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加β_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红 常爱民 +3 位作者 张洋 王影 徐亚林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98-1402,共5页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细胞上增加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表达对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然后分离、培养心肌细胞,转入含人β1-AR基因的腺病毒,24h后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β1-AR的含量,并进行单... 目的:观察在心力衰竭细胞上增加β1肾上腺素受体(β1-AR)表达对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异丙肾上腺素制作大鼠心力衰竭模型,然后分离、培养心肌细胞,转入含人β1-AR基因的腺病毒,24h后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β1-AR的含量,并进行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分析。结果:心衰细胞上β1-AR含量为正常对照组的(0.56±0.19)倍(P<0.01),心力衰竭+转基因组β1-AR的含量为正常对照组的(5.68±0.36)倍(P<0.01);心力衰竭组心肌细胞对异丙肾上腺素刺激引起的收缩幅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转入β1-AR基因后,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选择性β1-AR拮抗剂CGP20712A可以完全阻断转入β1-AR后的效应,选择性β2-AR拮抗剂ICI118,551可以部分降低心力衰竭大鼠和β1-AR表达增加的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结论:在心力衰竭后的大鼠心肌细胞上增加β1-AR的表达,可改善细胞的收缩功能,这种作用可能是直接通过β1-AR实现的。β2-AR也参与了心力衰竭大鼠和β1-AR表达增加的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 心肌细胞 收缩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热休克蛋白在发育大鼠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中的心脏保护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布会敏 王妹玲 +2 位作者 孙红 周兆年 张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对发育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热休克蛋白所起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CIHH处理组(CIHH)和对照组(CON)。CIHH动物(连同母鼠)接受56 d相当于海拔3 000 m的低压低氧处理(5 h/d)。应... 目的探讨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CIHH)对发育大鼠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其热休克蛋白所起的作用。方法新生♂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CIHH处理组(CIHH)和对照组(CON)。CIHH动物(连同母鼠)接受56 d相当于海拔3 000 m的低压低氧处理(5 h/d)。应用导管法描记左心室功能及血液动力学,包括左室峰压(LVS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压力最大变化速率(±LVdp/dtmax)、动脉收缩压(SAP)和心率(HR),并观察急性低氧/复氧对其影响。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动物心肌热休克蛋白27(HSP27)、热休克蛋白70(HSP70)和热休克蛋白90(HSP90)mRNA的表达。结果①基础状态下,CON组动物与CIHH组动物之间左心室功能和血液动力学无差异(P>0.05);急性低氧/复氧导致发育大鼠LVSP、±LVdp/dtmax、SAP降低,HR减慢(P<0.05),但CIHH大鼠各参数变化明显小于CON动物(P<0.05)。②基础状态下,CIHH动物心肌HSP70 mRNA表达明显高于CON动物(P<0.05);急性低氧/复氧状态下,CIHH动物心肌HSP27和HSP70 mRNA表达高于CON动物(P<0.05)。结论 CIHH可通过促进心肌热休克蛋白27和热休克蛋白70表达,增强发育大鼠心肌抗急性低氧/复氧损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间歇性低压低氧 左心室功能 热休克蛋白 低氧/复氧 心肌 发育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外侧区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调控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5
3
作者 周秀萍 张建福 +1 位作者 阎长栋 张咏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 :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 (LHA)对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GI -RI)的影响 ,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用电和化学刺激、电损毁神经核团及切断外周神经等方法 ,观察LHA对大鼠胃缺血 30min ,再灌注 6 0min所致损伤的影响并分... 目的 :观察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 (LHA)对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GI -RI)的影响 ,并初步分析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用电和化学刺激、电损毁神经核团及切断外周神经等方法 ,观察LHA对大鼠胃缺血 30min ,再灌注 6 0min所致损伤的影响并分析背侧迷走复合体 (DVC)、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在这一效应中的作用。结果 :①电刺激LHA或LHA内注射L -谷氨酸 (L -Glu) ,GI-RI均显著加重 ;②电损毁双侧LHA则减轻GI-RI;③损毁双侧DVC能取消电刺激LHA对GI -RI的加重 ;④分别切断膈下迷走神经和切除腹腔交感神经节后再电刺激LHA ,GI-RI则减轻。结论 :LHA是对GI-RI具有加重作用的特异性中枢部位 ,DVC以及迷走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神经机制 下丘脑外侧区 大鼠 迷走神经 交感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束核参与室旁核加压素能神经元对大鼠胃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咏梅 张建福 +2 位作者 阎长栋 周秀萍 祁友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23-926,共4页
目的 :探讨孤束核在下丘脑室旁核 (PVN)加压素能神经元对大鼠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GI-RI)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夹闭大鼠腹腔动脉 30min ,松开动脉夹血流复灌 1h的GI-RI模型 ,观察核团内微量注射、电刺激、损毁等对其影响。结果 :PV... 目的 :探讨孤束核在下丘脑室旁核 (PVN)加压素能神经元对大鼠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 (GI-RI)调控中的作用。方法 :复制夹闭大鼠腹腔动脉 30min ,松开动脉夹血流复灌 1h的GI-RI模型 ,观察核团内微量注射、电刺激、损毁等对其影响。结果 :PVN内注射精氨酸加压素 (AVP)能明显减轻GI-RI,且具有剂量 -效应依赖关系 (r=- 0 477,P <0 0 5) ;损毁双侧孤束核 (NTS)或NTS内给予AVP受体阻断剂均能取消电刺激PVN对GI-RI的减轻作用 ;NTS内注射AVP的作用与PVN内注射AVP的效应相似。结论 :孤束核参与下丘脑室旁核加压素神经元对大鼠胃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调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胃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丘脑室旁核 精氨酸升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何海蓉 李平 +1 位作者 孙秀兰 陈启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9-202,共4页
目的 :观察适宜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 (腹腔内注射 D-半乳糖0 .12 mg/ g)致衰老组基础上 ,分别都予以游泳应激 (于水温 18℃ ,水深 15 cm的水中游泳 15 min)。 8周后 ,对各组小鼠进行... 目的 :观察适宜游泳应激对衰老小鼠行为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对照组、D-半乳糖 (腹腔内注射 D-半乳糖0 .12 mg/ g)致衰老组基础上 ,分别都予以游泳应激 (于水温 18℃ ,水深 15 cm的水中游泳 15 min)。 8周后 ,对各组小鼠进行 Y-迷宫、被动回避、平衡耐力等行为学测试 ,测定胸腺指数 ,并取脾脏用 3H- Td R掺入法观察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有丝分裂刺激原 Con A和 L PS的增殖反应。结果 :衰老组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平衡耐力、免疫功能与正常组小鼠相比明显降低 ,但经过 8周游泳应激后 ,正常组、衰老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平衡耐力都明显提高 ,胸腺指数增加 ,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有丝分裂刺激原 Con A和 L PS的增殖反应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适宜游泳应激可改善衰老小鼠行为表现和免疫功能以延缓衰老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半乳糖 衰老 行为 免疫功能 游泳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赵念峰 杨建香 +1 位作者 黄爱杰 孙义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高渗晶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高渗晶胶液复苏组(H组)和复方乳酸钠复苏组(L组),将16只SD大鼠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使用高渗晶胶... 目的观察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高渗晶胶液)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复苏过程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16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高渗晶胶液复苏组(H组)和复方乳酸钠复苏组(L组),将16只SD大鼠制成失血性休克模型后,分别使用高渗晶胶液和复方乳酸钠各6ml/kg进行复苏,在休克前(T1)、休克后60min(复苏前,T2)及复苏后5min(T3)、30min(T4)、60min(T5)时记录血压,取血浆分别测定出血时间(BT)、凝血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两组在T2~T5时BT、TT、PT、KPTT均明显长于T1时(P〈0.05),Fib明显低于T1时(P〈0.05);H组在T3~T5时BT、TT、PT、KPTT均明显短于L组(P〈0.05);两组之间Fib在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渗晶胶液对失血性休克凝血功能有影响,使BT、TT、PT、KPTT延长,Fib降低,但尚未超过机体的代偿范围。应用高渗晶胶液进行液体复苏时应在临床推荐剂量内,同时加强凝血功能的监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 失血性休克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通络方不同时期给药对内毒素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贾先红 吴瑕 +1 位作者 吕俊秀 任玉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肺通络方不同时期给药对内毒素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内毒素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单纯模型组(A组)造模后当日起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即刻给药组(B组)当日起给予补肺通络治疗,延迟给药组(C组)第11天起给予补... 目的:观察补肺通络方不同时期给药对内毒素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方法:内毒素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单纯模型组(A组)造模后当日起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即刻给药组(B组)当日起给予补肺通络治疗,延迟给药组(C组)第11天起给予补肺通络治疗。第28天处死所有小鼠,HE染色观察肺形态学改变,Masson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程度。结果:肺损伤评分A组(0.82±0.14)与B组(0.49±0.14)(P<0.01)和C组(0.34±0.08)(P<0.01)比较,B组与C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纤维化评分C组(14.25±2.25)低于A组(18.44±2.65)(P<0.01)和B组(17.71±3.25)(P<0.05),A组和B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肺通络疗法对内毒素小鼠肺纤维化具有明确治疗作用,但应避免在急性炎症阶段给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补肺通络 急性期 内毒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对老年大鼠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赵智 吴芹 +3 位作者 孙红 张洋 常爱民 王影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中枢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对老年大鼠心功能、单个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月龄〉18个月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老年可乐定组和老年对照组,每组15只,另选4-6月龄的SD大鼠18只为成年组,老年可乐定组大鼠... 目的探讨中枢交感神经活性抑制对老年大鼠心功能、单个心室肌细胞收缩幅度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月龄〉18个月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老年可乐定组和老年对照组,每组15只,另选4-6月龄的SD大鼠18只为成年组,老年可乐定组大鼠以可乐定腹腔注射2周,其他2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2周,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测定,酶分离大鼠心肌细胞,用含不同浓度钙离子或异丙肾上腺素(ISO)的KH液对心肌细胞进行表面灌流,观察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计算其存活率。结果与成年组大鼠比较,老年对照组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升高,且心肌细胞在不同浓度钙离子或IsO刺激下收缩幅度较成年组降低(P〈0.05)。老年可乐定组大鼠±dp/dtmax改善,LVEDP降低,心肌细胞在同等备件刺激下收缩幅度较老年对照组增加(P〈0.05);3组大鼠间细胞存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抑制中枢交感神经紧张性可改善老年大鼠心功能,增加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心肌收缩 细胞存活 年龄因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胃缺血后处理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9
作者 马小波 杜东书 +2 位作者 李豫 张建福 张咏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99-401,共3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大鼠在体胃缺血后处理模型,并初步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胃黏膜损伤的抗氧化机制。方法:78只大鼠分为13组,每组6只。采用单纯胃缺血-再灌注(GI-R)损伤组和假手术组作对照,通过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观察缺血后处理时短暂的再灌... 目的:建立并优化大鼠在体胃缺血后处理模型,并初步探讨缺血后处理对胃黏膜损伤的抗氧化机制。方法:78只大鼠分为13组,每组6只。采用单纯胃缺血-再灌注(GI-R)损伤组和假手术组作对照,通过检测胃黏膜损伤指数,观察缺血后处理时短暂的再灌注(R)-缺血(I)持续时间(R和I分别均为10、20、30和40s组)、R-I循环次数(R20s/I20s反复1、3、5和10次组)以及长时间再灌注开始后给予后处理的时间(R为1、2和4min组),对胃黏膜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测定胃黏膜组织丙二醛(MDA)含量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假手术组、GI-R组及4个不同持续时间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574,P<0.001);假手术组、GI-R组及4个不同循环次数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815,P<0.001);假手术组、GI-R组及3个不同开始时间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499,P<0.001)。各组大鼠胃黏膜MDA含量(F=27.250、31.450和27.520,P均<0.001)和SOD活性(F=72.662、57.220和50.650,P均<0.00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构建并优化了大鼠胃缺血后处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缺血后处理 胃黏膜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控双时值放大器在检测体表窦房结电图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蔡毓英 叶定忠 +4 位作者 林谷秀 高兴亚 张小慧 陈德才 朱思明 《南京医学院学报》 CSCD 1991年第3期171-174,共4页
采用程控双时值放大器检测体表窦房结电图,根据T波的形态与大小,选用单时值或双时值,消除高大T波通过放大器的耦合电容器所引起的伪差,使P前波清晰,起始点明确。通过200例体表窦房结电图的分析,提出使用单时值和双时值的条件和方法。
关键词 窦房结 P前波 体表 心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院机能学实验中心实验教学改革及成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红 高利平 +3 位作者 布会敏 董薇 桑黎黎 郝艳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915-1915,共1页
目的:机能学实验中心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及学生实践能力。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优化重组实验教学内容,采用"以问题为中... 目的:机能学实验中心进行实验教学改革,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及学生实践能力。方法: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优化重组实验教学内容,采用"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法、"探究式"和"研究型"教学方法,改变实验教学手段,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结合,同时引入模拟仿真及虚拟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结果:机能实验中心的学生科研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亦取得较为突出的教学成果。结论:通过一系列实验教学改革,我院机能学实验中心建设得到加强,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得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氨酸改善缺氧性MDCK细胞损伤的作用依赖于ERK1/2、Akt及p38MAPK信号通路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霞 蒋莉 +1 位作者 张咏梅 陈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337-1342,共6页
目的:建立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缺氧模型,进一步阐明甘氨酸对缺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DCK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95%N2和5%CO2的有机玻璃调节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培养24、36、48、72或84 h,用... 目的:建立犬肾细胞(Madin-Darby canine kidney,MDCK)细胞缺氧模型,进一步阐明甘氨酸对缺氧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MDCK细胞置于体积分数为95%N2和5%CO2的有机玻璃调节性密闭容器中,分别培养24、36、48、72或84 h,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甘氨酸对缺氧性损伤MDCK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将MDCK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和甘氨酸处理组,加药后孵育1、2或3 h后,收集细胞总蛋白,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 1 and 2,ERK1/2)、p38MAPK和Akt的磷酸化活性。结果:在所观察的所有缺氧时段内,MDCK细胞MTT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加入甘氨酸后,缺氧24、36或48 h后细胞的增殖能力比缺氧组有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缺氧72或84 h后,甘氨酸未能显示明显的保护作用。缺氧时ERK1/2和Akt的磷酸化活性明显降低,p38MAPK的磷酸化活性明显增高。将甘氨酸加入到缺氧细胞中,ERK1/2和Akt又重新被激活,p38MAPK被抑制。结论:甘氨酸可保护MDCK细胞免于早期缺氧性损伤,该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RK1/2和Akt,抑制p38MAPK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DCK细胞 缺氧 甘氨酸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中枢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智 孙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79-382,共4页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枢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增加,这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所改变,如四肢血流量减少、动脉血压调节发生改变、压力反射作用减弱、动脉管腔增厚以及心血管系统对肾上腺素受体的刺激反应性降低等。这些改变可能是在机... 随着年龄的增加,中枢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增加,这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所改变,如四肢血流量减少、动脉血压调节发生改变、压力反射作用减弱、动脉管腔增厚以及心血管系统对肾上腺素受体的刺激反应性降低等。这些改变可能是在机体衰老过程中维持自身生理功能和机体稳态的重要代偿因素,同时也是促发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研究老年人群交感神经的慢性紧张性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治疗老年人疾病有着很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交感神经系统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胶原蛋白降解产物参与瘤内浸润淋巴细胞的趋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迎松 冯盼盼 李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19-2019,共1页
关键词 基质胶原 蛋白降解 肿瘤侵袭 黑色素瘤细胞 趋化活性 杀伤活性 杀伤率 负协同 阴性对照 趋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uabain对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pS钾通道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成标 潘志强 刘勇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2-144,共3页
肾脏髓袢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TAL)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启动了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其动力来自管周膜上的钠-钾泵。50pS钾通道是管周膜上分布最多的钾通道,在NaCl的主动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50pS钾通道的活性是否受钠-钾泵活... 肾脏髓袢升支粗段(thick ascending limb,TAL)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启动了髓质渗透梯度的形成,其动力来自管周膜上的钠-钾泵。50pS钾通道是管周膜上分布最多的钾通道,在NaCl的主动转运中发挥重要作用。50pS钾通道的活性是否受钠-钾泵活动的影响,目前尚不清楚。本实验利用单通道膜片钳技术,观察钠-钾泵抑制剂ouabain对髓袢升支粗段管周膜50pS钾通道活动的影响,探讨50pS钾通道是否在功能上与钠-钾泵偶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通道 OUABAIN 钠-钾泵 髓袢升支粗段 肾脏 膜片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高渗溶液中对胃酸分泌和胃粘膜血流量抑制效应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洛 田苏平 +1 位作者 李栋生 阎长栋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3-16,共4页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以及用利多卡因消除十二指肠传入信息的技术,观察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对外源性五肽胃泌素(pentagastrin,G_5)引起的胃酸分泌和 GMBF 抑制效应中的作用... 采用氢气清除法测定胃粘膜血流量(gastric mucosal blood flow,GMBF),以及用利多卡因消除十二指肠传入信息的技术,观察传入信息在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对外源性五肽胃泌素(pentagastrin,G_5)引起的胃酸分泌和 GMBF 抑制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静脉灌注 G_5引起胃酸分泌和 GMBF 增加;(2)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可使 G_5激发的胃酸分泌明显减少,而 GMBF 不再增高;(3)使用利多卡因后,在十二指肠灌注高渗盐溶液对胃酸分泌和 GMBF 的抑制性影响消除。这提示十二指肠传入信息不仅可调节生理性胃酸分泌,而且在十二指肠内灌注高渗盐溶液对 G_5刺激胃酸分泌和 GMBF 的抑制性效应中亦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酸分泌量 胃粘膜血流量 十二指肠 传入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槐合剂对实验大鼠脏器摄取LDL和胆固醇排泄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凯 李传富 +3 位作者 李子行 蔡海江 范乐明 申冬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8-292,共5页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脏器对 ̄(131)I-LDL和 ̄(125)I-GLC-LDL的摄取以及胆固醇自体内排出情况。与高胆固醇血症组比较,大槐合剂组大鼠的肝...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技术、气相色谱技术等,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脏器对 ̄(131)I-LDL和 ̄(125)I-GLC-LDL的摄取以及胆固醇自体内排出情况。与高胆固醇血症组比较,大槐合剂组大鼠的肝脏、肾上腺和小肠对 ̄(131)I-LDL摄取显著增加(均为P<0.05),脾脏对 ̄125I-GLC-LDL摄取显著增加(P<0.05)。胆汁中总胆酸含量显著增加(P<0.01)。粪便中总固醇和酸性固醇的净排出量显著增加(均为P<0.01)。结果提示:大槐合剂可以显著增强脏器对LDL的总摄取以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摄取,有效地促进胆固醇自体内排出,可望成为一种远期疗效较好的降胆固醇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脂蛋白 胆固醇 大槐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清除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凯 李传富 +3 位作者 李子行 蔡海江 范乐明 申冬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597-600,共4页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和斑点杂交力法,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清除的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与造型组比较,大槐合剂组LDL经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 本文应用同位素双标记示踪方法、巨噬细胞功能测定和斑点杂交力法,观察了大槐合剂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LDL清除的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影响。与造型组比较,大槐合剂组LDL经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的部分清除率(FCR)均显著增加(P<0.01,P<0.05),非受体途径的第二指数曲线半衰期(t1/2)明显缩短(P<0.05)。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功能显著增强,吞噬指数(K,K’)和校正吞噬指数(α)显著增加(P<0.001,P<0.001,P<0.05),半量清除时间(t1/2)显著缩短(P<0.001)。肝胞液LDL受体mRNA表达的相对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果提示:大槐合剂可同时促进受体和非受体途径清除LDL的作用。为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以治疗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的可能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 高胆固醇血症 大槐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ε对人骨肉瘤细胞迁移侵袭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金霞 曹文嘉 +2 位作者 桑苗苗 郑骏年 裴冬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388-1392,共5页
目的研究磷脂酶Cε(phospholipase C epsilon,PLCε)对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siRNA干扰U2OS细胞PLCε的表达,应用CCK-8实验检测PLCε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改... 目的研究磷脂酶Cε(phospholipase C epsilon,PLCε)对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siRNA干扰U2OS细胞PLCε的表达,应用CCK-8实验检测PLCε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以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模型实验测定细胞迁移能力改变情况,以明胶酶谱实验测定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变化。结果体外合成特异性PLCε基因siRNA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中PLCε的表达;沉默PLCε后,U2OS细胞的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而划痕愈合能力、迁移活力较对照组细胞明显下降,其分泌MMP2的水平也明显下降。结论沉默PLCε可致人骨肉瘤细胞U2O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e SIRNA 增殖 迁移 侵袭 骨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p2a真核表达质粒的鉴定及其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金霞 桑苗苗 +2 位作者 曹文嘉 郑骏年 裴冬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43-648,共6页
背景与目的小G蛋白家族成员Rap2a可调控内皮素和细胞粘附从而影响细胞运动及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属未知。克隆人Ras家族小G蛋白Rap2a的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在肺癌细胞表达,初步探讨Rap2a在肺癌发... 背景与目的小G蛋白家族成员Rap2a可调控内皮素和细胞粘附从而影响细胞运动及细胞与基质间相互作用,但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仍属未知。克隆人Ras家族小G蛋白Rap2a的cDNA,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在肺癌细胞表达,初步探讨Rap2a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Western blot检测Rap2a在肺癌细胞中的内源性表达。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提取细胞总RNA,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逆转录成cDNA,PCR扩增Rap2a基因,酶切后插入pcDNA3.1(+)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Rap2a,采用酶切及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染H1299和A549细胞,Western blot检测目的基因表达。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观察Rap2a对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明胶酶谱实验检测Rap2a对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2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细胞相比,肺癌细胞中Rap2a基础表达水平明显增高。双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DNA3.1(+)-Rap2a成功构建,Werstern blot检测到H1299和A549细胞有相应蛋白表达。迁移实验结果显示转染Rap2a基因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加。明胶酶谱实验结果显示Rap2a过表达后肺癌细胞分泌MMP2的量随之增加。结论人Rap2a真核表达质粒成功构建,Rap2a基因在肺癌细胞株成功表达并能促进肺癌细胞的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克隆 迁移 A549 H129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