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年意大利肝病学会专家共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HCV感染》摘译 被引量:2
1
作者 郝大昂 刘晔 +1 位作者 沈姗姗 颜学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55-761,共7页
1引言在过去的近15年中,产生了许多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即使大多数HCV血清学阳性或HBV血清学标记阳性既往HBV感染(分别为HCV和HBV)患者未发生肝损伤,但仍然具有再激活的潜在风险。HCV感染患者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时,病情往往会恶化并进展... 1引言在过去的近15年中,产生了许多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法。即使大多数HCV血清学阳性或HBV血清学标记阳性既往HBV感染(分别为HCV和HBV)患者未发生肝损伤,但仍然具有再激活的潜在风险。HCV感染患者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时,病情往往会恶化并进展迅速,且HCV再激活(HCVr)将影响免疫抑制治疗方案的实施。本共识旨在明确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和特殊人群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征及其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丙型 肝炎病毒属 免疫 移植 意大利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变化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岩 颜学兵 +1 位作者 陆忠华 季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6-1141,共6页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代谢危险因素(MRF)种类与晚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肝穿刺...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更名前后的人群分布以及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ASLD)代谢危险因素(MRF)种类与晚期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肝穿刺活检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5%的515例脂肪变性肝病(SLD)患者。513例(有2例分别不符合NAFLD和MAFLD诊断,被归为其他特定原因的SLD,不参与分组)SLD患者分为3组:MASLD组(n=275)、合并组(MASLD合并其他肝病,n=216)和隐源性SLD组(n=22)。比较不同组SLD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晚期肝纤维化的差异。其次比较合并不同种类MRF的MASL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晚期肝纤维化的差异,分析MASLD患者合并晚期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及进一步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校正。影响肝纤维化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515例SLD患者中,NAFLD 297例(57.7%)(22例隐源性SLD,275例MASLD),MAFLD 467例(90.7%)(216例被诊断为和其他病因共存的MASLD)。3组间性别、BMI、GGT、TG、CHOL、LDL-C、HDL-C、FPG、NFS、FIB-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MASLD组、隐源性SLD组相比,合并组患者晚期肝纤维化(F3~4)占比最高(P<0.001)。随着MRF种类的增加,患者年龄更大,更有可能是女性,更可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并具有更高的代谢相关参数水平,包括BMI、血脂和血糖水平(P值均<0.05)。MASLD患者随MRF种类的增加,无创纤维化评分(NFS、FIB-4)更高,合并晚期纤维化(F3~4)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2.622,95%CI:1.091~6.300,P=0.031)和MRF种类增加(OR=1.876,95%CI:1.194~2.947,P=0.006)均为MASLD伴严重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的MASLD定义基于MRF的阳性识别,重新分类的人群少于MAFLD定义的人群,与NAFLD定义的人群差异较小。此外,年龄≥50岁以及MRF种类的增加均为MASLD合并晚期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肝病毒阴性肝病的病因分析
3
作者 郝大昂 刘晔 颜学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735-2739,共5页
目的分析嗜肝病毒阴性肝病的病因,为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13例嗜肝病毒阴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n=41)和... 目的分析嗜肝病毒阴性肝病的病因,为肝脏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感染科收治的113例嗜肝病毒阴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结果,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n=41)和女性组(n=72),根据年龄分为青年组(n=42)、中年组(n=56)和老年组(n=15)。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113例嗜肝病毒阴性肝病患者中,最终明确病因病例111例(98.2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43例(38.05%)、药物性肝损伤(DILI)40例(35.40%)、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16例(14.15%)、酒精性肝病(ALD)8例(7.08%)、胆道系统疾病3例(2.65%)、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肝脏1例(0.88%)。男性患者以NAFLD(53.49%)、ALD(100%)、DILI(15.00%)为主,女性患者以DILI(85.00%)、NAFLD(46.51%)、AILD(93.75%)为主。DILI中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χ^2=40.000,P<0.001),AILD中女性患者也显著多于男性(χ^2=12.250,P<0.001)。青年组中,NAFLD(55.81%)、DILI(20.00%)、ALD(75.00%)为主要病因,中年组和老年组均以DILI为主。NAFLD患者中,青年组患者明显多于老年组(χ^2=16.333,P<0.001)。DILI患者中,中年组患者明显多于青年组(χ^2=8.000,P=0.005)。AILD患者中,中年组患者明显多于青年组(χ^2=8.333,P=0.004)。结论绝大多数嗜肝病毒阴性肝病可通过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NAFLD、DILI、AILD是主要病因。不同性别及年龄组患者的病因构成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嗜肝病毒属 活组织检查 针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研Ⅲ期临床试验新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钰 颜学兵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98-1401,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通过治疗NASH,逆转肝脂肪变性,延缓终末期肝病的发生刻不容缓。NASH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目前新药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国内外众多制药公司竞相追逐的热点。本文...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可引起肝硬化、肝癌等终末期肝病,通过治疗NASH,逆转肝脂肪变性,延缓终末期肝病的发生刻不容缓。NASH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无有效药物治疗,目前新药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国内外众多制药公司竞相追逐的热点。本文主要总结了现有已进入Ⅲ期临床试验的NASH在研新药的种类、作用机制、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治疗学 临床试验 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