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男性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量、通气效率特点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丹 李瑾 +4 位作者 高民 张淼 张明 张耀莹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4-1100,共7页
目的:观察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通气效率特点。方法:将32例男性NSCL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n=12)和未合并COPD组(NSCLC-non COPD组,n=20),以同期行心肺运... 目的:观察男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运动耐量及通气效率特点。方法:将32例男性NSCLC患者根据是否合并COPD分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n=12)和未合并COPD组(NSCLC-non COPD组,n=20),以同期行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20)。所有NSCLC患者在肺切除术前完成症状限制性最大负荷运动测试,对CPET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CLC-non COPD组与NSCLC-COPD组的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摄氧量/预计值(VO_(2)peak/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_(2)/kg)、无氧阈(AT)均下降(均P<0.05),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_(2)slop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VE/VCO_(2)nadir)均上升(均P<0.05),且NSCLC-COPD组VE/VCO_(2)slope、VE/VCO_(2)nadir均高于NSCLC-non COPD组(P<0.05)。与对照组和NSCLC-non COPD组相比,NSCLC-COPD组在测试的不同状态下(静息、热身、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均上升(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NSCLC-non COPD组在无氧阈时、峰值时VE/VCO_(2)的上升才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NSCLC-COPD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_(2))四个阶段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峰值运动时,与NSCLC-non COPD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健康人群比较,NSCLC患者运动耐量减损,且合并COPD的NSCLC患者整个运动阶段通气效率显著下降,单纯肺癌患者未见此特点。CPET可为NSCLC-COPD患者肺切除术前的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肺运动试验 运动耐量 通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例成釉细胞癌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袁壮 罗号 +2 位作者 吴开柳 贺捷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1-985,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查阅文献,探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0~2018年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为成釉细胞癌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中,男10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 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病例、查阅文献,探讨成釉细胞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0~2018年收治的病理诊断明确为成釉细胞癌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中,男10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2.5∶1;发病年龄15~71岁,平均发病年龄40.9岁;病灶位于上颌骨6例,下颌骨8例,上下颌骨比例为0.75∶1;均行手术治疗,随访0.5~7年,9例复发,其中1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2例术后出现肺转移。结论:成釉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牙源性恶性肿瘤,继发性成釉细胞癌多由重复手术干预导致。成釉细胞癌复发率与病灶位置、治疗方式密切相关,目前手术扩大根治仍然是成釉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术后长期随访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釉细胞癌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岩 高新宝 +2 位作者 王明玲 李浩 贾高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手术团队2020年5月~2022年12月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44例资料。以手术时间为指标,应用累积和分析法研究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将学习曲线的拐... 目的探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的学习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由同一手术团队2020年5月~2022年12月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44例资料。以手术时间为指标,应用累积和分析法研究该手术的学习曲线,将学习曲线的拐点作为学习提高期和成熟稳定期的分界线,比较2个阶段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44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学习曲线拐点在21例,以此为界分为学习提高期和成熟稳定期。两阶段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提高期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成熟稳定期[(124.5±9.9)min vs.(82.0±8.8)min,t=15.166,P=0.000],术后胸锁乳突肌肿胀僵硬发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例(28.6%)vs.1例(4.3%),χ^(2)=3.174,P=0.075];2个阶段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其他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熟练掌握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系膜切除术需要完成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腋窝入路 内镜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学习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系膜切除在经腋窝腔镜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岩 高新宝 +2 位作者 王明玲 李浩 贾高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1月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0例行甲状腺系膜切除(观察组),35例先切除甲状腺再清扫... 目的探讨甲状腺系膜切除在无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1月7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行无充气经腋窝入路单侧甲状腺手术的临床资料。40例行甲状腺系膜切除(观察组),35例先切除甲状腺再清扫中央区淋巴结(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清扫淋巴结数目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均使用腔镜完成。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短[(91.8±19.7)min vs.(110.4±19.3)min,t=-4.133,P=0.000],清扫淋巴结多[(6.5±2.5)枚vs.(4.6±2.0)枚,t=3.610,P=0.001],2组术中出血量、喉返神经损伤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均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术后大出血、切口感染。结论甲状腺系膜切除在经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数目较多,喉返神经保护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镜手术 系膜切除 腋窝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前CT引导下经肩胛骨穿刺定位肺结节 被引量:1
5
作者 黄亚勇 傅宇飞 +2 位作者 王涛 曹伟 徐青松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37-639,共3页
目前临床常通过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肺楔形切除术诊断及治疗孤立性肺结节,而对于直径较小结节,术中定位常遇困难。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有助于术中迅速发现病灶,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1])... 目前临床常通过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行肺楔形切除术诊断及治疗孤立性肺结节,而对于直径较小结节,术中定位常遇困难。术前CT引导下穿刺定位肺结节有助于术中迅速发现病灶,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1]);但对于部分位于肺上叶近背侧胸膜的结节,穿刺时易受骨性结构阻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发肺结节 定位 胸腔镜 胸外科手术 电视辅助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静雯 倪春湘 +2 位作者 吴承骏 温翠侠 孙凌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0-84,共5页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食管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鼻饲分为鼻饲组(n=28)和非鼻饲组(n=32),比较2组病人治疗期... 目的:探讨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放射治疗中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市中心医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6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食管癌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鼻饲分为鼻饲组(n=28)和非鼻饲组(n=32),比较2组病人治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急性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鼻饲组放疗期间营养状况及治疗的依从性均优于非鼻饲组。治疗期间鼻饲组各营养学指标较稳定,非鼻饲组各指标数值逐渐下降,鼻饲组病人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及BMI值在放疗开始后第2周起至放疗结束均明显优于非鼻饲组(P<0.05),血红蛋白水平自放疗结束至放疗后1个月均明显优于非鼻饲组(P<0.05)。鼻饲组在不良反应及治疗的依从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鼻饲组≥2级食管炎、≥3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及在治疗疗程中因放射性食管炎延误放疗的天数及输液天数均明显低于非鼻饲组(P<0.05)。结论:全程营养监测联合鼻饲肠内营养可改善食管癌放疗期间营养状态,提高放射治疗的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肠内营养 急性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O-FICs心肺运动试验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王丹 李瑾 +5 位作者 高民 张明 陈猛 张一帆 夏露露 陈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23-935,共13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理论,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CPE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理论,分析心肺运动试验(CPET)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检索2013年1月至2021年4月,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关于CPET在肺癌患者中应用的研究。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分析CPET应用于肺癌患者时的适应证与禁忌证、运动功能障碍、肺康复干预措施、评价方法和指标以及环境因素等。结果基于WHO-FICs框架,本文主要从5个方面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主要疾病为不同病理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2C25),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CA22);肺癌患者进行CPET的障碍主要包括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障碍;基于CPET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方法被划分为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评价工具及指标采用摄氧量、二氧化碳排出量、氧脉搏、心率、血压、心电图、Borg量表、6分钟步行测试、健康调查简表(SF-36)等,并提供环境因素的分类和描述。结论CPET在肺癌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术前评估及预后预测、运动处方制定及运动效果评估、抗癌治疗影响评估三个方面。基于WHO-FICs理论体系,CPET应用对象主要为NSCLC,肺癌最常见的并发症是COPD;肺癌肺康复是以功能障碍和需求为导向,基于CPET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的肺康复运动训练,旨在提高患者整体功能,优化肺癌患者健康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运动试验 肺癌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 肺康复 心肺适能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不同体质指数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差异与预后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张耀莹 张淼 +4 位作者 李瑾 张明 夏露露 王丹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
目的:利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不同BMI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特点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心肺运动评定室行心肺运动测试的初诊为肺癌患者的资料。共纳入99例患者,根据不同... 目的:利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不同BMI的肺癌患者心肺功能的特点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心肺运动评定室行心肺运动测试的初诊为肺癌患者的资料。共纳入99例患者,根据不同的BMI将患者分为3组:正常组(18.5≤BMI<24)52例,超重组(24≤BMI<28)34例,肥胖组(BMI≥28)13例。采用CPET测定心肺功能参数:功率(W)、功率占预计值百分比(W%)、最大通气当量(peak VE)、最大通气当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VE%)、峰值摄氧量(peak VO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2%)、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2/kg)、无氧域(AT)、氧脉搏(VO2/HR)、SBP、DBP、peakSBP、peak DBP。3组间各指标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超重组peak VO2高于正常组(H=7.764,P<0.05);超重组peak VE%高于正常组(H=5.023,P<0.05);肥胖组peak VO2/kg值低于正常组(H=6.178,P<0.05);超重组和肥胖组AT值均高于正常组(H=10.620,P<0.01);肥胖组SBP值高于超重组(H=8.302,P<0.05);肥胖组DBP值高于超重组(F=3.291,P<0.05);肥胖组peak DBP值高于正常组和超重组(F=10.07,P<0.01);3组间W、W%、peak VE、peak VO2%、peak SBP和VO2/HR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示,与BMI成正相关的有peakVE%、peak VO2、AT值、peak VO2%、peak DBP(P<0.05),成负相关的有peak VO2/kg(P<0.05)。结论:超重组的肺癌患者肺通气功能和心肺储备能力较肥胖组和正常组患者高,可能对肺癌的发生有保护作用,对肺癌患者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质指数 心肺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氯酸钠和EDTA预处理对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效果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恪 王琰 +4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马艳红 孟箭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 目的:比较不同预处理剂对釉质白斑表面孔隙暴露率、树脂渗透效果和表面显微硬度的影响。方法:96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经体外脱矿3 d建立釉质白斑脱矿模型。将样本随机分为4组(n=24):A组为对照组;B组用5.25%NaClO预处理;C组用17%EDTA预处理;D组用5.25%NaClO+17%EDTA联合处理,所有样本预处理结束后均使用15%盐酸酸蚀处理。每组各8个样本观察计算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和暴露率;每组另取8个样本经树脂渗透治疗后观察树脂渗透深度和渗透面积百分比;每组剩余8个样本测量树脂渗透前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值。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样本的釉质表面孔隙暴露面积、暴露率、树脂渗透深度、渗透面积百分比和树脂渗透后釉质表面显微硬度均显著提高(P<0.05);经17%EDTA或5.25%NaClO+17%EDTA处理后,C、D组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值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5.25%NaClO和17%EDTA预处理均可显著增加釉质孔隙暴露率,提高树脂渗透深度和表面显微硬度,但17%EDTA预处理会降低脱矿釉质的显微硬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预处理 次氯酸钠 乙二胺四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酸碱环境下渗透树脂联合再矿化对釉质白斑治疗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琰 倪恪 +2 位作者 贺晶宇 李迎梅 孟庆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21-826,共6页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 目的:在口腔酸碱循环环境下观察比较渗透树脂联合不同再矿化治疗釉质白斑后釉质粗糙度、硬度以及Ca/P比的变化情况。方法:72颗完整离体前磨牙在牙冠颊面正中切取4 mm×4 mm×2 mm釉质块。在其表面(除颊侧面外)涂布抗酸指甲油后,置于脱矿液中3 d,建立釉质白斑体外脱矿模型。经渗透树脂处理后,用抗酸指甲油覆盖一半釉质面作为自身对照侧,另一半作为实验侧。将样本随机分为3组(n=24),RI组不做再矿化处理,RI/B组行生物活性玻璃处理(2次/日),RI/C组行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CPP-ACPF)处理(2次/日),共计7 d。除再矿化治疗外,所有样本均置于酸碱循环溶液中。去除对照侧覆盖的指甲油记为酸碱循环前(T_(0)时刻),实验侧为酸碱循环后(T_(1)时刻)。观察并测量各组样本酸碱循环前后粗糙度、显微硬度及Ca/P比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再矿化和酸碱循环均可显著影响渗透树脂处理后釉质表面粗糙度和Ca/P比(P<0.05)。经酸碱循环后,3组样本的粗糙度值均有增加,但RI/B组增加值(T_(1)-T_(0))最少,RI/C组次之,RI组增加最多(P<0.05);3组显微硬度值均略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Ca/P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但RI组降低最多,RI/B组降低最少。结论:釉质白斑树脂渗透治疗后,在酸碱循环环境下出现粗糙度增加、硬度及Ca/P比降低;联合生物活性玻璃或CPP-ACPF再矿化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釉质抗脱矿能力,提高渗透树脂治疗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白斑 树脂渗透 含氟酪蛋白磷酸肽/无定形磷酸钙 生物活性玻璃 酸碱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等速肌力测试、平衡及步态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斌 朱飞龙 +2 位作者 张明 朱伟伟 陈伟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60-965,共6页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 目的: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functional ankle instability,FAI)患者的肌力、平衡及步态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从而为该病的治疗和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10月网上招募及徐州市康复医院收治的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46例,同时,招募23例踝关节未曾发生损伤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受试者进行踝关节背伸及跖屈、踝关节内翻及外翻的等速向心运动测试,髋关节内收及外展的等速向心测试;采用星形偏移平衡测试方法获得受试者平衡参数,采用GaitScan仪器对受试者足底压力和步态进行测量。结果: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内翻、外翻、外翻/内翻比值,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患侧的内翻、外翻小于健康组,外翻/内翻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跖屈、背屈/跖屈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背伸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跖屈小于健康组,背屈/跖屈比值大于健康组。健康组和FAI组在30°/s、60°/s、120°/s角速度下,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内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现为FAI组的患侧髋关节外展、外展/内收比值小于健康组。FAI组的前、外、外后、后、内、内前星形偏移平衡结果与健康人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小于健康组(P<0.05)。外前、内后方向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FAI组患侧足跟内侧、第一跖骨、第二跖骨压力小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足跟外侧、第四跖骨、第五跖骨压力大于健侧和健康组(P<0.05)。FAI组患侧承重反应延长(P<0.05),站立末期缩短(P<0.05)。结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对患者的肌力、步态、平衡参数造成了显著影响,初次扭伤后,应当及时干预,避免进展为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等速肌力测试 平衡 步态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神经阻滞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凯 吴滢 +4 位作者 冯仕明 王明玲 张哲 张旭 王立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59-1263,共5页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神经阻滞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利多卡因+...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神经阻滞在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行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患者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18~64岁,BMI 18.5~25.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2%利多卡因+氢吗啡酮组(LH组)和0.5%罗哌卡因组(R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隐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LH组药物配方为氢吗啡酮2 ml(2 mg)+2%利多卡因20 ml共计22 ml,R组为0.5%罗哌卡因22 ml。记录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持续时间、术后神经运动阻滞恢复情况、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情况。结果与R组比较,LH组神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缩短,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组比较,LH组术后2、4、6 h胫神经、腓总神经运动恢复速度明显,患者术后满意度明显升高(P<0.05)。两组镇痛不全、局部血肿、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0.5%罗哌卡因比较,2%利多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隐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全关节镜下踝关节手术,镇痛起效时间缩短,对术后肌力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利多卡因 氢吗啡酮 踝关节镜手术 术后加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治疗大鼠干槽症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飞艳 李蕾 +2 位作者 李娜 袁壮 孟箭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61-766,共6页
目的: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在大鼠干槽症中的治疗作用,以及与碘仿纱条对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行体外抑菌实验。将45只SD雄性大鼠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感染干槽症,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B组壳聚... 目的:研究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在大鼠干槽症中的治疗作用,以及与碘仿纱条对比,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行体外抑菌实验。将45只SD雄性大鼠拔除上颌第一磨牙感染干槽症,随机分为3组:A组空白组、B组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组、C组:碘仿纱条组。观察并记录治疗后创口愈合情况,取上颌骨固定脱钙,HE染色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检测各组牙龈IL-6和IL-10的表达差异。结果: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结构均匀,有抑菌作用。与A组对比,肉眼观察、组织病理学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均显示B组愈合良好,炎症控制(P<0.05),且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海绵能够抗菌、消炎,治疗大鼠干槽症,且能达到与碘仿纱条相当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槽症 壳聚糖 海藻酸钠 复合海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鳞癌AIM2和血清SCC表达与预后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庄涛 张蓓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18-623,共6页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颈... 目的:探究子宫颈鳞癌患者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IM2)与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妇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子宫颈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及30例正常子宫颈患者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上述标本中AIM2的表达水平,回顾性收集子宫颈鳞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其术前血清SCC水平,分析两种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①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高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组织(68.8%vs 26.7%,P<0.001),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表达水平与术前血清SCC水平呈正相关(r=0.275,P=0.013);②AIM2表达与肿瘤的肿瘤直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术前SCC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学分级、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AIM2高表达患者总生存率(OS)(56.1%)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9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术前SCC阳性患者OS(53.9%)明显低于阴性患者(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④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M2表达、术前SCC水平是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颈鳞癌组织中AIM2过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联合分析子宫颈鳞癌组织AIM2及血清SCC有助于评估子宫颈鳞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鳞癌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 鳞状上皮细胞癌相关抗原 联合检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