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频声导抗在耳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周迎基 刘宇晖 +6 位作者 木怡 岳昱宏 汪圣博 程方雨 乔月华 刘稳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宽频声导抗能有效地反映中耳、内耳对不同频率声能的反射与吸收特性,为耳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本研究综述了宽频声导抗在中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临床耳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宽频声导抗能有效地反映中耳、内耳对不同频率声能的反射与吸收特性,为耳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关键性的信息。本研究综述了宽频声导抗在中耳功能评估中的应用,探讨了其在临床耳科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所面临的挑战,并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性。但其在临床应用中尚存在诸多挑战,包括确定标准正常值范围、结果的精确解释与分析,以及与其他听力测试方法的交叉验证。为了在临床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这一技术,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标准化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声导抗 中耳功能 疾病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大学生的噪声态度与听力损失影响因素的探索性研究
2
作者 朱荟如 刘佳韵 +4 位作者 木怡 徐锦辉 李佳琪 黄海一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因素并了解大学生听力损失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采用青年噪声态度量表(YANS)对7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209名大学生进行听力测试。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噪声态度和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因素并了解大学生听力损失的现状。方法本研究采用青年噪声态度量表(YANS)对7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随机抽取209名大学生进行听力测试。通过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噪声态度和听力损失的相关因素。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年龄和学习时佩戴耳机是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显著因素(P<0.05),而常用耳机音量、每天持续佩戴耳机时间等因素则无显著影响(P>0.05)。其中17~18岁大学生比19~24岁大学生及佩戴耳机学习大学生比不配戴者更消极,即视噪声为有害的事物。听力测试结果表明,与青年文化因素有关的噪声态度消极的大学生,其高频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测不通过的风险更低。青年大学生听力损失出现概率在本研究样本中仅为2.39%,但隐性听力损失的可能性达48.53%。结论年龄和学习时佩戴耳机可能是影响大学生噪声态度的重要因素,而与青年文化因素有关的噪声态度可能与隐性听力损失有关。因此,提高大学生对噪声危害的认识并促进他们采取有效听力防护措施的教育工作仍需持续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噪声态度 隐性听力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生物反馈下的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盼盼 张倩 +1 位作者 刘婷慧 孙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5-1110,共6页
目的探讨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152例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8例。生物反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磁刺... 目的探讨健侧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与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152例医院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各38例。生物反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磁刺激组应用健侧高频rTMS,联合组应用生物反馈下空吞咽训练与健侧高频r TMS,安慰剂组进行常规吞咽训练和安慰性rTMS,均干预4周。记录临床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后通过多功能食道造影仪评估食管上括约肌(UES)开放时间、开放程度、咽收缩持续时间,并比较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比生物反馈组和磁刺激组提高,治疗后的UES开放时间、开放程度以及咽收缩持续时间分别为(205.33±29.01)ms、(1.14±0.34)cm、(559.19±63.48)ms,高于另3组(P<0.05);联合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6.04±0.83)和(20.03±3.26)分,吞咽功能、营养状况、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显著改善(P<0.05)。结论联合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生物反馈 空吞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彤 张萌 +5 位作者 李刚 胡阳 荀雅静 丁会 沈栋林 吴铭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0,共10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时脑组织损伤情况及使用参附注射液(SFI)后的病理改变、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SFI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HIBD模型,并用SFI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时脑组织损伤情况及使用参附注射液(SFI)后的病理改变、铁死亡相关因子的表达,探讨SFI通过抑制铁死亡发挥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构建SD大鼠HIBD模型,并用SFI进行干预。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尼氏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情况;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法检测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二价金属离子转运蛋白1(DMT1)的表达;试剂盒检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组织铁含量。体外培养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分为对照(Ctrl)组、氧糖剥夺(OGD)组、铁死亡诱导(Erastin)组、铁死亡抑制(Fer-1)组、SFI组、Erastin+SFI组,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活性氧(ROS)荧光探针检测ROS释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内GPX4、DMT1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HIBD组大鼠脑组织中出现明显的神经细胞受损,GPX4表达下降(P<0.01),DMT1表达升高(P<0.01),GSH与SOD含量下降(P<0.01),LDH、MDA及组织铁含量上升(P<0.05,P<0.05,P<0.01);而SFI干预后,与Sham组相比,GPX4表达升高(P<0.01),DMT1表达下降(P<0.01),GSH与SOD含量升高(P<0.01),LDH、MDA及组织铁含量降低(P<0.05,P<0.05,P<0.01)。BV2细胞实验显示:与Ctrl组相比,OGD组ROS含量明显升高且GPX4荧光强度表达明显下降、DMT1荧光强度上升(P<0.01);与OGD组相比,SFI组ROS含量降低,同时GPX4的表达升高,DMT1的表达降低(P<0.01)。结论新生HIBD大鼠海马及皮质区损伤严重,GPX4表达下降、DMT1表达升高,提示铁死亡参与新生大鼠HIBD脑损伤,而SFI通过减少铁的聚集,减少ROS的产生,对HIBD实验动物模型和BV2细胞损伤模型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铁死亡 氧化应激 氧糖剥夺 参附注射液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模式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田耕润 王世雁 +5 位作者 毕迎立 巩尊科 王翔 王蜜 鲁思涵 周慧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916-921,共6页
目的:探讨间歇θ脉冲刺激(iTBS)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PSE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及徐州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的PSEI患者90例,随机分入iTBS组、高频组、对照组... 目的:探讨间歇θ脉冲刺激(iTBS)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后执行功能障碍(PSE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及徐州市康复医院住院治疗的的PSEI患者90例,随机分入iTBS组、高频组、对照组。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分别予iTBS、10Hz rTMS、伪刺激治疗,共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额叶功能评定量表(FAB)、Stroop色词测验(SCWT)、形状连线测验(STT)、数字广度测验(DST)、事件相关电位P300评定。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MoCA、FAB、SCWT、STT、DST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iTBS组及高频组的MoCA、FAB、SCWT、STT-B、DST评分、P300潜伏期、波幅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iTBS组与高频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iTBS可以改善PSEI,疗效与10Hz rTMS相当,iTBS耗时更短、效率更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θ脉冲刺激 脑卒中 执行功能障碍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规制及监管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谈在祥 蒋雨彤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37,43,共6页
分析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认为目前存在立法监管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在介绍国外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立法进展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发展的建议:专门立法,规范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加强对胚胎来源和干细胞... 分析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现状,认为目前存在立法监管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在介绍国外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的立法进展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与应用发展的建议:专门立法,规范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加强对胚胎来源和干细胞伦理研究的管控;制定符合我国特色的干细胞研究与应用审批监管体系;加大对干细胞研究与应用中的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临床研究与应用 规制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脑功能网络的即刻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园月 李加斌 +2 位作者 蒯凤 彭丽丽 项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观察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任务导向训练诱导下的脑功能网络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10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例,通过掷币决定阳性刺激和阴性... 目的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fNIRS)观察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结合任务导向训练诱导下的脑功能网络变化。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10月在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5例,通过掷币决定阳性刺激和阴性刺激的顺序。阳性刺激在多通道FES下行任务导向训练,阴性刺激在伪刺激下行任务导向训练,间隔1 d。每次训练时,采用fNIRS测量患者双侧前额叶皮质(PFC)、前运动皮质(PMC)、辅助运动区(SMA)、感觉运动皮质(SMC)的氧合血红蛋白的浓度,计算总体功能连接强度和感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差异。结果与阴性刺激相比,阳性刺激下,大脑皮质总体功能连接强度降低(t=-2.735,P<0.05),损伤对侧PFC-损伤同侧PFC和损伤对侧PFC-损伤对侧PMC的功能连接降低(P<0.05)。结论多通道FES结合任务导向训练可以优化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的皮质功能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 任务导向训练 功能性近红外光谱 脑功能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声导抗应用于内耳疾病诊断研究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岳昱宏 木怡 +4 位作者 刘洁 林欢 乔月华 刘稳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宽频声导抗在内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和综合现有文献证据,探讨其在不同内耳疾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的中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宽频声导抗... 目的系统评价宽频声导抗在内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和综合现有文献证据,探讨其在不同内耳疾病中的诊断效能。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中检索建库至2023年的中英文文献,筛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宽频声导抗应用于内耳疾病的研究。采用QUADAS-2工具评估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每个研究的基本信息进行定性描述。在评估文献质量之前,咨询听力学专家修改了QUADAS-2工具的条目,并由2名评审员独立评价,第3名评审员进行方法学质量审查。提取的资料包括:作者、发表时间、纳入耳数、年龄、种族、影像学检查及分析参数。结果共纳入17项原始研究,其中7项关于梅尼埃病诊断,4项关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5项关于上半规管裂,1项关于内淋巴积水。这些研究主要发表于2019—2023年,反映了该领域的新进展。但是,现有研究样本量普遍较小,分析指标不统一,对同一疾病的结论存在差异。QUADAS-2工具评价结果显示,多数研究在病例选择和待评价诊断试验方面存在偏倚风险,影响了研究质量。结论宽频声导抗作为一种快速无创的听力检测方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内耳疾病诊断方面仍需深入探索。目前的研究进展存在以下不足,样本量不足,结果可信度低;试验方法学设计不严谨,偏倚风险高;同一疾病的结论不一致,需进一步验证。因此,宽频声导抗在内耳疾病诊断中虽有一定指导意义,但亟需提高研究质量,挖掘其可靠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频声导抗 内耳疾病 QUADAS-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应用对眼部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刘海钰(综述) 李甦雁(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1-496,共6页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由于OP和一些眼部疾病的发生均与衰老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机制有关,并且OP治疗药物也具有抗非感染性炎症、抗氧化、...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损坏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目前主要依靠药物治疗。由于OP和一些眼部疾病的发生均与衰老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机制有关,并且OP治疗药物也具有抗非感染性炎症、抗氧化、抗凋亡、影响性激素水平等作用,与一些眼科疾病的发生机制存在一定的关联,从而对眼部疾病的发生和进展产生影响。OP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雌激素、双膦酸盐、地舒单抗,这些药物的应用可能增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干眼、眼部炎症的患病风险,也有可能对一些眼部疾病如干眼、白内障、青光眼、脉络膜新生血管等起到预防作用。故临床上使用OP治疗药物时,应定期观察相关眼病的变化。本文对OP治疗药物应用对眼部疾病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雌激素 维生素D 双膦酸盐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频声导抗在无创颅内压监测中的应用初探
10
作者 木怡 林欢 +2 位作者 岳昱宏 乔月华 蒋雯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0-135,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姿势下颅内压(ICP)变化对中耳能量传递的影响,探寻一种基于中耳功能的无创ICP监测指标。方法于2023年3月—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招募的听力正常,无耳部疾病史的高校在读青年受试者30例(60耳),其中男性12...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姿势下颅内压(ICP)变化对中耳能量传递的影响,探寻一种基于中耳功能的无创ICP监测指标。方法于2023年3月—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招募的听力正常,无耳部疾病史的高校在读青年受试者30例(60耳),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1.17±1.23)岁。受试者通过226 Hz声导抗、纯音测听等检查后,分别以端坐位、低头位和仰卧位在环境压力下进行宽频声导抗测试,选取1/3倍频程(共16个频率点)在不同体位下的声能吸收率(energy absorbance,EA)、声能反射率(energy reflectance,ER)、透射率(pow transmittance,pow T)与阻抗幅值(Impedance magnitude)进行分析。结果经广义估计方程分析,EA、ER与pow T在630、794、1000、4000 Hz频率点由于体位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amg除3175、6000 Hz频率点无统计学差异,在其余14个频率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两两比较,端坐位和低头位,WAI参数只有Zamg在1000 Hz和1260 Hz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但端坐位和仰卧位EA、ER与pow T在4000、5040 Hz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低头位和仰卧位的EA、ER与pow T在中频段(500~1000 Hz)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Zamg在大部分频率点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宽频声导抗能够反应不同姿势下ICP的生理状态变化,且具有频率特异性。因此,这种无侵入性、更便捷的中耳测试方式为监测ICP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 宽频声导抗 中耳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式喉内窥镜结合染料试验在卒中后隐性误吸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1
作者 周慧 巩尊科 +3 位作者 田耕润 顾成晨 王世雁 王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结合染料试验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FEES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比较两者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软式喉内窥镜吞咽功能检查(FEES)结合染料试验对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隐性误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FEES和透视荧光吞咽检查(VFSS)。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FEES误吸检出率高于VFSS(χ^(2)=7.000,P<0.05)。FEES对于进食液体食物时误吸检出率高于VFSS(χ^(2)=4.000,P<0.05);两种方法对于进食糊状(κ=0.941,P<0.001)及固体食物(κ=0.779,P<0.001)时一致性很好。两种方法食物残留部位一致性较好(κ=0.818,P<0.001);3种食物类型残留部位一致性均很好(κ≥0.862,P<0.001)。两种方法对于3种食物类型Rosenbek渗漏-误吸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Z<0.667,P>0.05)。结论FEES结合染料试验可用于评估卒中后隐性误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软式喉内窥镜 透视荧光吞咽检查 隐性误吸 咽收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效果 被引量:15
12
作者 朱慧 夏有兵 +3 位作者 巩尊科 王世雁 马柯 闫金秋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7)。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选取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住院的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7)。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面部肌群康复训练。试验组加患侧初级运动皮质5 Hz rTMS治疗,对照组在同一治疗部位予以相同参数的假刺激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修订版House-Brackmann分级系统(HBGS-2)、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静息时双侧嘴角至人中下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差、最大努力示齿时双侧嘴角至下颌中切牙交点的水平距离差和伸舌时舌中线偏离面部正中线的角度对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各脱落1例。治疗前,两组HBGS-2评分、Sunnybrook面部分级量表评分、静息时双侧嘴角至人中下中心点的水平距离差、最大努力示齿时双侧嘴角至下颌中切牙交点的水平距离差和伸舌时舌中线偏离面部正中线的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显著改善(|t|>8.987, P<0.001),且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2.939, P<0.01)。结论患侧初级运动皮质5 Hz rTMS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功能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中枢性面瘫 重复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VFSS对吞咽功能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许德慧 孙洁 +1 位作者 姚珊 张蒙蒙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对吞咽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情况、危险因素及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对吞咽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患者是否发生吞咽障碍将其分为吞咽障碍组(75例)和吞咽正常组(125例)。统计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情况,比较吞咽障碍组和吞咽正常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危险因素,并使用VFSS评估两组吞咽功能。结果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发生吞咽障碍75例,发生率为37.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肌力≤3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6分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OR=4.208、3.888,P<0.05)。吞咽障碍组吞咽功能启动时间(STT)、口腔期的运送时间(OTT)高于吞咽正常组(P<0.05),通过环咽肌的时间间隔(DT)低于吞咽正常组(P<0.05);两组录舌骨向上移位(HSM)、环咽肌开放时间(UO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与肌力、NHISS评分息息相关,采用VFSS有助于评估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吞咽障碍情况,可据此针对性制定临床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案,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缺血性脑卒中 发生情况 危险因素 荧光吞咽造影检查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药品带量采购政策实施效果及其优化建议 被引量:40
14
作者 蒋雨彤 谈在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87-291,共5页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实施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实现“三医联动”的关键突破口。文章从政策实施以来的效果评估着手,分析发现我国药品集采在采购量预测、质量监督、供应流通、多方协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希望通过建立动...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实施的重大举措,是新时期实现“三医联动”的关键突破口。文章从政策实施以来的效果评估着手,分析发现我国药品集采在采购量预测、质量监督、供应流通、多方协同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希望通过建立动态化预测机制、完善质量监督体系、规范药品供应环节、创新多方联动机制进一步优化我国药品采购政策,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改革药价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集中采购 带量采购 需求预测 三医联动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人工智能侵权行为法律规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谈在祥 蒋雨彤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60-65,共6页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侵权案件屡有发生。我国关于医疗人工智能侵权具体案件的责任认定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因为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法律适用的类型、归责的原则、责任承担的举证等问题悬而未决。通过分析我国医疗人工...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迅速发展,各类侵权案件屡有发生。我国关于医疗人工智能侵权具体案件的责任认定存在许多争议,主要因为责任主体的法律地位、法律适用的类型、归责的原则、责任承担的举证等问题悬而未决。通过分析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侵权责任规制的应用困境,借鉴美国、欧盟、德国和日本等的先进经验与探索,提出分阶段厘定医疗人工智能的法律地位;分阶段、情形适用不同类型责任与归责原则;利用“黑匣子”记录医疗人工智能信息;对人工智能产品确立必要的监管或处置机制;建立医疗责任强制保险和赔偿基金等相关的应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人工智能 医疗损害 侵权责任 责任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疗背景下医患关系面临的伦理挑战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远旭 刘梦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7期764-768,789,共6页
人工智能医疗使传统医患关系呈现新的样态,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伦理问题:难以保障患者权益、弱化医务人员主体责任、削弱医务人员实践能力以及挑战医务人员主体地位等。为应对人工智能医疗带来的伦理失范,推动和谐医患关系发展,需要完善相... 人工智能医疗使传统医患关系呈现新的样态,同时也出现了诸多伦理问题:难以保障患者权益、弱化医务人员主体责任、削弱医务人员实践能力以及挑战医务人员主体地位等。为应对人工智能医疗带来的伦理失范,推动和谐医患关系发展,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监管体系、坚持医务人员主体地位、提高公众对人工智能医疗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强人工智能伦理制度建设。期望通过人工智能与专业伦理原则的结合,加速负责任地将人工智能纳入日常临床实践,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医疗 医患关系 伦理失范 伦理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高鞋垫对下肢不等长儿童步态特征及步行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媛媛 徐航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78-478,共1页
目的研究下肢不等长儿童的步态特征,分析增高鞋垫对下肢不等长儿童步态的影响,为下肢不等长儿童穿增高鞋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0名下肢不等长儿童(10~43 mm),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压力系统采集其在赤足和穿正常鞋且短侧下肢... 目的研究下肢不等长儿童的步态特征,分析增高鞋垫对下肢不等长儿童步态的影响,为下肢不等长儿童穿增高鞋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10名下肢不等长儿童(10~43 mm),利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足底压力系统采集其在赤足和穿正常鞋且短侧下肢穿增高鞋垫时的时空参数、关节角度、垂直地面反作用和足底压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COP)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不等长 步态特征 足底压力中心 关节角度 时空参数 鞋垫 赤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视觉输入非言语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在中老年重度听力障碍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雨新 吕子岩 +3 位作者 刘孟婷 陈露 李敬 项洁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4-379,共6页
目的应用纯视觉输入非言语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估45岁及以上重度听力障碍者的认知功能,探讨重度听力障碍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1例受试者(年龄45~89岁,平均63.42±9.61岁)分为重度听力障碍组(听障组)91例(... 目的应用纯视觉输入非言语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评估45岁及以上重度听力障碍者的认知功能,探讨重度听力障碍中老年人群的认知功能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191例受试者(年龄45~89岁,平均63.42±9.61岁)分为重度听力障碍组(听障组)91例(平均64.58±8.51岁)与正常听力组(健听组)100例(平均62.37±10.44岁);两组分别进行纯视觉输入非言语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的评估,包含记忆力、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视空间能力以及执行能力5个认知领域,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比较两组量表总分及记忆力、注意力、逻辑推理能力、视空间能力以及执行能力分量表的得分,分析量表评估完成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听组及听障组的量表总分分别为69.54±8.71、62.21±9.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记忆力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6.83±2.79、13.78±4.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力分量表得分分别为26.30±4.16、24.12±5.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推理能力分量表得分分别为7.28±0.98、6.25±1.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空间能力分量表得分分别为10.83±1.91、9.75±1.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执行能力分量表得分分别为8.30±1.94、8.27±1.8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听障组的记忆力得分、注意力得分、量表总分以及记忆力分量表的完成时间与年龄相关(均为P<0.05),受试者是否患有高血压影响逻辑推理分量表及视空间能力分量表的完成时间(P<0.05)。结论重度听力障碍中老年者的总体认知功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听力者,纯视觉输入非言语性认知功能评定量表可能是一种适用于重度听力障碍中老年人群认知功能筛查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功能 听力障碍 中老年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失语症非语言认知功能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雨新 徐伟文 +2 位作者 史媛媛 韩允 项洁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1-555,共5页
首次脑卒中患者患有失语症的发病率达到了42%,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极少数患者能重新获得完全的生活独立[1]。国内至少1/3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2]。卒中后失语症的主要表现是不同程度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障... 首次脑卒中患者患有失语症的发病率达到了42%,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影响,极少数患者能重新获得完全的生活独立[1]。国内至少1/3以上的脑卒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言语障碍[2]。卒中后失语症的主要表现是不同程度的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障碍,对患者的日常交流产生影响[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患者 言语障碍 失语症 评估工具 语言理解 日常交流 语言认知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床高度对帕金森病人下床过程的生物力学影响
20
作者 李小童 史媛媛 +3 位作者 安伦 Janice Morse Andrew Merryweather XU Hang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57-457,共1页
目的评估医院床位高度对帕金森病患者下床期间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帕金森患者和14名健康老人,使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板记录每个参与者从3种不同高度(低、中、高)的病床下床时的参数数据。使用两因素重复方差分析比较下床... 目的评估医院床位高度对帕金森病患者下床期间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招募12名帕金森患者和14名健康老人,使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和测力板记录每个参与者从3种不同高度(低、中、高)的病床下床时的参数数据。使用两因素重复方差分析比较下床时间、关节运动学、地面反作用力和质心,来确定3种床高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床位 帕金森病 生物力学 健康老人 帕金森患者 下床时间 方差分析 地面反作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