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miR-15a、miR-195-5p、miR-33表达及其与母婴结局的关系
1
作者 王海红 赵翠 +1 位作者 李艺珊 陈书英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33-2540,共8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5a(miR-15a)、微小核糖核酸-195-5p(miR-195-5p)、微小核糖核酸-33(miR-33)表达及其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并完成分娩的GDM患者,共纳入208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5a(miR-15a)、微小核糖核酸-195-5p(miR-195-5p)、微小核糖核酸-33(miR-33)表达及其与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自在我院并完成分娩的GDM患者,共纳入208例,病例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至2024年10月,根据母体妊娠结局将其分为母体结局不良组和母体结局良好组,同时根据围生儿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围生儿结局不良组和围生儿结局良好组。统计母体及围生儿妊娠结局,比较不同母体/围生儿妊娠结局患者临床资料及血清FPG、miR-15a、miR-195-5p、miR-33表达,GDM患者发生母体/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血清FPG、miR-15a、miR-195-5p、miR-33对GDM患者母体/围生儿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208例GDM患者中有81例发生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38.94%。192例围生儿中51例发生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6.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高(OR=2.197)、血糖控制不良(OR=2.482)、有不良孕产史(OR=2.838)、血清FPG水平升高(OR=1.910)、血清miR-15a表达水平升高(OR=1.988)、血清miR-195-5p表达水平升高(OR=2.273)、血清miR-33表达水平升高(OR=2.479)是GDM患者发生母体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15a、miR-195-5p、miR-33单一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GDM患者母体妊娠结局的AUC均高于FPG单一检测,且miR-15a、miR-195-5p、miR-33联合检测的AUC最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高(OR=2.155)、血糖控制不良(OR=2.408)、有不良孕产史(OR=2.838)、血清FPG水平升高(OR=2.018)、血清miR-15a表达水平升高(OR=2.197)、血清miR-195-5p表达水平升高(OR=2.246)、血清miR-33表达水平升高(OR=3.043)是GDM患者发生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iR-15a、miR-195-5p、miR-33单一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预测GDM患者围生儿妊娠结局的AUC均高于FPG单一检测,且miR-15a、miR-195-5p、miR-33联合检测的AUC最高(P<0.05)。结论GDM患者母体及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较高,而胰岛素抵抗指数高、血糖控制不良、有不良孕产史及血清miR-15a、miR-195-5p、miR-33表达水平升高均为GDM患者发生母体及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miR-15a、miR-195-5p、miR-33单一检测及三者联合检测对GDM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比FPG单一检测更具优势,三者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miR-15a、miR-195-5p、miR-33联合检测对母体及围生儿妊娠结局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微小核糖核酸-15a 微小核糖核酸-195-5p 微小核糖核酸-33 母体妊娠结局 围生儿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邵丹卉 徐杨 +1 位作者 韩秋峪 孙礼强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56-2560,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与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的相关性,并研究其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4年9月医院收治的URSA患者102例作为URSA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80例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血清CTLA4、HMGB1水平,检测两组Th17及Treg水平,并计算Th17/Treg,收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采用Pearson分析血清CLTA4、HMGB1水平与Th17、Treg、Th17/Treg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URSA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TLA4、HMGB1水平评估URSA发生的价值。结果URSA组血清CTLA4水平低于健康组,HMGB1水平高于健康组,Th17水平、Th17/Treg高于健康组,Treg水平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CTLA4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负相关,与Treg水平呈正相关(P<0.05)。HMGB1水平与Th17水平、Th17/Treg呈正相关,与Treg水平呈负相关(P<0.05)。孕次、血清CTLA4水平、血清HMGB1水平、Th17水平、Treg水平、Th17/Treg是URSA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CTLA4、HMGB1水平及两种指标联合评估URS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787、0.908,约登指数分别为0.652、0.491、0.656。结论URSA患者血清CTLA4水平降低、HMGB1水平升高,与Th17/Treg平衡改变相关,血清CTLA4、HMGB1水平对URSA具有辅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辅助性T细胞17/调节性T细胞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素-1、分泌型磷蛋白1、错配修复系统蛋白表达状态与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3
作者 徐西凤 王侠 +1 位作者 吴健亮 程金龙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21-2527,共7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探讨网膜素-1(omentin-1)、分泌型磷蛋白1(SPP1)、错配修复系统(MMR)蛋白表达状态对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及预后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EC患者1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探讨网膜素-1(omentin-1)、分泌型磷蛋白1(SPP1)、错配修复系统(MMR)蛋白表达状态对子宫内膜癌(EC)临床病理特征的影响及预后变化。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EC患者159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因子宫良性疾病切除子宫的患者的正常内膜组织15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以及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EC患者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SPP1、MMR蛋白表达情况,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各指标在E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EC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组织指标与EC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组织SPP1阳性、MMR缺失率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肌层浸润≥1/2的EC患者omentin-1阴性比例低于Omentin-1阳性(P<0.05);分化程度为低分化的EC患者SPP1阳性、MMR缺失占比更高(P<0.05)。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法结果显示,omentin-1蛋白阳性与MMR蛋白缺失、SPP1蛋白阳性表达呈负相关(P<0.05),MMR蛋白缺失与SPP1蛋白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子宫内膜组织SPP1阳性、MMR缺失率更高,子宫内膜组织omentin-1阳性率更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omentin-1阴性、SPP1阳性、MMR缺失为E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随访资料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由生存曲线可知omentin-1蛋白阴性、SPP1蛋白阳性、MMR蛋白缺失患者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EC发生及临床病理特征进展,免疫组化检测omentin-1、SPP1、MMR蛋白表达存在异常,omentin-1蛋白阴性、SPP1蛋白阳性、MMR蛋白缺失与EC预后不良有关且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免疫组化 网膜素-1 分泌型磷蛋白1 错配修复系统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3α甲基化与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4
作者 许文青 李艺珊 +2 位作者 韩秋峪 宋芳静 孟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497-3502,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外周血中HIF-3α基因甲基化、HIF-3αmRNA、DDIT4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为GDM孕妇的妊娠监督及临床诊治提供思路,以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GDM孕妇80例,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GDM1组,40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GDM2组,40例),另选取同期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孕妇40例为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法检测HIF-3α甲基化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IF-3αmRNA、DDIT4 mRNA水平。对比分析3组数据,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分析HIF-3αmRNA、DDIT4 mRNA与各项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进行不良妊娠结局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GDM1组及GDM2组孕前BMI、FPG、HbA1c、TC、TG、LDL-C、FINS、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HOMA-β低于对照组(P<0.05)。GDM1组及GDM2组各项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GDM1组及GDM2组HIF-3α基因甲基化率更高,HIF-α、DDIT4 mRNA表达水平更低,且GDM2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1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孕妇各项不良妊娠结局与HIF-3α及DDIT4 mRNA表达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HIF-3αmRNA和DDIT4 mRNA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HIF-3α甲基化率升高、HIF-3α及DDIT4基因表达降低与GDM发生发展有关,可能是导致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缺氧诱导因子-3α DNA损伤诱导转录物4 甲基化 妊娠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静脉瘘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肺栓塞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布泽 彭萍 刘欣燕 《协和医学杂志》 2016年第6期468-470,共3页
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可发生在全身各脏器,但盆腔脏器较少累及,女性发生盆腔动静脉瘘的概率较男性稍高。后天性子宫动静脉瘘常发生于滋养细胞疾病、胎盘植入、感染、肿瘤、分娩、流产以及其他手术后。子宫动静脉瘘的治疗... 动静脉瘘(arteriovenous fistula)可发生在全身各脏器,但盆腔脏器较少累及,女性发生盆腔动静脉瘘的概率较男性稍高。后天性子宫动静脉瘘常发生于滋养细胞疾病、胎盘植入、感染、肿瘤、分娩、流产以及其他手术后。子宫动静脉瘘的治疗主要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和子宫切除术等,子宫动脉栓塞术的优点是微创、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肯定,但由于子宫动静脉瘘发生血管变异,可能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出现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子宫动静脉瘘 肺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制性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6~8周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燕 顾建全 孙溪溪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6~8周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均行会阴侧切的阴道分娩且于产后6~8周复查的19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行限制性会阴侧切的97例产妇纳入观察组... 目的探讨限制性会阴侧切对初产妇产后6~8周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均行会阴侧切的阴道分娩且于产后6~8周复查的194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中行限制性会阴侧切的97例产妇纳入观察组,行常规会阴侧切的97例产妇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住院天数、性功能、盆底功能及盆底肌肌力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01),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01),产后疲劳程度异常率、阴道压力异常率、Ⅰ类肌肌力异常率及Ⅱ类肌肌力异常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_均<0.001),性欲、性满意度、性高潮、阴道润滑、性交疼痛、性唤起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_均<0.001)。结论限制性会阴侧切对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和盆底肌肌力影响小,产妇性功能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制性会阴侧切 初产妇 性功能 盆底功能 盆底肌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化三醇、雷帕霉素及其联合使用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张铮铮 刘筱 +3 位作者 徐浩 魏敏 杜文升 陆晓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444-1449,共6页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雷帕霉素及其联合使用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抑癌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骨化三醇、雷帕霉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抑制率的影响;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 目的观察骨化三醇、雷帕霉素及其联合使用对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抑癌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骨化三醇、雷帕霉素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抑制率的影响;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RT-PCR检测Akt、mTOR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Akt、mTOR蛋白的表达。结果 10^(-7) mol·L^(-1)骨化三醇组和50.0 nmol·L^(-1)的雷帕霉素与人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株共培养48 h为二者抑癌效应适宜浓度和时间点。联合用药组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高于单独应用骨化三醇、雷帕霉素组,而Akt/mTOR信号物质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雷帕霉素可协同抑制人子宫内膜癌细胞株Ishikawa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抑制子宫内膜癌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三醇 雷帕霉素 增殖 信号通路 Akt-mTOR 子宫内膜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TLA、LAG3和TIM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12
8
作者 朱元媛 闫洪超 +1 位作者 刘永利 李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探讨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80例上皮性卵巢癌,3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 目的探讨B和T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及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法检测80例上皮性卵巢癌,38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BTLA、LAG3及TIM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分析BTLA、LAG3、TIM3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BTLA、LAG3、TIM3在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上皮性交界性卵巢肿瘤,和上皮性卵巢癌中表达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且呈上升趋势(P <0.001)。LAG3与卵巢癌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 <0.05);BTLA、TIM3与卵巢癌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 <0.05);Kaplan-Meier寿命表法生存分析显示,BTLA、LAG3、TIM3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曲线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P <0.05)。单因素分析法显示,BTLA、LAG3及TIM3阳性表达,FIGO分期中晚期,有淋巴结转移者的患者生存时间较BTLA、LAG3及TIM3阴性表达,FIGO分期早期,无淋巴结转移的明显缩短;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BTLA、LAG3、TIM3的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BTLA、LAG3及TIM3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不同程度的表达增强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BTLA、LAG3及TIM3免疫抑制可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BTLA LAG3 TIM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