX组患者中位OS分别为13.0和37.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8和26.0个月。高EASIX组中起病时ECOG PS评分≥2及前白蛋白<0.2 g/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低EASIX组患者。结论:初诊时EASIX可作为影响MCL患者OS的独立预后指标,高EASIX患者与低EASIX患者相比预后更差、生存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内皮活化和应激指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剂量阿扎胞苷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聪 孙财 +2 位作者 汪德珍 刘占为 房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60-1164,共5页
目的:分析减低剂量阿扎胞苷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血液内科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初次诊断的92例老年MDS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 目的:分析减低剂量阿扎胞苷治疗老年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于安徽省淮北矿工总医院血液内科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初次诊断的92例老年MDS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减低剂量阿扎胞苷100 mg/d,d1-7,以28 d为1个疗程,共用6个疗程;对照组采用标准剂量阿扎胞苷75 mg/(m^(2)·d),d1-7,以28 d为1个疗程,共用6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期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较各组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对比,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血液学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病例数分别为4、10、22、6和4例,总有效率为78.26%;对照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血液学缓解、疾病稳定和疾病进展病例数分别为8、12、18、4和4例,总有效率为82.61%。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57,P=0.254)。两种治疗方案对是否有输血依赖和低危、中危及高危组患者的疗效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达到最佳治疗反应分别需要4个和6个疗程,且两组患者总生存期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出现感染、Ⅲ-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病例数分别有4、6和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09%;对照组出现感染、Ⅲ-Ⅳ°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的病例数分别有6、16和6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0.87%;对照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5,P=0.036)。结论:老年MDS患者化疗耐受性低。减低剂量阿扎胞苷治疗老年MDS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患者 减低剂量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