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β与肿瘤恶性演进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溪悦 刘丹 施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87-1391,共5页
IL-1β是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是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的关键介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β通过介导多种通路,参与肿瘤发生、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肿瘤微环境调控以及影响肿瘤对药物的反应性。深入解析IL-1β在不同类型肿瘤,以及在肿... IL-1β是一种多效的细胞因子,是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的关键介质。近年来的研究发现,IL-1β通过介导多种通路,参与肿瘤发生、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肿瘤微环境调控以及影响肿瘤对药物的反应性。深入解析IL-1β在不同类型肿瘤,以及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精确作用机制,将为研发以IL-1β为靶点的新型肿瘤治疗策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Β 肿瘤 肿瘤微环境 肿瘤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YO5A 35号外显子跳跃对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相关研究
2
作者 卢芳 宁彤彤 +4 位作者 王婕 赵嘉 房静 宁倩倩 李家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探讨MYO5A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作为预后分子标志物的潜力。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HNSCC队列的RNA-Seq数据及相应的临床数据,单变量Cox回归分析MYO5A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从TCGA... 目的:探讨MYO5A基因在头颈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作为预后分子标志物的潜力。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HNSCC队列的RNA-Seq数据及相应的临床数据,单变量Cox回归分析MYO5A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从TCGA SpliceSeq数据库下载MYO5A基因的可变剪接类型,根据剪接百分比(percent spliced in,PSI)值识别差异性表达的MYO5A基因的可变剪接,并分析其与HNSC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最后通过RT-PCR和Sanger测序在细胞系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临床样本中进一步验证。结果:MYO5A基因在HNSCC队列中显著高表达,但MYO5A基因整体表达水平并不能作为独立的HNSCC预后风险指标。MYO5A 35号外显子跳跃在HNSCC中发生频率增加,且与预后密切相关。MYO5A 35号外显子跳跃在细胞系及临床样本中均得到了验证。结论:MYO5A 35号外显子跳跃而不是MYO5A基因整体表达水平可作为HNSCC预后独立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5A 头颈鳞状细胞癌 可变剪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与进口CD3/CD28激活磁珠制备CAR-T细胞的性能对比
3
作者 魏献政 张书瑜 +5 位作者 金钰航 王璞 王旭 郑骏年 刘丹 施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2-497,共6页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CD3/CD28激活磁珠制备的CAR-T细胞的性能差异,为国内CAR-T细胞研发和生产提供备用或替代方案。方法:以进口CD3/CD28激活磁珠︰CD3+T细胞比例为1∶1的成熟方案作为研究对照,国产磁珠设置1∶2、1∶1和2∶1的比例梯度激...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CD3/CD28激活磁珠制备的CAR-T细胞的性能差异,为国内CAR-T细胞研发和生产提供备用或替代方案。方法:以进口CD3/CD28激活磁珠︰CD3+T细胞比例为1∶1的成熟方案作为研究对照,国产磁珠设置1∶2、1∶1和2∶1的比例梯度激活T细胞,T细胞激活72 h后使用CAR慢病毒感染制备CAR-T细胞。分别在慢病毒感染后的第2、4、7天计数,监测CAR-T细胞增殖情况;感染5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阳性率;感染8 d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AR-T细胞的CD4/CD8分型情况和PD1+TIM3+耗竭细胞比例。结果:国产CD3/CD28激活磁珠与进口磁珠制备的CAR-T细胞CD4/CD8分型相似,CAR-T细胞阳性率略低于进口磁珠(53.7%vs 57.9%),但CAR-T细胞扩增较进口磁珠增加1倍左右,耗竭水平仅为进口磁珠的一半(4.21%vs 7.91%)。此外,国产磁珠的使用量低于进口磁珠,有利于降低CAR-T细胞研发和生产成本。结论:国产CD3/CD28激活磁珠用于制备CAR-T细胞总体性能不劣于进口磁珠,有潜力作为进口磁珠的备用或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CD28激活磁珠 CAR-T细胞制备 性能对比 国产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翻译后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禹辰 刘丹 +1 位作者 郑骏年 施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458-462,共5页
高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重要途径。PD-L1的表达受到转录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修饰水平等的调控。近年来,PD-L1翻译后修饰逐渐成为PD-L1研究领域的... 高表达免疫检查点分子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是肿瘤细胞逃避机体免疫监视的重要途径。PD-L1的表达受到转录水平、翻译水平和翻译后修饰水平等的调控。近年来,PD-L1翻译后修饰逐渐成为PD-L1研究领域的热点。PD-L1的翻译后修饰包括糖基化、泛素化、磷酸化、棕榈酰化和乙酰化等,可影响PD-L1的稳定性及生物学功能。本文将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L1 糖基化 泛素化 棕榈酰化 磷酸化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粗提物对肠道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杰 张桐 +2 位作者 梁臣 汤婷婷 魏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讨人参粗提物对辐射导致急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小动物X射线辐照仪诱导小鼠急性肠道损伤,检测小鼠辐射损伤后的生存时间。小肠组织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上皮组织病理学改变。BrdU掺入实验检测肠隐窝细胞增殖与再生... 目的探讨人参粗提物对辐射导致急性肠道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小动物X射线辐照仪诱导小鼠急性肠道损伤,检测小鼠辐射损伤后的生存时间。小肠组织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肠上皮组织病理学改变。BrdU掺入实验检测肠隐窝细胞增殖与再生;应用免疫荧光染色、q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肠细胞凋亡和DNA损伤;运用qRT-PCR检测肠细胞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在X射线诱导小鼠急性肠道损伤模型中,人参粗提物(200 mg/kg)明显延长小鼠辐射损伤后的生存期(由6天延长至7天),并改善肠上皮组织病理状况。人参粗提物明显提高肠隐窝细胞损伤后增殖修复水平(再生隐窝数由17.1个增加到25.3个),抑制p53-PUMA介导的细胞凋亡(凋亡细胞数由1.2个下降到0.7个),减少DNA损伤累积,促进修复相关细胞因子、抑制损伤相关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结论人参粗提物对X射线诱导的小鼠急性肠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与抑制细胞凋亡、减少DNA损伤累积和调节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粗提物 肠道放射损伤 细胞凋亡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4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江涛 吴兆映 +4 位作者 史沛聪 杨婷 白津 徐溢新 宋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28-632,637,共6页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染色体驱动蛋白KIF4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5 cm以上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KIF4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KIF4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 目的:探讨人结直肠癌组织中染色体驱动蛋白KIF4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1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5 cm以上结直肠黏膜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中KIF4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KIF4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KIF4A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5 cm以上结直肠黏膜组织(P<0.001);KIF4A的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化程度(P=0.023)、淋巴结转移(P=0.020)、远处转移(P=0.032)、TNM分期(P<0.001)和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P=0.014)有关,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无关(P>0.05)。在随访的110例结直肠癌患者中,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KIF4A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KIF4A低表达组(P<0.05)。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KIF4A表达程度、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及血清CEA水平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相关。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显示,KIF4A表达水平、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KIF4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其高表达与结直肠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KIF4A对于术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KIF4A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X去除TRPV1^+感觉神经对C57BL/6J小鼠毛发颜色及生长的影响
7
作者 刘庶慈 徐溪悦 +3 位作者 汤安群 刘丹 郑骏年 施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47-1551,共5页
目的研究树胶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去除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Ⅰ(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阳性感觉神经对小鼠毛发颜色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RTX处理组。小鼠皮下... 目的研究树胶脂毒素(resiniferatoxin,RTX)去除香草酸瞬时受体亚型Ⅰ(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type 1,TRPV1)阳性感觉神经对小鼠毛发颜色及生长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溶剂对照组(vehicle组)和RTX处理组。小鼠皮下注射RTX建立去除TRPV1^+感觉神经的小鼠模型,利用甩尾实验和热板实验检测TRPV1^+感觉神经的去除效果。通过对C57BL/6J(C57)和Balb/c两种小鼠模型的连续观察,比较化学法去除TRPV1^+感觉神经对小鼠毛发的影响。结果与溶剂对照组小鼠相比,RTX去除TRPV1^+感觉神经的C57小鼠特定部位毛发脱落,且新生的毛发呈白色。此外,剃除C57小鼠背部毛发后,去除TRPV1^+感觉神经的小鼠毛发再生速度快于溶剂对照组。用上述方法在Balb/c小鼠中去除TRPV1+感觉神经,未出现脱毛现象。结论去除C57小鼠的TRPV1^+感觉神经可使其特定部位毛发变白,且毛发再生速度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胶脂毒素 TRPV1^+感觉神经 毛色变白 毛发生长 甩尾实验 热板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无标记且实时检测CD19 CAR-T细胞杀伤功能的方法
8
作者 徐溪悦 刘庶慈 +4 位作者 汤安群 马文 郑骏年 刘丹 施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44-849,共6页
目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51 Cr释放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等方法体外检测CD19 CAR-T细胞操作繁琐,可重复性低,稳定性差。文章拟建立一种无标记、实时检测CD19 CAR-T细胞杀伤功能的方法。方法应用过表达CD19的慢病毒载体感染贴壁生长肿... 目的应用放射性同位素51 Cr释放检测、乳酸脱氢酶释放检测等方法体外检测CD19 CAR-T细胞操作繁琐,可重复性低,稳定性差。文章拟建立一种无标记、实时检测CD19 CAR-T细胞杀伤功能的方法。方法应用过表达CD19的慢病毒载体感染贴壁生长肿瘤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贴壁生长肿瘤细胞中过表达CD19的效果,应用流式细胞分选术建立稳定过表达CD19的贴壁生长肿瘤细胞株。以该细胞为靶细胞,以CD19 CAR-T细胞和BCMA CAR-T细胞为效应细胞,应用实时细胞分析(RTCA)系统检测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经嘌呤霉素加压筛选后,99.03%的MDA-MB-231/CD19细胞为CD19阳性表达,而母本MDA-MB-231细胞为CD19阴性表达。SKBR3/CD19细胞中CD19阳性细胞为83.10%,存在17%的CD19阴性细胞。单克隆细胞株CD19阳性细胞为98.91%左右,而母本SKBR3细胞为CD19阴性表达。以MDA-MB-231和MDA-MB-231/CD19细胞为靶细胞时,在效靶比为5∶1、1∶1和1∶5的情况下,CD19 CAR-T细胞可有效杀伤MDA-MB-231/CD19细胞,但对MDA-MB-231细胞无明显杀伤作用。MDA-MB-231或SKBR3均不表达BCMA。将MDA-MB-231/CD19作为靶细胞,CD19 CAR-T作为效应细胞的数据单独分析,在靶细胞数量一致的情况下,RTCA检测到的杀伤效应随CD19 CAR-T细胞的数量增加而增加。RTCA检测结果显示,以SKBR3和SKBR3/CD19为靶细胞,在效靶比为5∶1和1∶1时,CD19 CAR-T细胞可显著杀伤SKBR3/CD19细胞,而BCMA CAR-T细胞对SKBR3/CD19细胞无显著的杀伤效应。在效靶比为1:5时,CD19 CAR-T细胞对SKBR3/CD19细胞无明显的杀伤效应。将SKBR3/CD19作为靶细胞,CD19 CAR-T作为效应细胞的数据单独分析,在靶细胞数量一致的情况下,RTCA检测到的杀伤效应随CAR-T细胞的数量增加而增加。结论建立了一种体外检测CD19 CAR-T细胞杀伤功能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实时、无标记、简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9 CAR-T 杀伤功能 实时 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