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频声导抗在耳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周迎基 刘宇晖 +6 位作者 木怡 岳昱宏 汪圣博 程方雨 乔月华 刘稳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宽频声导抗能有效地反映中耳、内耳对不同频率声能的反射与吸收特性,为耳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本研究综述了宽频声导抗在中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临床耳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宽频声导抗能有效地反映中耳、内耳对不同频率声能的反射与吸收特性,为耳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本研究综述了宽频声导抗在中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临床耳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尚存在诸多挑战,包括确定标准正常值范围、结果的精确解释与分析,以及与其他听力测试方法的交叉验证。为了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这一技术,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声导抗 中耳功能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不同程度积液宽频声导抗分析及有限元模型验证
2
作者 李行 柳佩涵 +3 位作者 蒋雯 刘后广 乔月华 刘稳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27,共8页
目的使用宽频声导抗明确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程度,探索中耳病理与声能吸收率关系并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患儿34例为... 目的使用宽频声导抗明确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程度,探索中耳病理与声能吸收率关系并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的患儿34例为SOM组,纳入同期就诊的正常儿童40例为对照组。完善纯音测听、226 Hz声导抗、宽频声导抗、电子耳镜检查。SOM组按积液不同程度分为部分积液组与全部积液组,分析组间声能吸收率特点。采用有限元法构建25%、50%、64%、100%积液模型,计算能量吸收率。结果SOM组声能吸收率曲线呈平坦曲线,500~4000 Hz处声能吸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积液组声能吸收率曲线平坦无峰,800~6000 Hz低于部分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限元构建的积液模型随积液量增加吸收率逐渐下降。中耳积液量占中耳腔体积25%时,曲线整体走势与正常人耳能量吸收率曲线走势一致;中耳积液量达中耳腔体积50%时,800~8000 Hz处的能量吸收率均值约为20%;中耳积液量占中耳腔体积64%时,整体能量吸收率均值约为10%;中耳积液量占中耳腔体积100%时,能量吸收率为0。结论不同程度的鼓室积液其宽频声导抗声能吸收率不同。有限元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中耳积液状态,其声能吸收率变化能够反映鼓室积液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性中耳炎 有限元分析 声能吸收率 中耳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膜激振式压电作动器的设计与测试 被引量:1
3
作者 寇寅欣 贺志恒 +3 位作者 韩浩强 刘稳 刘后广 杨善国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4-41,共8页
为解决传统助听器高频增益受限及中耳植入物需侵入性手术的问题,文中设计、制作和测试了一种直接驱动耳膜的压电作动器。该作动器是一种新型的听觉假肢,融合了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的放置方式与中耳植入物的音质。作动器的前端直接激励耳膜... 为解决传统助听器高频增益受限及中耳植入物需侵入性手术的问题,文中设计、制作和测试了一种直接驱动耳膜的压电作动器。该作动器是一种新型的听觉假肢,融合了完全耳道式助听器的放置方式与中耳植入物的音质。作动器的前端直接激励耳膜,补偿患者的听力损失。针对压电叠堆存在输出位移不足的问题,引入了复合二级位移放大器,并采用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位移放大比进行了优化。为优化作动器的频率特性,建立了作动器-人耳耦合力学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确定了作动器的最佳结构参数。制作出作动器样机,并进行了测试试验,评估其听力补偿性能。结果表明:该作动器具有工作频带宽(0.1~10 kHz)、谐波失真度小(THD≤0.12%)、无需侵入性手术及高频性能优异的优点。因此,该作动器适用于耳膜激振的听损补偿,为感音神经性听力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听器 耳膜激振 压电作动器 有限元分析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声导抗应用于内耳疾病诊断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岳昱宏 木怡 +4 位作者 刘洁 林欢 乔月华 刘稳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宽频声导抗在内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和综合现有文献证据,探讨其在不同内耳疾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的中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宽频声导抗... 目的系统评价宽频声导抗在内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和综合现有文献证据,探讨其在不同内耳疾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的中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宽频声导抗应用于内耳疾病的研究。采用QUADAS-2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每个研究的基本信息进行定性描述。在评估文献质量之前,咨询听力学专家修改了QUADAS-2工具的条目,并由2名评审员独立评价,第3名评审员进行方法学质量审查。提取的资料包括:作者、发表时间、纳入耳数、年龄、种族、影像学检查及分析参数。结果共纳入17项原始研究,其中7项关于梅尼埃病诊断,4项关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5项关于上半规管裂,1项关于内淋巴积水。这些研究主要发表于2019—2023年,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但是,现有研究样本量普遍较小,分析指标不统一,对同一疾病的结论存在差异。QUADAS-2工具评价结果显示,多数研究在病例选择和待评价诊断试验方面存在偏倚风险,影响了研究质量。结论宽频声导抗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听力检测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内耳疾病诊断方面仍需深入探索。目前的研究进展存在以下不足,样本量不足,结果可信度低;试验方法学设计不严谨,偏倚风险高;同一疾病的结论不一致,需进一步验证。因此,宽频声导抗在内耳疾病诊断中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亟需提高研究质量,挖掘其可靠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声导抗 内耳疾病 QUADA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大学生的噪声态度与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5
作者 朱荟如 刘佳韵 +4 位作者 木怡 徐锦辉 李佳琪 黄海一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因素并了解大学生听力损失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采用青年噪声态度量表(YANS)对7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209名大学生进行听力测试。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噪声态度和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因素并了解大学生听力损失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采用青年噪声态度量表(YANS)对7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209名大学生进行听力测试。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噪声态度和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和学习时佩戴耳机是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显著因素(P<0.05),而常用耳机音量、每天持续佩戴耳机时间等因素则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17~18岁大学生比19~24岁大学生及佩戴耳机学习大学生比不配戴者更消极,即视噪声为有害的事物。听力测试结果表明,与青年文化因素有关的噪声态度消极的大学生,其高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不通过的风险更低。青年大学生听力损失出现概率在本研究样本中仅为2.39%,但隐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性达48.53%。结论年龄和学习时佩戴耳机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重要因素,而与青年文化因素有关的噪声态度可能与隐性听力损失有关。因此,提高大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并促进他们采取有效听力防护措施的教育工作仍需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噪声态度 隐性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针电刀在耳内镜鼓膜修补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巍 张艳秋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48-251,共4页
目的探讨钨针电刀在耳内镜鼓膜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住院行耳内镜鼓膜修补的患者85例。其中采用外耳道皮瓣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0例为对照组,采用钨针电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5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 目的探讨钨针电刀在耳内镜鼓膜修补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住院行耳内镜鼓膜修补的患者85例。其中采用外耳道皮瓣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0例为对照组,采用钨针电刀行外耳道内切口的45例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中和手术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比较对照组切口时间短、切口出血量少、术中镜头擦拭次数少、术中止血海绵粒使用量小,两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13.6、-9.0、-7.6、-12.8、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愈合时间,外耳道狭窄程度方面差别不大,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缺点是电刀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烟雾,需要助手辅助吸引烟雾。结论钨针电刀小巧灵活,精细准确,具有减少切口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的优点,适合在耳内镜外耳道手术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针电刀 耳内镜 外耳道 鼓膜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SOM患者中耳积液中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冰 王采集 +4 位作者 陈敏 李宛桐 张世丽 赵泽祺 乔月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3-365,共3页
目的检测成人单侧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中耳积液中是否存在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探讨其在SOM合并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单侧SOM 40例患者(年龄25~60岁)... 目的检测成人单侧分泌性中耳炎(SOM)的中耳积液中是否存在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探讨其在SOM合并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disease,LPR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0年1月就诊的单侧SOM 40例患者(年龄25~60岁)的中耳积液,样本均经pH检测和细菌培养3天;使用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WB)检测中耳积液中是否存在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进一步检测中耳积液中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浓度;所有受试者自主完成反流症状指数评分量表(RSI)。结果(1)WB结果显示60%(24/40)样本检测到胰蛋白酶,77.5%(31/40)样本检测到胃蛋白酶,其中,胃蛋白酶阳性的样本中,有77.42%(24/31)检测到胰蛋白酶;胰蛋白酶阳性的样本中,100%(24/24)同时检测到了胃蛋白酶。(2)ELISA结果显示样本中胰蛋白酶浓度为270.81(201.02,377.56)ng/ml,胃蛋白酶浓度为65.28(59.29,80.82)ng/ml,胃蛋白酶浓度显著低于胰蛋白酶浓度(P<0.0001)。(3)中耳积液pH值为7.15±0.61。(4)RSI量表评分:40例患者中,30%(12/40)RSI评分>13分,其中83.33%(10/12)样本检测到胰蛋白酶,100%(12/12)样本检测到胃蛋白酶;RSI量表阳性样本的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检测阳性率及其浓度与总体样本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OM患者中耳积液中胰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检出率较高,且胰蛋白酶浓度通常高于胃蛋白酶;部分SOM合并LPRD的患者不表现出LPRD临床症状,中耳积液中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的检测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胃蛋白酶 分泌性中耳炎 咽喉反流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及特殊病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周腊梅 李轩毅 +4 位作者 李红权 王洪江 蒋雯 乔月华 刘稳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乙状窦还纳术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并分析特殊病例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进行耳鸣量表THI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无效0例、显... 目的探讨乙状窦还纳术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疗效,并分析特殊病例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乙状窦还纳术治疗搏动性耳鸣患者临床资料,在术前、术后1月、3月、6月进行耳鸣量表THI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无效0例、显效18例、痊愈16例、失访1例。显效组THI量表术前:65.78±5.40,术后6月:28.11±4.52,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对乙状窦憩室或骨壁缺损引起的搏动性耳鸣进行乙状窦还纳术疗效确切,局麻手术有利于进行术中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窦还纳术 乙状窦憩室 搏动性耳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声导抗在无创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9
作者 木怡 林欢 +2 位作者 岳昱宏 乔月华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姿势下颅内压(ICP)变化对中耳能量传递的影响,探寻一种基于中耳功能的无创ICP监测指标。方法于2023年3月—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招募的听力正常,无耳部疾病史的高校在读青年受试者30例(60耳),其中男性1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姿势下颅内压(ICP)变化对中耳能量传递的影响,探寻一种基于中耳功能的无创ICP监测指标。方法于2023年3月—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招募的听力正常,无耳部疾病史的高校在读青年受试者30例(60耳),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17±1.23)岁。受试者通过226 Hz声导抗、纯音测听等检查后,分别以端坐位、低头位和仰卧位在环境压力下进行宽频声导抗测试,选取1/3倍频程(共16个频率点)在不同体位下的声能吸收率(energy absorbance,EA)、声能反射率(energy reflectance,ER)、透射率(pow transmittance,pow T)与阻抗幅值(Impedance magnitude)进行分析。结果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EA、ER与pow T在630、794、1000、4000 Hz频率点由于体位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amg除3175、6000 Hz频率点无统计学差异,在其余14个频率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端坐位和低头位,WAI参数只有Zamg在1000 Hz和1260 Hz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端坐位和仰卧位EA、ER与pow T在4000、5040 Hz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头位和仰卧位的EA、ER与pow T在中频段(500~1000 Hz)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Zamg在大部分频率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宽频声导抗能够反应不同姿势下ICP的生理状态变化,且具有频率特异性。因此,这种无侵入性、更便捷的中耳测试方式为监测ICP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宽频声导抗 中耳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材料修补不同面积中央性鼓膜穿孔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文伟 刘稳 +1 位作者 刘后广 赵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移植材料修补不同面积中央性鼓膜穿孔对术后听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正常中耳有限元模型,在鼓膜表面施加90 dB SPL声压得到镫骨底板位移的频率-幅度曲线(基准曲线,为正常中耳有限元镫骨底板位移曲线),通过与...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移植材料修补不同面积中央性鼓膜穿孔对术后听力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正常中耳有限元模型,在鼓膜表面施加90 dB SPL声压得到镫骨底板位移的频率-幅度曲线(基准曲线,为正常中耳有限元镫骨底板位移曲线),通过与相关实验数据对比,验证模型可靠性,再建立3.10、10.66、22.25、42.0 mm^(2)中央性鼓膜穿孔有限元模型,分别用0.25、0.5、1 mm厚度耳屏软骨以及0.4、0.8 mm厚度颞肌筋膜修补上述不同面积中央性鼓膜穿孔,获得术后镫骨底板位移频率-幅度曲线,并与基准曲线对比,分析术后听力情况。结果鼓膜穿孔面积3.10 mm^(2)时,不同厚度的耳屏软骨和颞肌筋膜获得的镫骨底板位移均能基本符合基准曲线;穿孔面积10.66 mm^(2)时,不同厚度的耳屏软骨或颞肌筋膜修补获得的镫骨底板位移曲线也基本贴近基准曲线,但0.25、0.5 mm厚度耳屏软骨的位移曲线更符合基准曲线;穿孔面积22.25 mm^(2)时,在低频区域,耳屏软骨比颞肌筋膜获得的镫骨位移曲线与基准曲线的差异更小,在高频区域,0.25、0.5 mm厚度耳屏软骨和0.4 mm厚度颞肌筋膜获得的镫骨位移曲线更贴近于基准曲线;穿孔面积42.0 mm^(2)时,颞肌筋膜和1 mm厚耳屏软骨获得的镫骨底板位移曲线与基准曲线的差异较大,而0.25 mm或0.5 mm厚耳屏软骨差异较小,0.25 mm厚耳屏软骨效果最佳。结论使用耳屏软骨或颞肌筋膜作为移植材料修补较小中央性鼓膜穿孔后镫骨底板位移没有显著差异;随着穿孔面积增大,以较薄的耳屏软骨作为移植材料得到的镫骨底板位移曲线与基准曲线差异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性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有限元分析 耳屏软骨 颞肌筋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壁与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空气传导的有限元模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万瑾 刘稳 +2 位作者 赵禹 刘后广 厉媛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0-485,共6页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完壁式与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空气传导的影响。方法对新鲜尸头进行解剖,模拟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骨粉填塞三种术式,通过颞骨薄层CT扫描和逆像成型技术建立三种术... 目的利用有限元模型研究完壁式与开放式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对中耳空气传导的影响。方法对新鲜尸头进行解剖,模拟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并骨粉填塞三种术式,通过颞骨薄层CT扫描和逆像成型技术建立三种术式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在耳道口施加90 dB SPL声压获得相应的鼓膜脐部和镫骨底板的位移频响曲线,以鼓膜表面施加90 dB SPL声压得到镫骨底板的响应曲线作为基准,通过公式计算三种术腔的等效声压级差值;通过对比三种术式镫骨底板位移的最大响应频率、最大振幅、平均振幅和平均等效声压级差,分析术后中耳空气传导的变化特点。结果三种术式术后镫骨位移在低频段(<1 kHz)基本一致,在中高频段不同容积的术腔其最大振幅所在的频段发生改变,完壁术式最大振幅所在频率为3 kHz左右,最大振幅为1.17×10^(-5)mm,平均振幅为6.95×10^(-6)mm,平均等效声压级差为3.28 dB;开放术式最大振幅所在频率为1.8 kHz左右,最大振幅为1.27×10^(-4)mm,平均振幅为6.59×10^(-6)mm,平均等效声压级差为5.54 dB;开放并填塞骨粉术式最大振幅所在频率介于二者之间,为2~3 kHz,最大振幅为1.04×10^(-5)mm,平均振幅为9.82×10^(-5) mm,平均等效声压级差为4.52 dB。结论乳突根治术开放外耳道使术腔变大、共振频率降低,完壁式、开放式、开放并填塞骨粉三种术式术后中耳空气传导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壁式乳突根治术 开放式乳突根治术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底膜响应的圆窗激振性能评估偏差研究
12
作者 刘兆海 张莹 +3 位作者 王思扬 黄新生 刘稳 刘后广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68-575,共8页
目的研究采用传统基底膜位移评价标准评估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听力补偿性能的准确性,为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的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耳蜗几何结构的实验数据,建立耳蜗感声微观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内听毛细胞、外听毛细胞、盖膜... 目的研究采用传统基底膜位移评价标准评估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听力补偿性能的准确性,为圆窗激振式人工中耳的性能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耳蜗几何结构的实验数据,建立耳蜗感声微观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内听毛细胞、外听毛细胞、盖膜等部位位移响应的实验测量值,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对比分析正向激振、圆窗激振下的基底膜位移与内听毛细胞静纤毛剪切位移;以内听毛细胞静纤毛剪切位移作为感声标准,研究圆窗激振时采用传统人工中耳基底膜评价标准的等效声压级偏差。结果在所研究耳蜗微段对应的5 k Hz特征频率处,相同幅值的声压作用下,圆窗激振的基底膜位移和内听毛细胞静纤毛剪切位移均小于正向激振的对应值。结论正向激振下的内听毛细胞更兴奋,感声效果更强。同时,采用正向激振的基底膜位移评价方法评估圆窗激振的听力补偿效果,会高估圆窗激振的听力补偿性能;但偏差较小,是一种相对可靠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中耳 圆窗激振 正向激振 基底膜 剪切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