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后技术时代的展示艺术——基于世博会展示空间的理论探讨 |
张敏
傅懿瑾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8
|
|
2
|
科学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合谋”下的“游戏”——对“影像时代”中艺术与技术相糅合的反思 |
金丹元
文斌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2
|
|
3
|
论影视景框的艺术活力 |
潘秀通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1 |
1
|
|
4
|
影视动画作品中色彩语言的表意功能 |
曲春景
童云霞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5
|
“意象”美学: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再认识 |
潘秀通
潘源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4
|
|
6
|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废墟”描述及其文本背后的思考——以贾樟柯《三峡好人》、《东》和刘小东《三峡大移民》、《三峡新移民》为例 |
金丹元
杨国柱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7
|
|
7
|
重构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的“囧象”及前提性思考 |
金丹元
宋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8
|
艺术与艺术学的跨出边界及其所引发的思考──兼涉艺术学学科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
金丹元
曹琼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8 |
6
|
|
9
|
屏幕研究:“元媒介”时代影视研究的融合路径 |
张斌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23
|
|
10
|
基于光反射的超大屏幕触控技术研究 |
田丰
夏雪
田晶
张文俊
|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1
|
论明式家具及其艺术 |
陈文平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2
|
邵氏黄梅调电影艺术论 |
蓝凡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2
|
|
13
|
博物馆的功能与艺术的观念 |
林少雄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14
|
2015意大利米兰世博会中国馆的艺术创新及其延伸思考 |
金丹元
周开娅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5
|
影视产业中的集聚经济——从好莱坞到横店 |
李晓蓓
蒋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16
|
影视文化社会身份刍议 |
尤游
戴元光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7
|
艺术让城市更美好——第六届全国艺术学学术研讨会综述 |
赵晓红
汪博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8
|
电影的文献价值与艺术品位——谈新生代电影的成败 |
曲春景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03 |
5
|
|
19
|
对影视剧中母女“共生”关系的审视 |
吴小丽
|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20
|
从电影的发明看其艺术与产业属性——以卢米埃尔兄弟和爱迪生为例 |
林少雄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