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内耳出血导致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至2024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突聋患者65例,分析突聋患者中经MRI 3D FLAIR序列检查发现内耳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听力...目的探讨内耳出血导致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至2024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突聋患者65例,分析突聋患者中经MRI 3D FLAIR序列检查发现内耳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以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与无内耳出血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经MRI 3D FLAIR序列检查,发现内耳的不同部位表现为异常高信号,诊断为内耳出血;与无内耳出血的40例对照组相比,在听力下降程度、伴随症状、前庭功能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出血所致突聋临床表现严重,预后不佳;3D FLAIR检查是诊断内耳出血的重要方法,其表现为在T1WI和3D FLAIR序列中呈现异常高信号;在MRI明确诊断前,血液流变学治疗要慎重使用。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机进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灌注成像原始图像中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定义多时相CTA。采用CTP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获得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采用Menon评分法(0~5分)对多时相CTA上侧支血管的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计算两者比值(D/F)。根据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7例)。采用t或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及对血浆D/F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显著降低(P<0.001)血浆D/F显著升高(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浆D/F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01)。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和血浆D/F单独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68~0.851,P<0.001)、0.820(95%CI:0.741~0.899,P<0.001);两者联合时AUC为0.868(95%CI:0.801~0.935,P<0.001),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7.8%。结论: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对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内耳出血导致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至2024年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突聋患者65例,分析突聋患者中经MRI 3D FLAIR序列检查发现内耳出血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血液学检查、听力学检查、前庭功能检查以及预后等临床资料,并与无内耳出血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5例患者经MRI 3D FLAIR序列检查,发现内耳的不同部位表现为异常高信号,诊断为内耳出血;与无内耳出血的40例对照组相比,在听力下降程度、伴随症状、前庭功能等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耳出血所致突聋临床表现严重,预后不佳;3D FLAIR检查是诊断内耳出血的重要方法,其表现为在T1WI和3D FLAIR序列中呈现异常高信号;在MRI明确诊断前,血液流变学治疗要慎重使用。
文摘目的:探讨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FIB)的比值(D/F)在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4年4月在本院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闭塞AIS的102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Toshiba Aqui-lion ONE 320排螺旋CT机进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灌注成像原始图像中的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晚期定义多时相CTA。采用CTP脑灌注智能分析系统自动获得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采用Menon评分法(0~5分)对多时相CTA上侧支血管的情况进行评分。测量血浆D二聚体和FIB水平,计算两者比值(D/F)。根据治疗后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45例)和预后不良组(57例)。采用t或χ^(2)检验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核心梗死体积和低灌注体积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特征曲线(ROC)分析CTA侧支循环评分及对血浆D/F预测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预后的效能结果: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比例显著升高(P<0.05),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显著降低(P<0.001)血浆D/F显著升高(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IS患者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与血浆D/F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01)。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和血浆D/F单独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68~0.851,P<0.001)、0.820(95%CI:0.741~0.899,P<0.001);两者联合时AUC为0.868(95%CI:0.801~0.935,P<0.001),相应的诊断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77.8%。结论:多时相CTA侧支循环评分联合血浆D二聚体与纤维蛋白原的比值对大脑中动脉闭塞AI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