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戊乙奎醚用于麻醉前用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志萍 曾因明 +3 位作者 马正良 刘功俭 陈磊 颜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麻醉前用药 临床观察 M2亚型 选择性作用 心率变异性 气道分泌物 拮抗作用 突触前膜 循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自控镇痛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秀侠 郭继龙 +1 位作者 齐敦益 刘功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8-270,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在小儿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小儿骨科手术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组),每组18例。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S...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在小儿骨科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小儿骨科手术患者36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D组),每组18例。术后均给予自控静脉镇痛:S组为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100μg/kg,D组为右美托咪定2.5μg/kg+舒芬太尼2.0μg/kg+托烷司琼100μg/kg,各组均加生理盐水至100 ml;负荷量均为舒芬太尼0.1μg/kg;背景剂量为2 ml/h,单次给药0.5 ml,锁定时间为15 min。观察两组患儿术后4、8、12、24、48 h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改良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及8 h后开始功能锻炼时的VAS评分。结果:术后各时点MAP、HR、RR及SpO2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静时两组术后4、8、12、24、48 h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功能锻练时D组术后8、12、24、48 h的VAS评分优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改良评分4 h时D组满意率大于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都比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小儿骨科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有利于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静脉自控镇痛 小儿骨科手术 早期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位心患者实施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麻醉一例 被引量:3
3
作者 贾梦醒 王子文 高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7-1137,共1页
患者,男,37岁,因“突发上腹痛、胸腰背部疼痛40h”入院。患者40h前无明显诱因突发上腹部、胸腰背部疼痛,为剧烈的撕裂样痛,放射至肩部。入院后主动脉CTA示:符合主动脉夹层表现(DeBakeyⅢ型);体部CTA:镜面右位心,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 镜面右位心 患者 DeBakeyⅢ型 腰背部疼痛 麻醉 CTA 入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气体吸附器效能测试的初步结果 被引量:1
4
作者 许鹏程 陈群 顾卫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6期366-366,共1页
我们对XF-8901麻醉气体吸附器的效能作了监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气相色谱仪及分析条件Varian公司3400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长4m,内径4mm玻璃柱。固定相:101白色担体(40~60目)。... 我们对XF-8901麻醉气体吸附器的效能作了监测,现将初步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气相色谱仪及分析条件Varian公司3400型气相色谱仪。色谱柱长4m,内径4mm玻璃柱。固定相:101白色担体(40~60目)。仪器条件:柱温120℃,气化室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麻醉气体吸附器 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科手术中并发急性肺血栓栓塞一例
5
作者 欧阳爱平 黄桂明 +2 位作者 李以平 钟宝林 刘功俭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31-932,共2页
患者,男,55岁,体重52kg,ASAⅡ级,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ECG、胸部正位X线、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四项均未见异常。因摔伤致右膝疼痛,活动受限7d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胫骨平台骨折,入院后第... 患者,男,55岁,体重52kg,ASAⅡ级,无药物过敏史,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有长期大量吸烟史,ECG、胸部正位X线、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血常规、凝血四项均未见异常。因摔伤致右膝疼痛,活动受限7d入院,入院诊断为右胫骨平台骨折,入院后第3天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右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植骨术。 入室后Ⅱ导联ECG未见异常、SpO2(吸空气时)94%,经鼻腔给氧1L/min时达98%,HR95次/分,NIBP117/65mHg,经外周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00ml后于L2~3棘间隙行腰一硬联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血栓栓塞 腰-硬联合麻醉 手术中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胫骨平台骨折 并发 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大鼠离体心肌中的作用 被引量:24
6
作者 于水 杨海扣 +2 位作者 米琰 季永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4,共6页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7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组),溶媒组(D组),LY294002组(L组),硫化氢后处理+LY29400... 目的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硫化氢后处理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 7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4):缺血/再灌注组(I/R组),硫化氢后处理组(N组),溶媒组(D组),LY294002组(L组),硫化氢后处理+LY294002组(N+L组)。采用离体心脏Langendorff灌注模型,平衡灌注20min后停灌40min复灌60min。记录平衡末及灌注结束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心率(HR)、冠脉血流量(CF);灌注结束时,TTC法染色心肌切片并计算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计算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半定量p-Akt和总的Akt表达水平。结果平衡灌注末各组间心功能指标(基础值)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结束时,与I/R组比较,N组可改善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使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和凋亡指数降低(P<0.05),p-Akt表达水平升高(P<0.05)。LY294002逆转了硫化氢后处理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梗死面积、凋亡指数及p-Akt表达水平(P<0.05),使L组和N+L组p-Akt蛋白表达明显低于N组(P<0.05)。结论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凋亡 坏死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硫化氢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海扣 于水 +2 位作者 米琰 季永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44-947,共4页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供体——硫氢化钠(sodium hydrosulfide,NaHS)后处理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itochondrial per-meability transition pore,MPTP)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12):空白组(Control)、缺血/再灌注组(I/R)、NaHS后处理组(N)、苍术苷组(A)、NaHS后处理+苍术苷组(N+A)。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Con组持续灌注120 min,其余各组均平衡灌注30 min,全心缺血30 min,复灌60 min。其中,N组复灌即刻给予含有NaHS的K-H液后处理,A组复灌初给予含有苍术苷(MPTP特异性开放剂)的K-H液灌注10 min,N+A组在NaHS处理后,给予苍术苷处理10 min。记录各组平衡末、复灌10、30、60 min心功能指标。复灌末各组取心脏,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分析心肌梗死面积。结果与I/R组相比,NaHS后处理组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的各项指标(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5),降低凋亡指数(P<0.05)。苍术苷则可以取消NaHS的作用。结论外源性H2S后处理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该作用与其抑制MPTP开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氢 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保护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对脑缺血后沙土鼠海马锥体细胞延迟性坏死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陈群 曾因明 +2 位作者 王士雷 许鹏程 范建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研究巴曲酶减轻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OH产生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巴曲酶对脑缺血后沙土鼠脑电各波比率、开阔法行为、残存的海马锥体细胞数目和·OH含量的变化。结果巴曲酶... 目的研究巴曲酶减轻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对·OH产生的影响。方法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巴曲酶对脑缺血后沙土鼠脑电各波比率、开阔法行为、残存的海马锥体细胞数目和·OH含量的变化。结果巴曲酶能减低脑缺血后脑电δ波比率的增高程度,减轻脑缺血后沙土鼠行为受损程度,减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死亡数目。巴曲酶还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OH的产生。结论巴曲酶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可能与其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巴曲酶 延迟性 神经元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氮嗪预处理大鼠海马脑片抗缺氧无糖损伤作用与激活PKC-ERK1/2通路有关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志萍 张兆航 +2 位作者 王胜 江山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68-971,共4页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损伤的作用及PKC、ERK1/2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海马脑片OGD损伤模型,分别以25、50、100μmol·L-1二氮嗪灌流海马脑片30min,或分别用mitoKATP... 目的观察二氮嗪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oxygenglucosedeprivation,OGD)损伤的作用及PKC、ERK1/2抑制剂对其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海马脑片OGD损伤模型,分别以25、50、100μmol·L-1二氮嗪灌流海马脑片30min,或分别用mitoKATP通道、PKC、ERK1/2抑制剂5HD、chelerythrine、U0126灌流30min,再用二氮嗪(100μmol·L-1)预处理,观察OGD13min、复氧1h后顺向群峰电位(orthodromicpopulationspike,OPS)的变化。结果二氮嗪预处理组(50、100μmol·L-1)OPS消失时间明显延长,复氧供糖后OPS恢复良好;二氮嗪(100μmol·L-1)预处理抗OGD损伤作用可被5HD完全取消,可被chelerythrine或U0126部分取消。结论mitoKATP通道特异性开放剂二氮嗪预处理有抗海马脑片OGD损伤作用,该效应与激活PKCER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氮嗪 缺氧无糖 海马脑片 群峰电位 蛋白激酶C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生长因子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迪 唐倩倩 曹君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6-30,共5页
疼痛和抑郁症存在共病联系,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解剖机制及分子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疼痛-抑郁共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DNF也逐渐成为疼痛及抑郁症... 疼痛和抑郁症存在共病联系,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神经解剖机制及分子机制。近年来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脑源性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疼痛-抑郁共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BDNF也逐渐成为疼痛及抑郁症的研究热点及治疗靶点。该文就BDNF参与疼痛-抑郁共病的机制及外周血BDNF在疼痛、抑郁症的诊治中的意义做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抑郁症 海马 前额叶皮质 杏仁核 腹侧被盖区 伏隔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片耐受——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 被引量:14
11
作者 曹君利 周文华 +1 位作者 杨国栋 曾因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5-268,共4页
关于阿片镇痛耐受和痛觉过敏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的前沿课题。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行为学、形态学、功能指标等方面阐述阿片耐受机体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 ;从NMDA受体激活、第二信号转导系统及N... 关于阿片镇痛耐受和痛觉过敏的研究一直是神经科学的前沿课题。越来越多的实验证实 ,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从行为学、形态学、功能指标等方面阐述阿片耐受机体存在着一种潜在的痛觉过敏 ;从NMDA受体激活、第二信号转导系统及NO的作用、中枢敏感化和神经元可塑性改变等方面阐明了它们共同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为更好地理解阿片耐受和痛觉过敏机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片耐受 痛觉过敏 脊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的脑保护作用和对微管运动蛋白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群 曾因明 王建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17-118,共2页
关键词 脑缺血 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运动蛋白 黄芩苷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β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倩倩 郭小云 +1 位作者 刘迪 曹君利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初发现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神经系统中,GSK-3β通过转录激活、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GSK-3β活性异常引...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最初发现是糖原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在神经系统中,GSK-3β通过转录激活、细胞增殖与细胞分化参与神经系统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GSK-3β活性异常引起其下游的信号蛋白及基因表达异常,导致与其底物相关的如双极紊乱、精神分裂症、阿尔采末病及疼痛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近年来,GSK-3β已成为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热点,也逐渐成为众多疾病的治疗靶点。该文就GSK-3β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机制做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K-3Β PI3K WNT信号通路 双极紊乱 精神分裂症 阿尔采末病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对骨癌痛小鼠疼痛维持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唐元章 申文 +6 位作者 刘苏 马正良 孙玉娥 张井浪 苏小虎 朱姗姗 宋学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4-108,共5页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骨癌痛维持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跟骨癌痛模型,♂C3H/He小鼠42只,随机分为3组(n=14),sarcoma+PBS(phosphatebuffered saline)组和sarcoma+M...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米诺环素(minocycline,MC)抑制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骨癌痛维持的影响。方法采用小鼠跟骨癌痛模型,♂C3H/He小鼠42只,随机分为3组(n=14),sarcoma+PBS(phosphatebuffered saline)组和sarcoma+MC组行小鼠跟骨癌痛模型制作,跟骨内注射肿瘤细胞;sham+PBS组行假手术,跟骨内注射PBS。造模后11天(post-implantation day11,PID11),每组随机取10只小鼠,sham+PBS组和sarcoma+PBS组单次鞘内注射MC溶媒(PBS 5μl),sarcoma+MC组单次鞘内注射MC(1 nmol,5μl)。各组分别在鞘内注射前、注射后0.5、1、2、4、8、24 h测定机械性痛觉超敏、冷痛觉过敏。各组剩余4只小鼠在PID12鞘内注射后1 h行非伤害性触摸右侧足底90min,分析脊髓背角c-fos蛋白的表达。结果骨癌痛导致小鼠机械性痛阈和冷痛阈降低,脊髓背角c-fos蛋白的表达上调;单次鞘内注射MC能暂时提高小鼠疼痛阈值,并抑制脊髓背角c-fos蛋白的表达。结论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对骨癌痛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诺环素 骨癌痛 小胶质细胞 鞘内注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低温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后能量代谢及羟自由基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群 曾因明 +1 位作者 顾卫东 范建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研究浅低温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 (ADP)、腺苷酸 (AMP)含量和羟自由基 (OH·)产生以及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DND)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脑缺血 10min。应用高效液相结合电... 目的 :研究浅低温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后海马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 (ADP)、腺苷酸 (AMP)含量和羟自由基 (OH·)产生以及延迟性神经元死亡 (DND)的影响。方法 :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脑缺血 10min。应用高效液相结合电化学检测器测定海马OH·含量 ,高效液相及紫外检测器测定ATP、ADP、AMP含量 ,组织学检查判断DND。结果 :缺血再灌 96h ,浅低温 +缺血再灌组DND数目明显少于缺血再灌组。缺血再灌 6h ,浅低温 +缺血再灌组海马 2 ,3 -二羟基苯甲酸 ( 2 ,3 -DHBA)含量明显低于缺血再灌组 (P <0 0 1) ,但在缺血再灌 4 8和 96h ,3组间 2 ,3 -DHBA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脑缺血再灌 6h ,3组间ATP、ADP、AMP含量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在再灌4 8和 96h ,浅低温 +缺血再灌组海马ATP、ADP、AMP含量明显高于缺血再灌组。结论 :浅低温可能通过改善脑缺血后细胞能量代谢而减少D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缺血 再灌注 自由基 低温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K1/2的激活参与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志萍 张永华 +2 位作者 夏鹏 江山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观察ERK1/2的激活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细胞外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PS);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结果用4%... 目的观察ERK1/2的激活在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脑片灌流及电生理技术,细胞外记录海马CA1区的顺向群锋电位(OPS);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方法分析脑片损伤程度。结果用4%七氟醚预处理海马脑片,可延迟OPS的消失时间,提高复氧后OPS的恢复程度和恢复率。以ERK1/2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50μmol.L-1)预处理海马脑片,可以取消七氟醚的作用。单独使用PD98059对OPS无明显影响。七氟醚预处理组组织损伤百分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结论ERK1/2的激活参与了七氟醚预处理对大鼠海马脑片缺氧无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K1/2 七氟醚 海马脑片 缺氧无糖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旁气流通气监测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2
17
作者 齐敦益 马正良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490-492,共3页
目的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 (SSS)观察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呼吸功能变化。方法 :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手术 30例 ,随机分成两组 ,Ⅰ组采用设定呼吸参数 ,Ⅱ组设定PETCO2 值维持不变 ,随时调整呼吸参数。监测两组不同时期通气功能... 目的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 (SSS)观察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围术期的呼吸功能变化。方法 :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手术 30例 ,随机分成两组 ,Ⅰ组采用设定呼吸参数 ,Ⅱ组设定PETCO2 值维持不变 ,随时调整呼吸参数。监测两组不同时期通气功能和气道力学的变化 ,计算不同时期的死腔率。结果 :Ⅰ组CO2 气腹时通气指标、气道力学及死腔率在手术中有明显的变化 ,Ⅱ组病人死腔率相对稳定。结论 :SSS可及时准确反应术中呼吸功能及气道力学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气流监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呼吸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焰 陈群 +2 位作者 颜学军 丁浩中 曾因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622-624,共3页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 脑缺血 10分钟建立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32只沙土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灯盏花素 10mg/kg组和灯盏花素 2 0mg/kg组。应用开阔法检查观察各组沙土鼠行...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沙土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延迟性神经元死亡的影响。方法 脑缺血 10分钟建立沙土鼠缺血再灌注模型。 32只沙土鼠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灯盏花素 10mg/kg组和灯盏花素 2 0mg/kg组。应用开阔法检查观察各组沙土鼠行为变化 ,应用病理检查判断脑缺血后神经细胞延迟性死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明显减轻脑缺血后沙土鼠行为受损程度 ,减少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的死亡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素 再灌注损伤 小脑缺血 沙土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韩平平 蔡慧明 +4 位作者 郭继龙 吴克俭 王琦 王立伟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七氟烷50,100和200μl·kg-1组,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七氟烷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七氟烷50μl&#...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七氟烷50,100和200μl·kg-1组,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七氟烷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七氟烷50μl·kg-1对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七氟烷100μl·kg-1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各脑区30 s~10 min内增加(P<0.05);七氟烷200μl·kg-1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各脑区30 s~10 min内显著增加(P<0.05,P<0.01);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的改变与七氟烷剂量在30 s~10 min内均成显著正相关(r=0.734~0.944,P<0.01)。结论七氟烷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Δ频段 定量药物脑电图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静脉输注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程芳 刘功俭 +2 位作者 张莉 陈静 秦继宝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2期1004-1006,共3页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应激方面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MG组)和对照组(NS组),每组20例。MG组麻醉前给负荷剂量25%硫酸镁25mg/kg,继以2...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硫酸镁对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及应激方面的影响。方法4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硫酸镁组(MG组)和对照组(NS组),每组20例。MG组麻醉前给负荷剂量25%硫酸镁25mg/kg,继以200mg/h持续输注48h。NS组给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术后4(T1)、8(T2)、18(T3)、24(T4)、48h(T5)记录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镇静-警觉评分(OAA/S)和布氏舒适度评分(BCS),PCIA泵中吗啡的需求量及PCIA的总按压次数(D1)与有效按压次数(D2)的比值(D1/D2),于术前(T0)、T2、T3和术后42h(T6)四个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镁和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记录PCIA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满意,T3时MG组VAS低于NS组(P<0.05),T1、T2时MG组BCS高于NS组(P<0.05)。D1/D2在3~5范围内的病例数于T2时MG组少于NS组(P<0.05),PCIA中吗啡的总需求量MG组显著低于NS组(P<0.01)。血清镁浓度的变化:MG组T2时高于T0时(P<0.01),NS组T2时低于T0时(P<0.01),T2时MG组高于NS组(P<0.01)。血清Cor的变化:MG组和NS组T2时高于T0时(P<0.01),但T2时MG组低于NS组(P<0.05)。结论静脉输注硫酸镁可减少术后吗啡的需求量、降低不良反应及提高患者的早期舒适度,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血清皮质醇的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镁 吗啡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