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团体认知训练叠加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增效作用及脑电机制
1
作者 仇爱珍 王敏 +2 位作者 王秋爽 吴野 鲍克秀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9-986,共8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团体认知训练(GCT)基础上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增效作用和脑电机制。方法2023年3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合作特殊教育机构ASD与ADHD共病患儿70例,...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团体认知训练(GCT)基础上对高功能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的增效作用和脑电机制。方法2023年3月至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及合作特殊教育机构ASD与ADHD共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试验组(n=35),两组均接受标准化GCT,每周2次,持续10周。GCT训练期间,对照组叠加伪刺激,试验组叠加1 Hz rTMS刺激右侧颞顶联合区,强度80%静息阈值,每周5次,持续10周。治疗前后采用社交反应量表(SRS-2)、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Conners父母量表(CPRS-3)注意力缺陷维度和多动/冲动维度评估核心症状,同步记录静息态脑电(EEG)Fz、Cz、Pz的θ、β功率谱密度(PSD)值和θ/β波功率比。结果对照组脱落2例,试验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SRS评分(|Z|>4.876,P<0.001)、RSB-R评分(|Z|>4.329,P<0.001)均显著下降。两组CPRS-3注意力缺陷维度评分均下降(|Z|>4.940,P<0.001),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Z=4.732,P<0.001);两组CPRS-3多动/冲动维度评分均显著下降(|t|>16.273,P<0.001),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3.169,P<0.01)。试验组治疗后Fz位点θ波PSD降低(Z=-4.830,P<0.001),明显低于对照组(Z=-2.609,P=0.009),θ/β比值降低(t=4.754,P<0.001),低于对照组(t=-2.256,P=0.027)。结论在GCT基础上叠加rTMS干预,可减轻ASD与ADHD共病患者的注意缺陷与多动冲动症状,可能与前额叶θ波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团体认知训练 孤独症谱系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