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信息学构建胃癌免疫相关LncRNA预后风险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姜华基 丁蔚 +5 位作者 谭玉林 壮麟 奚诚 徐逸昕 王一波 徐学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3-1209,共7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新的胃癌预后免疫相关LncRNAs,进一步构建免疫相关LncRNAs预后风险模型,以期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状态的新指标。方法:从多重数据平台中下载胃癌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预后资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出新的胃癌预后免疫相关LncRNAs,进一步构建免疫相关LncRNAs预后风险模型,以期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状态的新指标。方法:从多重数据平台中下载胃癌转录组数据及相应的临床预后资料,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胃癌免疫相关LncRNAs。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胃癌免疫预后相关LncRNAs,确定具有独立预后意义的免疫预后相关LncRNAs构建预后风险模型,计算每例患者的风险评分,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风险组和高风险组,采用Kaplan-Meier分析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绘制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同时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风险评分和临床病理特征与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3个免疫预后相关LncRNAs(UCA1、MIR4435-1HG、RP11-617F23.1),并构建预测评分模型,根据预后评分将患者分为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生存曲线显示两组患者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风险评分为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内部验证显示可信度良好。结论:胃癌中免疫相关的LncRNAs与胃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基于其构建的预测评分模型可以有效预测预后,可作为其独立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LncRNA 免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成功率、“曲径通幽”?基于两千余病例的经验总结 被引量:4
2
作者 蔡高军 师干伟 +9 位作者 李峰 李文华 严永敏 薛社亮 肖建强 顾君 宋艳斌 张刘燕 卢伟 龚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361-3365,3382,共6页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桡动脉入径比较,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具有患者舒适度高、相关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桡动脉迂曲及远端桡动脉相对细小,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存在明显的...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目前冠状动脉介入诊疗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与经桡动脉入径比较,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具有患者舒适度高、相关并发症少等优势,但由于桡动脉迂曲及远端桡动脉相对细小,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存在明显的“学习曲线”。本文基于两千余病例诊治经验,分析、总结了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穿刺失败的常见原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操作因素两个方面)及处理策略,以期为提高穿刺成功率、促进经远端桡动脉入径的应用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远端桡动脉 基于问题的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调素和erythroferrone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许联红 张颖 +2 位作者 王雍 胡蝶 许珈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3-216,共4页
目的:检测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血清铁调素和erythroferrone(ERFE)含量,并探讨其与铁代谢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35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对照人群30例。采用全自动... 目的:检测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患者血清铁调素和erythroferrone(ERFE)含量,并探讨其与铁代谢各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35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女性对照人群30例。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铁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铁调素和erythroferrone水平。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两组间各变量差异;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显著降低(P<0.001)。IDA组血清铁调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血清erythroferrone水平在IDA组中轻微升高(P>0.05)。血清铁调素与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和转铁蛋白饱和度均呈正相关(r=0.448,r=0.496,r=0.754,r=0.491);血清erythroferrone水平与血红蛋白、血清铁、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及铁调素均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育龄期女性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调素水平显著下降,而血清erythroferrone水平无明显变化,这提示erythroferrone在育龄期女性轻中度缺铁性贫血中可能不参与铁代谢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育龄期妇女 铁调素 缺铁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纤维蛋白原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评分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邓建忠 刘秀玲 +2 位作者 刘迁 李文晶 陆文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351-35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sto-lymphocyte ratio,NLR)(F-NLR)对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价意义。方法:收集经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胃镜病理明确诊断且行手术切除的70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资料,回顾性分析Fbg、NLR和F-NLR评分与胃癌患者病理特征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性别胃癌患者NL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的病理特征因素如年龄、T分期、淋巴结是否转移及TNM分期胃癌患者NLR和Fbg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T分期和TNM分期的胃癌患者F-NLR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及是否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F-NL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Fbg、NLR、F-NLR评分和TNM分期对胃癌术后患者复发及生存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仅F-NLR评分和TNM分期是胃癌术后患者复发及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联合检测Fbg和NLR的F-NLR评分有助于预测可切除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F-NLR 胃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结肠癌潜在枢纽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志祥 史兵伟 +2 位作者 王永仿 葛贤 刘迁(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结肠癌的枢纽基因及潜在标志物。方法:利用GEO2R分析结肠癌相关芯片集GSE41258、GSE41328和GSE44861中的差异基因;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结肠癌的枢纽基因及潜在标志物。方法:利用GEO2R分析结肠癌相关芯片集GSE41258、GSE41328和GSE44861中的差异基因;DA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STRING在线软件分析差异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通过Cytoscape筛选枢纽基因;GEPIA在线软件验证枢纽基因的表达及预后价值。结果:共筛选出67个上调差异基因和75个下调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的细胞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黏附、细胞外基质形成及胶原蛋白分解代谢过程;KEGG通路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及癌症通路;通过PPI分析筛选出的枢纽基因包括CCND1、COL1A1、COL1A2、CXCL1、CXCL8、CXCL12、MMP1、MMP3、MYC和SPP1。经验证,CCND1、COL1A1、COL1A2、CXCL1、CXCL8、MMP1、MMP3、MYC和SPP1在结肠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结肠组织,而CXCL12在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组织。生存分析显示,COL1A2过表达与结肠腺癌患者总生存率(OS)和无病生存率(DFS)呈负相关(P<0.05,P<0.01),COL1A1过表达与结肠腺癌DFS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筛选出结肠癌10个潜在枢纽基因和2个预后相关基因,为结肠癌的分子机制研究及预后判断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枢纽基因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433-3p通过调控MAPK8蛋白在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盛静宇 朱海根 王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3-70,共8页
目的探究miR-433-3p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的研究。方法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转染miR-433-3p模拟物(miR-433-3p mimics)、miRNA阴性对照(miR-NC)、阴性... 目的探究miR-433-3p在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的研究。方法构建氧化应激损伤模型,以H9c2心肌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转染miR-433-3p模拟物(miR-433-3p mimics)、miRNA阴性对照(miR-NC)、阴性对照(pcDNA-NC)和MAPK8过表达质粒(pcDNA-MAPK8)至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中,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H_(2)O_(2)模型组(H_(2)O_(2)),H_(2)O_(2)+miRNA阴性对照组(H_(2)O_(2)+miR-NC),H_(2)O_(2)+miR-433-3p模拟物组(H_(2)O_(2)+miR-433-3p mimics),H_(2)O_(2)+miR-433-3p模拟物+pcDNA阴性对照组(H_(2)O_(2)+miR-433-3p mimics+pcDNA-NC)和H_(2)O_(2)+miR-433-3p模拟物+MAPK8过表达组(H_(2)O_(2)+miR-433-3p mimics+pcDNA-MAPK8)。采用qRT-PCR法检测miR-433-3p和MAPK8在H9c2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MTT法和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细胞活性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Western blot法检测Bax、Bcl-2、Caspase-3、Cleaved Caspase-3、MAPK8和GAPDH的蛋白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433-3p与MAPK8之间的靶向关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433-3p在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中低表达。相比较H_(2)O_(2)+miR-NC组,miR-433-3p过表达可以显著降低LDH释放量并增强细胞活力。此外,相比较H_(2)O_(2)+miR-NC组,miR-433-3p过表达可以显著降低促凋亡蛋白Bax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而促进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显示miR-433-3p可以靶向结合MAPK8并负调控MAPK8的表达。过表达MAPK8可逆转miR-433-3p过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细胞活性损伤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结论miR-433-3p通过负靶向调控MAPK8在H_(2)O_(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433-3p H9C2心肌细胞 MAPK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首发表现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毛伦林 季莉莉 +2 位作者 华敏 王利惠 陈文亚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05-911,共7页
患者女性,47岁,主因反复头晕2年,行走不稳4个月,于2019年6月20日首次入院。患者于2017年4月26日中午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无头痛、视物旋转、肢体活动障碍,外院急诊行头部MRI检查提示左侧小脑陈旧性梗死,MRA和MRV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 患者女性,47岁,主因反复头晕2年,行走不稳4个月,于2019年6月20日首次入院。患者于2017年4月26日中午突发头晕,伴恶心呕吐,无头痛、视物旋转、肢体活动障碍,外院急诊行头部MRI检查提示左侧小脑陈旧性梗死,MRA和MRV未见明显异常,临床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能",予以倍他司汀(12 mg/次、3次/d)口服5天后头晕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中枢神经系统 头晕 小脑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远端桡动脉入径在脑血管造影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陆彬 项崇 +3 位作者 袁雪松 蔡高军 魏文锋 严永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3378-3382,共5页
背景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逐渐应用于脑血管造影,但目前关于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入径(TRA)与dTRA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 背景脑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经远端桡动脉入径(dTRA)逐渐应用于脑血管造影,但目前关于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对比经桡动脉入径(TRA)与dTRA行脑血管造影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135例。根据脑血管造影入径分为TRA组(n=72)与dTRA组(n=63),分别采用TRA、dTRA完成脑血管造影。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时间、脑血管造影时间、穿刺成功率、X线暴露时间、脑血管造影后3 d内穿刺点并发症及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脑血管造影后24 h疼痛程度和满意度。结果dTRA组患者穿刺时间、脑血管造影时间长于TRA组,穿刺成功率低于TRA组(P<0.05)。两组患者X线暴露时间、脑血管造影后3 d内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血管造影后3 d内均未出现严重心脑血管事件。dTRA组患者脑血管造影后24 h疼痛程度轻于TRA组,满意度高于TRA组(P<0.05)。结论与TRA行脑血管造影相比,dTRA行脑血管造影亦安全、有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可作为脑血管造影的备选入径之一,但其穿刺难度较高,穿刺时间较长,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远端桡动脉 治疗结果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癌核心基因和独立预后因子筛选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刘迁 祁国萍 +3 位作者 于华裔 戴宇阳 陆文斌 金建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55-765,共11页
目的:挖掘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基因表达数据,探讨引发结肠癌的潜在核心基因及独立预后因子。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检索结肠癌中基因表达水平和临床特征数据,采用GEO数据库检索结肠癌和癌旁组织... 目的:挖掘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基因表达数据,探讨引发结肠癌的潜在核心基因及独立预后因子。方法:采用TCGA数据库检索结肠癌中基因表达水平和临床特征数据,采用GEO数据库检索结肠癌和癌旁组织中核心基因表达水平,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维恩分析、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构建和Hub基因筛选、基因本体(GO)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泛癌基因的免疫细胞亚型分析、核心基因的泛癌热图和相关性分析、核心基因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分析和核心基因的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KD1与AXIN2表达水平,进一步证实筛选结果。结果:TCGA数据分析得出1208个基因高表达;GSE37182芯片中有252个基因高表达。对4组差异分析数据取交集,维恩分析获得13个共有基因,并进行PPI网络构建,发现7个基因(ARID3A、SALL4、NKD1、KND2、AXIN2、CA9和TACSTD2)为结肠癌潜在的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这7个基因主要参与Wnt信号通路进行正/负调控,基底外侧质膜或结合泛素蛋白连接酶;KEGG富集分析,这7个基因主要作用于Hippo信号通路和Wnt信号通路。泛癌基因分析,7个核心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均明显高表达,NKD1和AXIN2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69);TACSTD2基因在C1、C2、C3和C6免疫细胞亚型中呈高表达。核心基因的表达与样品中肿瘤微环境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肠癌组织中NKD2、AXIN2、ARID3A和NKD1基因的表达与综合打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结肠癌患者生存预后分析,只有AXIN2为显著独立预后因子(P<0.05),在结肠癌患者中为低风险独立预后因子。RT-qPCR、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KD1在结肠癌肿瘤标本和结肠癌细胞中均呈高表达,并且NKD1与AXIN2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肠癌数据库筛选出7个核心基因,其中AXIN2为结肠癌患者独立预后因子,结肠癌组织中NKD1的AXIN2基因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核心基因 预后因子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术前Fbg、PAR与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秀玲 于华裔 +4 位作者 祁国萍 陆文斌 刘迁 杨玉薇 邓建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24期1874-1880,共7页
目的:基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小板/白蛋白(platelet to albumin ratio,PAR)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目的:基于术前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血小板/白蛋白(platelet to albumin ratio,PAR)及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构建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行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手术的323例患者,收集患者的术前检验指标及相关临床病理资料,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计算出的cut-off值,分为Fbg、PAR高低表达组,单因素及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独立预后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预测价值。结果:通过ROC曲线得出Fbg、PAR的cut-off值分别为2.80、6.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示:Fbg、PAR、CA199、TNM分期、分化程度为影响CR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Fbg、PAR、CA199联合构建出风险评分并纳入列线图中,训练集及验证集ROC中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均大于0.6,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拟合良好。结论:基于Fbg、PAR、CA199构建的列线图准确性良好,可为CRC患者总生存期提供个体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白蛋白 糖类抗原19-9 列线图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室不同心肌层应变评价射血分数保留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瑞肖 刘增礼 +2 位作者 黄俊 李尊 奚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641-646,共6页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通过测量心内膜下心肌、心肌中间层、心外膜下心肌应变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保留的原发性高血压(PHT)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及35例健康志... 目的:运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通过测量心内膜下心肌、心肌中间层、心外膜下心肌应变评价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le ejection fraction,LVEF)保留的原发性高血压(PHT)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方法:收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3例及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Normal),将原发性高血压分成两组,即左室壁无增厚组(NLVH)和左室壁增厚组(LVH);3组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心尖四腔、三腔及两腔心切面,二尖瓣环、乳头肌及心尖水平短轴切面,应用GE Echo PAC软件测量得到三组患者左室长轴切面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以及短轴切面上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纵向应变及周向应变均包括心内膜下心肌、心肌中间层、心外膜下心肌三层心肌应变;对比三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结果:收缩期峰值应变:PHT左室壁无增厚组、左室壁增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三层纵向、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趋势均为:心内膜下心肌>心肌中间层>心外膜下心肌;PHT左室壁无增厚组、左室壁增厚组及正常对照组左室前壁、侧壁及后壁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变化趋势为:正常对照组>左室壁无增厚组>左室壁增厚组;PHT左室壁无增厚组、左室壁增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中间段及心尖段中间层和心外膜下心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变化趋势为:左室壁无增厚组>正常对照组>左室壁增厚组;三组间基底段心外膜下心肌周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变化趋势为:正常对照组>左室壁无增厚组>左室壁增厚组。结论:左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从左室壁未发生重构到左室壁重构,其纵向收缩功能明显受损,左室前壁、侧壁及后壁的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能够较好的反映纵向收缩功能受损;而周向收缩功能则由相对增强到受损。不同心肌层应变的比较能够从更细微的方面反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室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晓旭 李松琴 +5 位作者 刘娟 吴赛萍 藏凤 张永祥 张卫红 李占结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32-538,共7页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送检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调查问卷,选取江苏省38所三级综合医院,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及管理情况、重点抗... 目的 调查三级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现状,为进一步提高送检率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问卷星”平台设计调查问卷,选取江苏省38所三级综合医院,调查内容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及管理情况、重点抗菌药物联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等。结果 38所三级医院中,78.95%(30所)的医院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送检率监测;100%的医院执行标准等于或高于全部类(30%)、限制类(50%)、特殊类(80%)的标准;病原学送检纳入降钙素原(PCT)、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白介素(IL)-6的医院均在50%以上,其中纳入PCT的医院达到73.68%;用药目的中15.79%(6所)医院不只抓取治疗用药;用药途径中31.58%(12所)的医院纳入局部用药;抗菌药物使用抓取时间方面,52.63%的医院(20所)抓取医嘱开具时间;病原学送检抓取时间方面,31.58%(12所)的医院抓取医嘱开具时间。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平均数据达到相关要求,重点抗菌药物联用前病原学送检率和医院感染诊断相关病原学送检率平均数据未达到相关要求,各医院之间差距较大。结论 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管理上,各医院在较多方面执行不统一。各医疗机构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一步推进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的同质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送检率 管理现状 三级医院 调查 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