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疗效观察 被引量:29
1
作者 许伟 卢思广 薛天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6-237,250,共3页
关键词 儿童 静脉滴注 丙种球蛋白 治疗 重症过敏性紫癜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Met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关凤军 易著文 +4 位作者 党西强 何庆南 吴小川 何小解 黄丹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4-972,共9页
目的: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预防糖皮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teroid)、... 目的: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对预防糖皮质激素敏感型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作用及副作用。方法: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皮质类固醇(corticosteroid,steroid)、泼尼松(predonisone)、甲泼尼龙(methypredonisolone)、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和儿童(children)等为主题词,通过电子检索MEDLINE(1963.1-2007.3)、elsevier(1997.1-2006.8)、OVID数据库(1993.1-2006.8)、Springer数据库(1994.1-2007.3),Cochrane对照实验登记处(Cochrane图书馆,2006,2期)、Cochrane肾脏专业登记组(2006年8月)、EMBASE(1980.1-2007.3)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1-2007.3)等,同时辅以手工检索并从参考文献中筛选,包括会议资料和学位论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GC应用治疗儿童(3月-18岁)PNS的临床随机对照或半随机对照实验,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估,用Review Manager4.2软件对结果进行合并统计分析,计算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的PNS复发及副作用的优势比(odds ratio,OR),评价不同治疗方案的作用及副作用。结果:本次评价中共纳入12篇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总样本量为868例,其中5篇比较初发病例诱导缓解阶段的治疗2个月与大于3个月的疗效。应用GC8周与12周或超过12周比较,在12-24个月时12周组相对于8周组的复发风险比(RR)为0.7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60-0.89,而无副作用(side effect,SE)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维持治疗的时间与复发风险(risk,R)之间存在负线性相关(r^2=0.66,P=0.05)。结论:(1)与对照组相比,GC对于初发NS患儿应用大于12周效果显著优于8周者,能够减少半年内复发率,最初GC应用时间较长者,较能减少复发的风险;(2)标准治疗方案与隔日治疗相比,能够减少副作用,总疗程大于1年与短疗程比,能够减少2年复发率。通过本系统评价,支持对于初次应用者,首先用足量激素12周,隔日应用,总疗程大于1年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肾病综合征 META分析 儿童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3
作者 高吉照 焦玉清 卢思广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12-316,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初发HSP患儿206例,分为尿检正常组(128例)及紫癜肾组(78例);紫癜肾组分为一过性尿异常组(40例)及持续性尿异常组(38例)。检测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尿检正常组及紫癜...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肾脏损害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初发HSP患儿206例,分为尿检正常组(128例)及紫癜肾组(78例);紫癜肾组分为一过性尿异常组(40例)及持续性尿异常组(38例)。检测临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尿检正常组及紫癜肾组患者,以疾病分类为应变量,以有显著性差异的临床指标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40项指标中,尿检正常组及紫癜肾组单因素方差分析,有11项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白蛋白、血总胆固醇对疾病分类有显著影响(P﹤0.05)。一过性尿异常组及持续性尿异常组在年龄、皮疹持续时间等8项指标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血白蛋白降低、血总胆固醇升高是儿童HSP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而年龄增长、皮疹持续、血尿合并蛋白尿、大量蛋白尿、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升高、血总蛋白、白蛋白、IgG降低,可能与肾脏持续受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肾炎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联合顺铂对SH-SY5Y细胞药物敏感性及Trk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闫晓方 许伟 +3 位作者 高吉照 金明卫 安琪 薛天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及凋亡的影响,及苦参碱降低顺铂化疗耐药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顺铂、苦参碱处理SH-SY5Y细胞,实验分对照组、ATRA诱导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苦参碱对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存活及凋亡的影响,及苦参碱降低顺铂化疗耐药性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分别以全反式维甲酸(ATRA)、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顺铂、苦参碱处理SH-SY5Y细胞,实验分对照组、ATRA诱导的顺铂干预组、顺铂干预组、苦参碱干预组、苦参碱联合顺铂干预组。应用四甲基偶氮蓝比色法检测苦参碱与顺铂对SH-SY5Y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苦参碱与顺铂对SH-SY5Y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blot方法检测SH-SY5Y细胞的p-TrkB表达。结果除ATRA诱导的顺铂干预组外,其余各组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顺铂干预组与ATRA诱导的顺铂干预组比较,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浓度的苦参碱干预组与苦参碱联合顺铂干预组比较,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联合顺铂组与顺铂干预组比较,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苦参碱0.5 mg/ml组与顺铂干预组比较,SH-SY5Y细胞的存活率及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SH-SY5Y细胞间,p-TrkB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可以抑制SH-SY5Y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从而提高顺铂化疗的敏感性,该作用与TrkB/BDNF信号通路(间)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SY5Y细胞 苦参碱 顺铂 TrkB/BDNF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巴比妥钠介入^(99m)Tc-EHIDA肝胆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的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侯先存 程华 +2 位作者 李智勇 任少阳 朱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61-1263,共3页
目的评价苯巴比妥钠介入99mTc-EHIDA肝胆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BA)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PECT仪器对58例临床上持续黄疸的婴儿服用苯巴比妥钠,5mg·kg-1.d-1体重,分两次服用,连续一周后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诊断... 目的评价苯巴比妥钠介入99mTc-EHIDA肝胆显像诊断先天性胆道闭锁(BA)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SPECT仪器对58例临床上持续黄疸的婴儿服用苯巴比妥钠,5mg·kg-1.d-1体重,分两次服用,连续一周后行99mTc-EHIDA肝胆显像,并经手术、病理诊断及随访确诊。结果SPECT诊断为BA29例,经临床确诊为BA24例,婴儿肝炎综合征(IHS)5例;SPECT诊断为IHS29例,均经临床随访确诊。SPECT诊断BA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85.3%,准确度91.4%。结论苯巴比妥钠联合99mTc-EHIDA肝胆显像是一种无创、安全、诊断效能高的检查方法,有助于明确病因,预测治疗效果,对于BA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EHIDA 肝胆显像 先天性胆道闭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乙拉西坦对红藻氨酸致发育期癫痫幼鼠海马主穹窿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孙明霞 戴园园 +2 位作者 李蕊 张亚楠 程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0-284,共5页
目的:建立发育期慢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海马主穹窿蛋白(MVP)的表达及左乙拉西坦(LEV)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红藻氨酸(KA)1 mg/kg(浓度0.5 mg/ml),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注射后连续观察8 h,癫痫发作达5级以上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 目的:建立发育期慢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海马主穹窿蛋白(MVP)的表达及左乙拉西坦(LEV)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红藻氨酸(KA)1 mg/kg(浓度0.5 mg/ml),建立大鼠慢性癫痫模型,注射后连续观察8 h,癫痫发作达5级以上并出现癫痫持续状态的大鼠,且两周后出现自发性反复惊厥发作者视为模型成功。将造模成功后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未治疗组(KA组)20只,左乙拉西坦治疗组(KA+LEV组)20只,另取40只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分为NS组20只、NS+LEV组20只。用药组均于癫痫自发性反复发作后开始用药,疗程为6周,然后将所有大鼠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及RT-PCR法测定大鼠海马内MVP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1)大鼠海马MVP的阳性细胞计数与MVP的mRNA表达趋势相一致。(2)NS组、NS+LEV组大鼠海马有少量MVP阳性细胞及mRNA表达,NS+LEV组MVP阳性细胞数及mRNA的含量与NS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组MVP阳性细胞计数及mRNA的含量与NS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KA+LEV组与KA组相比,MVP的阳性细胞及mRNA含量减少(P<0.05)。结论:MVP可能参与慢性癫痫耐药的发生,LEV可以控制大鼠痫性发作,并下调MVP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穹窿蛋白 癫痫 红藻氨酸 发育期 左乙拉西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后新生鼠RORγt、IL-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冯晶晶 李慧慧 +3 位作者 孙婷婷 于乔 王瑞妍 王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01-1104,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 目的:通过比较巨细胞病毒感染新生鼠与正常新生鼠脾脏组织维甲酸相关孤儿核受体γt(RORγt)与IL-17的表达水平,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4只新生BALB/c小鼠出生3 d时腹腔注射MCMV病毒悬液制备MCMV播散性感染模型(即病毒组),分别于造模后第3、7、14天处死8只小鼠,取脾脏组织备用;对照组(24只)腹腔注射等量的无菌生理盐水,同病毒组分为3个时点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脾脏MCMV DNA、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病毒组脾脏组织中可见MCMV DNA表达,而对照组没有,病毒组RORγt mRNA、IL-17 mRNA及RORγt蛋白表达随着感染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加,且同时间点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与RORγt可诱导巨细胞病毒的炎症反应,参与MCMV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巨细胞病毒感染 RORΓT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对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毛玲 薛天阳 许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67-470,共4页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分对照组,0.5 mg/ml、1.0 mg/ml、1.5 mg/ml苦参碱干预组,应用四甲基偶氮蓝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SK-NEP-...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抑制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分对照组,0.5 mg/ml、1.0 mg/ml、1.5 mg/ml苦参碱干预组,应用四甲基偶氮蓝比色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苦参碱对SK-NEP-1细胞抑制率、凋亡率的影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K-NEP-1细胞的趋化因子受体4(CXCR4)mRNA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苦参碱干预组及对照组SK-NEP-1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以及CXCR4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苦参碱浓度增加,SK-NEP-1细胞的抑制率和凋亡率呈上升趋势,而CXCR4 mRNA表达呈下降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苦参碱可以抑制SK-NEP-1细胞增殖并诱导凋亡,该作用可能与下调CXCR4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肾母细胞瘤SK-NEP-1细胞 苦参碱 趋化因子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地塞米松浓度与细胞膜表面P-糖蛋白170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关凤军 易著文 +4 位作者 党西强 何庆南 吴小川 何小解 黄丹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85-90,共6页
目的分析对糖皮质激素(GC)敏感(SS)和耐药(SR)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和P-糖蛋白170(P-gp170)表达与GC耐药的关系,探讨P-gp170在GC耐药NS患儿中的作用及介导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1... 目的分析对糖皮质激素(GC)敏感(SS)和耐药(SR)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患儿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和P-糖蛋白170(P-gp170)表达与GC耐药的关系,探讨P-gp170在GC耐药NS患儿中的作用及介导耐药的可能机制。方法收集2006年1至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科诊断为原发性NS的初治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对GC的反应分为SSNS亚组和SRNS亚组,并设同期行查体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应用地塞米松刺激SSNS和SRSS亚组患儿的PBMC并进行培养,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培养前(0h)及培养后12、24和36h时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培养各时间点PBMC膜表面P-gp170的表达量;分别对不同培养时间点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与P-gp170的表达量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期间SSNS亚组纳入16例,SRNS亚组纳入8例,对照组纳入10例。①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随培养时间延长SSNS亚组呈增高趋势(P<0.05),SRNS亚组变化不显著(P>0.05);各培养时间点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SSNS亚组和SRNS亚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SSNS亚组P-gp170表达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各培养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SRNS亚组各培养时间点P-gp170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SSRN亚组(P<0.05)。③对照组不同培养时间点PBMC内地塞米松浓度与P-gp170表达呈显著负相关(12h:r=-0.852,24h:r=-0.794,36h:r=-0.847;P均<0.05);SSNS亚组也呈显著负相关(12h:r=-0.728,24h:r=-0.785,36h:r=-0.842;P均<0.05);SRNS亚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①PBMC膜表面P-gp170表达增高与NS患儿GC耐药有关,P-gp170表达增高介导了部分NS患儿的GC耐药;②应用GC可诱导NS患儿PBMC膜表面P-gp170的表达增高,部分GC耐药患儿与GC应用所致P-gp170增高有关;③NS患儿PBMC膜表面P-gp170的表达增高为GC耐药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糖蛋白170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高效液相色谱法 蛋白印迹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对肺组织GRK2的影响及其与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铭 张华 +2 位作者 武怡 屈昌雪 李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63-1468,共6页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鼠肺组织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Balb/c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 目的 :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感染鼠肺组织后,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G protein coupled receptor kinase 2,GRK2)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哮喘的关系。方法:Balb/c雌性小鼠1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于第1、14天予生理盐水0.2 ml腹腔注射,第21~25天用37℃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30 min;RSV感染组,于第19、20、21天,以RSV按浓度1×10^6PFU、100μl/次鼻腔滴入;哮喘组,第1、14天予以鸡卵白蛋白(ovalbumin,OVA)100μg、AL(OH)32 mg腹腔注射,第21天开始激发,以2%OVA生理盐水20 ml雾化吸入30 min,持续激发5 d;双重感染组,模型制备同哮喘组,第19、20、21天,以RSV按浓度1×10^6 PFU、100μl/次鼻腔滴入;地塞米松干预组,RSV感染同RSV组,第21~25天予腹腔注入地塞米松0.2 mg/(kg·d)。末次激发后24 h,10%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0.3 ml/kg),处死小鼠,取左肺上叶和右肺中叶,4%甲醛固定,分别用于免疫荧光检测GRK2的表达和组织病理改变检测;取右肺下叶用于Western blot检测各组GRK2的表达;无菌条件下取左肺下叶,用于肺组织病毒分离及免疫荧光鉴定。结果:RSV组GRK2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与哮喘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双重感染组GRK2表达较RSV组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干预组GRK2表达较RSV组显著减少。结论:RSV感染小鼠肺组织后GRK2表达增加,合并哮喘时表达显著增加,地塞米松干预对GRK2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2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核转录因子κB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薛天阳 许伟 +3 位作者 安琪 武怡 徐春萍 张晓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67-771,共5页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ALL患儿和40例非血液病的对照儿童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32例ALL患儿的NF-κB 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7.50%(28/32),表达定位于... 为了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及意义,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32例ALL患儿和40例非血液病的对照儿童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32例ALL患儿的NF-κB P65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87.50%(28/32),表达定位于ALL细胞的胞核及胞浆中,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2.50%(5/4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0.28,p<0.01)。在28例ALL患儿组阳性表达者中,弱阳性表达(+)占10.71%(3/28),阳性表达(++)占42.86%(12/28),强阳性表达(+++)占46.43%(13/28)。正常对照组均为弱阳性表达(5/5),两者表达程度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ALL病程间(初发或复发)、免疫表型间(T系ALL与B系ALL)、各细胞形态学间的表达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四格表精确概率法)。结论:NF-κB P65蛋白表达于儿童ALL细胞中,抑制NF-κB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在儿童ALL治疗中有重大价值,这为临床寻求以NF-κB为靶点的治疗手段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转录因子-ΚB 核转录因子-ΚB P65蛋白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紫癜性肾炎的免疫学机制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维 卢思广 关凤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45-647,共3页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药物治疗 紫癜性肾炎 免疫学机制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一家系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国民 卢思广 +3 位作者 王凤英 沈棋 朱海涛 李玉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1-283,305,共4页
目的探讨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1个FFSGS家系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家谱分析可提示遗传类型;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病理... 目的探讨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结合1个FFSGS家系临床资料进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结果家谱分析可提示遗传类型;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病理早期为局灶性、节段性改变,晚期为弥漫性、球性改变;免疫抑制治疗效果差。结论FFSGS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临床特征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新生大鼠缺血性损伤海马MMP-2及MMP-9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明霞 殷其改 +4 位作者 张亚楠 孔艳冉 霍世光 樊秋萍 袁宝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影响,探讨GB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92只新生7天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HIBD模型生理盐水组(H组)和银杏内酯B治疗组(...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海马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的影响,探讨GB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192只新生7天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HIBD模型生理盐水组(H组)和银杏内酯B治疗组(G组)。选择模型成功后24 h、4 d、10 d三个时间点,应用免疫组化、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CA1区MMP-2、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HIBD后海马MMP-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4 d达高峰,10 d后开始下降;同时MMP-9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但表达高峰在HIBD后24 h,4 d后开始下降。mRNA的表达趋势与蛋白表达相一致。N组可见极少量阳性表达细胞,S组中可见少量阳性表达细胞,G组的大鼠海马CA1区MMP-2、MMP-9的表达也明显升高,但是小于H组,G组的MMP-2、MMP-9的表达与H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HIBD可引起MMP-2、MMP-9表达异常,并且呈动态变化;GB对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抑制MMP-2、MMP-9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和激活转录因子4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潘红 王军 +2 位作者 朱冠南 曹修丽 李燕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573-1577,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p)]、激活转录因子4(ATF4)表达的变化。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HIBD组,每组各40只。HIBD组采用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 目的:了解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eIF2α(p)]、激活转录因子4(ATF4)表达的变化。方法:7日龄新生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HIBD组,每组各40只。HIBD组采用Rice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BD模型,分别于缺氧缺血(HI)后6、12、24和72 h取其脑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病变侧大脑皮质eIF2α(p)、ATF4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不行缺氧缺血处理,采用同样方法检测其eIF2α(p)、ATF4蛋白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eIF2α(p)、ATF4蛋白少量表达,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HIBD组6 h可以观察到较多eIF2α(p)、ATF4蛋白,12 h达到高峰,72 h明显减少,但仍高于假手术组。HIBD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IBD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IF2α(p)、ATF4参与了新生大鼠HIBD病理生理过程。HIBD可能诱发了内质网应激反应,启动了PKR样内质网激酶(PERK)介导的未折叠蛋白应答(UPR)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α 激活转录因子4 未折叠蛋白反应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基因在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脑的表达──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宝强 梁卫兰 +1 位作者 李春英 吴希如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以遗传性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为对象,发现听源性惊厥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快速、大量、短暂性表达。c-fosmRNA分布于大脑皮层、梨状皮层、杏仁复合体、海马齿状回、上丘脑、背侧丘脑、... 运用原位杂交技术,以遗传性听源性惊厥易感大鼠P77PMC为对象,发现听源性惊厥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快速、大量、短暂性表达。c-fosmRNA分布于大脑皮层、梨状皮层、杏仁复合体、海马齿状回、上丘脑、背侧丘脑、下丘脑部分核团、下丘、蜗神经核、蓝斑及小脑等处。惊厥后皮层下结构中c-fos基因表达变化程度超过皮层的变化,尤其是下丘、蜗神经核与惊厥时程有明显关系。推测皮层下结构对听源性惊厥的发生有重要意义。P<0.01讨论本文结果说明听源性惊厥同其它因素诱导的惊厥一样[3],可诱导大鼠脑内c-fos基因的表达,表达涉及到大脑皮层、海马齿状回、丘脑、下丘、蜗神经核等结构,其中以皮层下结构如丘脑、下丘、蜗神经核表达变化最显著。原位杂交显示的c-fos基因表达特征类似于Northern杂交结果即快速、大量和短暂性。由于不同部位在惊厥活动中的作用差别,因此用原位杂交可以显示每一结构内c-fos基因表达特点。如在惊厥后30min,海马齿状回中70%以上的神经元单位胞质面积上银粒计数超过20个,而梨状皮层及运动皮层仅占5~13.8%。有报告指出海马齿状回为钙离子通道和NMDA受体高密度区域[4],推测Ca2+和NMD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OS基因 原癌基因 听源性 惊厥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羟基丁酸尿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丽娟 崔湘君 袁宝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1-782,共2页
患儿,女,11个月。因咳嗽1周在当地医院输液治疗时出现抽搐,表现为颈项及四肢强直、双眼凝视、握拳、
关键词 4-羟基丁酸尿症 输液治疗 患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乳糖不耐受的诊治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姚福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6-498,共3页
婴儿乳糖不耐受(LI)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约占婴儿腹泻的46%~70%。LI的腹泻无特异性,单凭临床难以确诊。确诊LI必须有乳糖吸收不良(LM)的客观指标。呼气氢试验、肠黏膜活检、双糖酶测定等方法在国外已开展较多,但均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 婴儿乳糖不耐受(LI)最常见的症状为腹泻,约占婴儿腹泻的46%~70%。LI的腹泻无特异性,单凭临床难以确诊。确诊LI必须有乳糖吸收不良(LM)的客观指标。呼气氢试验、肠黏膜活检、双糖酶测定等方法在国外已开展较多,但均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最简单的方法为测定粪便中的还原糖。国际上已公认,用Clinitest试剂测定粪糖可作为婴儿LI的粗筛试验。由于Clinitest试剂必须进口,购买不便,国内又先后推出了醋酸铅法、改良班氏试剂法。笔者近年来试用了普通班氏试剂检测婴儿粪糖并与Clinitest试剂进行对照,结果相似。班氏试剂价格低廉,易买易配,各基层单位均能采用,可作为Clinitest试剂的代用品。LI一旦确诊,不论原发、继发均应采用去乳糖饮食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糖不耐受 腹泻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的培养与传代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栋林 束晓梅 李同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5-509,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离培养的条件和传代新方法。方法:从新生大鼠海马中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 目的:探讨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分离培养的条件和传代新方法。方法:从新生大鼠海马中分离细胞,采用无血清培养技术,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和B27联合作用下使其不断增殖克隆。采用机械吹打和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两种不同方法进行传代,利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新生大鼠海马分离的细胞群可不断增殖形成细胞克隆球,并能稳定传代,呈nestin阳性表达,且具有多向分化能力。采用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传代的细胞球比机械吹打传代的细胞球生长快,数量多,体积大,折光性好。结论:利用无血清技术和特定生长因子,可以使来源于新生大鼠海马的NSCs在体外扩增,利用大鼠神经小球分离试剂盒可以有效地进行传代,稳定高效地培养出神经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分离培养 传代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白介素-18和白介素-1β的影响
20
作者 徐艳 陈群娥 +5 位作者 王军 王伟 张文辉 周长美 朱红梅 张绍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9-482,共4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参照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将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附治疗组(SF),...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FI)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参照Rice法制备新生大鼠HIBD模型,将新生7日龄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生理盐水对照组(C)、参附治疗组(SF),每组按术后观察时间点不同进一步分为3、12、24h、6、14天5个亚组,用ELISA方法检测病变侧脑组织中IL-18、IL-1β水平。结果:C组和SF组IL-1β(12、24h、6天)、IL-18(24、6、14天)表达水平均较S组升高,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β在HI后12h即达到高峰,随后开始下降,14天已降至正常水平。IL-18在HI后24h开始增加,6天达到高峰,之后开始下降,14天仍高于S组(P<0.01)。SF组IL-1β表达水平在12、24h、6天较C组降低,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F组IL-18表达水平在24h、6、14天较C组减少,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IBD后大鼠病变侧大脑皮层IL-18、IL-1β水平明显升高,参附注射液(SFI)下调HIBD新生大鼠IL-18和IL-1β的表达水平,SFI对新生大鼠HIBD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β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参附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