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增强技术联合全景超声成像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亓培君 崔建华 +2 位作者 王兴田 李立杰 贺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全景超声成像(PUI)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ADVT)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T及PUI对46例接受下肢ADVT介入治疗患者的48侧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将图像与二维超声及CDFI、DSA进行对比分析,并在VET动...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联合全景超声成像(PUI)在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ADVT)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ET及PUI对46例接受下肢ADVT介入治疗患者的48侧下肢血管进行检查,将图像与二维超声及CDFI、DSA进行对比分析,并在VET动态监视下移动溶栓导管。结果 VET图像可清晰显示管腔内导管及其头端位置、未溶血栓边界轮廓、附壁小血栓、血管壁情况及周围侧支循环等,伪像和干扰减少,图像质量评分高于二维超声及CDFI(P<0.05);与DSA比较,VET、二维超声及CDFI股浅静脉再通血管腔同一狭窄段切线位内径测值的符合率分别为87.50%(42/48)、37.50%(18/48,χ2=25.60,P<0.05);VET全景图像清晰,内容更丰富;VET动态条件下可较清晰显示腔内导管移动情况,在其监视下可将溶栓导管侧孔段准确置于血栓段血管。结论 VET联合PUI在下肢ADVT介入治疗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增强技术 放射摄影术 全景 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评估未育女性盆膈裂孔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曼 王荣 王兴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未育女性盆膈裂孔,探讨三维超声在观察女性盆底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5例未育女性,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获得盆膈裂孔声像图,观察其形态及内部结构,分别在静息期和张力期测量其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未育女性盆膈裂孔,探讨三维超声在观察女性盆底结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45例未育女性,经会阴三维超声检查获得盆膈裂孔声像图,观察其形态及内部结构,分别在静息期和张力期测量其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及双侧耻骨直肠肌厚度。结果:正常未育女性盆膈裂孔形态呈菱形,内部结构清晰,从前到后依次显示尿道、阴道和直肠,两侧耻骨直肠肌对称,连续性好。静息期和张力期比较,形态及内部结构无明显变化,盆膈裂孔大小及两侧耻骨直肠肌厚度有明显改变。静息期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面积和周长分别是(3.53±0.42)cm、(4.62±0.46)cm、(12.08±1.43)cm2和(13.39±1.62)cm,在张力期分别是(4.03±0.39)cm、(5.08±0.62)cm、(14.29±1.92)cm2和(14.54±1.68)cm。静息期和张力期左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分别是(0.71±0.10)cm和(0.60±0.08)cm,右侧耻骨直肠肌厚度分别是(0.68±0.08)cm和(0.58±0.07)cm。与静息期相比,张力期盆膈裂孔各径线变大,而耻骨直肠肌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技术是评估女性盆底结构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器疾病 女(雌)性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 被引量:12
3
作者 类婷婷 王兴田 +5 位作者 崔建华 王荣 亓培君 沈培璞 胡春梅 薛涵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对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76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ARFI检查并分析,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或两种增...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对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患者76个肝脏局灶性病变进行ARFI检查并分析,包括声触诊组织成像技术(VTI)和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或两种增强影像学检查(CEUS、CT、MRI)确诊。采用ROC曲线评价剪切波速(SWV)对肝脏局灶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并确定临界点。结果 VTI声像图中,31个(31/40,77.50%)恶性病灶和13个(13/36,36.11%)良性病灶呈灰黑色(P<0.05);良性病灶SWV明显低于恶性病灶[(1.67±0.61)m/s vs(2.80±1.07)m/s,P<0.01)。以SWV=2.04m/s为临界点鉴别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其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是82.50%、80.60%和81.58%。结论 ARFI有助于鉴别诊断肝脏良恶性局灶性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 肝脏局灶性病变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
4
作者 王兴田 王荣 +2 位作者 崔建华 朱巧英 王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73-575,共3页
目的:探讨声诺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SonoVue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SonoVue-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方法:对196例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患者389条输卵管(其中3例患者1侧输卵管切除)进行阴道超声监视下输卵管通... 目的:探讨声诺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SonoVue hysterosalpingo-contrast sonography,SonoVue-HyCoSy)评价输卵管通畅性的价值。方法:对196例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症患者389条输卵管(其中3例患者1侧输卵管切除)进行阴道超声监视下输卵管通水液HyCoSy检查,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对怀疑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的患者进行声诺维HyCoSy,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性及阻塞部位,对诊断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患者,在进行声诺维HyCoSy 1周内行腹腔镜检查,将输卵管通畅情况及阻塞部位与腹腔镜通染液试验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96例患者行输卵管通水液HyCoSy诊断145例患者双侧输卵管通畅,对其余51例(3例1侧输卵管切除)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患者进行了声诺维HyCoSy,诊断54条输卵管通畅,25条通而不畅,20条阻塞;对32例(其中1例1侧输卵管切除)共63条输卵管声诺维HyCoSy结果与腹腔镜通染液试验结果对照,二者评价输卵管通畅性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声诺维HyCoSy诊断阻塞部位的准确率为75%。结论:声诺维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能实时动态观察输卵管走形及其通畅情况,是一种可靠实用的检查方法,对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 输卵管 不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