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型钙黏附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
作者 魏志平 李艳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与CS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herin和MMP-9在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43例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43例CSC... 目的:探讨上皮型钙黏附素(E-cadheri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在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中的表达及与CSCC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cadherin和MMP-9在10例正常皮肤组织和43例CSCC组织中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43例CSCC中有30例(69.7%)表达减弱或表达缺失,3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19例(61.3%)表达减弱或缺失,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11例(91.7%)表达减弱或缺失。MMP-9在43例CSCC中有34例(79.1%)有阳性表达,31例无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23例(74.2%)有阳性表达,12例有淋巴结转移的CSCC组织中11例(91.7%)有阳性表达。MMP-9的表达升高和E-cadherin的表达缺失呈显著负相关(r=-0.315,P=0.04)。结论:E-cadherin表达下调和MMP-9表达升高可能与CSCC的浸润和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dherin 上皮型钙黏附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鳞状细胞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探头试验在敏感性皮肤评判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双瑜 王学民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敏感性皮肤作为一种复杂的皮肤综合症状一直缺乏客观的评判及分类标准,通过论述5种常见的化学探头在敏感性皮肤评判中的历史研究,系统地介绍了其各自的评判特点及影响因素,有益于更客观地明确敏感性皮肤的分类、诊断及临床治疗。
关键词 敏感性皮肤 化学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鳞状细胞癌中p16蛋白、细胞周期蛋白D1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志平 刘彦群 张昕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基因 p16 细胞周期蛋白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三维CT在体癣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钟连生 金鑫 +2 位作者 权晟 魏志平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672-673,共2页
体癣是临床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直接镜检是体癣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我们分析了50例临床疑诊体癣患者的皮肤三维CT检测结果,并和真菌直接镜检进行比较.探讨皮肤三维CT在体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对... 体癣是临床常见的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真菌直接镜检是体癣最简单而重要的诊断方法。我们分析了50例临床疑诊体癣患者的皮肤三维CT检测结果,并和真菌直接镜检进行比较.探讨皮肤三维CT在体癣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0年11月-2011年2月我院门诊临床疑诊体癣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8~60岁,平均年龄32.60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三维CT 体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标准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皮肤病13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魏志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98-399,共2页
目的:探讨半标准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疗法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大疱性皮病、重症药疹及重症皮肌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时,给予(IVIG)0.2g/(kg·d),连续应用3~5d,疗... 目的:探讨半标准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VIG)疗法治疗皮肤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3例大疱性皮病、重症药疹及重症皮肌炎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病情改善不明显时,给予(IVIG)0.2g/(kg·d),连续应用3~5d,疗效不满意者,再用同样剂量治疗3~5d。结果:12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半标准大剂量IVIG治疗皮肤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大疱性 药疹 皮肌炎 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基亚砜皮肤试验评价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血管反应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双瑜 王学民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皮肤试验用于评价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SPSS)血管反应性的可能性。方法:对SPSS受试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及98%DMSO试验。根据乳酸刺痛分数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人群DMSO临床评分及多普勒血流量的差异性。结果:根... 目的:探讨二甲基亚砜(DMSO)皮肤试验用于评价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SPSS)血管反应性的可能性。方法:对SPSS受试者进行乳酸刺痛试验及98%DMSO试验。根据乳酸刺痛分数进行分组并比较各组人群DMSO临床评分及多普勒血流量的差异性。结果:根据乳酸评分将受试者分为组0[(0.22±0.12)分]、组1[(1.84±0.70)分】和组2[(5.12±1.33)分]。组2与组0相比,临床评分和多普勒血流量在30 min及60 min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组1相比,60 min时血流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SS中乳酸刺痛试验分数高者血管反应性较强,98%DMSO刺激试验有助于对SPSS血管反应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基亚砜 自我感知性敏感性皮肤 血管反应性 多普勒血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彦群 李仪芳 马海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0-301,共2页
徐州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研究刘彦群①李仪芳②马海军①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对接触性皮炎的致敏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研制出各自的斑试筛选抗原系列[1]。我国近几年来开始对接触性皮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初步建立了我国筛选... 徐州地区接触性皮炎常见致敏原研究刘彦群①李仪芳②马海军①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对接触性皮炎的致敏原进行了广泛地研究,并研制出各自的斑试筛选抗原系列[1]。我国近几年来开始对接触性皮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并初步建立了我国筛选抗原系列[2~5]。为了寻找出徐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皮炎 致敏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女性自我感知性头皮与面部皮肤敏感的差异性调查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丽囡 王学民 +1 位作者 李秀玲 马亚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了解在上海女性人群中自我感知性面部皮肤敏感(self-perceived sensitive facial skin,SPSS)与自我感知性头皮敏感(self-perceived sensitive scalp,SPSP)的发生率、症状、诱因及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37名... 目的:了解在上海女性人群中自我感知性面部皮肤敏感(self-perceived sensitive facial skin,SPSS)与自我感知性头皮敏感(self-perceived sensitive scalp,SPSP)的发生率、症状、诱因及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37名上海地区18~60岁健康的女性进行调查,使用通用量化标尺(generalLabeled Magnitude Scale,gLMS)对二者的严重程度进行自我评估。结果:总共完成337例调查。SPSP的发生率略高于SPSS,二者在各年龄段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SS最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干燥(78.16%),最主要的症状是紧绷感(73.56%);SPSP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也是干燥(60.50%),最常见的症状是瘙痒(79.83%);SPSS自我评估的严重程度高于SPSP(P<0.05),但对于既有SPSS又有SPSP的同一人群而言,二者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SS和SPSP的严重程度与年龄无相关性。结论:在上海地区健康的女性人群中近一半自我感知其皮肤有一定程度敏感,而该人群中近半数既有SPSS又有SPSP。SPSP的发生率略高于SPSS,二者的诱发因素及表现亦存在差异,但SPSS自我评估的严重程度高于SPS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LMS可以精确地评估皮肤的敏感程度并进行有效的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敏感性皮肤 敏感性头皮 通用量化标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平苔藓的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影像特征 被引量:8
9
作者 权晟 魏志平 +5 位作者 刘彦群 金鑫 钟连生 周琳 张昕博 张兴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61-462,共2页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的影像特征。方法:应用皮肤CT对5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进行扫描,并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病理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的典型皮损均可见到真皮乳头及其周围大量圆形、高折光性炎性细胞浸润... 目的:探讨扁平苔藓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皮肤CT)的影像特征。方法:应用皮肤CT对5例扁平苔藓患者皮损进行扫描,并与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病理进行对比。结果:所有患者的典型皮损均可见到真皮乳头及其周围大量圆形、高折光性炎性细胞浸润以及真-表交界处指环状结构的破坏(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其中4例患者皮损可见颗粒层局灶性楔形增厚以及棘层细胞不规则增厚。结论:皮肤CT作为一项新技术,可以作为扁平苔藓的重要辅助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共聚焦激光扫描 扁平苔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魏志平 殷金珠 沈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采用活细胞计数、3H-TdR参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ABC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黄素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角朊细...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角朊细胞体外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人转化型角朊细胞株COLO-16细胞为模型,采用活细胞计数、3H-TdR参入法、细胞因子生物活性检测、电镜及ABC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黄素能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和DNA合成;减少角朊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产生;对角朊细胞超微结构有直接损伤作用;并抑制角朊细胞角蛋白表达,破坏细胞骨架。结论大黄素通过不同途径抑制角朊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是角朊细胞增殖分化的有效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素 角朊细胞 体外增殖 分化 DNA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斯汀抗组胺点刺试验及治疗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魏志平 刘彦群 +2 位作者 余杨林 葛碧君 黄侃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5-256,共2页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①对93例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急性荨麻疹患者首次服药后留观2h,慢性荨麻疹患者连续用药2周。②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作组胺点刺试验,观察咪唑斯汀对组胺诱导风... 目的:评价咪唑斯汀治疗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①对93例急、慢性荨麻疹患者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急性荨麻疹患者首次服药后留观2h,慢性荨麻疹患者连续用药2周。②选择10名健康志愿者作组胺点刺试验,观察咪唑斯汀对组胺诱导风团的抑制作用。结果:①61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首次服药后在1h内起效49例(80.3%);32例慢性荨麻疹治疗1周后有效率为90.6%,治疗2周后有效率为100.0%。3例患者出现短暂而轻度的嗜睡反应。②健康志愿者服用咪唑斯汀1、2h后,对组胺诱导风团的抑制率分别为40.19%和83.92%;红晕抑制率分别为49.90%和87.69%。结论:咪唑斯汀治疗急、慢性荨麻疹起效快,作用持久,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荨麻疹 咪唑斯汀 点刺试验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urnier坏疽2例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侃 田美华 +1 位作者 魏志平 张兴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3,共1页
报道 2例 Fournier坏疽。 2例发病前无明显诱因,阴囊发红、肿胀、痒、痛并迅速溃烂,溃疡深达筋膜,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脓液培养均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经抗感染、支持治疗、局部处理,溃疡愈合。
关键词 FOURNIER坏疽 病因 坏死性筋膜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A治疗疣状表皮发育不良1例 被引量:9
13
作者 钟连生 魏志平 +1 位作者 张兴洪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64-665,共2页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与遗传有关的少见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扁平疣型、花斑癣型及点状瘢痕型。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泛发性花斑癣样皮损,治疗较困难。笔者采用阿维A治疗1例...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导致的与遗传有关的少见皮肤病,临床上可分为扁平疣型、花斑癣型及点状瘢痕型。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较少见,临床上表现为泛发性花斑癣样皮损,治疗较困难。笔者采用阿维A治疗1例泛发性花斑癣型疣状表皮发育不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疣状表皮发育不良 阿维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用抗真菌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小萍 王学民 +3 位作者 高延瑞 董亚琦 张洢祎 王婷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68-471,共4页
目的:评价外用抗真菌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BM和CNKI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所有外用抗真菌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的临床安慰剂对照... 目的:评价外用抗真菌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CBM和CNKI等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所有外用抗真菌剂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的临床安慰剂对照试验(RCT)。对纳入研究按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标准进行质量评估,并使用RevMan 5.2对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符合标准的RCT研究(酮康唑6个和环吡酮胺5个)。结果显示,酮康唑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RR合并=2.60,95%CI(2.14,3.15),P<0.000 01],环吡酮胺也较对照组有效[RR合并=1.81,95%CI(1.58,2.06),P<0.00001],有统计学意义。常见的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烧灼感和瘙痒等,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酮康唑和环吡酮胺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效果优于安慰剂。目前临床上外用环吡酮胺和酮康唑是安全的,可以作为头皮脂溢性皮炎及头皮屑的替代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环吡酮胺 脂溢性皮炎 头皮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反义寡核苷酸对鳞状细胞癌Colo-1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志平 马杰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olo-1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olo-16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免...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COX)-2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Colo-16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etalloproteinase-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olo-16细胞中COX-2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情况;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Colo-16细胞MMP-2蛋白和MMP-2mRNA表达水平。结果:Colo-16细胞中COX-2蛋白阳性表达,并分布在胞质、胞核;Colo-16细胞胞质和胞核可见荧光标记的COX-2无义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结果显不COX-2反义寡核苷酸作用Colo-16细胞48 h后,MMP-2表达显著下调(P<0.05)。结论:COX-2反义寡核苷酸能有效下调Colo-16细胞MMP-2表达,提示COX-2反义寡核苷酸可能通过抑制MMP-2表达来阻断皮肤鳞状细胞癌的浸润、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基质金属蛋白酶-2 Colo-16细胞 鳞状细胞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艳 闵仲生 +4 位作者 施和建 杨丽佳 徐春兴 魏志平 毕志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66-768,共3页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 目的:观察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含0.05%丙酸氯倍他索和0.025%全反式维A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PV)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80例PV患者随机分为6组:试验组3组(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对照一组(卤米松乳膏)、对照二组(他卡西醇乳膏)和对照三组(卡泊三醇乳膏),每天早晚各用药1次,连续4周。结果:试验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各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治疗PV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 寻常性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贴试验在药物性皮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婷婷 王学民 +3 位作者 刘彦群 刘小萍 董亚琦 张洢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0-383,共4页
斑贴试验作为一种良好的协助诊断迟发型变态反应性药物性皮炎及寻找致敏药物的方法有较高应用价值。该文从药物性斑贴试验机制、应用时机、药物浓度及基质选择、结果判读分析、应用价值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斑贴试验 药物性皮炎 药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高糖素瘤综合征1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魏志平 张兴洪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25-326,共2页
患者女,28岁,临床表现类似湿疹样皮炎,伴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消瘦,口炎。B超、CT检查示胰腺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胰岛恶性肿瘤。
关键词 胰高糖素瘤 综合征 胰岛肿瘤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A酸霜(迪维霜)治疗扁平疣、脂溢性皮炎和痤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余扬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2-322,共1页
应用维A酸霜迪维霜治疗扁平疣、脂溢性皮炎和痤疮。结果经1个疗程8周的治疗,扁平疣、脂溢性皮炎和痤疮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94.3%,92.9%,32.8%的患者在治疗第2周出现皮肤干燥、脱屑,未经治疗自行消退。
关键词 维A酸霜 扁平疣 脂溢性皮炎 痤疮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魏志平 钟连生 刘彦群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728-728,共1页
患者女,16岁。10年前始小腿伸侧皮肤在外伤及摩擦后易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偶尔出现水疱,皮损数目随着年龄增长渐增多,并累及上肢伸侧、手背及骶部,夏重冬轻.多方治疗无效,于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 患者女,16岁。10年前始小腿伸侧皮肤在外伤及摩擦后易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偶尔出现水疱,皮损数目随着年龄增长渐增多,并累及上肢伸侧、手背及骶部,夏重冬轻.多方治疗无效,于2006年6月来我院就诊。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四肢伸侧、手背、骶部密集米粒至黄豆大暗红色丘疹、结节,部分皮损表面有鳞屑、结痂,无明显水疱,指(趾)甲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检查均正常。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见表皮下水疱、裂隙,真皮浅层少许淋巴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松解症 大疱性 痒疹样营养不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