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中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2000—2006) 被引量:12
1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1-20,共10页
在广泛搜集近年来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涵义与特征、产生背景与实施条件、创新与作用、形式与模式、主要做法、成效与问题、启示与政策建议等问题,初步勾画了土地股份合作制理论体系的初步框架。
关键词 土地股份合作制 基本内容 体系 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研究述评——主要做法、成效、问题与不足 被引量:31
2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0-46,共7页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土地折股;合理设置股权、进行产权界定、明确分配方式、确定组织管理机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典型例子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南海、温岭、苏州、辽中、北京等。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土地股份合...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基本做法主要有土地折股;合理设置股权、进行产权界定、明确分配方式、确定组织管理机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典型例子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南海、温岭、苏州、辽中、北京等。20世纪90年代初中期,土地股份合作制的问题已经显露,到21世纪初期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土地承包权入股也不是重新“归大堆”。当前操作中,第一不宜清一色地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第二不可一刀切地规定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第三不能动摇长期不变的土地承包权;第四推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要坚持在发展中求规范,以规范促发展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主要做法 成效 问题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基本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18
3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3-25,共13页
在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涵义与特征、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背景、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创新与实施条件、土地股份合作制的主要形式与基本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加以整理,分析这些研究的特点与不足,提出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关键词 农村 土地股份合作制 理论研究 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地方财政研究》 2007年第8期13-18,共6页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06年末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2007年中央财政将选择...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加快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06年末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指出,2007年中央财政将选择中央直管企业和烟草行业企业,开展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地方财政也要积极开展试点。2006年5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会议强调,建立和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统筹用好国有资本收益,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深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合理配置国有资本、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预算编制 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国务院常务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中国50多年来宅基地立法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7
5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9-103,共5页
宅基地立法是宅基地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地制度演变与土地管理体制演变,可将宅基地立法分为宅基地私有时期的立法、人民公社时期的宅基地立法、改革开放初期的宅基地立法、城乡土地统管阶段的宅基地立法、城乡土地管理体制... 宅基地立法是宅基地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土地制度演变与土地管理体制演变,可将宅基地立法分为宅基地私有时期的立法、人民公社时期的宅基地立法、改革开放初期的宅基地立法、城乡土地统管阶段的宅基地立法、城乡土地管理体制转轨阶段的宅基地立法等五个阶段。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立法内容,不同的立法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宅基地 立法 特点 内容 沿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国跨越发展的法宝 被引量:5
6
作者 郑有贵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26-27,共2页
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过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大事,树立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从新中国成立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现今已建立起全世界... 中国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通过集中力量办成了一系列大事,树立起了一座座历史丰碑,综合国力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迈上了一个又一个新台阶,从新中国成立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到现今已建立起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越发展 集中力量办大事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有贵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5-23,共9页
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支点。中国共产党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出发,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支点,使农民在政治和... 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战略支点。中国共产党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出发,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解放农民、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支点,使农民在政治和经济上翻身,赢得了农民的广泛参与和支持。解放农民和赢得农民的统一是中国革命成功走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至关重要的原因。农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演进中的选择,也是他们深切认识到只有跟共产党走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选择。农民则以多种方式投身革命事业,在革命中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组成人员而发挥更大作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力军,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工农联盟 农村革命根据地 解放农民 赢得农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的政策建议
8
作者 金明华 陈海秋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近年来中国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种种问题。要推进中国电信普遍服务的全面发展,必须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与技术的政策措施,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农村电信普遍服务滞后问题。
关键词 中国 电信普遍服务 成效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云对新中国区域规划工作的贡献
9
作者 段娟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5-81,共7页
在推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进程中,陈云在区域生产力布局、协作区经济关系等问题上都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他在处理区域规划问题上提出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思想,对解决我国沿海与内地... 在推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进程中,陈云在区域生产力布局、协作区经济关系等问题上都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和不懈的探索。他在处理区域规划问题上提出的"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思想,对解决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布局、工业生产力的合理配置、经济区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等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云 区域发展规划 工业布局 工业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方案和经验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有贵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20年第5期5-11,共7页
中国共产党坚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突破单纯从某一个体或局部资源配置效率出发而难以突破"三农"发展受弱质性困扰的路径锁定,探索形成促进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在如何促进全面协... 中国共产党坚定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突破单纯从某一个体或局部资源配置效率出发而难以突破"三农"发展受弱质性困扰的路径锁定,探索形成促进农村同步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中国方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在如何促进全面协调发展上,基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发展观,构建政策目标体系;在如何促进农村全面发展上,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促进农业农村组织化,完善社区集体统筹和积累机制;在如何拓展"三农"发展空间上,探索形成产业链、价值链、产权联结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等多维途径;在如何实现工农城乡协同发展上,探索实行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相互支持的政策;在如何布局工作上,以重中之重的布局,在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基础上主动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农”短板 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共同富裕 农村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贫困地区为何脱贫难--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几个障碍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有贵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2期61-63,共3页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发展不充分;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缓慢,发展不平衡;一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在资源利用、发展成果分享、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隐患;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促进乡村...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因素:深度贫困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缓慢,发展不充分;内生发展能力提升缓慢,发展不平衡;一些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在资源利用、发展成果分享、项目建设等方面存在隐患;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促进乡村发展的机制不够健全。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持续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贫困地区 内生发展能力 产业扶贫 集体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税费改革的重大意义与宝贵经验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有贵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86-89,共4页
中国共产党征收农业税要实现的功能,是用之于民和服务于民,与封建社会征收农业税用之于和服务于统治阶级有着本质不同。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之初的时间节点作出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历史逻辑的必然,是“大仁政”前后... 中国共产党征收农业税要实现的功能,是用之于民和服务于民,与封建社会征收农业税用之于和服务于统治阶级有着本质不同。中国共产党在21世纪之初的时间节点作出农村税费改革的决策,是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历史逻辑的必然,是“大仁政”前后周期转换的重要标志之一。农村税费改革实现农民负担由治标到治本的历史性之变,成功走出了农民负担“黄宗羲定律”陷阱,促进了政府职能转换和公共服务新政的形成。国家承接农村税费制度改革成本和构建公共财政下新的农村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是农村税费改革成功推进的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业税 历史逻辑 公共服务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历史地位——基于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农业生产力实现路径的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有贵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50,共8页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启动初期的特定历史阶段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而制定的,勾划出了基于实现国家工业化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的远景发展目标,探索了在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下依靠农民自... 《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是在国家工业化战略启动初期的特定历史阶段及其对农业发展的要求而制定的,勾划出了基于实现国家工业化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的远景发展目标,探索了在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实施下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和共同富裕、共同繁荣以聚集力量的农业发展实现路径,探索了在工业化背景下如何推进农业技术改革,在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在对这一《纲要》历史地位的评价上,应当系统考察其制定、原本内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还其本来,不能因为实施中发生的问题而遮蔽其历史贡献,当然,也不能回避实施中的问题及其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农业发展纲要 农业生产力 国家工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之美在于有文化魂——兼评《千村故事》 被引量:3
14
作者 郑有贵 《农业考古》 2017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文明,应把乡村文化的根留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浙江省通过《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促进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推进的实践表明,保护利用...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能片面追求所谓的现代文明,应把乡村文化的根留住。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浙江省通过《千村故事》"五个一"行动计划促进保护利用历史文化村落与美丽乡村建设融合推进的实践表明,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讲好乡村故事,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使美丽乡村有深厚的文化之蕴,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突破口和动力,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保护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还应对如何构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的价值取向、形成基于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体传承发展机制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探索形成讲好乡村故事、传承好乡村文化的实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历史文化村落 传统乡村文化 千村故事 美丽乡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时段视域下乡村改革发展的四大突破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有贵 《农业考古》 2018年第4期263-268,共6页
从长时段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考察可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工业化进程中突围城乡二元结构向融合发展迈进,在打破城乡分治中突围农民单一从事农业,及向多元就业创业拓展发展空间,在生产经营主体重塑中突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从长时段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关系的考察可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工业化进程中突围城乡二元结构向融合发展迈进,在打破城乡分治中突围农民单一从事农业,及向多元就业创业拓展发展空间,在生产经营主体重塑中突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融合发展中突围主要发挥农业的产业功能与向乡村多种功能拓展。中国乡村改革发展实现重大突破,其历史逻辑是与生产力水平提升态势一致的,是由中国在国际上属于后发国家、国内工业化进程中工农城乡关系、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等结构所决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思想路线下顺应历史发展规律取得的重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改革发展 四十年 发展路径 发展能力 乡村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19世纪中期英国交通运输的建设与农业市场的扩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叶明勇 《古今农业》 2009年第3期19-28,共10页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接连掀起公路、运河和铁路建设的高潮,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交通网络,这对于沟通农业与市场的联系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农业所需物资及农产品通过发达的交通能迅速便利地交流,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接连掀起公路、运河和铁路建设的高潮,三者共同形成一个全国性的交通网络,这对于沟通农业与市场的联系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农业所需物资及农产品通过发达的交通能迅速便利地交流,大大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英国农民对市场反应的灵敏也有赖于此,从某种程度上讲也就刺激了农业生产。另一方面,交通运输网络的形成又促进了市场的扩大与完善,这对于英国农业,对于英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19世纪中期英国 交通运输建设 农业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滞缓难题 被引量:2
17
作者 郑有贵 《村委主任》 2011年第14期1-1,11,共2页
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其财产权归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在这种产权制度中,成员共同享有村集体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成员获得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财产权得到较好保障。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经济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 破解 家庭承包经营 财产权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地区50年来土地政策的三次变革透视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海秋 《经济前沿》 2002年第8期23-28,共6页
一、前言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这些经济奇迹的取得,除台湾采取了"鼓励民营事业发展"、"鼓励发展加工业"、"改善投资环境"、"革新... 一、前言 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的台湾地区,在20世纪下半叶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经济奇迹.这些经济奇迹的取得,除台湾采取了"鼓励民营事业发展"、"鼓励发展加工业"、"改善投资环境"、"革新外汇体制"、"改革赋税制度"等一系列政策改革措施外,最关键的就是逐步推行了3次土地改革,即1949年一1969年的第一次土地改革,1979年一1987年的第二次土地改革及1990年以来的第3次土地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政策 变革 台湾省 土地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国前共产党领导下的立法机关的发展与演变
19
作者 姜爱林 陈海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2期75-79,共5页
1921至1949年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立法机关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历程。建国前,共产党领导下的立法机关可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4个时期,其立法机关的设置还只是一... 1921至1949年的28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立法机关从无到有,由弱变强,走过了一段艰难而又曲折的历程。建国前,共产党领导下的立法机关可分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4个时期,其立法机关的设置还只是一种探索和尝试,表现得很不成熟。然而,新中国建立前共产党领导下的立法机关的成就是不可磨灭的。一方面,它为中国革命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另一方面,它为新中国的成立和新中国立法体制的建立、健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党领导 立法机关 发展与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破解村集体经济发展滞缓难题
20
作者 郑有贵 《村委主任》 2010年第07X期22-23,共2页
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其财产权归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在这种产权制度中,成员共同享有村集体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成员获得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一财产权得到较好保障。
关键词 集体经济组织 经济发展 土地承包经营权 破解 家庭承包经营 财产权 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