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在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尧 熊苗苗 +2 位作者 陈雅洁 金军 申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3期36-39,共4页
维生素C(Vit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内的高效抗氧化剂,在机体多种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C缺乏普遍存在于各种患者中,如创伤、感染以及癌症患者。最近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静脉应用高剂量VitC能够预防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 维生素C(VitC)又称抗坏血酸,是人体内的高效抗氧化剂,在机体多种生物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维生素C缺乏普遍存在于各种患者中,如创伤、感染以及癌症患者。最近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静脉应用高剂量VitC能够预防骨折后复杂区域性疼痛综合征的发生,也可以缓解带状疱疹急性期疼痛,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此外,高剂量VitC可以减轻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众多专家已提出几种关于VitC缓解疼痛的机制,但目前仍存在争议。总而言之,VitC在减轻急、慢性疼痛中表现出了安全且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骨骼相关疼痛 带状疱疹神经痛 癌痛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技术两种手术入路在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4
2
作者 金军 袁燕 +1 位作者 申文 陈立平 《中国内镜杂志》 2020年第6期59-63,共5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因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椎... 目的观察和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间入路,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因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接受椎间孔镜手术的患者32例,分为经椎间孔入路(TF组)(n=20)和经椎板间入路(IL组)(n=12)两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RS)、改良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手术费用、术后满意度和手术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NRS和ODI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NRS、ODI、手术时间和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技术两种手术入路均可有效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技术 手术入路 单节段 退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恶心呕吐的风险因素及防治措施进展 被引量:15
3
作者 吴征元 杜佳溪 +1 位作者 刘尧 申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2期38-41,共4页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围麻醉期最常见的影响患者恢复质量的并发症。因此,了解PONV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PONV的相关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PONV的影响因素、评分系统及防治措施。通过... 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围麻醉期最常见的影响患者恢复质量的并发症。因此,了解PONV的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合了近年来国内外PONV的相关研究,全面系统地介绍PONV的影响因素、评分系统及防治措施。通过对相关风险因素的分析,在围麻醉期积极进行联合干预,降低PONV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用量及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蒋月明 朱锦明 +2 位作者 彭冲 李维维 申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4期94-97,107,共5页
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用量及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204名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脊膜穿破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 目的探究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对无痛分娩罗哌卡因用量及应激反应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妇幼保健院204名进行无痛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硬脊膜穿破组(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和对照组(常规硬膜外阻滞),每组102名。比较两组镇痛前和镇痛30 min的血糖、血清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较两组镇痛前、镇痛30 min、镇痛60 min、娩出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两组镇痛起效时间,罗哌卡因消耗量,首次患者自控镇痛(PCA)时间;记录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镇痛30min,两组血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脊膜穿破组血糖、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30 min、镇痛60 min、娩出时,硬脊膜穿破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硬脊膜穿破组罗帕卡因用量低于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PCA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1、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均未出现呼吸抑制与神经损伤等不良结局。结论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起效快,降低孕妇应激反应,且可以减少罗哌卡因用量,对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穿破硬膜外阻滞 硬膜外穿刺 无痛分娩 罗哌卡因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激痛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齐齐 李鹏飞 申文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第8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讨针刺激痛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等... 目的探讨针刺激痛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住院治疗的5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降糖药物等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针刺激痛点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疼痛数字评分(NRS)、神经传导速度(NCV)、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治疗效果,并计算2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同时记录整个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分别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组间和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NR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试验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试验组NCV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1周后的各时间点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TC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TCSS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后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和64%,P<0.05)。所有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无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针刺激痛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激痛点 针刺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引导下结合电刺激定位应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前西 申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2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C臂引导下结合电刺激定位应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支(上颌神经)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C臂引导下结合电刺激定位应用于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上颌神经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第Ⅱ支(上颌神经)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者均在C臂引导下应用改良的Hartel前入路法经卵圆孔穿刺进入三叉神经半月节,对照组单纯在C臂引导下定位行射频热凝毁损,观察组在术中联合电刺激定位,再行射频热凝毁损。记录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有效率、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随访。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3、6、12个月疼痛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各时段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合并患侧Ⅲ支支配区域麻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C臂引导下定位对比,术中联合电刺激定位准确率较高,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刺激 定位 射频热凝 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半月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齐琪 苏晴 李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9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1∶1比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以2019年6月至2021年8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00例CH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1∶1比例随机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0例患者以常规护理为基础施以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转阴率、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结果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的血清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HBV)及脱氧核糖核酸(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护理满意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后,2组的用药情况、定期复查和生活方式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2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的6个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P均<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上述评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 优质护理模式下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CHB患者的血清HBeAg、CHB和DNA转阴率,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优质护理 人性化护理 治疗依从性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法理论的健康管理在中青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齐琪 苏晴 李瑜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2期29-32,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法理论的健康管理在中青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中青年NAFL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 目的分析基于行动研究法理论的健康管理在中青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50例中青年NAFLD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别纳入观察组(75例)和对照组(75例)。2组均接受常规护理及微信健康教育,观察组加用基于行动研究法理论的健康管理。对比2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体格参数、血脂和肝功能指标、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在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后的腰围均小于干预前,身体质量指数(BMI)均低于干预前;对照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腰围小于干预前,BMI低于干预前;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腰围和BMI均更优,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于干预前,2组在干预3个月及干预6个月后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均降低(P均<0.05);相比于同期对照组,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更低(P均<0.05)。相比于干预前,2组在干预6个月后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升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GSES、SF-36评分均更高(P均<0.05)。结论基于行动研究法理论的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中青年NAFLD患者的体格参数、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提升其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行动研究法 健康管理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PV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中晚期癌痛患者阿片药物需要量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汪丹 吴成凤 申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87-90,共4页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中晚期癌痛患者阿片药物需要量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肺癌中晚期(Ⅲ、Ⅳ期)患者191例(肺癌组)及健康体检者52名(健康对照组)。... 目的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中晚期癌痛患者阿片药物需要量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肺癌中晚期(Ⅲ、Ⅳ期)患者191例(肺癌组)及健康体检者52名(健康对照组)。收集其外周静脉血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其进行TRPV1基因rs222747、rs8065080两个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随机选择部分样品应用直接测序法验证其分型结果。采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应用吗啡当量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阿片药物的需要量。结果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TRPV1基因rs222747位点、rs8065080位点均可检出3种基因型:rs222747(CC、GC、GG),rs8065080(CC、TC、TT)。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rs222747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癌组与健康对照组rs806508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rs222747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患者的阿片药物日均需要量、体重标化日均需要量、体重表面积标化日均需要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TRPV1基因rs22274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肺癌中晚期癌痛患者阿片药物需要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基因多态性 肺癌 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