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知信行模型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行为影响因素及应对方式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29
1
作者 李金 袁全 +8 位作者 周佳妮 张锐 张力文 冯鑫瑜 王赓 刘诗莉 陈勇 刘家庆 李颖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92-1298,共7页
目的 基于知信行模型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对治疗依从行为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21年4月8日至6月9日,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病门诊招募231名肺结核患者,男性133名,女性98名,年龄(26.97±8.... 目的 基于知信行模型探讨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应对方式对治疗依从行为的调节作用。方法 于2021年4月8日至6月9日,从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结核病门诊招募231名肺结核患者,男性133名,女性98名,年龄(26.97±8.57)岁。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治疗依从认知、信念以及行为水平,应对方式类型(面对、逃避、屈服)及水平。结果 (1)依从认知(β=3.014)、依从信念(β=0.505)对依从行为均有正向预测作用(P<0.01)。(2)依从认知对依从信念有正向预测作用(β=2.587,P<0.01)。(3)屈服在较低水平(■-1s)和平均水平(■)时,依从信念对依从行为的预测作用均有意义(ρ=0.483,95%CI:0.293~0.674,P<0.01;ρ=0.271,95%CI:0.170~0.373,P<0.01),而屈服达到较高水平(■+1s)时,依从信念对依从行为的预测作用无意义(ρ=0.059,95%CI:-0.071~0.189)。(4)回避与依从认知的交互作用对依从信念有负向预测作用(β=-0.144,P<0.05),面对与依从认知的交互作用对依从信念有正向预测作用(β=0.066,P<0.05)。结论 依从认知和信念的提升均可促进结核患者依从行为的发生;屈服应对程度的降低,有利于肺结核患者增强依从信念,建立依从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依从性 知信行模型 中介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市一起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范君 苏倩 +5 位作者 陈健 余雅 汪清雅 张婷 成君 冯鑫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92-796,共5页
目的:对重庆市一起学校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一起学校肺结核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采用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 目的:对重庆市一起学校肺结核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为强化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思路和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2020年12月至2021年5月一起学校肺结核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采用症状筛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和胸部X线摄片(简称“胸片”)开展肺结核筛查,并对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确诊1例病原学阳性肺结核病例(指示病例)后,经过4次接触者筛查及1次随访检查,检出8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和42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校内8例学生患者均集中在指示病例所在班级,该班肺结核罹患率为12.7%(8/63),病原学阳性者占2/8,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34例,潜伏感染率为61.8%(34/55),均全部完成预防性治疗。指示病例所在班级学生发病风险和感染风险均高于其他班级(RR=27.6,95%CI:13.5~56.4)。校内8例学生肺结核患者中,男生6例,女生2例,年龄分布以15岁组最多(6例)。因首次接触者筛查胸片质量差,未能及时发现学生患者,导致后续因症就诊发现3例患者。2例学生潜伏感染者因未规范服药,在预防性治疗期间转为肺结核患者。结论:本次肺结核疫情聚集性明显,筛查质量低、未能规范完成预防性治疗是疫情蔓延的重要原因。在处置学校肺结核疫情时,应提高筛查质量,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情况充分考虑窗口期问题,保证预防性治疗的规范性和完成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结核 疾病暴发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