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觉痛觉定量分析仪用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评估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
作者 吴征元 杜佳溪 +4 位作者 孙悦 季云晶 李胜男 王溢文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6-539,共4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愈合后持续1月及以上的疼痛[1]。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有15.7%的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病人可发展为PHN[2]。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细胞免疫水平的降低,HZ和...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定义为带状疱疹愈合后持续1月及以上的疼痛[1]。一项大型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约有15.7%的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病人可发展为PHN[2]。5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由于细胞免疫水平的降低,HZ和PHN的患病率将大大增加,部分病人疼痛时间可持续数月至数年,持续的疼痛可影响病人的工作及生活,增加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患病率,严重者可导致自杀[3]。PHN作为一种慢性疼痛疾病,其疼痛改善程度是评价整个治疗过程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因此如何准确客观的评估PHN疼痛程度并对其进行积极干预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细胞免疫水平 疼痛时间 疼痛评估 ZOSTER PHN 临床观察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对带状疱疹病人的预后影响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吴征元 杜佳溪 +4 位作者 孙悦 季云晶 李胜男 王溢文 申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62-268,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胸段HZ病人,根据病人是否患有DM分为D组(糖尿病组)及N组(非糖尿病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 目的:探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于我院治疗的90例胸段HZ病人,根据病人是否患有DM分为D组(糖尿病组)及N组(非糖尿病组),每组4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药物及物理治疗,比较两组之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的发生率、疱疹皮损持续时间及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分和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同时记录补救镇痛例数及不良事件发生总例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HZ病人预后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与N组相比,D组在发疹时间、住院天数、皮疹愈合时间、高血压、PHN发生率以及NRS及AIS评分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人预后的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DM的HZ病人发生PHN的风险较非DM高4.52倍(OR=4.52,95%CI:1.05-19.43)。年龄、性别、初始疼痛以及皮疹愈合时间也与预后有明显的关系。D组住院期间补救药物例数及不良反应总例数较N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DM、年龄、性别、初始疼痛以及皮疹愈合时间是HZ病人发展为PHN的重要危险因素;合并DM的HZ病人在疼痛、睡眠质量等临床症状方面更加严重,并且应用更多的镇痛药物及发生更多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糖尿病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5%噻吗洛尔滴眼液治疗浅表型婴幼儿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鲁红松 蒋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7-138,共2页
婴幼儿血管瘤(IH)是由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引起的婴幼儿常见良性肿瘤,发病率高达10%,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女性显著多于男性,女:
关键词 噻吗洛尔:婴幼儿血管瘤 浅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联合自制中药熏洗治疗肛周小疣体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蒋冠 侯晓阳 +2 位作者 庞雁宇 魏志平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7-809,共3页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常发生在肛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染。目前临床上对于CA的治疗原则为以局部去除疣体为主,辅助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药物,预后一般良好,但复发率均较高。因此,提高...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常发生在肛周及外生殖器等部位,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染。目前临床上对于CA的治疗原则为以局部去除疣体为主,辅助抗病毒和提高免疫功能药物,预后一般良好,但复发率均较高。因此,提高治疗有效率及降低复发率成为治疗本病的关键。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ALA—PDT)疗法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新技术。不仅操作简便、无创伤,同时疗效显著及复发率低.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进行单独治疗或联合治疗C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肛周 光动力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唑嘌呤治疗寻常型天疱疮致严重骨髓抑制2例
5
作者 张警兮 张玉芳 +1 位作者 高焕 金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701-702,共2页
硫唑嘌呤为嘌呤代谢阻断药物,临床上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抑制天疱疮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同时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本文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2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时发生了严重的骨髓抑制... 硫唑嘌呤为嘌呤代谢阻断药物,临床上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用于抑制天疱疮患者自身抗体的产生,同时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其最严重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本文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硫唑嘌呤治疗2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时发生了严重的骨髓抑制,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寻常型 硫唑嘌呤 骨髓抑制 硫代嘌呤甲基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