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脱氧吡啶啉及骨源性碱性磷酸酶在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霍维玲 陈新军 +2 位作者 李香业 王建强 王继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进行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BAP、尿DPD、尿Cr及跟骨密度(BMD)测定,并同...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及尿脱氧吡啶啉(DPD)排泄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诊断价值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对73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其治疗前后进行血钙(Ca)、血磷(P)、血碱性磷酸酶(ALP)、血BAP、尿DPD、尿Cr及跟骨密度(BMD)测定,并同时测定50例正常健康人作对照。结果骨质疏松症患者BAP比正常对照组(213±8.13U/L 比142±6.69U/L)、DPD排泄率较正常对照组(6.11±2.14nmol/mmolCr比3.24± 1.62nmol/mmolCr)均明显增高(P<0.01),且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者之间成正相关(r=0.52)。结论 BAP、DPD/Cr是监测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 骨质疏松症 临床意义 尿脱氧吡啶啉(DPD) 正常对照组 血碱性磷酸酶 治疗前后 正常健康人 诊断价值 同时测定 敏感指标 排泄率 BAP 患者 相关性 骨密度 显著性 正相关 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李琛 佟磊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中枢神经系统SFT的临床特点,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4例均为中年男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呈...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中枢神经系统SFT的临床特点,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其病理组织学特征。结果 4例均为中年男性,镜下见肿瘤细胞呈梭型或胖梭形,呈席纹状排列,免疫组化标记vimentin、BCL-2、CD34阳性率为100%。结论中枢神经系统SFT需与纤维型脑膜瘤相鉴别,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鉴别,避免误诊造成过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纤维型脑膜瘤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