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46
1
作者 王亚玲 王玉芹 +1 位作者 张小曼 郑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202-1205,共4页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150例首次行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按摩组50例,音乐疗法组50例,联合组50例。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法、休斯顿疼痛情...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150例首次行介入术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穴位按摩组50例,音乐疗法组50例,联合组50例。采用数字疼痛评分(NRS)法、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POI),评价3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穴位按摩组、音乐疗法组与联合组之间疼痛疗效存在组间差别(P<0.05),同一时间内,穴位按摩组和音乐疗法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联合组(P<0.05);穴位按摩组和音乐疗法组患者疼痛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高于联合组(P<0.05),患者疼痛控制方法满意度低于联合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能够有效降低肝癌介入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穴位按摩 音乐疗法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效果 被引量:1
2
作者 冯中秋 张庆桥 +5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顾玉明 肖晋昌 神斌 黄乾鑫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54-457,共4页
目的评价布-加综合征(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途径和右股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开通治疗;22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6例联合经... 目的评价布-加综合征(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右颈内静脉途径和右股静脉途径行下腔静脉开通治疗;22例经右颈内静脉途径,6例联合经皮经肝途径施行肝静脉开通治疗。术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随访,观察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畅通情况。结果28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成功,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术16例,支架植入12例。开通1支肝静脉17例,开通2支肝静脉11例。术后造影均显示下腔静脉、肝静脉血流通畅,无血管破裂出血等并发症发生。28例患者随访6~79个月,平均(42.6±24.5)个月。下腔静脉单纯球囊扩张患者再闭塞率为43.8%(7/16),下腔静脉支架植入患者再闭塞率为8.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静脉再闭塞率为28.6%(8/28)。结论BCS肾静脉开口以上下腔静脉闭塞介入治疗安全有效,下腔静脉长段闭塞支架植入疗效优于球囊扩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肝静脉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胃肝样腺癌伴肝及肺转移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卢思言 曹刚 苗重昌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55-255,共1页
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 210.00ng/ml,CEA 143.80ng/ml,CA-199 1 000.00U/ml,CA-125 60.30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原阴性。CT平扫见胃窦部软组织增厚,肝内多发... 患者男,61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FP 1 210.00ng/ml,CEA 143.80ng/ml,CA-199 1 000.00U/ml,CA-125 60.30U/ml,乙型肝炎表面抗体阳性、表面抗原阴性。CT平扫见胃窦部软组织增厚,肝内多发不均匀低密度病灶,双肺多发占位病变;增强后胃窦部病灶轻中度强化,肝脏大部分病灶见环形明显强化(图1A)。影像学诊断:胃癌伴肝及肺多发转移可能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化学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GASPECTS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贝茹 余苗 +2 位作者 徐彤彤 李均彪 胡春峰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MRI特征与同侧急性脑梗死患者DWI-ASPECT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搜集我院85例颈动脉斑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出现脑血管症状2周内行颈动脉高分辨率MRI和常规颅脑MRI平扫。将患者分为DWI-ASPECTS≤7分组和DWI-ASPECTS>7分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实验室资料和颈动脉斑块定量、定性指标的差异。通过Logistic回归筛选DWI-ASPECTS评分的预测因子。结果:25例(29.4%)DWI-ASPECTS≤7分,60例(70.6%)DWI-ASPECTS>7分。DWI-ASPECTS≤7分组患者纤维帽变薄/破裂(分别为80.0%和35.0%,P<0.001)、斑块内出血(分别为72.0%和21.7%,P<0.001)、钙化(分别为76.0%和45.0%,P=0.009)和富脂质坏死核心(分别为72.0%和45.0%,P=0.023)的发生率均高于DWI-ASPECTS>7分组;此外,DWI-ASPECTS≤7分组患者显示出更高的斑块负荷,DWI-ASPECTS≤7分组与DWI-ASPECTS>7分组的最大管壁厚度[分别为(4.38±1.68)和(3.47±1.78)mm,P=0.033]、平均管腔面积[分别为(15.33±11.57)和(22.88±13.95)mm 2,P=0.019]、最小管腔面积[分别为(11.52±11.23)和(18.98±13.52)mm 2,P=0.017]、平均管壁面积[分别为(62.81±14.32)、(55.66±14.93)mm 2,P=0.045]、最大管壁面积[分别为(66.70±14.57)、(59.56±15.19)mm 2,P=0.049]、平均标准化管壁面指数[分别为(81±14)%、(71±16)%,P=0.011]、最大标准化管壁指数[分别为(86±14)%、(76±16)%,P=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DWI-ASPECTS≤7分组中NIHSS评分>4分的患者比例更高(分别为48%和23.3%,P=0.025),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低[分别为(1.24±0.28)、(1.10±0.28)mmol/L,P=0.043]。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纤维帽变薄/破裂(OR=4.133,95%CI:1.151~14.836,P=0.030)和斑块内出血(OR=6.409,95%CI:1.737~23.646,P=0.005)与较低的DWI-ASPECTS评分显著相关。结论:颈动脉斑块中存在纤维帽变薄/破裂和斑块内出血的急性脑卒中患者DWI-ASPECTS评分更低,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斑块 磁共振成像 DWI-ASPECTS评分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后短期内复发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猛 魏宁 +5 位作者 徐浩 祖茂衡 张庆桥 崔艳峰 许伟 王文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77-979,共3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后短期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个月内复发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术后无复发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11项因...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后短期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2011年1月至2015年6月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个月内复发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随机选取同期术后无复发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影响复发的11项因素采用t/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腰椎间盘退变、臭氧在盘内分布、术后过早负重等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后短期内复发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椎间盘突症臭氧消融术后复发与病程、腰椎间盘退变、术后过早负重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病程大于3年、腰椎间盘退变、术后过早负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消融术后短期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消融术 复发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脓肿4例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朱孟超 张庆桥 +4 位作者 徐浩 刘洪涛 魏宁 崔艳峰 祖茂衡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39-941,共3页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脓肿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案及预后... 目的探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CalliSpheres载药微球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临床资料,分析肝脓肿发生的原因,总结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4例患者均在彩超引导下行经皮肝穿刺脓腔引流术,脓液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脓液分别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脆弱拟杆菌、普通变形杆菌,经抗菌药物及引流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脓腔吸收2例,明显缩小2例。3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存活,1例患者于引流术后3个月因脑梗死死亡。结论CalliSpheres 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并发肝脓肿且原因较多,采用经皮穿刺脓肿引流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肝脓肿 CalliSpheres载药微球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预后的判断价值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晶 树成森 +4 位作者 徐杰 商显府 吕墩涛 徐浩 魏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21-1225,共5页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 目的评估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 inflammatory index,SII)对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肝外胆管癌(ex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ECCA)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8月至2021年8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收治的接受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植入的无法切除的ECCA患者128例,术前3 d内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并依此计算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SII最佳临界值,根据该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SII组和低SII组。利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1年生存率。结果SII最佳临界值为1050,敏感度为66.0%,特异度为69.3%,ROC曲线下面积为0.676。高SII组ECCA患者1年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患者(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管侵犯、T分期、辅助化疗、CA19-9、术前SII是影响ECCA预后的重要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CA19-9、术前SII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辅助化疗是保护性因素。KM曲线显示高SII组患者术后1年的生存率明显低于低SII组。结论术前SII对行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ECCA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胆管癌 预后 胆道支架置入术 125I粒子 全身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水乙醇联合泡沫硬化治疗儿童体表静脉畸形 被引量:7
8
作者 李炯 徐浩 +2 位作者 许锦 尹瑞瑞 张欣贤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体表静脉畸形(VM)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SA引导下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的42例体表VM患儿,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共行79次硬化治疗,平均每例(1.1±0... 目的观察无水乙醇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体表静脉畸形(VM)患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DSA引导下无水乙醇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治疗的42例体表VM患儿,术后随访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共行79次硬化治疗,平均每例(1.1±0.2)次;总有效率97.62%(41/42)。79例次硬化治疗中,24例次术后疼痛明显,65例次术后病灶明显肿胀;12例次术后低热,对症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1例次术后局部坏死,经对症治疗3个月后瘢痕愈合;未发生过敏、异位栓塞及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无水乙醇联合泡沫硬化治疗儿童体表VM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硬化疗法 儿童 介入放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气管支架对犬气管及周围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梦琦 魏宁 +2 位作者 祖茂衡 徐浩 巢惠民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探讨于实验犬气管内放置125I放射性粒子气管支架后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在X线透视下经口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实验组支架装有2排共8... 目的探讨于实验犬气管内放置125I放射性粒子气管支架后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在X线透视下经口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实验组支架装有2排共8颗0.7 mCi(25.9 MBq)125I放射性粒子,对照组为相同排列方式无放射性的空粒子。术后2、3和4个月分别抽取各组犬4只,复查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处死后取支架留置段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过程中无实验动物死亡,实验犬呼吸、进食和发声均正常,SPECT/CT随防观察到实验组有1只犬发生1颗粒子脱落。两组实验犬气管组织随观察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4个月损伤严重程度高于3个月组,3个月损伤严重程度高于2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亚组间对比,损伤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犬支架留置段在各观察期内食管、主动脉弓及肺组织均无明显损伤,两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放射性粒子支架在实验犬气管中置入是可行的、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支架 放射性粒子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狭窄及支架置入后气流动力学参数改变及意义
10
作者 张科 魏宁 +1 位作者 徐浩 高传举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探讨气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气管狭窄并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狭窄气道支架置入前后进行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 目的探讨气管狭窄及支架置入术后气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及意义。方法收集20例气管狭窄并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影像学征象。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分析软件对狭窄气道支架置入前后进行气流动力学模拟,记录感兴趣区气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例气管狭窄均为恶性狭窄,病因为肿瘤压迫及侵犯。其中狭窄程度>50%者18例;狭窄部位以气管中段为主,为10例;狭窄范围以节段型为主,为15例;狭窄形态以偏心性为主,为17例。气管狭窄处支架置入后管腔截面积为(2.03±0.32)cm2,大于置入前管腔截面积(0.96±0.18)cm2;气管支架置入前狭窄处流速为(1764±1484)cm/s,大于支架置入后管腔内流速(688±434)cm/s;支架置入前左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分别为(308±209)cm/s、(359±255)ml/s,均小于右主支气管入口处流速(464±246)cm/s及流量(526±283)ml/s,均P<0.05。气管支架置入后左右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气管狭窄气流动力学参数以狭窄处出现气流高流速为特点,同时气管狭窄会对左右主支气管入口流速及流量产生一定影响。气管支架置入后能显著增加狭窄处管腔面积,降低狭窄处高流速使气流平顺,并使两侧支气管气流分布均匀。气管狭窄支架置入前后的气流动力学参数模拟对该症病理生理学研究及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狭窄 支架 呼吸 影像学 气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3多态性和血浆浓度与国人布-加综合征关系研究
11
作者 陈肖肖 马赫 +1 位作者 祖茂衡 陆召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国人布-加综合征(BCS)发病机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7942573基因型分布和ICAM-3血浆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BCS患者300例(BCS组),... 目的探讨国人布-加综合征(BCS)发病机制与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3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117942573基因型分布和ICAM-3血浆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确诊为原发性BCS患者300例(BCS组),同期纳入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300例(对照组)。采用自制问卷对纳入对象进行面对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BCS患者病案信息。采用试剂盒提取全血基因组DNA,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KASP)检测rs117942573基因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ICAM-3。结果 BCS组、对照组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4,P=0.029)。BCS组血浆ICAM-3浓度中位值为875.99 pg/mL(P25=648.87 pg/mL,P75=1 435.22 pg/mL),高于对照组(中位数为601.81 pg/mL,P25=502.89 pg/mL,P75=888.90 pg/m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7.342,P<0.001)。结论 BCS组与对照组ICAM-3基因型分布及血浆浓度存在显著性差异,提示rs117942573可增加BCS风险,ICAM-3表达增加可能与BCS肝脏损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病例对照研究 细胞间黏附分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