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省62所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研究
1
作者 赵梦寒 祁琪 +3 位作者 郭紫晴 刘金平 马瑶瑶 茅一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9-544,共6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及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分析江苏省基层医疗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收集的该省62所... 目的了解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及医院感染管理现状,为基层医疗机构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质量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分析江苏省基层医疗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收集的该省62所首批基层哨点医疗机构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数据,并对其中20所机构现场检查和考核的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23年7月—2024年5月共监测住院患者145814例,发现医院感染患者219例、220例次,医院感染发病率、例次发病率均为0.15%,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上呼吸道(40.45%)。手卫生依从率为81.34%(14.29%~100%),正确率为87.90%(18.46%~100%);环境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为77.24%(20.00%~100%),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合格率为98.76%(10.00%~100%)。现场检查多数基层医疗机构质量控制指标监测数据记录与每月上报至江苏省基层医疗专业质量控制中心数据不相符;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感染预防与控制观念不强,知识不足;多数基层医疗机构重点科室存在较多医院感染方面的安全隐患。结论经过近一年的持续医院感染监测,各基层哨点医疗机构已建立了各自的医院感染发病率数据。部分基层医疗机构的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以及环境物体表面污染物清除率仍然较低,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水平与制度标准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疗机构 医院感染 管理 现状 质量控制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及可用性评价
2
作者 刘金平 马瑶瑶 +4 位作者 张冰 赵梦寒 郭紫晴 祁琪 茅一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6-673,共8页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知识图谱并进行可用性评价。方法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ADDIE)模型,整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书籍、指南、文献等多种来源知识,借助超星泛雅平台知识图谱技术,设计和构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 目的 构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知识图谱并进行可用性评价。方法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设计(ADDIE)模型,整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书籍、指南、文献等多种来源知识,借助超星泛雅平台知识图谱技术,设计和构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知识图谱。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30名医学生试用课程知识图谱,填写系统可用性量表和使用效果调查问卷,评估知识图谱的可用性。结果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知识图谱包含379个知识点,关联520道试题和56个学习资源。经测试,知识图谱可用性总分为(70.50±12.20)分。在使用效果同意度调查问卷的四个维度中,满意度占比93.33%~96.67%,学习态度占比90.00%,学习能力占比93.33%~96.67%,学习资源支持度占比83.33%~90.00%,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知识图谱可用性良好,能够实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提升学习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知识图谱 医学教育 可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技术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芳 茅一萍 +2 位作者 祁琪 王珂璇 涂佳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90-994,共5页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既能规避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带来的感染风险,又有助于弥补医学生临床实践时间和试验资源不足的缺憾,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本文主要阐述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以虚拟仿真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方式既能规避传统面对面教学方式带来的感染风险,又有助于弥补医学生临床实践时间和试验资源不足的缺憾,促进教学工作更好地进行。本文主要阐述虚拟仿真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历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技术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究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珂璇 刘芳 +1 位作者 涂佳佳 茅一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别于2019年10月16日和2022年9月15日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相...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三甲医院抗菌药物使用的变化,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改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别于2019年10月16日和2022年9月15日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相关数据应用Excel 16.0进行汇总,使用SPSS 2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使用率、构成比描述相关数据,比较性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2019年共纳入患者数474人,调查当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8.1%;2022年共纳入患者数484人,调查当天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5%。与2019年相比,2022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有所降低。单用一种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8.6%上升至82.7%(χ^(2)=75.182,P=0.000),二联使用率由40.8%降为14.2%(χ^(2)=32.048,P=0.000),四联使用率由14.0%降为0(χ^(2)=24.769,P=0.000)。2019年与2022年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单联使用率分别为61.5%、88.1%,手术预防抗菌药物使用为两种及以上的分别为38.5%、11.9%,2022年手术预防抗菌药物单联使用率高于2019年(χ^(2)=27.297,P=0.000);抗菌药物使用有用药记录率由4.0%上升至97.8%(χ^(2)=695.523,P=0.000),抗菌药物使用有停药记录率由22.4%上升至91.0%(χ^(2)=468.698,P=0.000),临床医生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率由47.3%上下降至35.8%(χ^(2)=260.038,P=0.000),抗菌药物使用基于炎症指标率由18.9%上升至27.0%(χ^(2)=505.637,P=0.000),抗菌药物使用遵循指南率由88.6%上升至92.1%(χ^(2)=464.573,P=0.000);2019年与2022年医院感染类型最多的均为肺炎,分别占64.7%和81.0%。结论·医院抗菌药物管理水平稳中向好,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有所提高。医院管理者应完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化建设,强调部门协作,共同制定工作计划,提高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面时点流行病学调查 抗菌药物 医院相关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与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文北 刘晓涵 +8 位作者 孟令建 王自豪 刘忠啸 孙潇楠 孟闫凯 康海全 茅一萍 胡春峰 徐凯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0,共6页
目的:筛选能够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1月因肺炎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住院,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均采用盲法、随... 目的:筛选能够鉴别儿童肺炎支原体(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临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6月至11月因肺炎于我院儿科病房收治住院,并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检查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的胸部CT图像均采用盲法、随机评估。影像学特征的评估包括:病变累及范围、肺叶数目,是否存在磨玻璃密度影、实变、网格影、树雾征、胸腔积液及纵隔增大淋巴结。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2例肺炎患儿,其中单纯MP肺炎87例(61.3%),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55例(38.7%)。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的平均住院时长高于单纯MP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的白细胞计数较单纯MP肺炎患儿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45例(81.8%)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发生支气管狭窄,单纯MP肺炎患儿仅31例(24.1%)发生支气管狭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9例(34.5%)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患儿胸部CT出现网格影,而单纯MP肺炎患儿仅有11例(12.6%)出现网格影,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影像学模型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0%、66.7%。临床-影像学模型预测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66.7%。结论:基于BAL术前患儿的CT影像学特征有助于鉴别MP与MP合并其他病原体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气管肺泡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星星 刘善善 +1 位作者 周晓敏 刘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1-188,共8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胃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时间设定为从2012年11月29日—2022年11月29日,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累计13953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 目的通过Meta分析了解胃癌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时间设定为从2012年11月29日—2022年11月29日,应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累计13953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含男性(OR=1.66)、高龄(OR=1.96)、BMI>25 kg/m^(2)(OR=2.70)、合并糖尿病(OR=2.41)、肿瘤分期(OR=2.38)、开腹手术(OR=2.04)、手术时间(OR=3.41)、全胃切除术(OR=1.97)、围手术期输血(OR=3.71)。结论男性、高龄、BMI>25 kg/m^(2)、合并糖尿病、肿瘤分期、开腹手术、手术时间、全胃切除术及围手术期输血的患者易发生SSI,医务人员应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手术部位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对艰难梭菌感染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祁琪 茅一萍 +4 位作者 李阳 刘纪 高洁 杨阳 郑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1-518,共8页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DH)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简称CD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检索有关CD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CDI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 目的探讨艰难梭菌谷氨酸脱氢酶(GDH)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简称CD快速检测试剂盒)对艰难梭菌感染(CDI)的诊断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检索有关CD快速检测试剂盒诊断CDI的文献,采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工具QUADAS进行质量评价,应用Meta DiSc 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2 852例研究对象。纳入文献均为高质量文献,异质性检验显示无阈值效应,但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非阈值性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CD快速检测试剂盒GDH抗原检测诊断CDI的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及其95%CI分别为0.96(0.94,0.98)、0.96(0.95,0.97)、20.07(13.47,29.92)、0.04(0.03,0.07)、409.35(168.01,997.39);毒素检测诊断CDI分别为0.54(0.48,0.59)、1.00(0.99,1.00)、64.23(18.90,218.33)、0.48(0.37,0.62)、142.74(40.94,497.61)。试剂盒GDH抗原、毒素检测诊断CDI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SROC)分别为0.9877、0.9529,Q*指数分别为0.9718、0.9228。结论 CD快速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部分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优势比均较高,毒素检测部分虽灵敏度欠佳,但特异度较高,可作为缺乏专业设备条件的地区及医院CDI的初筛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艰难梭菌 艰难梭菌感染 检测试剂盒 谷氨酸脱氢酶 毒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8
作者 涂佳佳 刘芳 +3 位作者 王珂璇 茅一萍 祁琪 张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5-741,共7页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现状,并分析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口罩佩戴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2023年3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溶胶凝结核计数法对市面上常见的...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行为现状,并分析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的影响因素,为改进口罩佩戴相关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6月—2023年3月,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的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气溶胶凝结核计数法对市面上常见的5款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实时定量适合性测试,通过测试仪器适合因数的变化、是否需要专业人员辅助调整综合判断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情况,应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对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借助三维(3D)激光扫描技术扫描参与者头面部,将扫描图像导入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测量头面部尺寸。结果共调查222名医务人员,完成991次实时测试,208次3D扫描。其中221次(22.30%)测试参与者未能规范佩戴医用防护口罩,5款医用防护口罩的不规范佩戴比率分别为30.56%、25.62%、25.87%、23.15%、7.35%。佩戴口罩不规范率:不同医用防护口罩形状,参与者职业、上一次医用防护口罩佩戴技能培训时间及是否有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经验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用防护口罩品牌、尺寸,以及参与者性别、科室等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折叠状医用防护口罩佩戴规范与不规范者身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佩戴医用防护口罩不规范受诸多因素影响,在正式的定量适合性测试之前推荐进行实时测试,能节省时间,提高测试效率。未来进行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培训时,对不同形状的口罩应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关注后勤人员、实习生、BMI高者,以及从未接受医用防护口罩佩戴培训者及未参加过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相关工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防护口罩 定量适合性测试 实时测试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化的单中心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监测 被引量:9
9
作者 张冰 茅一萍 +2 位作者 刘秉诚 史灵芝 化俊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8-642,共5页
目的在应用监测软件的基础上了解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的发病率。方法参照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NHSN)血液透析事件监测手册,依托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监测软件,监测2017年1-12月每个月前2个工作日在某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 目的在应用监测软件的基础上了解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的发病率。方法参照美国国家医疗保健安全网络(NHSN)血液透析事件监测手册,依托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监测软件,监测2017年1-12月每个月前2个工作日在某院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的血液透析事件的情况。结果2017年1-12月共监测门诊血液透析患者4006例次,发生血液透析事件138例次,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为3.44%,其中使用抗菌药物130例次(静脉52例次,口服78例次),血培养阳性4例次,血管穿刺部位感染4例次。按不同血管通路类型分类,其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非隧道式中央导管(7.33%)。130例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发生179例次感染,主要为上呼吸道感染(94例次)。2017年各月份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4月份发生率最高,为19.02%。结论门诊血液透析事件以全身使用抗菌药物为主,非隧道式中央静脉导管患者血液透析事件发生率较高,信息化监测可作为门诊血液透析事件监测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事件 监测 信息化 监测软件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开展血液透析事件监测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洁 石荃 +4 位作者 茅一萍 祁琪 张冰 史灵芝 化俊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38-843,共6页
目的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事件(DE)监测,获得门诊血液透析患者DE发生率,验证通过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开展DE监测的有效性。方法基于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每月前2个工作日内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目的对门诊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事件(DE)监测,获得门诊血液透析患者DE发生率,验证通过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开展DE监测的有效性。方法基于优化的信息化监测软件,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每月前2个工作日内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门诊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调查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血管通路感染及血培养结果阳性情况,监测DE发生情况。结果共监测5393例门诊血液透析患者,发生DE 206例,发生率为3.82/100患者·月。使用优化后的监测软件对DE监测发现,按照不同DE事件类型比较,软件更新后血管通路部位DE发生率升高(0.70/100患者·月VS 0.10/100患者·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按照不同血管通路类型比较,软件更新后其他血管通路类型DE发生率下降(4.19/100患者·月VS 4.60/100患者·月),而隧道式和非隧道式导管DE发生率升高(11.79/100患者·月VS 2.64/100患者·月,13.20/100患者·月VS 7.33/100患者·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019年8月患者DE发生率最高(9.51/100患者·月),监测期间DE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至2020年7月,下降至1.05/100患者·月。结论DE发生率高,通过优化后的信息化监测软件进行监测切实可行,可有效获得感染相关基线数据,发现感染防控薄弱点,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事件 信息化 监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现场评价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婷婷 左春磊(综述) +1 位作者 史家欣 刘菁(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6-89,共4页
快速现场评价(ROSE)是一项伴随于取材过程的适时评估手段,亦是一种辅助检测技术。ROSE可与其他技术(如介入技术、微创技术)结合,利用显微镜对标本细胞形态、分类、构成比以及微生物形态学等进行实时分析,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等特... 快速现场评价(ROSE)是一项伴随于取材过程的适时评估手段,亦是一种辅助检测技术。ROSE可与其他技术(如介入技术、微创技术)结合,利用显微镜对标本细胞形态、分类、构成比以及微生物形态学等进行实时分析,具有简单、安全、高效、经济等特点,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疗应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就ROSE技术的现况概述、ROSE结合介入等技术在呼吸系统良恶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实现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疗提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系统疾病 快速现场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