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张侠 陈莉 +3 位作者 荣良群 耿荣娟 潘琳 陆美琪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量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DM)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控制DM发病率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择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2型DM高危人群60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给予免费佩戴"知己"运动能量监测仪,发放... 目的探讨个性化、量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DM)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的影响,为控制DM发病率提供可行方法。方法选择进行健康体检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2型DM高危人群60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给予免费佩戴"知己"运动能量监测仪,发放健康三件套,组织学习干预指导方案,制订个性化护理干预计划书,由专职医护人员一对一进行运动、膳食和心理等干预指导,并定期随访。结果干预1年后三餐饮食搭配合理、三种主要营养素合理,每天食用油、食盐、蔬菜摄入量合理,总运动量、有效运动量及有效运动时间,体质量、体重指数、腹围等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干预前(P<0.05,P<0.01)。结论个性化、量化护理干预使得模糊的"运动饮食治疗"更具有可行性和依从性,从而能真正将运动和饮食治疗落到实处,改变DM高危人群不良生活方式,降低DM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 护理干预 饮食 运动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翼腭窝区的高分辨力CT三维重建 被引量:2
2
作者 韩卉 胡玉婷 +3 位作者 庞刚 高斌 孟庆玲 朱有余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CT(HRCT)三维重建技术在翼腭窝区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该区疾病诊断及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行HRCT扫描后,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和遮盖表面显示法(SSD)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翼腭窝区骨性结构... 目的:探讨高分辨力CT(HRCT)三维重建技术在翼腭窝区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该区疾病诊断及手术方案设计提供影像解剖学资料。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行HRCT扫描后,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和遮盖表面显示法(SSD)三维重建技术显示翼腭窝区骨性结构。结果:HRCT扫描及MPR重建图像清晰显示翼腭窝及其通道在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上的形态特征,SSD重建图像能满意显示翼腭窝区骨性结构的立体解剖及与周围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结论:HRCT轴位扫描与MPR、SSD相结合可直观、立体、清晰地显示翼腭窝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腭窝区 三维重建 高分辨力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3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房效莉 曹幸毅 +2 位作者 宋金莲 梅倩倩 吴士文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4期88-90,共3页
目的了解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 AL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39例s AL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病平均年龄(54.7±10.7)岁,男... 目的了解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sporadic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s ALS)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4年6月武警总医院收治的39例s ALS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发病平均年龄(54.7±10.7)岁,男性多见,病程高峰在24个月左右。发病人群主要为既往体健人群,临床表现主要为肌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言语不清和饮水呛咳,5例(12.8%)伴随认知功能障碍,颈髓受累最多。结论 s ALS以中年发病为主,男性多见,s ALS伴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等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病存在某种联系;详细问诊,仔细查体,及时行肌电图检查并注意鉴别诊断,有助于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 并发症 认知功能障碍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