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unx mRNA RT-PCR检测肺癌的微转移 被引量:15
1
作者 朱广迎 刘德林 +3 位作者 王绪 彭猛青 陈杰 贾晓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 目的:建立以lunx为靶基因,RT-PCR检测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和外周血中微转移的方法,检验lunx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以肺部良性疾病30例、健康人10例外周血为对照,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的表达,研究26例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情况;以因肺良性疾病切除的11枚淋巴结为对照,采用RT-PCR法半定量检测lunxmRNA表达研究肺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44枚微转移情况并与常规病理对比。结果:20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lungcancer,NSCLC)外周血lunxmRNA阳性率为60.0%,6例SCLC中4例(67.0%)外周血lunxmRNA阳性。在44枚肺癌患者区域淋巴结中16枚(36.4%)表达lunxmRNA,高于常规病理的13.6%(P<0.05);而30例肺良性疾病和10例健康者外周血以及11枚正常淋巴结中均不表达lunxmRNA。结论:lunxmRNART-PCR法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和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微转移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lunx基因 RT-PCR检测 淋巴结微转移 外周血微转移 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端粒酶活性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4
2
作者 古涛 王绪 +11 位作者 王秀英 王伟 刘永 张蓓 史艳侠 张中明 孙全胜 薛涛 张孝轩 刘志发 朱述阳 毛筱芬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 目的 探讨端粒酶作为肺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 ,评价端粒酶活性对肺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改良银染 -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检测 40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手术标本及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两组中小细胞肺癌端粒酶阳性率均为 10 0 % ,非小细胞肺癌分别为 84.8%、95 .7%。 40例手术切除肺癌组织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7.5 % ( 3 5 /40 ) ,癌旁肺组织为7.5 % ( 3 /40 ) ,正常肺组织无表达 ( 0 /40 ) ,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40例CT扫描疑诊为肺癌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标本的端粒酶阳性率为 82 .5 % ,肺癌检出的敏感度为 96.4% ,特异度为 71.4% ,准确性为 91.4% ;尤登指数 (Youden’sIndex)J =0 .678,SE(J) =0 .174。结论 端粒酶是灵敏的肺癌肿瘤标记物 ,对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标本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有助于肺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端粒酶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微转移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德林 朱广迎 王绪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关键词 肺癌 转移 检测 IHC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顺铂对HCC1937人乳腺癌细胞MAPK信号通路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查全斌 张华 +2 位作者 唐金海 吴建中 季明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397-1400,共4页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对BRCA1基因缺陷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杉醇、顺铂分别对HCC1937细胞、MCF-7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 目的:研究紫杉醇、顺铂对BRCA1基因缺陷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与MAPK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紫杉醇、顺铂分别对HCC1937细胞、MCF-7细胞的50%抑制浓度(IC_(50));采用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两药作用HCC1937细胞48 h后的细胞周期和MAPK通路蛋白表达状况。结果:HCC1937细胞(IC_(50) 6~9μg/mL)对顺铂敏感性显著高于MCF-7细胞(IC_(50) 18~20μg/mL)(P<0.01);而HCC1937细胞(IC_(50) 3~4.6μg/mL)对紫杉醇的敏感性则明显低于MCF-7细胞(IC_(50) 0.12~0.3μg/mL)(P<0.01)。紫杉醇使HCC1937细胞阻断在G_2~M期,呈剂量-效应趋势,顺铂使其阻断在G_0/G_1期;紫杉醇、顺铂作用HCC1937细胞48 h后,P-JNK和P-P38蛋白表达显著增加,顺铂组P-ERK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1)三阴性乳腺癌细胞HCC1937对顺铂的敏感性明显优于紫杉醇;2)紫杉醇、顺铂皆可激活HCC1937细胞JNK/SAPK、P38通路,同时不同浓度的顺铂可以抑制ERK通路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HCC1937细胞 MA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AM mRNA和CEA mRNART-PCR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
5
作者 韩正祥 张敬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1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MAMmRNA和CEAmRNA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52例乳腺癌... 目的:应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hMAMmRNA和CEAmRNA表达情况。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和CEAmRNA的表达情况,另抽取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结果:52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和CEA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30.8%、34.6%。28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和1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中hMAMmRNA、CEAmRNA表达均为阴性。二者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腋淋巴结状况、TNM分期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原发肿瘤大小、病理类型以及激素受体状况等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hMAMmRNA、CEAmRNA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联合检测可增加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T—PCR HMAM MRNA CEA MRNA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