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射挥发性麻醉药对动物的效应 被引量:52
1
作者 戴体俊 叶妙 傅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5期262-263,共2页
研究了注射挥发性麻醉药对动物的效应。在小鼠,乙醚的催眠ED50是5.35(sc)和1.62(ip)ml/kg;LD50是13.7(sc)和2.32(ip)ml/kg。甲氧氟烷的ED50为0.75(ip)和4.12(i... 研究了注射挥发性麻醉药对动物的效应。在小鼠,乙醚的催眠ED50是5.35(sc)和1.62(ip)ml/kg;LD50是13.7(sc)和2.32(ip)ml/kg。甲氧氟烷的ED50为0.75(ip)和4.12(im)ml/kg;LD50为1.23(ip)和5.81(im)ml/kg。ip氟烷的ED50和LD50分别是1.20和1.94ml/kg,ip安氟醚的ED50和LD50分别是3.01和7.50ml/kg。在兔,甲氧氟烷、氟烷和安氟醚静注的催眠ED50分别为0.030、0.036和0.064ml/kg。这些结果提示,动物注射挥发性麻醉药肯定能引起麻醉,但给人注射挥发性麻醉药是否可行,尚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麻醉药 乙醚 氟烷 安氟醚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巴喷丁对4种静脉麻醉药催眠作用和肌阵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廖艺聪 王雷 +6 位作者 李艳 严涛 宋苏沛 刘强 刘远航 马涛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4-295,共2页
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P)、氯胺酮(ketamine,K)、依托咪酯(etomidate,E)和羟丁酸钠(sodium oxybate,S)均有诱发肌阵挛的可能,临床常规应用麻醉辅助药以增强全麻作用,减轻不良反应。加巴喷丁(gabapentin,G)是新型抗... 常用静脉麻醉药丙泊酚(propofol,P)、氯胺酮(ketamine,K)、依托咪酯(etomidate,E)和羟丁酸钠(sodium oxybate,S)均有诱发肌阵挛的可能,临床常规应用麻醉辅助药以增强全麻作用,减轻不良反应。加巴喷丁(gabapentin,G)是新型抗癫痫药,并能在术前镇静、术后镇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巴喷丁 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氯胺酮 依托咪酯 羟丁酸钠 催眠实验 肌阵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麻醉期间大鼠脑内氨基酸递质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5
3
作者 陈飒飒 段世明 王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氯胺酮 大脑皮层 海马 谷氨酸 天冬氨酸 甘氨酸 GABA 大鼠 麻醉期 氨基酸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受体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闫肃 戴体俊 程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72-1275,共4页
镇痛作用是全身麻醉药最重要的药理作用。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GABAA受体、NMDA受体、甘氨酸受体、阿片受体和神经元烟碱受体等有关,此外还可能涉及其它机制,包括非特异性机制。现就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与受体的关系... 镇痛作用是全身麻醉药最重要的药理作用。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的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GABAA受体、NMDA受体、甘氨酸受体、阿片受体和神经元烟碱受体等有关,此外还可能涉及其它机制,包括非特异性机制。现就全身麻醉药镇痛作用与受体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药 镇痛 受体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吴钢 李惠萍 +4 位作者 裴世成 陈丽 冯艺萍 陈君 戴体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6,共3页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一部分为镇痛实验,包括扭体试验、热板试验和福尔马林试验。每种试验用小鼠80只,分为乙醚组、恩氟烷组、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四大组,各组再分为生理盐水和氟马西尼两个亚组(n=10)。在各组分别注射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后,氟马西尼亚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生理盐水亚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扭体试验采用皮下注射乙醚(1.0ml/kg)、恩氟烷(0.8ml/kg)、异氟烷(0.6ml/kg)及七氟烷(3ml/kg)外,热板和福尔马林试验均采取腹腔注射上述药物。热板试验中观察记录各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即热板法痛阈(HPPT);扭体试验观察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10ml/kg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福尔马林试验将2%福尔马林20μl注射于小鼠左侧后肢足底皮下,观察记录Ⅰ相(10min)、Ⅱ相(10~60min)舔足时间(PLT)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催眠实验,小鼠80只,分组同上,分别腹腔注射催眠剂量的乙醚(2.0ml/kg)、恩氟烷(1.5ml/kg)、异氟烷(1.0ml/kg)和七氟烷(7.0ml/kg),待翻正反射消失后1min,按所分亚组分别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及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记录翻正反射消失至恢复的时间(ST)。结果镇痛实验中,各吸入麻醉药在热板、扭体和福尔马林试验中均表现出明显的镇痛作用(P<0.05);但与生理盐水亚组比较,氟马西尼亚组HPPT、扭体次数和各时相PLT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催眠实验中,与生理盐水亚组比较,氟马西尼亚组S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马西尼不能拮抗吸入麻醉药的镇痛、催眠作用。苯二氮受体并非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主要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苯二氮类 氟马西尼 麻醉药 吸入 催眠术 麻醉和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入性麻醉药浓度效应物理模型的构建与解读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寒冰 邵东华 +1 位作者 杭黎华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624-1626,共3页
目的新的物理模型下探讨浓度效应的规律。方法利用热力学的宏观理论和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新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浓度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随着麻醉药吸入浓度的增加:①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率大于其它混合气体的平均摄取率时,... 目的新的物理模型下探讨浓度效应的规律。方法利用热力学的宏观理论和高等数学的思维方法,在新的物理模型的基础上,探讨影响浓度效应的关键因素。结果随着麻醉药吸入浓度的增加:①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率大于其它混合气体的平均摄取率时,浓度效应越来越明显;②前者小于后者时,浓度效应越来越不明显;③两者相等时,浓度效应趋于稳定。结论浓度效应能用新的物理模型予以解读;浓度效应是否趋于明显,其关键因素在于血液对麻醉药的摄取率与血液对其它混合气体的平均摄取率的相对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浓度效应 物理模型 摄取率 热力学理论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麻醉小鼠苏醒期行为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可 张虹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99-700,共2页
关键词 纳洛酮 氯胺酮 精神运动性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镇痛作用与3种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惠萍 吴钢 +3 位作者 韦成全 莫玉兰 裴世成 戴体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48-1050,1074,共4页
目的探讨氯胺酮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关系,阐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靶点。方法将480只小鼠随机分成3大组(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分别进行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每组1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 目的探讨氯胺酮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关系,阐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靶点。方法将480只小鼠随机分成3大组(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分别进行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每组1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组再分为8小组(n=10)。NMDA组:空白组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或2.5、5、10ng NMDA(NMDA用aCSF稀释),均10μl,注射时间为10s;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acsF10μl或2.5、5、10ng NMDA。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动物分组与用药(纳络酮或士的宁)方法同NMDA组。通过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NMDA、腹腔注射纳络酮和士的宁对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10ml/kg)的小鼠15min内扭体次数的影响。通过热板法观察小鼠用药前、用药后5、10、15、20、30min的热板法痛阈(HPPT)。结果NMDA对空白组小鼠HPPT及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增加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HPPT(P<0.01)。腹腔注射纳络酮(1、2、4mg/kg)或士的宁(0.25、0.5、0.75μg)对空白组小鼠HPPT、扭体次数和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缩短氯胺酮组小鼠的HPPT(P<0.05,P<0.01)。结论氯胺酮对热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有关,对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有关,而与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镇痛 NMDA 纳络酮 士的宁 NMDA受体 受体 阿片样 受体 甘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丹 戴体俊 +1 位作者 马涛 孟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的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小鼠分别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氯胺酮(20 mg.kg-1)、丙泊酚(10 mg.kg-1)或羟丁酸钠(100 mg.kg-1)建立遗忘模型,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分别观察N... 目的观察氯胺酮、丙泊酚和羟丁酸钠的遗忘作用与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小鼠分别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氯胺酮(20 mg.kg-1)、丙泊酚(10 mg.kg-1)或羟丁酸钠(100 mg.kg-1)建立遗忘模型,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分别观察NMDA侧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 injection,icv)对遗忘小鼠错误次数(error times,ETs)、跳台潜伏期(step down latency,SDL)、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STL)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NM-DA可减少氯胺酮所致遗忘小鼠的ETs,延长SDL和STL;对丙泊酚或羟丁酸钠所致遗忘小鼠的ETs、SDL和STL无影响。结论 NMDA受体可能是氯胺酮所致遗忘作用的重要靶位,不是丙泊酚或羟丁酸钠所致遗忘作用的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丙泊酚 羟丁酸钠 NMDA受体 NMDA 遗忘 跳台实验 避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王立伟 戴体俊 +2 位作者 王建华 张党生 周美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095-1097,共3页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青年志愿者20人,每组10人,均为男性,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Ⅰ组)、0.1 mg.kg-1(Ⅱ组),观察比较2组给药前后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注射咪达...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对人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方法青年志愿者20人,每组10人,均为男性,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 mg.kg-1(Ⅰ组)、0.1 mg.kg-1(Ⅱ组),观察比较2组给药前后QPEEG的δ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注射咪达唑仑后,Ⅱ组各导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均增加(P<0.01),5 min左右达高峰,约10 min恢复。Ⅰ组各导联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有增加趋势,但与给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人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提示QPEEGδ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监测咪达唑仑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定量药物脑电图 麻醉深度 监测 Δ频段 功率百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幼小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施施 张科学 +10 位作者 包素红 叶青青 王丹 陈涤时 李璐辰 占文强 甘军 周旭杰 蔡慧明 申文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Prof)对幼小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与GABAA受体的关系。方法 300只9~10日龄小鼠分为3大组,分别进行自主活动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各组小鼠ip Prof或NS 10 min后icv荷包牡丹碱(Bic)或人工脑脊液(aC... 目的观察丙泊酚(Prof)对幼小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与GABAA受体的关系。方法 300只9~10日龄小鼠分为3大组,分别进行自主活动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各组小鼠ip Prof或NS 10 min后icv荷包牡丹碱(Bic)或人工脑脊液(aCSF)。测试最后一次给药后15、30、45和60 min小鼠5 min内活动次数;跳台仪和避暗仪记录小鼠步入、跳下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与NS组比,Prof可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给Prof 24h后小鼠步入和跳下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P<0.05)。Bic可增加Prof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其跳下和步入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P<0.05)。结论 Prof可减少幼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损害学习记忆能力,GABAA受体是其重要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荷包牡丹碱 自主活动 学习记忆 避暗实验 跳台实验 GABA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脑室注射荷包牡丹碱、NMDA对依托咪酯所致遗忘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丹 戴体俊 +1 位作者 马涛 孟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29-1032,共4页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omidate,Eto)所致遗忘作用与GABAA受体或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Eto(3 mg.kg-1),建立遗忘模型,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的荷包牡丹碱或NMDA侧脑室注射对遗忘小鼠错误次数(error times,ET)...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etomidate,Eto)所致遗忘作用与GABAA受体或NMDA受体的关系。方法小鼠腹腔注射Eto(3 mg.kg-1),建立遗忘模型,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分别观察不同剂量的荷包牡丹碱或NMDA侧脑室注射对遗忘小鼠错误次数(error times,ET)、跳台潜伏期(step down la-tency,SDL)、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STL)的影响。结果侧脑室注射荷包牡丹碱(2、4μg)可减少Eto所致遗忘小鼠的ET,延长SDL和STL。侧脑室注射NMDA对Eto所致遗忘小鼠的ET、SDL和STL均无影响。结论GABAA受体是依托咪酯所致遗忘作用的重要靶位,NMDA受体则不是其作用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咪酯 受体 荷包牡丹碱 NMDA 小鼠 遗忘 跳台实验 避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咪酯抗实验性惊厥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13
作者 孟晶 戴体俊 +3 位作者 段世明 许爱军 郭忠民 王钧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4-124,共1页
关键词 依托咪酯 电惊厥 士的宁 NMDA 利多卡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韦慧 赵健 +4 位作者 李贺 李玲玲 戴体俊 邵东华 杭黎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该影响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兔按照体质量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iv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10和15μg·kg^(-1),纳洛酮200μg...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及该影响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兔按照体质量随机分组,每组6只,分别iv给予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10和15μg·kg^(-1),纳洛酮200μg·kg^(-1)以及纳洛酮200μg·kg^(-1)+瑞芬太尼15μg·kg^(-1)(间隔5 min)。应用数字脑电地形图仪分别记录给药前30 s及给药后30 s,1,2,3,5,10,15,20和25 min兔左、右脑额、顶、枕和颞8个脑区QPEEG,并定量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结果与给药前相比,生理盐水1 ml·kg^(-1)组、瑞芬太尼5μg·kg^(-1)组和纳洛酮200μg·kg^(-1)组各脑区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变化;瑞芬太尼10和15μg·kg^(-1)组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5 min期间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增加(P<0.05);生理盐水1 ml·kg^(-1),瑞芬太尼5和10μg·kg^(-1)及纳洛酮200μg·kg^(-1)对各脑区θ频段功率百分比均无明显影响,瑞芬太尼15μg·kg^(-1)组各脑区在给药后30 s~5 min期间θ频段功率百分比减小(P<0.05);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与瑞芬太尼剂量呈正相关(P<0.01);θ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与瑞芬太尼剂量呈负相关(P<0.01)。与瑞芬太尼15μg·kg^(-1)组相比,纳洛酮200μg·kg^(-1)+瑞芬太尼15μg·kg^(-1)组各脑区β2频段功率百分比降低(P<0.05),θ频段功率百分比增高(P<0.05),与给瑞芬太尼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瑞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同时也以剂量依赖方式减少θ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瑞芬太尼的这种脑电图效应,表明这一作用由阿片受体介导,提示β2和θ频段功率百分比可能成为瑞芬太尼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纳洛酮 β2频段 θ频段 定量药物脑电图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吗啡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戴体俊 叶妙 +1 位作者 傅英 郭忠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8-569,共2页
氯胺酮(ketamine,Ket)是唯一具有显著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临床上,可将Ket与吗啡(morphine,Mor)组成复合麻醉,并有人用Ket戒毒取得初步成功〔1〕。本文观察Ket对Mor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 氯胺酮(ketamine,Ket)是唯一具有显著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临床上,可将Ket与吗啡(morphine,Mor)组成复合麻醉,并有人用Ket戒毒取得初步成功〔1〕。本文观察Ket对Mor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1材料与方法11药物K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吗啡 镇痛作用 耐受性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吗啡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戴体俊 叶妙 +2 位作者 傅英 施弈 郭忠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用小鼠观察了氯胺酮(Ketamine,K)对吗啡(Morphine,M)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小鼠热板法、电刺激法和扭体法表明,K(ip或sc20mg/kg)在这三种方法中均可增强M的镇痛作用(P<0.01,P<... 用小鼠观察了氯胺酮(Ketamine,K)对吗啡(Morphine,M)镇痛作用及其耐受性的影响。小鼠热板法、电刺激法和扭体法表明,K(ip或sc20mg/kg)在这三种方法中均可增强M的镇痛作用(P<0.01,P<0.05)。每隔6小时ipK20mg/kg,可抑制小鼠对连续注射M镇痛效应耐受性的形成(P<0.01,P<0.05)。结果提示,K可增强M镇痛作用,延缓M镇痛耐受性的形成,K与M没有明显交叉耐受性。K与M配伍用于镇痛可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胺酮 镇痛 耐受性 交叉耐受性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对氯胺酮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晶晶 王玲 +3 位作者 晏明 王芬 严姝姝 马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17-1019,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氯胺酮镇痛效应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腹腔注射25 mg/kg氯胺酮建立镇痛模型,150只小鼠均分为NS组、M组、K组、M1K组和M2K组,采用甩尾法、热板法和扭体法(n=10)分别观察腹腔注射1、2 mg...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咪达唑仑对氯胺酮镇痛效应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配伍使用药物提供依据。方法腹腔注射25 mg/kg氯胺酮建立镇痛模型,150只小鼠均分为NS组、M组、K组、M1K组和M2K组,采用甩尾法、热板法和扭体法(n=10)分别观察腹腔注射1、2 mg/kg咪达唑仑对氯胺酮镇痛小鼠甩尾潜伏期(TFL)、热板法痛阈(HPPT)和扭体次数(WTs)的影响。结果给药后5、10、15、20 min K组TEL、HPPT延长(P<0.05);各时点M组小鼠TFL、HPPT均无明显变化;M1K组和M2K组给药后10、15、20 min TFL、HPPT延长,给药后15 min M1K组和M2K组TEL、HPPT明显长于K组(P<0.05或P<0.01)。给药后15 min内K、M1K和M2K组小鼠WTs明显少于NS组(P<0.01)。但K、M1K和M2K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咪达唑仑可以增强氯胺酮的体表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氯胺酮 热板法 甩尾法 扭体法 镇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氯胺酮对大鼠不同脑区cGMP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许鹏程 胡兴国 +1 位作者 王钧 段世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7-88,共2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存在有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O/cGMP)信号转导系统,NO和cGMP可发挥第二信使作用〔1〕。异丙酚(propofol)和氯胺酮(ketamine)均为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它们分别通过增... 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存在有一氧化氮/环鸟苷酸(NO/cGMP)信号转导系统,NO和cGMP可发挥第二信使作用〔1〕。异丙酚(propofol)和氯胺酮(ketamine)均为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它们分别通过增强GABA能神经功能或阻断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氯胺酮 环鸟苷酸 CGMP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烷对幼小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科学 赵佳佳 +7 位作者 张庆华 权全 王晓健 李华超 林洁荣 蔡慧明 刘苏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观察异氟烷(Iso)对幼小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与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的关系。方法 360只小鼠分为3大组,分别进行自主活动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每大组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Iso 0.05,0.1和0.2 ... 目的观察异氟烷(Iso)对幼小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行为的影响,探讨其与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的关系。方法 360只小鼠分为3大组,分别进行自主活动实验、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每大组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分为正常对照组,Iso 0.05,0.1和0.2 ml·kg-1组、GABAA受体特异性阻断剂一叶萩碱(Sec)2,4和8 mg.kg-1组和Iso 0.2 m.lkg-1+Sec 2,4和8 mg.kg-1组。小鼠sc给予Sec 10 min后,再ip给予Iso,测试给药后15,30,45和60 min小鼠5 min内活动次数;跳台仪和避暗仪记录小鼠步入、跳下的潜伏期和错误次数。结果与同一时间点的正常对照组相比,Iso可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给予Iso后1 d小鼠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的步入和跳下潜伏期缩短以及错误次数增加(P<0.05)。正常小鼠单独给Sec(除Sec 8 mg·kg-1组15 min外)对小鼠自主活动、步入和跳下潜伏期和错误次数无明显影响,但Sec可改善Iso导致的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拮抗Iso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但随着时间延长拮抗作用逐渐减弱,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Sec延长Iso小鼠的跳下和步入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改善Iso对幼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P<0.05)。结论 Iso可降低幼小鼠自主活动次数,损害学习记忆能力,GABAA受体可能部分参与了以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烷 自主活动 学习记忆 受体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二氮卓受体在依托咪酯致小鼠学习记忆障碍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河 李冰 +3 位作者 韩丹 马柯 朱杨子 武玉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0期1092-1095,共4页
目的:观察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flumazenil,Flu)对依托咪酯(etomidate,Eto)所致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脂肪乳(intralipid)组(NS+Z组),生理盐水+依托咪酯组(NS+Eto组),氟马西尼+脂肪乳组(Fl... 目的:观察苯二氮卓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flumazenil,Flu)对依托咪酯(etomidate,Eto)所致遗忘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脂肪乳(intralipid)组(NS+Z组),生理盐水+依托咪酯组(NS+Eto组),氟马西尼+脂肪乳组(Flu+Z组),氟马西尼+依托咪酯组(Flu+Eto组)。训练前20min皮下注射氟马西尼(0.1mg/kg)或生理盐水(0.1mL/10g),训练前5min腹腔注射脂肪乳(0.12mL/10g)或依托咪酯(3mg/kg)。在跳台实验和避暗实验中观察氟马西尼对依托咪酯导致遗忘小鼠错误次数(errortimes,ET)、跳台潜伏期(step down latency,SDL)和步入潜伏期(step through latency,STL)的影响。结果:氟马西尼可减少依托咪酯所致遗忘小鼠的ET、延长SDL和STL。结论:苯二氮卓类(benzodiaz-epines,BDZ)受体可能是依托咪酯致小鼠遗忘作用的重要靶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马西尼 依托咪酯 学习记忆 跳台实验 避暗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