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呼吸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瑜 刘云洁 曾因明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5,共2页
目的 观察大黄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峰压的影响。方法 以氧合指数 (PaO2 /FiO2 )作为标准 ,观察治疗前基础值 (base) ,达急性肺损伤时以及给药后 1h、2h、3h、4h、5h和 6h各时间点兔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峰压的... 目的 观察大黄对兔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时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峰压的影响。方法 以氧合指数 (PaO2 /FiO2 )作为标准 ,观察治疗前基础值 (base) ,达急性肺损伤时以及给药后 1h、2h、3h、4h、5h和 6h各时间点兔肺动态顺应性及气道峰压的变化。结果 用药组在急性肺损伤时 ,用药后 1h、2h、3h、4h、5h及6h肺动态顺应性均较基础值降低 (P <0 .0 5 ,或P <0 .0 1 ) ;在用药后 5h及 6h肺动态顺应性均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用药组在用药后 4h、5h及 6h气道峰压均较基础值升高 (P <0 .0 5或P <0 .0 1 ) ,在用药后 5h及 6h气道峰压均较对照组降低 (P <0 .0 5 )。结论 与对照组比 ,大黄可提高急性肺损伤后 5h及 6h的兔肺动态顺应性 ,并可降低急性肺损伤后 5h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 呼吸动力学 气道峰压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缝背核远位触液神经元与脑实质之间超微结构的联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励才 丁炯 +3 位作者 王梅申 李峰 曹俊平 曾因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中缝背核内远位触液神经元与脑实质结构之间的超微结构联系,以探明这种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方向。方法: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顺、逆行追踪与电镜技术相结合。结果:中缝背核的触液神... 目的:研究大鼠中缝背核内远位触液神经元与脑实质结构之间的超微结构联系,以探明这种神经元传递信息的方向。方法:用霍乱毒素亚单位B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CB-HRP)顺、逆行追踪与电镜技术相结合。结果:中缝背核的触液神经元(以“+”表示)与脑实质的非触液神经元(以“-”表示)之间主要有两种突触形式:轴(-)-树(+)突触和树(-)-树(+)突触,标记的树突多成簇状分布,有的形成树突中心球样的结构,在第三脑室侧壁尚见有被标记的轴突终末伸入脑脊液中。这些突触既有 GrayⅠ型(兴奋型),也有 Gray Ⅱ型(抑制型),但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突触前成分均为非触液神经元的结构构成,突触后成分均为触液神经元的结构构成。结论:中缝背核的远位触液神经元既可以接受兴奋性信息,也可以接受抑制性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自脑实质向脑脊液方向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中缝背核 神经元 超声结构 触液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