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D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和抗氧化损伤的研究:Ⅰ.SOD与DDP、ADM、VP16合用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永彪 刘颖 +3 位作者 赵杰 郝兴芝 王绪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4-122,共9页
将顺铂(DDP)、阿霉素(ADM)和足叶乙甙(VP16)以不同时间作用于实验小鼠宫颈癌Hela细胞,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研究抗肿瘤药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与细胞内ROS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抗肿瘤药物作用前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S... 将顺铂(DDP)、阿霉素(ADM)和足叶乙甙(VP16)以不同时间作用于实验小鼠宫颈癌Hela细胞,测定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研究抗肿瘤药物诱导Hela细胞凋亡与细胞内ROS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抗肿瘤药物作用前加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会减少Hela细胞的凋亡,在抗肿瘤药物作用24h后加入SOD,对Hela细胞的凋亡无影响,而且对Hela细胞p53、c?fos基因产物表达也无影响。荷瘤小鼠机体整体水平研究表明,在给予化疗药物4h后连续5d注入SOD,与单纯化疗药物组相比,可显著减少荷瘤小鼠骨髓细胞,肝脏和脾脏组织匀浆中ROS水平。表明后注入SOD可直接清除重要脏器细胞内因化疗药物产生的过量ROS,还可提高其它抗氧化酶活性而协同清除化疗药物产生的过量ROS,从而避免正常器官的氧化性损伤。本研究结果为肿瘤化疗中适时施用SOD,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肿瘤化疗药物 细胞凋亡 抗氧化损伤 宫颈癌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和抗氧化损伤的研究:Ⅳ.SOD对荷瘤小鼠正常组织氧化损伤的保护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永彪 刘颖 +3 位作者 赵杰 郝兴芝 王绪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7-302,共6页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电离辐射和肿瘤化疗药物对荷瘤机体正常组织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测定荷瘤鼠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肺、脑和骨髓组织的活性氧(ROS)、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 探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电离辐射和肿瘤化疗药物对荷瘤机体正常组织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测定荷瘤鼠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肺、脑和骨髓组织的活性氧(ROS)、氧化产物丙二醛(MDA)水平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并观察SOD对荷瘤小鼠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瘤小鼠受照射和化疗药物后其骨髓、肝脏、肾脏、脾脏、组织匀浆中ROS、MDA含量明显升高,而GSH?Px和CAT活性明显降低,其机制是电离辐射和化疗药物造成抗氧化酶的损伤及机体内ROS含量上升。加入SOD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荷瘤小鼠骨髓、肝脏、脾脏组织匀浆中ROS、MDA含量,略微升高GSH?Px和CAT活性,而对肾脏组织匀浆中ROS、MDA含量和GSH?Px和CAT活性无明显影响,同时SOD可明显减轻电离辐射对荷瘤小鼠肝细胞超微结构破坏,SOD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和保护抗氧化酶的损伤起辐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电离辐射 抗肿瘤药物 荷瘤小鼠 活性氧 丙二醛 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和抗氧化损伤的研究:Ⅱ.SOD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的辐射防护效应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永彪 刘颖 +3 位作者 赵杰 郝兴芝 王绪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5-170,共6页
以受照射荷瘤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亚群间调节的影响,测定了抗氧化酶活性和氧化还原产物含量,观察了SOD对荷瘤小鼠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检测SOD对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效应的... 以受照射荷瘤小鼠为实验对象,研究外源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化、增殖、亚群间调节的影响,测定了抗氧化酶活性和氧化还原产物含量,观察了SOD对荷瘤小鼠脾脏超微结构的影响,同时检测SOD对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效应的影响。结果显示,SOD能够促进受全身照射的H22肝癌荷瘤小鼠淋巴细胞分化、增殖及亚群间调节,同时增加脾脏组织中GSH-Px、T-SOD活力和GSH含量,降低MDA含量,并提高其免疫活性;;SOD可明显减轻电离辐射对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超微结构的破坏,并通过延迟S期时相对改变其细胞周期。实验结果提示,SOD通过清除自由基降低ROS浓度,减轻脾淋巴细胞脂质过氧化,延迟脾淋巴细胞S期时相而提高其辐射抗性,同时SOD可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并通过影响细胞凋亡信号转导途径,进而影响细胞凋亡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荷瘤小鼠 淋巴细胞亚群 辐射防护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对肿瘤细胞凋亡影响和抗氧化损伤的研究:Ⅲ.SOD对受分次照射的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影响及分子机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永彪 赵杰 +3 位作者 刘颖 郝兴芝 王绪 姚思德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8,共6页
以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了全身照射下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肿瘤原癌基因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SOD能增加S180肉瘤及Lewis肺癌组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S180肉瘤谷胱甘... 以荷瘤小鼠为动物模型,研究了全身照射下注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对肿瘤细胞脂质过氧化、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肿瘤原癌基因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发现,SOD能增加S180肉瘤及Lewis肺癌组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降低S180肉瘤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Px)活力;降低Lewis肺癌组GPX-Px及T-SOD活力,不影响GSH含量;降低H22肝癌组GPX-Px的活力,不影响MDA、GSH含量及T-SOD活力。SOD明显降低接受电离辐射的S180肉瘤及H22肝癌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端粒酶的阳性表达率,减少原癌基因c-Jun蛋白在S180肉瘤、Lewis肺癌荷瘤鼠中的表达。这一辐射增敏作用因肿瘤的种类而不同,可能与SOD在不同肿瘤中对癌基因c-Jun蛋白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影响及药物在不同器官的代谢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荷瘤小鼠 辐射敏感性 原癌基因C-JUN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亚胺对小鼠组织器官氧化损伤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姚元虎 冯永 +4 位作者 冯霞 王秀英 刘永彪 徐冬梅 姚思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光化学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粒径的聚乙烯亚胺纳米凝胶(polyethylenimine,PEI),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对组织器官的氧化损伤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PEI单体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聚合,生成粒径分布较窄且粒径可控的高分子纳米凝胶,并表征。腹... 目的光化学法制备一系列不同粒径的聚乙烯亚胺纳米凝胶(polyethylenimine,PEI),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对组织器官的氧化损伤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PEI单体在紫外光照射下引发聚合,生成粒径分布较窄且粒径可控的高分子纳米凝胶,并表征。腹腔给予不同剂量的PEI,化学比色法测定小鼠肝脏、肾脏和肺脏组织内GSH和MDA含量及SOD活力。结果光相干光谱仪检测,PEI纳米凝胶粒径为38nm^200nm;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下多为球形。大剂量时肝脏、肾脏和肺脏组织的GSH和MDA含量及SOD活力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MDA随PEI的粒径增大而增高,GSH、SOD含量则有相反的趋势;小剂量时各组织器官的GSH和MDA含量及SOD活力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结论大剂量时PEI对小鼠组织器官可造成氧化损伤,PEI的粒径增大其损伤也增加;小剂量分次给予时不明显。MDA的测定和GSH、SOD的测定相互配合,可反映PEI对机体组织器官产生的氧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亚胺 光化学法 丙二醛 谷胱甘肽 超氧化物岐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6对受分次照射荷瘤小鼠脾细胞的辐射防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梅开 刘永彪 +1 位作者 王绪 郝兴芝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4,共4页
探讨白介素-6(IL-6)对受照射荷瘤小鼠脾脏的辐射防护作用。6MV X射线对荷瘤小鼠进行分次全身照射(5Gy/5f/5d)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脾组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钠(TBA)荧光法测定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免... 探讨白介素-6(IL-6)对受照射荷瘤小鼠脾脏的辐射防护作用。6MV X射线对荷瘤小鼠进行分次全身照射(5Gy/5f/5d)后,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脾组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硫代巴比妥酸钠(TBA)荧光法测定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抗生蛋白链霉素-过氧物酶-生物素(SP)法检测脾细胞Bcl-2的表达;Beckman液体闪烁仪检测脾淋巴细胞亚群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表明, IL-6组脾组织T-SOD含量明显增高(p<0.01),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 IL-6组脾细胞Bcl-2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L-6提高了脾淋巴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抗氧化酶活性的降低和氧自由基作用的增强是电离辐射引起细胞过氧化损伤,导致细胞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IL-6可能通过促进脾细胞Bcl-2蛋白表达,增强脾细胞的抗氧化活性,抑制氧自由基对脾细胞的损伤,延长脾细胞寿命,增强其免疫功能而发挥辐射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6 肿瘤治疗 放射治疗 辐射损伤 辐射防护 脾细胞 小鼠 分次照射 黄嘌呤氧化酶法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