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扰PTEN基因表达对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周期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孙卓 卢今奇 +4 位作者 吴牧雨 白璐 魏璐璐 李明岩 吴永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研究干扰PTEN表达对He La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人宫颈癌细胞系He La为实验对象,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导入PTEN-特异性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干扰PTEN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 目的:研究干扰PTEN表达对He La细胞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以人宫颈癌细胞系He La为实验对象,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导入PTEN-特异性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 RNA)干扰PTEN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转染前后PTEN及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B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变化,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细胞后利用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B1蛋白稳定性变化。结果:PTEN sh RNA作用He La细胞后,PTEN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下调PTEN表达后,细胞周期中G2/M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Cyclin B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但Cyclin B1 m 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MG-132处理细胞后,PTEN干扰组中Cyclin B1蛋白表达与未处理组相比明显增加。结论:在He La细胞中干扰PTEN表达会导致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这可能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B1表达水平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HELA 细胞周期 CYCLIN B1 CD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通过FoxO3a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的体外实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白璐 卢今奇 +1 位作者 孙卓 吴永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42-846,共5页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实验对象,制备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肿瘤微环境培养细胞。使用不同浓...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As_2O_3)对乳腺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为实验对象,制备肿瘤条件培养基模拟肿瘤微环境培养细胞。使用不同浓度的As_2O_3(0、4、8μmol/L)处理HUVECs细胞后,通过划痕试验检测内皮细胞迁移能力,Matrigel试验检测内皮细胞体外小管形成情况,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Annexin 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_2O_3处理组细胞的迁移及小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细胞增殖活性降低,凋亡增加;细胞中FoxO3a蛋白及其下游Fas-L、p27Kip1蛋白的表达增多。结论:As_2O_3可以通过上调FoxO3a的蛋白表达水平,激活其下游通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降低其体外血管形成能力,提示As_2O_3可能在抑制乳腺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乳腺癌 血管生成 FOXO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顺 邱娜 +4 位作者 朱乐乐 何杲 陈晓凡 李凤朝 刘清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7例无术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史的胃癌患者的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建立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分子1(SOCS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探讨其在胃癌患者预后中的意义。方法收集67例无术前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史的胃癌患者的胃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建立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组织中SOCS1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分析SOCS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SOCS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SOCS1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SOCS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胃癌组织中为80.6%(54/67),在癌旁组织中为61.2%(4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CS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高于阴性表达患者[74.1%(40/54)vs 38.5(5/13),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SOCS1蛋白阳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患者(P<0.05)。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OCS1蛋白表达和肿瘤TNM分期是胃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OCS1蛋白在胃癌中高表达,检测其表达情况有助于临床判断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蛋白抑制因子 淋巴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糖皮质激素受体缓解应激后抑郁样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韩雨清 牛海晨 +2 位作者 李海英 周阳 包海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2-1107,共6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与中缝背核区域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受体在调控抑郁样行为症状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2只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溶媒...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mifepristone,RU486)与中缝背核区域内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受体在调控抑郁样行为症状中的作用,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将8周龄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32只分为对照组(n=8)、模型组(n=8)、溶媒组(n=8)和RU486组(n=8)。首先采用单一刺激禁锢法建立应激小鼠模型,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悬尾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然后选取中缝背核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和GC受体的激活情况。结果: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处于闭臂的时间占比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尾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静止时间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应激后小鼠中缝背核区域内GC受体荧光占比增加(P<0.05),同时应激后中缝背核区域内小胶质细胞荧光占比上升(P<0.05),且激活荧光占比增多(P<0.05)。③腹腔注射RU486后,可见中缝背核区域内GC受体荧光占比减少(P<0.05),小胶质细胞荧光占比无明显改变(P>0.05)、激活荧光占比降低(P<0.05),抑郁样行为学表现减轻。结论:RU486通过激活中缝背核区域内小胶质细胞,缓解抑郁样行为,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治疗靶点和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状态 米非司酮 糖皮质激素受体 抑郁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