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睾丸静脉主干结扎治疗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应用解剖
1
作者 陈幽婷 王玉兰 +4 位作者 刘志安 许承斌 鲁可权 陈玉石 胡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1-132,共2页
目的:为经腰背部直切口结扎睾丸静脉主干治疗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以左肾下极为0点平面,测量59具正常成年男尸左输尿管(U)、左睾丸静脉(V)和左睾丸动脉(A)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相交高度,统计分析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①... 目的:为经腰背部直切口结扎睾丸静脉主干治疗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以左肾下极为0点平面,测量59具正常成年男尸左输尿管(U)、左睾丸静脉(V)和左睾丸动脉(A)之间的水平距离以及相交高度,统计分析其相互位置关系.结果:①U-V在0点平面的水平距离为0~38 mm,有94.9%在20 mm内;②U-V相交点距0点平面的垂直距离为-37~65 mm,有74.6%在0点平面上、下20 mm内相交;③在0点平面,69.5%的A-V已相伴行,未伴行者的83.3%相距在20 mm内.结论:根据数据分析提示:手术中先找到左肾下极和左输尿管;在肾下极平面,绝大多数的睾丸静脉可在输尿管两侧20 mm的范围内找到;虽大多数的动静脉在此高度已经伴行,但仍要注意区别未与静脉相伴而独立下行的睾丸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睾丸静脉 左输尿管 复发性精索静脉曲张 结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即将出版
2
作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2期92-92,共1页
由王平宇教授(主编)、朱治远副教授(副主编)、张凤真、祁建等同志编著的《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一书将于1986年6、7月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总计约26万字左右,分为脊髓、脑的概观、菱脑、中脑、间脑和端脑等六章... 由王平宇教授(主编)、朱治远副教授(副主编)、张凤真、祁建等同志编著的《大白鼠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基础》一书将于1986年6、7月份由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总计约26万字左右,分为脊髓、脑的概观、菱脑、中脑、间脑和端脑等六章撰述、对大白鼠脑和脊髓的形态结构作了系统的介绍。书中并有形象真实的插图与图谱199幅,包括各章中的外形图、切片轮廓图、纤维联系示意图、核团重塑图以及书末的鼠脑、脊髓系列切片图谱。这些插图和图谱与正文密切配合,互相对应,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并可作为观察实际切片标本的参照。本书对医学和生物学有关神经系统的实验研究是一本很实用的参考书,可作为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药理、神经病理、神经生物等各专业研究生的基础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研究工作者一般查阅参考之用。本书预计每册3元左右,需要者可向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行部预约订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解剖学 出版 大白鼠 家鼠属 脊髓 人民卫生出版社 插图 纤维联系 神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平面CT重建下个体化改良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的测量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涛 朱裕成 +2 位作者 马军 王德广 王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通过对寰椎椎弓根轴位、矢状位多平面CT重建,测量个体化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数据,以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方法:20具成人颈椎标本,男11具,女9具,年龄不详。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在寰椎椎弓根轴位像上建立... 目的:通过对寰椎椎弓根轴位、矢状位多平面CT重建,测量个体化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数据,以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方法:20具成人颈椎标本,男11具,女9具,年龄不详。进行螺旋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在寰椎椎弓根轴位像上建立改良的椎弓根进钉路径,即经椎管外缘和齿突孔外缘划切线L1线,经椎动脉孔内缘画L2线平行于L1线,经L1、L2线之间中点画A线平行于L1、L2线,A线即为改良的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根据A线确定并测量椎弓根进钉点、进钉方向等个体化置钉参数,根据测量的置钉参数在标本的寰椎椎弓根置人直径3.5mm皮质骨螺钉。置钉后行螺旋CT扫描,按Ludwing椎弓根置钉安全标准统计椎弓根螺钉误置率。结果:多平面CT重建后影像学测量表明,改良寰椎椎弓根进钉路径的进钉点距寰椎后结节:右侧25.8±1.9mm,左侧25.7±1.8mm,比传统的进钉点(距寰椎后结节18-20mm)更偏外;进钉内倾角度:右侧21.1°±4.6°,左侧20.0°±4.9°,比传统的内倾角(0-10°)更大。20具颈椎标本共置钉40枚,按照Ludwing椎弓根置钉安全标准:0级36枚(90%),1级4枚(10%)。结论:寰椎椎弓根多平面CT重建下建立的改良椎弓根进钉路径,能够获取进钉点、进钉角度的个体化置钉参数。该路径比传统的方法进钉点更偏外,内倾角更大,能够提高寰椎椎弓根置钉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椎 椎弓根螺钉 改良 螺旋CT 多平面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海马NMDA受体亚单位NR2A和NR2B蛋白质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1
4
作者 徐铁军 樊红彬 +1 位作者 张凤真 彭裕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0-116,T024,共8页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 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处理方法 ,观察分析了大鼠前脑缺血 15 min后再灌流 2 h~ 7d的海马结构各区域 NMDA受体亚单位 NR2 A和 NR2 B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差异 ,藉以探讨二者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结果显示 :( 1) NR2 A在 CA1 区和CA3 区的表达于再灌早期表现为小幅度下降 ( P<0 .0 5 ) ,此趋势在 CA3 区可以逆转 ;但在 CA1 区逐渐加剧 ,第 7d时降至 2 1% ,NR2 A在齿状回的表达几无改变 ;( 2 )与 NR2 A不同 ,再灌后 2 h,NR2 B在 CA1 区的表达即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并持续到再灌后 2 4h,之后转而急剧下降 ,至第 7d仅余 11% ;在 CA3 区及齿状回 ,再灌后 6~ 48h,NR2 B的表达也较对照组增高 ( P<0 .0 5 ) ;在再灌后 72 h则恢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提示 ,缺血性脑损伤后 NR2 A和 NR2 B表达变化的不同可能是造成 CA1 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缺血 再灌流 大鼠海马 NMDA受体亚单位 NR2A NR2B 蛋白质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VIP免疫反应性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丁允闽 张凤真 +1 位作者 张彭三 王梅申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9-32,共4页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 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研究表明,不同时辰电针大鼠“足三里”对交叉上核血管活性肠肽(VIP)免疫反应性的影响效应不同。在白天光照条件下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显著增加;而于无光照夜间针刺,交叉上核中VIP免疫反应性呈现下降趋势。这种不同时辰针刺对交叉上核VIP影响的效应不同与交叉上核内VIP含量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提示不同时辰针刺“足三里”对机体神经内分泌活动产生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上核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内分泌 足三里 电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刚 柳红 +1 位作者 刘艺萍 王阿明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在大肠癌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随访收集到53例数据,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训... 目的探讨人工神经网络在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中的应用。方法在大肠癌生物医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通过随访收集到53例数据,按照4:1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用训练集训练网络,用测试集检验网络。结果人工神经网络可以用于大肠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期的预测。结论神经网络在生存分析中有很大的灵活性;在模型中可以容纳非线性效应,不需要对数据的随机特征如分布等作出假设,不要求满足H0假定,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大肠癌 5年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烷胺诱发小鼠行为学变化和前脑内FosB/δFosB蛋白的表达(英文) 被引量:3
7
作者 马传响 张静 +3 位作者 刘芳 宋亮 王德广 陈幽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7-593,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金刚烷胺(amantadine)治疗流行感冒或帕金森病(PD)时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副作用的中枢机制,给予小鼠不同剂量金刚烷胺,评价其行为学的改变,同时检测小鼠脑内FosB/δFosB蛋白的表达。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 目的:探讨临床使用金刚烷胺(amantadine)治疗流行感冒或帕金森病(PD)时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副作用的中枢机制,给予小鼠不同剂量金刚烷胺,评价其行为学的改变,同时检测小鼠脑内FosB/δFosB蛋白的表达。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金刚烷胺组(20mg/kg、40mg/kg、60mg/kg),分别用自主活动观察、Sams-Dodd的刻板行为评分标准、一次性被动回避反应(OPAR)等模式对模型小鼠的行为改变进行检测,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脑内FosB/δFosB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浓度的金刚烷胺(60mg/kg)作用于小鼠,小鼠的自主活动较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并且出现明显的刻板行为及社会行为的降低。中(40mg/kg)、低(20mg/kg)浓度的金刚烷胺作用于小鼠,小鼠的自主活动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金刚烷胺以剂量相关性方式改变FosB/δFosB蛋白的表达,其表达区域主要集中在前额皮质、扣带皮质、梨状皮质、齿状回、隔区、伏隔核、杏仁核和嗅结节等脑区。结论:(1)大剂量的金刚烷胺能够引起小鼠的行为变化。(2)FosB/δFosB阳性细胞高表达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前脑内与情绪活动和内脏活动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这些区域脑神经元的功能变化可能是临床使用金刚烷胺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副作用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烷胺 FosB/δFosB 精神症状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伏核至中脑中央灰质下行通路的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凤真 丁允闽 +3 位作者 徐铁军 王梅申 刘露霞 周聪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03-107,共5页
用47只SD大鼠,分别用HRP顺行追踪法和ARG法研究了伏核至前脑结构和中脑中央灰质的传出联系;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前脑结构至中央灰质的传入联系。结果发现:伏核至中央灰质有少量的直接投射;此外,在前脑,伏核的传出投射部位与中央灰质... 用47只SD大鼠,分别用HRP顺行追踪法和ARG法研究了伏核至前脑结构和中脑中央灰质的传出联系;用HRP逆行追踪法研究了前脑结构至中央灰质的传入联系。结果发现:伏核至中央灰质有少量的直接投射;此外,在前脑,伏核的传出投射部位与中央灰质的传入投射起源核区有着相当广泛的一致。本文对这种一致性的意义及伏核至中央灰质的下行镇痛神经通路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核 中脑中央灰质 下行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SM_(44)株和17Syn~+株用作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徐铁军 喻启桂 +1 位作者 刘露霞 朱治远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7-202,共6页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已被证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它可被轴突顺行或/和逆行运输,还可被跨神经元传递;病毒的株不同,其运输方向亦可不同。本文研究了此病毒SM44株和17yn+株在鼠脑内跨神经元传递的方向性和可... 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已被证明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跨神经元追踪示踪物。它可被轴突顺行或/和逆行运输,还可被跨神经元传递;病毒的株不同,其运输方向亦可不同。本文研究了此病毒SM44株和17yn+株在鼠脑内跨神经元传递的方向性和可靠性。结果提示:此两株病毒均能被跨神经元传递,并且以顺行跨神经元传递为主,因而可被作为示踪物用于跨神经元追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 Ⅰ型 示踪物 神经元 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样大鼠模型海马内PSD-95表达与学习记忆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冰 楼佳庆 +1 位作者 李斌斌 刘志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7-222,共6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样大鼠模型海马内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与学习记忆损伤的元素。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D模型组。AD样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Aβ1-40/Al Cl3双干预法。采用Morris水迷...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样大鼠模型海马内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与学习记忆损伤的元素。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AD模型组。AD样大鼠模型的建立采用Aβ1-40/Al Cl3双干预法。采用Morris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刚果红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大鼠海马病理变化,采用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跳台实验的反应时间、基础错误次数和错误次数均增加,潜伏期缩短(P<0.05)。AD模型组大鼠海马可观察到明显的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中则观察不到。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海马PSD-95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PSD-95在AD样大鼠海马表现为病理性低表达,并且这种病理性低表达很可能与AD样学习记忆损伤存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PSD-95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X-CKR与VEGF-C在人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符炜 李爱娜 王玉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8-180,共3页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中ChemoCentryx趋化因子受体(CCX-CK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正常直肠黏膜组织(距肿瘤2 cm以上)、癌组织和局域淋巴结中CCX-CKR和VEGF-C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中ChemoCentryx趋化因子受体(CCX-CK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正常直肠黏膜组织(距肿瘤2 cm以上)、癌组织和局域淋巴结中CCX-CKR和VEGF-C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CCL21的浓度,并以此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VEGF-C于胞膜和胞质显色;CCX-CKR蛋白在癌组织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呈棕黄色。直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中CCX-CKR表达的阳性率为25.7%,VEGF-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7%,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CCX-CKR和VEGF-C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CX-CKR表达阳性患者血清中CCL21的浓度低于CCX-CKR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 CCX-CKR可降低CCL21的浓度,CCX-CKR和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CX-CKR可能对直肠癌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CCX-CKR VEG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缰内侧核神经元缺少MAP2和KCC2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德广 张红红 +2 位作者 张静 郑殿杰 陈幽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7-310,共4页
为了观察神经元结构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在缰内侧核神经元内的表达,本实验采用2组成年SD大鼠,一组作常规灌注固定,冰冻切片,KCC2和MAP2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另一组断头取脑,分别取缰内侧核和缰外... 为了观察神经元结构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KCC2)在缰内侧核神经元内的表达,本实验采用2组成年SD大鼠,一组作常规灌注固定,冰冻切片,KCC2和MAP2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另一组断头取脑,分别取缰内侧核和缰外侧核,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KCC2和MAP2的表达。结果显示:KCC2和MAP2在缰内侧核内的表达非常弱,但在缰外侧核有丰富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缰内侧核神经元缺少神经元结构蛋白MAP2和KCC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缰内侧核 微管相关蛋白2 钾离子-氯离子共转运体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胚龄昆明小鼠胚胎获取胚胎干细胞体外培养的比较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书俭 张海锋 单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45-647,共3页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最佳胚龄。方法分别从孕3.5 d和4.5 d的母鼠子宫中分离收集桑椹胚和囊胚,比较体外培养时胚胎的贴壁率、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形成率、形成ES细胞克隆率(P1)和形成ES细胞亚克隆率(... 目的探讨分离培养昆明小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的最佳胚龄。方法分别从孕3.5 d和4.5 d的母鼠子宫中分离收集桑椹胚和囊胚,比较体外培养时胚胎的贴壁率、内细胞团(inner cell mass,ICM)形成率、形成ES细胞克隆率(P1)和形成ES细胞亚克隆率(P2)。结果孕3.5 d采集的胚胎多为桑椹胚,孕4.5 d采集的胚胎多为囊胚,分离培养结果表明,后者的胚胎贴壁率、ICM形成率和ES细胞克隆形成率均高于前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囊胚较桑葚胚更适合作为体外分离培养昆明小鼠ES细胞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小鼠 胚胎干细胞 胚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F-1α和CXCR4在低氧缺糖海马脑片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兰 徐红 李爱娜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238-1241,共4页
目的研究海马脑片低氧缺糖损伤后SD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运用脑片培养技术建立低氧缺糖海马脑片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α和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氧缺糖损伤前后海马脑片中均可见SDF-1α和CXCR... 目的研究海马脑片低氧缺糖损伤后SD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运用脑片培养技术建立低氧缺糖海马脑片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SDF-1α和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低氧缺糖损伤前后海马脑片中均可见SDF-1α和CXCR4表达的阳性细胞,其胞膜和胞质呈棕黄色着色,其中部分轴丘可见CXCR4阳性蛋白表达。Western blot发现,损伤后在分子量为11 ku和43ku处分别检测到SDF-1α、CXCR4阳性条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OGD组SDF-1α和CXCR4表达均增加,其中SDF-1α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马脑片缺氧缺糖损伤后SDF-1α蛋白表达增加,提示SDF-1α可能与海马脑片低氧缺糖损伤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F-1Α CXCR4 低氧缺糖 脑片培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移植(足母)甲皮瓣的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乐年 张励才 +3 位作者 刘艺萍 高向阳 肖光第 郭开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4-235,253,共2页
吻合血管第二足趾和拇甲皮瓣移植再造拇指常以足背动脉和第一跖背动脉为蒂.但在结扎切断足底深支时较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本文在60例解剖研究基础上,采用以第一跖背动脉为蒂拇甲皮瓣移植,临床应用3例获得成功.
关键词 第一跖背动脉 皮瓣 拇指再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和纤维在大鼠交叉上核的分布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彭三 王梅申 张凤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5-330,共6页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正常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后的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和纤维在SD大鼠交叉上核的分布。(1)血管活性肠肽:在交叉上核嘴侧部的腹外侧部有少量阳性胞体和纤维分布;在交叉上核中部,大量阳... 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了正常和秋水仙素预处理后的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胞体和纤维在SD大鼠交叉上核的分布。(1)血管活性肠肽:在交叉上核嘴侧部的腹外侧部有少量阳性胞体和纤维分布;在交叉上核中部,大量阳性胞体集中在腹外侧亚核,相当多的阳性纤维分布于整个核区;在交叉上核尾侧部可见少量阳性胞体和中等密度的阳性纤维。(2)加压素:在交叉上核嘴侧部和尾侧部可见中等密度的阳性胞体和纤维,以核的背内侧为多,大量阳性胞体和纤维见于交叉上核中部的背内侧亚核。(3)生长抑素:阳世胞体较少,散布于交叉上核的背内侧亚核,以核的中部为多,中等密度的阳性纤维遍及交叉上核全长。(4)双标显示血管活性肠肽、加压素和生长抑素存在于交叉上核的不同神经元之中,没有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活性肠肽 加压素 生长抑素 交叉上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CC1和KCC2在成年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的不同表达(英文)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德广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2-457,共6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哺乳动物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但电生理的研究表明,GABA在成熟皮质神经元的树突部位可以产生兴奋性作用,但该现象的形态学基础,目前尚不清楚。GABA产生兴奋性作用的关键主要依赖于神经元胞内的氯离子浓度,... γ-氨基丁酸(GABA)是成年哺乳动物脑内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但电生理的研究表明,GABA在成熟皮质神经元的树突部位可以产生兴奋性作用,但该现象的形态学基础,目前尚不清楚。GABA产生兴奋性作用的关键主要依赖于神经元胞内的氯离子浓度,其中Na+-K+-Cl-共转运体1(NKCC1)促进细胞内Cl-堆积,而K+-Cl-共转运体2(KCC2)则外排胞内的Cl-,降低胞内的Cl-浓度。本研究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双重标记结合荧光强度分析,检测NKCC1和KCC2在成年大鼠脑皮质和培养的大鼠脑皮质神经元树突和胞体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显示:成年大鼠皮质神经元的胞浆和细胞膜均有NKCC1的表达,而KCC2主要表达在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膜上,其中NKCC1在神经元树突上的表达水平比胞体高,而KCC2的表达水平在树突和胞体膜上没有明显差异。皮质神经元经培养20d后,NKCC1和KCC2在树突和胞体的表达模式与在体的分布相类似。本研究结果提示,NKCC1在大鼠皮质神经元树突的表达较多,可能是GABA兴奋神经元树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KCC1 KCC2 树突 胞体 大脑皮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支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艺萍 朱长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1-116,共6页
本文应用HRP追踪、免疫细胞化学与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支配。结果显示,中缝背核向室旁核投射的神经元中,部分为5-HT免疫反应阳性;被盖背外侧核的部分5-HT神经元也发出纤维投射至室旁核。将CB-HRP... 本文应用HRP追踪、免疫细胞化学与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支配。结果显示,中缝背核向室旁核投射的神经元中,部分为5-HT免疫反应阳性;被盖背外侧核的部分5-HT神经元也发出纤维投射至室旁核。将CB-HRP注入第三脑室后,电镜下发现室旁核内EVK免疫反应阳性树突接受HRP反应阳性轴突形成突触,HRP免疫反应阳性的树突与阴性轴突的传入形成突触,提示室旁核内ENK神经元受触液神经元的突触调控,同时触液神经元又受到其他神经元的突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室旁核 触液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对脑干和脊髓的传出投射——PHA-L法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凤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3-200,共8页
对24只Wistar系大鼠,用PHA-L法追踪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向脑干和脊髓的投射。 Pa向中脑中央灰质和E-W核、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蓝斑臂旁区、孤束迷走复合体、疑核和疑核周区、延髓腹侧区等脑干结构,对脊髓外侧颈核、外侧脊核、胸... 对24只Wistar系大鼠,用PHA-L法追踪研究了下丘脑室旁核(Pa)向脑干和脊髓的投射。 Pa向中脑中央灰质和E-W核、脑干网状结构和中缝核、蓝斑臂旁区、孤束迷走复合体、疑核和疑核周区、延髓腹侧区等脑干结构,对脊髓外侧颈核、外侧脊核、胸腰骶节中间外侧柱及中央管周围区域等部位有广泛的投射。其中向脑干和脊髓的自主神经节前神经元区、脑干调节自主活动的中枢以及儿茶酚胺能神经细胞群所在区域的投射相对丰富。本文就Pa的下行传出投射进行了讨论。认为Pa是心血管活动中枢调节的重要部位,同时认为Pa的作用不是单系统、单方面的,它在下丘脑对自主活动的中枢调节中似占据一个关键性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室旁核 下行投射 PHA-L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腹侧间脑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PHA-L法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凤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84,共4页
用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对20只大鼠腹侧间脑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进行了研究。在脑室系统一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附有许多膨体。这些纤维似乎参与构成室管膜上、下丛,是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重要组... 用PHA-L免疫组织化学顺行追踪技术对20只大鼠腹侧间脑至室管膜的传出联系进行了研究。在脑室系统一些部位的室管膜层或其下方见有丰富的标记纤维,并附有许多膨体。这些纤维似乎参与构成室管膜上、下丛,是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的重要组成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室旁核 传出联系 室管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