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合作孵化药学综合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4
1
作者 刘玲 汤道权 +1 位作者 刘毅 杨宜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3-145,共3页
介绍了药学综合性实验课程"萘普生拆分、剂型制备、制剂分析及药理活性比较实验"的课程建设情况,包括产学研合作对实验教学的促进作用、实验内容设计及教学效果分析。
关键词 药学 综合性实验 产学研合作 萘普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学本科生导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高军红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173-174,共2页
践行药学本科生导师制顺应新形势发展的药学教育目标要求。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学本科生导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方法、实施步骤以及结果评价,探索了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兴趣爱好的导师教育模式,对培养多层次的个性化特色药学人才起到了重要的... 践行药学本科生导师制顺应新形势发展的药学教育目标要求。文章简要介绍了药学本科生导师教育模式的实践方法、实施步骤以及结果评价,探索了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及兴趣爱好的导师教育模式,对培养多层次的个性化特色药学人才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 药学学生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药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米燕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96-98,共3页
随着药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作为医药高等院校,对药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已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医药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徐州医学院药学专业近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进行调研分析,针对药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就业指... 随着药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作为医药高等院校,对药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已成为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培养医药兼备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徐州医学院药学专业近4年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进行调研分析,针对药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药学生的择业观有待改进等问题,提出创新就业指导教育,增强药学生就业竞争力,完善就业管理模式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药学 毕业生 就业指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细辛脑的抗惊厥、抗癫痫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韩琳 汤道权 +2 位作者 印晓星 高媛媛 魏雅芹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63-966,共4页
目的研究α-细辛脑的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给予小鼠α-细辛脑腹腔注射,30min后制作癫痫模型,对小鼠脑部的ATP酶、抗氧化指标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机制。结果α-细辛脑能明显降低谷氨酸/γ-... 目的研究α-细辛脑的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机制。方法预先给予小鼠α-细辛脑腹腔注射,30min后制作癫痫模型,对小鼠脑部的ATP酶、抗氧化指标及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其抗惊厥、抗癫痫作用机制。结果α-细辛脑能明显降低谷氨酸/γ-氨基丁酸的比值,增强抗氧化能力及ATP酶的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α-细辛脑抗惊厥、抗癫痫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清除自由基,维持小鼠大脑中的兴奋/抑制系统及Na+、K+、Ca2+、Mg2+的动态平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细辛脑 抗惊厥 抗癫痫 ATP酶 抗氧化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对盐胁迫下黄连幼苗光合参数及其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5
作者 张春平 周慧 +4 位作者 何平 胡世俊 段静雨 李岩 么焕开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515-2524,共10页
该实验以2年生黄连幼苗为材料,在100mmol·L-1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测定黄连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探寻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 该实验以2年生黄连幼苗为材料,在100mmol·L-1的NaCl模拟盐胁迫条件下,经不同浓度的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后,测定黄连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气体交换参数等光合生理指标的变化,探寻提高黄连幼苗在盐胁迫条件下抗性能力的途径。结果显示:(1)NaCl胁迫下黄连幼苗的光合生理受到显著抑制,在经过不同浓度的ALA处理后,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光合色素的含量。(2)盐胁迫下,黄连植株的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叶片蒸腾速率(Tr)均发生下降,并且随着胁迫时间和胁迫浓度的增加下降幅度逐渐增大,胞间CO2浓度(Ci)则呈上升趋势,说明盐胁迫下黄连净光合速率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非气孔因素。(3)用ALA处理后,黄连的Pn、Gs及Tr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i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不同的浓度梯度存在着显著的效果差异。(4)ALA处理还提高了最大荧光(Fm,1.234)、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0.849)、PSⅡ有效光化学效率(Fv′/Fm′,0.685)、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0.545)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0.872)的水平,有效降低了初始荧光(F0,0.211)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0.251)的水平。研究表明,外源ALA通过提高黄连幼苗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减少过剩激发能的耗散,提高光合电子传递效率,有效缓解了盐胁迫对黄连叶片PSⅡ的伤害,提高了植株的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5-氨基乙酰丙酸 盐胁迫 叶绿素荧光 光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氯胺酮镇痛及催眠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蔡慧明 韩平平 +3 位作者 周美艳 张明阳 刘亚君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47-550,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MM)对氯胺酮(Ket)镇痛及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观察DMM 10μg.kg-1对Ket 25 mg.kg-1热板痛阈(HPPT),扭体法观察DMM 5μg.kg-1对Ket 25 mg.kg-1扭体次数的影响;翻正反射法观察DMM 40μg.kg-1对Ket 100 mg.k...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MM)对氯胺酮(Ket)镇痛及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热板法观察DMM 10μg.kg-1对Ket 25 mg.kg-1热板痛阈(HPPT),扭体法观察DMM 5μg.kg-1对Ket 25 mg.kg-1扭体次数的影响;翻正反射法观察DMM 40μg.kg-1对Ket 100 mg.kg-1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热板法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独给DMM在5~15 min HPPT明显延长(P<0.05,P<0.01),Ket麻醉组在5 min HPPT明显延长(P<0.01)。与Ket麻醉组相比,合用DMM组,HPPT增加更明显(P<0.05,P<0.01)。与DMM+Ket合用组相比,DMM+阿替美唑(Ati)+Ket合用组HPPT明显降低(P<0.05,P<0.01),且与Ket麻醉组相当,10 min后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扭体法实验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用DMM组及Ket麻醉组的扭体次数明显减少(P<0.01);两者合用后,扭体次数减少更明显,与Ket麻醉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DMM+Ket组相比,DMM+Ati+Ket组的扭体次数明显增加(P<0.01),且与单用DMM组和Ket麻醉组相当,但依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翻正反射法实验中,与Ket麻醉组相比,DMM+Ket合用组的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1)。与DMM+Ket合用组相比,DMM+Ati+Ket合用组的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与Ket麻醉组接近。结论合用右美托咪定,氯胺酮的镇痛及催眠作用增强,而α2受体可能是该效应的主要受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氯胺酮 阿替美唑 镇痛 催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丁制剂的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艾凤伟 李诗莹 +1 位作者 成效天 李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347-1350,共4页
随着芦丁剂型的改革,其溶解度增大、溶出速率提高、生物利用度增加,临床治疗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芦丁制剂研究相关文献,对芦丁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芦丁制剂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芦丁 药物制剂 溶解性 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多酚改善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小鼠抑郁症状的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付小彬 缑灵山 +6 位作者 何冬梅 贾根光 李岩 薛运生 李赛 蓝诺 刘毅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1-305,共5页
研究茶多酚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中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小鼠抑郁模型,通过小鼠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对茶多酚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水... 研究茶多酚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抑郁模型中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建立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小鼠抑郁模型,通过小鼠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对茶多酚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研究;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同时测定小鼠脑组织中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以及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的含量。给予茶多酚低高2个剂量组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爬行格数与直立次数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P<0.001);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P<0.001;#P<0.05,△P<0.05),显示造模成功;此外,茶多酚可显著抑制脑组织中MDA的含量增加,并上调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提升小鼠脑组织中5-HT和NE的含量。茶多酚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引起的小鼠抑郁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脑部5-HT和NE的含量以及抑制脑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茶多酚 慢性不可预知性刺激 超氧化物歧化酶 5-羟色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801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ASK1信号通路影响以及神经元的保护 被引量:6
9
作者 袁凤刚 郝艳玲 +2 位作者 张春平 陈永刚 朱孝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探讨MK801(dizocilpine,地佐环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介导的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信号通路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构建大鼠全脑缺... 目的探讨MK801(dizocilpine,地佐环平)对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型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介导的凋亡信号调节激酶1(apoptosis signal-regulating kinase 1,ASK1)信号通路及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四动脉结扎法构建大鼠全脑缺血模型。SD大鼠腹腔注射MK801(30mg·kg-1)。通过"生物素转化法"(Biotin-Swich method)检测蛋白质的S-亚硝基化。然后运用免疫印迹、免疫共沉淀和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对蛋白质的磷酸化以及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应用焦油紫染色的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引起了ASK1的S-亚硝基化;MK801明显地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ASK1的S-亚硝基化的增加;MK801明显降低了Thr845的磷酸化水平、增加了Ser83位的磷酸化水平,从而降低了ASK1的活性;MK801引起ASK1下游MKK4/7-JNK信号通路及下游凋亡的核通路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结论 MK801能够抑制SD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引起ASK1的S-亚硝基化,进而影响ASK1凋亡信号通路,对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K801 全脑缺血 再灌注 细胞凋亡 ASK1 信号通路 s 亚硝基化 N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小鼠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鉴定及分化 被引量:5
10
作者 包金风 王虹 +3 位作者 吴凡 宋玫香 张晓文 王小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1-197,共7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从成年小鼠脑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方法:采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结合方法分离成年昆明种小鼠的脑组织,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倒置相差...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从成年小鼠脑组织分离、培养和鉴定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方法,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手段。方法:采用机械分离和酶消化结合方法分离成年昆明种小鼠的脑组织,用无血清培养基悬浮培养;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观察NSCs的自我增殖能力;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NSCs标志物巢蛋白(Nestin)的表达;多聚赖氨酸铺板和撤除培养基中FGF和EGF的条件下,给予5%血清和1μm维甲酸诱导NSCs分化,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GFAP(标记胶质细胞),β-tubulin Ⅲ(标记神经元)蛋白的表达来测定NSCs的分化能力。结果:从成年小鼠脑组织分离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液中可形成神经球,并可在体外扩增和连续传代,免疫荧光细胞化学表明神经球Nestin阳性表达,在给予血清和维甲酸条件下神经球可表达GFAP和β-tubulin Ⅲ。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体外培养成年小鼠脑组织分离和培养NSCs的方法,培养的NSCs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及多向分化潜能。此方法是一个稳定、简便易行的方法,可广泛用于神经干细胞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 小鼠 神经干细胞 神经球 细胞培养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β_2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贺 赵健 +5 位作者 韦慧 李洪哲 韩平平 戴体俊 邵东华 杭黎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128-1132,共5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频段功率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家兔,分6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kg-1)、NA组(纳洛酮200μg·kg-1)、LD组(芬太尼10μg·kg-1)、MD组(芬太尼20μg·kg-1)、H... 目的探讨芬太尼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β2频段功率的影响及其与阿片受体的关系。方法 36只家兔,分6组(n=6):NS组(生理盐水1 ml.kg-1)、NA组(纳洛酮200μg·kg-1)、LD组(芬太尼10μg·kg-1)、MD组(芬太尼20μg·kg-1)、HD组(芬太尼40μg·kg-1)和NAF组(纳洛酮200μg·kg-1+芬太尼40μg·kg-1),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观察兔给药前后β2频段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与给药前相比,NS组、LD组和NA组β2频段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变化(P>0.05);MD组和HD组中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在大部分脑区增加(P<0.05,P<0.01),此改变与芬太尼剂量呈正相关。除少数时点、个别脑区外,NAF组β2频段功率百分比均与给药前相似(P>0.05)。结论芬太尼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β2频段功率百分比,纳洛酮可拮抗此作用,表明阿片受体介导了这一过程,提示β2功率百分比可能作为反映镇痛程度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纳洛酮 阿片受体 镇痛程度 定量药物脑电图 β2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韩平平 蔡慧明 +4 位作者 郭继龙 吴克俭 王琦 王立伟 戴体俊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七氟烷50,100和200μl·kg-1组,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七氟烷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七氟烷50μl&#...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兔定量药物脑电图(QPEEG)δ频段影响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方法 1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七氟烷50,100和200μl·kg-1组,应用QPEEG,采用功率谱分析法,分析兔静注七氟烷前后δ频段功率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七氟烷50μl·kg-1对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无明显影响;七氟烷100μl·kg-1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各脑区30 s~10 min内增加(P<0.05);七氟烷200μl·kg-1使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在各脑区30 s~10 min内显著增加(P<0.05,P<0.01);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的改变与七氟烷剂量在30 s~10 min内均成显著正相关(r=0.734~0.944,P<0.01)。结论七氟烷以剂量依赖方式增加兔QPEEGδ频段的功率百分比,提示δ频段可能成为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Δ频段 定量药物脑电图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序列化有机化学实验改革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5
13
作者 安琳 牟杰 +5 位作者 张玲 郑友广 黄统辉 谷小珂 刘玲 刘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18-220,共3页
基于绿色化学的理念,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独立操作单元进行整合,形成序列化综合性实验单元,以上一个实验的产品为下一实验的原料,将产品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自开展序列化实验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更高,实验试剂使用量大... 基于绿色化学的理念,对传统有机化学实验独立操作单元进行整合,形成序列化综合性实验单元,以上一个实验的产品为下一实验的原料,将产品变废为宝,合理利用。自开展序列化实验以来,学生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产品质量更高,实验试剂使用量大大减少,在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绿色化学 序列化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瓜氨酸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缑灵山 尹翠 +3 位作者 田霞 孙凌燕 印晓星 刘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研究L-瓜氨酸(L-Cit)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GI/R组,L-Cit高(900mg/kg)、中(600mg/kg)、低(300mg/kg)剂量组,L-Cit(900mg/kg)+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氨基胍... 目的研究L-瓜氨酸(L-Cit)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GI/R)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7组,即假手术组,GI/R组,L-Cit高(900mg/kg)、中(600mg/kg)、低(300mg/kg)剂量组,L-Cit(900mg/kg)+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组,氨基胍组,每组6~8只。后6组大鼠建立GI/R模型。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L-Cit于缺血前1h灌胃给药,L-NAME(10mg/kg)和氨基胍(100mg/kg)于缺血前30min皮下注射给药。实验结束后取胃计数胃黏膜损伤指数,观察胃黏膜细胞形态学变化,测定胃黏膜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髓过氧化物氧化酶(MPO)、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NOS(iNOS)和结构型NOS(cNOS)活性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L-Cit对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抑制作用,低、中、高剂量组的损伤抑制率分别为57.4%7、6.0%9、3.9%,且可维持胃黏膜缺血及再灌注期SOD活力,降低TNOSi、NOS、MPO活性,上调cNOS活性,减少MDA含量,减轻缺血再灌注后胃黏膜病理损伤。结论 L-瓜氨酸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NOS活性、抑制淋巴细胞浸润、清除和抑制胃缺血再灌注时氧自由基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氨酸 胃黏膜 再灌注损伤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 被引量:10
15
作者 艾凤伟 庄海涛 +2 位作者 凌勇 佟雷 王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57-1461,共5页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 目的优化青蒿素微囊的制备工艺,并对制备的青蒿素微囊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以明胶为囊材,单凝聚法制备青蒿素微囊,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其制备工艺,并对包封率、载药量、微囊的粒径分布、体外溶出进行研究。结果明胶制备青蒿素微囊的最佳工艺条件的明胶质量分数为5.06%,囊心囊材质量比为1∶3,搅拌速度为751 r/min。此最佳工艺制备的青蒿素微囊包封率为89.31%,平均粒径69.91μm,载药量为22.25%,体外溶出度测定0.5 h为25.8%,12 h累积释放达到95%以上。结论以最佳工艺条件制备青蒿素微囊工艺稳定,包封率高,同时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微囊具有较好的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微囊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包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u^(3+)掺杂ZnO纳米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丹 李瑾 +2 位作者 艾凤伟 廉淑芹 王桂荣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56-1859,共4页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六水合硝酸锌、六水合硝酸铕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在加入聚乙二醇20000的水中进行反应,制备了呈球状的纳米ZnO:Eu^(3+)。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致发射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光致发光谱(PL)等技术对所制... 采用超声化学法,以六水合硝酸锌、六水合硝酸铕和三乙醇胺为原料,在加入聚乙二醇20000的水中进行反应,制备了呈球状的纳米ZnO:Eu^(3+)。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致发射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光致发光谱(PL)等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系列表征。结果表明,掺杂后并未改变纳米颗粒的晶型结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其在紫外、可见光区域的吸收能力均有所增强;荧光光谱显示在紫外、可见光区存在多个发光峰,掺杂后发光强度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ZnO:Eu^3+ 超声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瓜氨酸与L-高瓜氨酸的合成 被引量:3
17
作者 贾根光 张玲 +4 位作者 刘玲 尹翠 缑灵山 朱婕颖 刘毅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3-1215,共3页
以L-鸟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与五水硫酸铜反应生成二鸟氨酸合铜保护α-NH2,用尿素对δ-NH2甲酰化得到二瓜氨酸合铜,后用二水合草酸脱α-NH2保护得到目标产物L-瓜氨酸,总收率49.5%。用同样的方法以L-赖氨酸盐酸盐为原料制备了L-高瓜氨酸,总收... 以L-鸟氨酸盐酸盐为原料与五水硫酸铜反应生成二鸟氨酸合铜保护α-NH2,用尿素对δ-NH2甲酰化得到二瓜氨酸合铜,后用二水合草酸脱α-NH2保护得到目标产物L-瓜氨酸,总收率49.5%。用同样的方法以L-赖氨酸盐酸盐为原料制备了L-高瓜氨酸,总收率53.5%。产物经IR、熔点、旋光确证。该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经济和环保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瓜氨酸 L-鸟氨酸盐酸盐 L-高瓜氨酸 L-赖氨酸盐酸盐 医药与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NR1B rs10830963基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涛 吕冬梅 +5 位作者 王艳 宋金方 鲁茜 张帆 李伟 印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933-937,共5页
目的:研究MTNR1B rs10830963基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90例,口服瑞格列奈1 mg,一日3次,连续8周,服药前和服药第8周末收集静脉血标本,测定治疗前后人体参数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 目的:研究MTNR1B rs10830963基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90例,口服瑞格列奈1 mg,一日3次,连续8周,服药前和服药第8周末收集静脉血标本,测定治疗前后人体参数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采用高分辨溶解曲线方法对患者进行MTNR1B rs10830963基因分型。结果:80例患者完成8周随访,CG+GG基因型携带者空腹血糖(FPG)下降幅度、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升高幅度均小于CC野生型携带者(P<0.05)。结论:MTNR1B rs10830963基因变异与瑞格列奈治疗T2DM的疗效相关,CC基因型携带者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NR1B rs10830963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瑞格列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加替沙星与胃蛋白酶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廉淑芹 杨冬芝 +2 位作者 郑笑笑 廉菁 王桂荣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TFX)在pH 2.0的氯化钾-盐酸介质中,与胃蛋白酶(PS)的相互作用(结合作用)。讨论了GTFX对PS内源荧光的淬灭机理,证实了GTFX对PS的荧光淬灭属于静态猝灭并测得了在288K,298K及310K3种温度下GTFX与PS间的猝... 应用荧光光度法研究了加替沙星(GTFX)在pH 2.0的氯化钾-盐酸介质中,与胃蛋白酶(PS)的相互作用(结合作用)。讨论了GTFX对PS内源荧光的淬灭机理,证实了GTFX对PS的荧光淬灭属于静态猝灭并测得了在288K,298K及310K3种温度下GTFX与PS间的猝灭常数(KSV)和结合常数(K),以及GTFX与PS间结合位点数(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胃蛋白酶 荧光光度法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患者CYP2C9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延博 葛卫红 印晓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细胞色素P450 2C9酶(CYP2C9)是人类肝中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因其具有高度多态性,故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存在许多单碱基突变,对华法林钠等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代谢产生较大的差异。对此,文中探讨口服华法林钠抗凝治疗具有CYP2C9 1... 目的细胞色素P450 2C9酶(CYP2C9)是人类肝中一种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因其具有高度多态性,故在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存在许多单碱基突变,对华法林钠等心血管系统药物的代谢产生较大的差异。对此,文中探讨口服华法林钠抗凝治疗具有CYP2C9 1061A/C(CYP2C9*3)基因多态性中国汉族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特点,旨在为华法林钠的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应用PCR与基因测序法,检测120例长期口服华法林钠患者的CYP2C9*3基因多态性。结果 120例口服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患者CYP2C9*3基因AA、AC、CC型分别为例111(92.5%)、9例(7.5%)、0例(0.0%),等位基因A和C的频率分别为96.25%和3.75%,样本具有群体代表性(χ2=0.182,P>0.05)。结论中国汉族口服华法林钠抗凝治疗患者中存在CYP2C9*3突变基因,并且等位基因频率与其他种族或人群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钠 抗凝 基因多态性 CYP2C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