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MR及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不良重构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苏宁 张子倩 +1 位作者 叶文颖 周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1,共6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是一种伴有心肌损伤和左心室功能不全的严重心血管疾病。尽管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PCI)能够迅速开放责任血管并提高生存率,但部分患者仍会经历左心室不良重构(adverse left ventricle remodeling,ALVR),进而影响长期预后。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作为一种关键的促炎细胞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急性心肌梗死后,IL-6参与炎症反应的启动、调节及维持,其作用具有双重性。一方面,IL-6可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有助于清除坏死组织并促进心肌修复;另一方面,IL-6水平过度升高可能导致炎症失控,引发心肌纤维化、心室重构及心功能下降,从而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作为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能够结合梗死面积、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al,LVEF)和心肌应变等参数,对ALVR进行全面评估。因此,早期识别ALVR的风险因素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综述旨在探讨CMR及IL-6在STEMI患者ALVR中的应用,以期未来研究可探索多模态影像融合、人工智能辅助分析以及针对IL-6的靶向治疗,以优化STEMI后ALVR的管理,提高患者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不良重构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磁共振成像 心肌应变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st 3D和R波校正技术的无对比剂磁共振冠脉成像:与CTA对照研究
2
作者 陈育锋 陈振涛 胡春峰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1-138,142,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 目的探讨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无对比剂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oronary angiography,MRCA)的图像质量及形态学评价,并评估其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前瞻性纳入46例冠心病患者,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后48~72 h内行3.0 T MRCA扫描,采用R波校正技术(触发间隔±15%)及Fast 3D技术。由2名影像医师独立评估MRCA图像质量(5分法)及冠状动脉狭窄。广义估算方程(Generalized Estimating Equation,GEE)分析冠状血管8个分段图像质量。以CCTA为标准,通过Bland-Altman分析血管长度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MRCA对≥50%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效能。结果MRCA检查成功率为89.13%(41/46),图像优良率65.85%。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及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近段图像质量优于远段(P<0.05)。较正常心率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的患者,心率≥70次/min及BMI≥25 kg/m^(2)患者的图像质量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RCA与CCTA血管长度一致性良好(95%一致性界限为-5.94~-0.68,占比<5%),但左回旋支差异率(9.76%)较高。MRCA诊断≥50%狭窄的敏感度为81.08%,特异度95.29%,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89(95%置信区间:0.819~0.938)。结论基于Fast 3D及R波校正技术的3.0 T MRCA在冠心病患者中展现出较高的检查成功率和良好的图像质量;形态学方面,其血管长度评估在RCA和LAD中与CCTA一致性良好。该技术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无创性冠状动脉筛查的有效工具,尤其适用于对比剂禁忌或需避免辐射暴露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 Fast 3D技术 R波校正技术 图像质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Q波与CMR心肌应变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后微循环阻塞的预测价值
3
作者 刘苏宁 叶文颖 +1 位作者 张子倩 周莹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72,共8页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入院心电图Q波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心肌应变、入院心电图Q波及两者联合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微血管阻塞(microvascular obstruction,MVO)的预测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4年9月40例对照组及首次接受直接PCI治疗,并于治疗后3~7天行CMR检查的133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根据入院心电图有无病理性Q波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NQ组和Q组,对比分析两组间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差异性分析;根据CMR检查结果将急性STEMI患者分为MVO组与非MVO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各参数与MVO的独立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并分析预测MVO的效能。结果急性STEMI组入院Q波宽度、入院Q波深度、入院总胆固醇、入院甘油三酯、入院空腹血糖、入院糖化血红蛋白、术前肌钙蛋白、术前磷酸肌酸激酶、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STEM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整体周向应变(global circumferential strain,GCS)、左心室整体短轴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on the short axis,GRSSAX)、整体长轴径向应变(global radial strain on the long axis,GRSLAX)、整体纵向应变(global longitudinal strain,GLS)均低于对照组。Q组入院Q波宽度、入院Q波深度、术前肌钙蛋白、术前磷酸肌酸激酶、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透壁性梗死患者、存在MVO的患者、MVO占左心室心肌的比例、LVESV均高于NQ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组LVEF、GCS、GRSSAX、GRSLAX、GLS均低于NQ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O组患者的入院Q波深度显著高于非MVO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LS、GCS及GRSSAX均为MVO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GLS、GCS及GRSSAX在MVO组均明显降低(P<0.05),其中GRSSAX的预测MVO的效能最高,其曲线下面积为0.791。入院Q波深度与GRSSAX联合应用在MVO的预测方面优于入院Q波深度及CMR心肌应变参数单独使用,其曲线下面积为0.824。结论入院Q波深度及CMR心肌应变参数对急性STEMI患者PCI术后MVO具有预测价值。此外,入院Q波深度联合GRSSAX可进一步提高对MVO发生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脏磁共振 心肌应变 病理性Q波 微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脑中动脉斑块特征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4
作者 胡梦雪 李雪琪 +6 位作者 高瑾 张贺 朱士光 李中林 王强 徐凯 余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大脑中动脉HRMR-VWI和颅脑MRI平扫的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评估大脑中动... 目的:通过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评估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急性脑梗死(ACI)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行大脑中动脉HRMR-VWI和颅脑MRI平扫的单侧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评估大脑中动脉狭窄区域斑块相关指标(斑块分布、斑块负荷、斑块强化、斑块面积等).依据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像,将患者分为ACI组和非ACI组.按弥散加权成像-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ASPECTS)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组和DWI-ASPECTS>7分组.分别比较临床指标和斑块特征的组间差异.采用SPSS26.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74例患者,男性44例,女性30例;平均年龄(55.89±11.99岁);ACI组44例,非ACI组30例;DWI-ASPECTS≤7分组17例,DWI-ASPECTS>7分组57例.ACI组斑块面积[4.29(2.07,5.55)mm^(2)]大于非ACI组[3.10(1.74,3.93)mm^(2)](P=0.034),ACI组最大斑块厚度[1.80(1.53,2.10)mm]大于非ACI组[1.50(1.30,1.83)mm](P=0.006),ACI组明显强化斑块比例(65.9%)高于非ACI组(13.3%)(P<0.001),ACI组斑块内出血比例(70.5%)高于非ACI组(26.7%)(P<0.001).DWI-ASPECTS≤7分组男性、饮酒及明显强化斑块比例均高于DWI-ASPECTS>7分组(P<0.05).结论:大脑中动脉斑块内出血、斑块最大厚度、斑块面积及斑块强化程度与ACI的发生风险相关,性别、饮酒及斑块强化程度与DWI-ASPECTS评分高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中动脉 急性脑梗死 斑块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MRI融合图像诊断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复发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绍东 高晶晶 +2 位作者 胡春峰 李江山 徐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55-1559,共5页
目的探讨PET/MRI融合图像诊断妇科肿瘤术后盆腔复发、转移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PET/CT、盆腔MRI图像,并进行PET与MRI图像的融合,比较PET/CT、盆腔MRI及PET/MRI融合诊断盆腔局部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 38例... 目的探讨PET/MRI融合图像诊断妇科肿瘤术后盆腔复发、转移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PET/CT、盆腔MRI图像,并进行PET与MRI图像的融合,比较PET/CT、盆腔MRI及PET/MRI融合诊断盆腔局部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 38例患者中23例有肿瘤复发、转移,PET/MRI融合图像诊断盆腔复发、转移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且PET/MRI融合诊断盆腔局部复发的准确率高于MRI(94.73%vs 73.68%,P=0.025)。结论 PET/MRI融合结合了PET和MRI的优势,在诊断妇科肿瘤患者盆腔复发、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现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生殖器肿瘤 女性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甲状腺肿的影像学表现与误诊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吴琛 路莉 +2 位作者 张敏 丁维磊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7-531,共5页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的超声、CT和MRI的表现,以提高对SO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8例均行超声检查,同时其中2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SO均为单发,7... 目的:分析卵巢甲状腺肿(SO)的超声、CT和MRI的表现,以提高对SO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SO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误诊原因。8例均行超声检查,同时其中2例行CT检查,1例行MRI检查。结果:8例SO均为单发,7例为以多房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1例以实性为主,边界清。超声提示:8例SO的实性部分SO均显示血流信号。7例囊实性SO可见有血流信号的房间隔,其中6例出现稍高回声的囊腔。2例腹水。2例CT检查均为多房囊性的囊实性肿块,可见高密度的囊腔,实性成分见钙化,增强后实性成分及房间隔明显强化,其中1例腹水。1例MRI检查为多房囊性的囊实性肿块,可见T2WI极低信号的囊腔,增强后实性成分表现为"花环样"。结论:SO特征性影像表现:单发的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块、多个囊腔中出现稍高回声/高密度/T2WI极低信号的囊腔、实性成分及房间隔显示血流信号或增强后明显强化。联合多种影像检查、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检查、核素显像有助于提高SO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甲状腺肿 超声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新技术评估胶质瘤治疗后反应 被引量:3
7
作者 许倩 李梦双 +2 位作者 董丽娜 蔡璐璐 徐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5-788,共4页
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胶质瘤治疗后反应主要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及假性反应。常规影像学方法主要用于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不能评价残存肿瘤活性,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的价值有限。包... 鉴别诊断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一直是临床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胶质瘤治疗后反应主要包括假性进展、放射性坏死及假性反应。常规影像学方法主要用于观察肿瘤形态学特点,不能评价残存肿瘤活性,鉴别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的价值有限。包括弥散成像、灌注成像、磁共振波谱、化学交换转移饱和成像及PET等在内的影像学新技术有助于理解胶质瘤复发与治疗后反应细胞结构、血流动力学、代谢及生物学功能的差异,提高评估胶质瘤治疗后反应的准确性。本文就影像学新技术评估胶质瘤治疗后反应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治疗转归 诊断 鉴别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影像学的内脏脂肪面积与脑小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赵明明 甘言刚 +1 位作者 李菁菁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蓄积与脑小血管疾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完成检查的无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共93名纳入研究,并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腹部CT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皮下脂肪面积(SF... 目的:探讨内脏脂肪蓄积与脑小血管疾病(CSVD)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完成检查的无脑血管病史的患者共93名纳入研究,并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腹部CT测量内脏脂肪面积(VFA)及皮下脂肪面积(SFA),采用MRI检查明确是否存在CSVD。根据是否存在CSVD进行分组,比较两组间相关指标差异。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CSVD的危险因素。结果:CSVD组患者的体重指数、总胆固醇和内脏脂肪面积较非CSVD组高(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FA(OR=1.008,P=0.030)是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VFA是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VFA增加与CSVD风险增加相关,其对CSVD的临床诊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内脏脂肪 肥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二元碰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倪丽欣 夏玲燕 +4 位作者 贾传海 丁庆国 黄丽娜 邱佳明 马华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3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二元碰撞瘤的病理特点与相关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整的13例卵巢二元碰撞瘤。所有患者均有CT和(或)MR检查,观察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 目的:探讨卵巢二元碰撞瘤的病理特点与相关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影像和临床资料完整的13例卵巢二元碰撞瘤。所有患者均有CT和(或)MR检查,观察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并与临床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卵巢碰撞瘤(14个病灶)均存在两种独立组织成分,其中9个病灶来源于上皮性肿瘤与性索-间质肿瘤,5个病灶来源于上皮性肿瘤与生殖细胞肿瘤;病灶均表现为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其中上皮性肿瘤体积较大或巨大,生殖细胞肿瘤或性索-间质肿瘤相对较小;碰撞样肿瘤中生殖细胞肿瘤全部位于上皮性肿瘤的囊变区内,性索-间质肿瘤病灶全部贴附于其囊壁上,但两种肿瘤组织间分界明确。结论:卵巢二元碰撞瘤的病理类型多样,影像上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肿瘤的构成和影像特征有助于提高影像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异质性影像学评价
10
作者 徐凯 代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27-230,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分级表现出不同的肿瘤异质性。肿瘤异质性不仅体现在抗原、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同时也体现在不同类型影像学图像中,CT的X线衰减系数、fMRI、PET的标准化摄取值等均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价肿瘤异质性。深... 中枢神经系统不同肿瘤和同一肿瘤不同分级表现出不同的肿瘤异质性。肿瘤异质性不仅体现在抗原、组织病理学、免疫学,同时也体现在不同类型影像学图像中,CT的X线衰减系数、fMRI、PET的标准化摄取值等均可以从不同角度评价肿瘤异质性。深入研究及合理运用影像学图像评价肿瘤异质性有利于更加准确地进行术前诊断、个体化治疗和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磁共振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腔静脉钙化病变及影像诊断
11
作者 王茹 徐慧婷 +4 位作者 王姗 李清 代岳 韩翠平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7-200,共4页
下腔静脉钙化是在受损血管壁或腔内病变的基础上沉积形成的矿化物质,发病率低,临床上仅以个案报道出现。然而下腔静脉钙化的存在往往提示了该处的血管及相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本文将就下腔静脉钙化病变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文献复习及综述... 下腔静脉钙化是在受损血管壁或腔内病变的基础上沉积形成的矿化物质,发病率低,临床上仅以个案报道出现。然而下腔静脉钙化的存在往往提示了该处的血管及相关脏器的器质性病变。本文将就下腔静脉钙化病变及影像学表现进行文献复习及综述,旨在合理选用影像学方法提高下腔静脉钙化的检出,明确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腔静脉 血管钙化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S-T_(2)WI的影像组学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
12
作者 黄家荣 钱贵珍 +1 位作者 徐建 苗重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FS-T_(2)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共72个,其中乳头状癌42个,腺瘤30个。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RI平扫检查。所有结节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 目的:探讨基于FS-T_(2)WI的影像组学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与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结节共72个,其中乳头状癌42个,腺瘤30个。患者术前均行甲状腺MRI平扫检查。所有结节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在FS-T_(2)WI图中逐层勾画病灶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后使用曼-惠特尼U秩和检验以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对特征进行降维,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对提取的特征进行机器学习。通过绘制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3个指标评价所构建模型的效能。结果:从FS-T 2WI序列中提取出1409个特征,经过曼-惠特尼U检验和LASSO回归降维筛选出14个特征,应用SVM所建立的术前预测模型显示训练集AUC 0.89,敏感度79%,特异度86%;测试集AUC 0.85,敏感度77%,特异度67%。结论:基于FS-T_(2)WI的SVM影像组学模型可鉴别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腺瘤,从而为甲状腺结节患者的风险预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效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组学 甲状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GASPECT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贝茹 余苗 +2 位作者 徐彤彤 李均彪 胡春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组和DWI-ASPECTS>7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和颈动脉斑块定量、定性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DWI-ASPECTS评分的预测因子。结果:25例(29.4%)DWI-ASPECTS≤7分,60例(70.6%)DWI-ASPECTS>7分。DWI-ASPECTS≤7分组患者纤维帽变薄/破裂(分别为80.0%和35.0%,P<0.001)、斑块内出血(分别为72.0%和21.7%,P<0.001)、钙化(分别为76.0%和45.0%,P=0.009)和富脂质坏死核心(分别为72.0%和45.0%,P=0.023)的发生率均高于DWI-ASPECTS>7分组;此外,DWI-ASPECTS≤7分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斑块负荷,DWI-ASPECTS≤7分组与DWI-ASPECTS>7分组的最大管壁厚度[分别为(4.38±1.68)和(3.47±1.78)mm,P=0.033]、平均管腔面积[分别为(15.33±11.57)和(22.88±13.95)mm 2,P=0.019]、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11.52±11.23)和(18.98±13.52)mm 2,P=0.017]、平均管壁面积[分别为(62.81±14.32)、(55.66±14.93)mm 2,P=0.045]、最大管壁面积[分别为(66.70±14.57)、(59.56±15.19)mm 2,P=0.049]、平均标准化管壁面指数[分别为(81±14)%、(71±16)%,P=0.011]、最大标准化管壁指数[分别为(86±14)%、(76±16)%,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WI-ASPECTS≤7分组中NIHSS评分>4分的患者比例更高(分别为48%和23.3%,P=0.025),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低[分别为(1.24±0.28)、(1.10±0.28)mmol/L,P=0.0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帽变薄/破裂(OR=4.133,95%CI:1.151~14.836,P=0.030)和斑块内出血(OR=6.409,95%CI:1.737~23.646,P=0.005)与较低的DWI-ASPECT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中存在纤维帽变薄/破裂和斑块内出血的急性脑卒中患者DWI-ASPECTS评分更低,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成像 DWI-ASPECTS评分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空间重建技术的小视野DWI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梓又 王冲 +9 位作者 丁涛 刘忠啸 曾建威 张海妮 张艳春 崔莹莹 韩璐 吴鹏 孟闫凯 徐凯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空间重建技术的小视野DWI序列联合常规高分辨率T_(2)WI序列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行直肠MRI检查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3.0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行常规高分... 目的:探讨基于图像空间重建技术的小视野DWI序列联合常规高分辨率T_(2)WI序列在直肠癌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2年11月在本院行直肠MRI检查的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3.0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行常规高分辨率斜轴位T_(2)WI序列和小视野(rFOV)基于图像空间采样重建(IRIS)技术DWI(rFOV IRIS-DWI)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由一名从事直肠癌研究方向的影像科高级职称医生进行两轮评估。第一轮评估所有入组患者的斜轴位高分辨率T_(2)WI序列图像,一周后进行第二轮评估,同时观察斜轴位高分辨率T_(2)WI序列图像和rFOV IRIS-DWI序列图像,分别记录两次评估的磁共振T(mrT)分期结果。采用MedCalc统计软件(Version 18.2.1)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对病理T(pT)分期的诊断准确性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两种诊断方法对pT分期的诊断效能。两种诊断方法诊断信心差值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7例直肠癌患者,年龄53~81岁,中位年龄69岁,基于rFOV IRIS-DWI联合T_(2)WI序列,分别有1例(6.7%)pT3期病例被低估为mrT1-2期、1例(8.3%)pT1-2病例被高估为mrT3期,MRI对pT1-2、pT3期的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1.7%、93.3%,两种序列的诊断准确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T_(2)WI、T_(2)WI联合rFOV IRIS-DWI序列诊断pT3期的敏感度、特异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73.3%、58.3%、0.658和93.3%、91.7%、0.928,AU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T_(2)WI、T_(2)WI联合rFOV IRIS-DWI序列对所有入组病例的诊断信心分别为2.37、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结论:rFOV IRIS-DWI联合高分辨率T_(2)WI序列能够明显提高直肠癌的T分期的诊断效能和诊断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T分期 小视野 扩散加权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源图像上颈动脉周围脂肪定量与斑块MRI易损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徐含波 余苗 +4 位作者 孟闫凯 李中林 胡梦雪 王绍才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源图像上颈动脉周围脂肪定量与斑块MRI易损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续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选择颈动脉斑块最大的层面测量,在颈动... 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源图像上颈动脉周围脂肪定量与斑块MRI易损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1年5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连续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颈动脉CTA检查的患者。选择颈动脉斑块最大的层面测量,在颈动脉周围脂肪组织、颈部皮下脂肪组织中分别测量平均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PFD)和颈部皮下脂肪密度(CSFD),在同层面使用同种方法测量对侧(斑块或非斑块侧)的平均PFD、CSFD。根据颈动脉斑块MRI易损特征,即斑块内出血(IPH)、纤维帽变薄和/或破裂(TRFC)、富含脂质坏死核心(LRNC)进行分组,分析PFD、CSFD及PFD/CSFD与上述3个不同易损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79例患者,平均年龄(61.2±10.1)岁。与非LRNC组相比,LRNC组斑块侧PFD/CSFD较低(P=0.010)。与非TRFC组相比,TRFC组斑块侧PFD较高(P=0.002)、PFD/CSFD较低(P=0.004)。与非IPH组相比,IPH组斑块侧PFD较高(P<0.001)、CSFD较高(P=0.013),而PFD/CSFD较低(P<0.001)。PFD、CSFD与IPH(P=0.004、P=0.016)显著相关。结论:PFD、CSFD及PFD/CSFD与颈动脉斑块易损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其中PFD、CSFD与IPH显著相关,因此,PFD、CSFD有可能被用作斑块不稳定性的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周围脂肪密度 颈部皮下脂肪密度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钆对比剂沉积的研究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2
16
作者 孔莹 邱实 +1 位作者 张帅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5,共5页
钆对比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2014年首次发现多次注射钆对比剂后脑内深部核团出现异常高信号,提示钆对比剂发生了脑内沉积。随着研究深入,在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均发现钆沉积现象。本文对国内外钆对比剂沉积的研究进展... 钆对比剂是临床应用最多的磁共振成像对比剂。2014年首次发现多次注射钆对比剂后脑内深部核团出现异常高信号,提示钆对比剂发生了脑内沉积。随着研究深入,在体内多个器官和组织中均发现钆沉积现象。本文对国内外钆对比剂沉积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对钆对比剂合理、安全应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钆对比剂 钆沉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扩散张量成像的腰骶丛神经定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贵珍 黄家荣 +3 位作者 汪梅 李玥 徐建 苗重昌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1-7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正常人腰骶丛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值相关临床基线资料,获得腰骶丛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扩散系数(AD)和径向扩散系数(RD)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前瞻性搜集6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平均在20~80... 目的:探讨影响正常人腰骶丛神经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值相关临床基线资料,获得腰骶丛神经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轴向扩散系数(AD)和径向扩散系数(RD)正常值参考范围。方法:前瞻性搜集60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平均在20~80岁之间,所有受试者接受3.0T MR扫描,包括DTI和3D-T 2W-FFE序列,由两名医师独立测量腰骶丛L4-S1双侧共360条神经根椎管内、椎间孔内及椎间孔外3个ROI的DTI参数值,计算平均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DTI参数值与临床基线资料相关性,对与多个临床基线资料相关的DTI参数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正常人腰骶丛神经FA、ADC、RD、AD值在左右两侧及L4-S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FA值与年龄(r=-0.687,P<0.001)、体重(r=-0.411,P=0.001)、BMI(r=-0.378,P=0.003)存在负相关性,平均RD值与年龄(r=0.293,P=0.023)存在正相关性。构建关于腰骶丛神经FA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将与FA值相关变量以逐步法代入,最终年龄和体重作为预测变量,得出FA值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调整后R^(2)=0.620,进一步提出校正公式以根据年龄和体重调整FA值。结论:腰骶丛FA值随着年龄和体重增加而下降,提示涉及腰骶丛DTI研究中考虑年龄和体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骶丛 年龄 定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小视野多激发平面回波序列DWI与常规单激发平面回波序列DWI在直肠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海妮 曾建威 +8 位作者 王冲 王梓又 刘忠啸 邱慎满 吴鹏 孟闫凯 庄银苹 孙存杰 徐凯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8-342,共5页
目的:比较直肠癌小视野(rFOV)基于图像空间重建(IRIS)技术弥散加权成像(rFOV IRIS-DWI)序列与常规视野(fFOV)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ssEPI-DWI)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直肠MRI检查的30... 目的:比较直肠癌小视野(rFOV)基于图像空间重建(IRIS)技术弥散加权成像(rFOV IRIS-DWI)序列与常规视野(fFOV)单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sEPI)DWI(ssEPI-DWI)序列的图像质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2年10月—2023年8月于我院进行直肠MRI检查的30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入组患者均采用3.0 T MR扫描仪进行检查,均完成rFOV IRIS-DWI序列、ssEPI-DWI序列扫描。所有图像均传至Philips IntelligenceSpace Portal后处理工作站分析。由一名具有20年以上直肠癌MRI诊断经验的高级职称医生,分别在b=800 mm^(2)/s和b=1000 mm^(2)/s的DWI图像上评估2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用5分制评分,包括总体图像质量、图像伪影、图像变形、病变对比度、图像解剖结构;客观评价包括肿瘤最大层面面积、平均最大面积、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2组DWI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客观评价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rFOV IRIS-DWI序列主观评价中的图像总体质量、变形、伪影、对比度、解剖结构均优于fFOV ssEPI-DWI序列(P<0.05)。rFOV IRIS-DWI序列、fFOV ssEPI-DWI序列的主观评价总分分别为20.6分、17.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FOV IRIS-DWI序列的肿瘤最大层面面积、平均最大面积均大于fFOV ssEPI-DWI序列(P<0.05)。结论:相对于fFOV ssEPI-DWI序列,rFOV IRIS-DWI序列能明显提高直肠癌图像分辨率,减轻磁敏感伪影和图像变形,提高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质量 弥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比值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脑卒中患者预后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建东 赵正宇 +1 位作者 王梦云 刘红阳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机进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灌注成像原始图像中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定义多时相CTA。采用CTP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获得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采用Menon评分法(0~5分)对多时相CTA上侧支血管的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计算两者比值(D/F)。根据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7例)。采用t或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及对血浆D/F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显著降低(P<0.001)血浆D/F显著升高(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浆D/F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01)。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和血浆D/F单独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68~0.851,P<0.001)、0.820(95%CI:0.741~0.899,P<0.001);两者联合时AUC为0.868(95%CI:0.801~0.935,P<0.001),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7.8%。结论: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对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CT血管成像 侧支循环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大脑中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周围脂肪组织与疑诊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缺血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艳 李智勇 +2 位作者 朱远 代岳 王淑芹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8-173,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心包外脂肪体积(EATV)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30例15天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患者,且CCTA提示至少一根血管存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及心包外脂肪体积(EATV)与心肌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30例15天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和心肌灌注显像(MPI)检查的患者,且CCTA提示至少一根血管存在狭窄。根据总积分差值(SDS)是否大于2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结合MPI结果及CCTA图像判断可能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责任血管,在CCTA图像上测量和计算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同时收集入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高血脂、高血压],并进行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缺血和患者基本资料、E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等指标的关系,并对存在显著性差异的指标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不同指标预测心肌缺血的效能。结果: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高血脂、高血压、FAI、EATV、Gensini积分及斑块长度等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心肌缺血组的FAI、EATV、Gensini积分、斑块长度高于非心肌缺血组[-(69.01±11.59)HU vs-(83.38.49±8.11)HU,127.51(109.87,145.46)cm^(3)vs 108.34(99.92,116.9)cm^(3),16(10,25)分vs 9(5,13)分,18(12,30)mm vs 10.33(8.00,14.50)mm;均P<0.001]。FAI预测心肌缺血的价值高于EATV(AUC分别为0.892和0.837),FAI和EATV两指标联合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进一步提高,且具有显著性差异(AUC=0.919,P<0.001)。结论:FAI、EATV对预测心肌缺血均具有一定的价值,FAI对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高于EATV,且两指标联合可进一步提高心肌缺血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 脂肪衰减指数 心包外脂肪体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