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度与振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期研究工作进展
1
作者 李录贤 李跃明 +3 位作者 洪灵 闫桂荣 陈常青 申胜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56-258,共3页
本实验室于1985年由原国家计委投资建设,主要支撑学科为力学,其中:固体力学为首批博士点、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王铁军教授和杜善义院士担任.实验室总体定位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开展... 本实验室于1985年由原国家计委投资建设,主要支撑学科为力学,其中:固体力学为首批博士点、首批国家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王铁军教授和杜善义院士担任.实验室总体定位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究重大装备、国家安全、交叉边缘及其它领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强调理论、方法与技术创新.主要研究方向为:(1)固体变形与强度理论;(2)复杂系统动力学与振动控制;(3)超轻多功能结构及多场耦合;(4)结构安全与监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强度理论 振动控制 实验室主任 国家重点学科 固体力学 学术委员会 系统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米材料及其结构的界面强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尚福林 北村隆行 平方宽之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7-452,共16页
介绍了近年来微纳米材料强度实验测试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综述了可用于微纳米材料及其结构中界面强度测试的实验系统、测试方法及结果.主要内容包括:测试微纳米薄膜界面端分层裂纹启裂的夹层悬臂梁方法,测试纳米岛/衬底间界面结合... 介绍了近年来微纳米材料强度实验测试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综述了可用于微纳米材料及其结构中界面强度测试的实验系统、测试方法及结果.主要内容包括:测试微纳米薄膜界面端分层裂纹启裂的夹层悬臂梁方法,测试纳米岛/衬底间界面结合强度的改进AFM(atomic force microscopy)方法,测试裂纹沿界面扩展的预裂纹法,可实现纳米薄膜界面裂纹原位观察的实验测试方法,测试薄膜在疲劳、蠕变条件下界面裂纹扩展的改进4点弯曲法等.除了总结分析测试结果,还讨论了上述实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并指出了微纳米材料界面强度实验研究方面的一些挑战与难点,最后提出了若干需要继续研究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米材料 界面强度 分层 裂纹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孔板消减气流脉动的数值模拟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宋辉辉 韩省亮 +2 位作者 李永东 程剑 许丁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3,108-109,共5页
添加孔板是一种消减压缩机管道系统内气流脉动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尽管在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其设计和制作所需的各个参数尚处于靠经验取值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阐述了孔板消减管道内气流脉动的机理;然后使用流体仿真计算软... 添加孔板是一种消减压缩机管道系统内气流脉动有效而简便的方法,尽管在工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其设计和制作所需的各个参数尚处于靠经验取值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首先阐述了孔板消减管道内气流脉动的机理;然后使用流体仿真计算软件Fluent建立了管道内气体的二维非稳定流动模型,计算了孔板对管道内气流的压力脉动的影响;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搭建了往复式压缩机管道系统实验平台,在进气管线研究了孔板对气流脉动的消减作用。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分析了孔板孔径比对气流脉动的影响,并指出选用恰当孔径比的孔板不仅能有效降低主管线和缓冲器至孔板段管线的压力脉动幅度而且对压缩机进口段管线内压力脉动同样具有良好的消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流脉动 孔板 数值模拟 FLU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孔金属泡沫中的空气自然对流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屈治国 徐治国 +1 位作者 陶文铨 卢天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对水平面上通孔铜金属泡沫中的空气自然对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金属泡沫孔隙率和孔密度对总传热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光表面相比,金属多孔表面有效地强化了自然对流散热,使总热阻至少减小20%左右.金属泡沫传热面积和自然对流... 对水平面上通孔铜金属泡沫中的空气自然对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了金属泡沫孔隙率和孔密度对总传热热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光表面相比,金属多孔表面有效地强化了自然对流散热,使总热阻至少减小20%左右.金属泡沫传热面积和自然对流流动阻力均受孔隙率和孔密度的影响.在较小的孔隙率(ε=0.9)下,对所研究的两个孔密度(400 m-1和1600 m-1),格拉晓夫数Gr存在一个转折点,当Gr小于该转折点值时,孔密度较大的金属泡沫自然对流热阻较小,而当Gr大于该转折点值时,孔密度较小的金属泡沫热阻较小.在较大孔隙率(ε=0.95)及实验所测的Gr范围内,孔密度较大的金属泡沫热阻一直较小.在所研究的两个典型孔密度(800 m-1和1600 m-1)下,孔隙率较小的金属泡沫热阻较小,但是在1600 m-1时,其热阻减小量要明显大于800 m-1时对应的减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孔金属泡沫 自然对流 孔密度 孔隙率 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夹层材料的制备和振动声学性能 被引量:27
5
作者 辛锋先 张钱城 卢天健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75-399,共25页
轻质夹层材料被广泛地用来制备动车组车体和飞机的机身,其结构设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即同时要求质量轻、力学强度高、散热性能好、动力学性能和隔声性能可调等多功能特性.针对动车组高速运行和飞机飞行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振动及噪声问题,... 轻质夹层材料被广泛地用来制备动车组车体和飞机的机身,其结构设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即同时要求质量轻、力学强度高、散热性能好、动力学性能和隔声性能可调等多功能特性.针对动车组高速运行和飞机飞行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振动及噪声问题,以及如何在现有的材料和结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重量并获得更优良的综合性能是材料制备、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声学、智能材料和结构、优化设计等诸多领域工作者面临的共同挑战.结合近年来围绕"超轻多孔结构创新构型的多功能化基础研究"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综述了有关轻质三明治材料及结构振动和声学特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现状,以及相应的主被动控制技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讨论并展望了有关轻质材料和结构动力学性能及隔声性能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治材料及结构 多功能特性 动力学性能 声振耦合 噪音控制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工程教育 被引量:11
6
作者 韩省亮 张陵 伍晓红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9-40,共2页
本文重点探索了如何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借鉴国外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创新模式,培养工科低年级本科学生的工程意识与思维、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钱学森实验班的教学试点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基础力学 教学 高等工程教育 CDIO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岩质边坡稳定动安全系数计算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建军 李跃明 车爱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66-672,共7页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Mohr-Coulomb、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其未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或拉压不等效应,较难反映三维复杂边坡空间应力状态。统一强度理论包含了一系列破坏准则,通过调整参数b可反映中间主应力或中间主切应力的影响... 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用的Mohr-Coulomb、Drucker-Prager屈服准则,其未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或拉压不等效应,较难反映三维复杂边坡空间应力状态。统一强度理论包含了一系列破坏准则,通过调整参数b可反映中间主应力或中间主切应力的影响程度。利用ABAQUS开发了基于统一强度理论材料子程序(UMAT),首先以三维含结构面岩质边坡为例,采用强度折减法,分别计算b为0、0.25、0.5、0.75与1共5种考虑中间主应力不同程度情况下三维含结构面岩质边坡动安全系数曲线。计算结果表明:不同b值情况下所得动安全系数数值不同,但曲线变化形状一样,最小安全系数均发生在相同时刻;另外,为更清晰地了解三维真实应力状态对安全系数的影响,从三维岩质边坡中抽取二维剖面进行了同样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相同b值情况下,三维模型计算所得安全系数较二维模型大;随着b的增大,安全系数增大,说明不考虑中间主应力的二维计算结果低估了安全系数的大小,即三维真实应力状态下的边坡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强度理论 岩质边坡 动安全系数 强度折减 地震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装叶片燕尾型叶根干摩擦力模型及振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自力 上官博 +2 位作者 吴其林 周显丁 曹守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68,共6页
建立了叶片燕尾型叶根与轮缘接触面干摩擦力宏滑移迟滞模型,推导出了干摩擦力的数学表达式.采用一阶谐波平衡法和集中质量弹簧模型对燕尾型叶根叶片系统进行了强迫振动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离心力增大,燕尾型叶根的等效刚度单调... 建立了叶片燕尾型叶根与轮缘接触面干摩擦力宏滑移迟滞模型,推导出了干摩擦力的数学表达式.采用一阶谐波平衡法和集中质量弹簧模型对燕尾型叶根叶片系统进行了强迫振动响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离心力增大,燕尾型叶根的等效刚度单调地增大,存在一个渐近值;等效阻尼先增后减,存在最大值;叶片系统的共振频率随离心力增大而增大,存在最优的离心力使叶片系统阻尼效果最佳.所提出的干摩擦力模型可应用于燕尾型叶根叶片振动响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燕尾型叶根 干摩擦力 谐波平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域交互法在微滑移干摩擦阻尼叶片振动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刘雅琳 徐自力 +1 位作者 上官博 王尚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6,共5页
为准确揭示叶片阻尼系统的动力学特征,首次引入融合时域法(描述非线性力的准确性)和频域法(求解线性系统的高效性)为一体的时频域交互法,对基于微滑移摩擦模型的凸肩阻尼结构叶片系统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并与时域法、频域法的计算结果... 为准确揭示叶片阻尼系统的动力学特征,首次引入融合时域法(描述非线性力的准确性)和频域法(求解线性系统的高效性)为一体的时频域交互法,对基于微滑移摩擦模型的凸肩阻尼结构叶片系统进行了动力响应分析,并与时域法、频域法的计算结果做了比较.计算结果显示: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时频域交互法的计算时间与一阶谐波平衡法相近,仅相当于四阶Runge-kutta法的1/10,相对误差值却不到一阶谐波平衡法的1/2,且保持稳定.研究表明:时频域交互法对于计算微滑移干摩擦阻尼叶片振动响应具有可用性,该方法克服了一阶谐波平衡法无法将微滑移模型的准确性体现在动力学分析中的不足,而且计算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振动 干摩擦阻尼 微滑移模型 时频域交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流体欧拉梁减振评价及残余振动衰减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荆栋 徐晖 王绪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为了评价内嵌式黏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消减运动柔性结构残余振动的效果,进行了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在旋转态下的自适应减振试验,并对试验所测试的残余振动衰减信号进行了处理.针对旋转态下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残余振动信号具... 为了评价内嵌式黏性流体单元自适应减振方法(IVFUM)消减运动柔性结构残余振动的效果,进行了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在旋转态下的自适应减振试验,并对试验所测试的残余振动衰减信号进行了处理.针对旋转态下内嵌黏性流体欧拉梁残余振动信号具有刚体衰减转动的慢变信号与柔性结构残余振动快变信号相耦合的特征,提出一种简明、实用和精度良好的减振效果评价体系——单自由度等效阻尼比法,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信号进行处理,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信号分析结果可有效地评价结构内嵌黏性流体方式对运动的工程柔性欧拉梁残余振动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嵌黏性流体单元法(IVFUM) 残余振动 信号处理 等效阻尼比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剪强度理论的改进型混凝土强度准则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琪玮 尹征南 张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7-212,共6页
在已有混凝土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混凝土强度准则.该准则通过线性插值,将统一双剪强度理论和混凝土拉伸和压缩子午线的实验结果结合起来,改进了?平面的屈服轨迹.结合已有实验结果,研究了统一双剪强度理论中b参数与静水应... 在已有混凝土强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混凝土强度准则.该准则通过线性插值,将统一双剪强度理论和混凝土拉伸和压缩子午线的实验结果结合起来,改进了?平面的屈服轨迹.结合已有实验结果,研究了统一双剪强度理论中b参数与静水应力的关系.该强度准则满足外凸、开口和关于静水应力轴三轴对称等特性,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并且与现有实验结果有很好的近似.同时,所提出的改进型混凝土强度准则也适用于其它工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理论 混凝土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激励微型硅悬臂梁的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宋亚勤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58-764,共7页
用光学探测方法研究了半导体硅悬臂梁的振动问题;运用基于外差干涉原理的实验装置得到了悬臂梁在激光激励下的振动响应(振动振幅和相位随调制激光频率的变化);采用等离子波和热弹性波的数学模型,对悬臂梁的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与理... 用光学探测方法研究了半导体硅悬臂梁的振动问题;运用基于外差干涉原理的实验装置得到了悬臂梁在激光激励下的振动响应(振动振幅和相位随调制激光频率的变化);采用等离子波和热弹性波的数学模型,对悬臂梁的振动进行了理论分析;实验与理论模拟结果吻合得很好,同时通过分析可得:振动相位与调制激光频率的平方根之间有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探测 硅悬臂梁 振动 热弹性波 等离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柱壳自由振动特性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毅 魏光涛 阎桂荣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3,110,共5页
对传统解析法进行了改进,直接将复特征根代入边界条件构造了特征方阵;并基于圆柱壳Flugge模型推导了位移形式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改进的解析法、传递函数法、有限元法和实验方法获得的两端自由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的固有频率... 对传统解析法进行了改进,直接将复特征根代入边界条件构造了特征方阵;并基于圆柱壳Flugge模型推导了位移形式的传递函数矩阵。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改进的解析法、传递函数法、有限元法和实验方法获得的两端自由边界条件下圆柱壳的固有频率和模态。研究结果表明:改进的解析方法其特征方阵表达式简单且易于实现;同时通过与有限元和实验方法的对比,验证了改进解析法和位移形式传递函数矩阵的正确性;传递函数法相对于传统解析法对舍入误差敏感,可以通过增加字长的方式进行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壳 Flugge模型 传递函数法 有限元 模态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磁悬浮系统的转子周期性振动抑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文军 孙岩桦 虞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5-58,共4页
为了有效抑制电磁轴承支承转子的周期性振动,研制了一种结构为重复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器.该混合控制器不仅保证了磁轴承的动态特性,而且消除了系统中的周期性扰动.通过讨论重复控制器的增益系数、截止频率... 为了有效抑制电磁轴承支承转子的周期性振动,研制了一种结构为重复控制和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相结合的混合控制器.该混合控制器不仅保证了磁轴承的动态特性,而且消除了系统中的周期性扰动.通过讨论重复控制器的增益系数、截止频率对磁轴承的响应速度、稳定性的影响,给出了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和参数整定方法.采用高速磁悬浮电机对磁轴承的性能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态特性,可有效地抑制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周期性振动,并减少了转子频谱中的三倍频成分,从而提高了电磁轴承的支承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磁悬浮系统 周期性振动 振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轻多孔金属材料的多功能特性及应用 被引量:257
15
作者 卢天健 何德坪 +3 位作者 陈常青 赵长颖 方岱宁 王晓林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7-535,共19页
超轻多孔金属是近年来随着多样化需求的材料制备以及机械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新颖多功能材料,是材料的选择及其性能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有关多孔金属材料与结构基础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涉及材料制备、性能表... 超轻多孔金属是近年来随着多样化需求的材料制备以及机械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一类新颖多功能材料,是材料的选择及其性能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有关多孔金属材料与结构基础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涉及材料制备、性能表征等方面,着重于探讨多孔金属的多功能复合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金属材料 制备工艺 力学行为 物理波传播 传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孔泡沫铝的孔结构控制 被引量:34
16
作者 张钱城 卢天健 +1 位作者 何思渊 何德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70,352,共17页
为适应高技术应用中超轻闭孔泡沫铝对孔结构更高的控制要求,对过去十余年中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了胞体尺寸、孔隙率和孔形貌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定了孔结构控制的关键步骤和相互关系,建立了熔体发泡法影响孔结构控... 为适应高技术应用中超轻闭孔泡沫铝对孔结构更高的控制要求,对过去十余年中进行的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系统整理,发现了胞体尺寸、孔隙率和孔形貌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确定了孔结构控制的关键步骤和相互关系,建立了熔体发泡法影响孔结构控制的工艺技术框架,结合该框架系统论述了3个关键孔结构控制参数(胞体尺寸、孔隙率和孔形貌)与实际应用、制备技术、工艺过程的关系.研究表明,孔结构演变和制备技术工艺中黏度、发泡时间、凝固方式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互为因果,使得发泡和凝固过程变得十分复杂,给孔结构控制带来困难.要获得高孔隙率泡沫铝,对于纯铝泡沫,不仅需要根据熔体泡沫化时间与孔隙率的对应关系精确控制孔隙率,而且要在孔隙率-时间平台段适时凝固以控制孔径和均匀性,而对于泡沫铝合金,还需要采用多向凝固模式,克服凝固过程中固-液两相区的附加力场引发的收缩问题.对于新型球形孔泡沫铝合金,则需要进一步控制适量的发泡剂(1.0%)和发泡搅拌时间(100 s),使平台段降至低孔隙率阶段.面对高技术领域新的需求,提出的二次发泡法较其他技术在制备异型件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并且其延伸发展技术在多功能大型面板开发上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材料制备 孔结构 二次发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金属复合装甲抗弹约束效应述评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桂武 倪长也 +2 位作者 金峰 乔冠军 卢天健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15,24,共10页
通过对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及其陶瓷约束的介绍,综述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表征和3种陶瓷约束(轴向、侧向和三维约束)对抗弹性能及机理的影响.作者认为,采用金属铸造工艺制备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加强对新型... 通过对陶瓷/金属复合装甲及其陶瓷约束的介绍,综述了陶瓷复合装甲的抗弹性能表征和3种陶瓷约束(轴向、侧向和三维约束)对抗弹性能及机理的影响.作者认为,采用金属铸造工艺制备金属封装陶瓷复合装甲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加强对新型陶瓷复合装甲的综合抗弹性能表征、动力学特性、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复合装甲 抗弹性能 抗弹机理 约束效应 性能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点阵金属三明治板的抗侵彻性能模拟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倪长也 金峰 +1 位作者 卢天健 李裕春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25-1137,共13页
对3种不同的点阵金属芯体三明治板受钢质弹丸侵彻作用下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包括空心金字塔三明治板、嵌入陶瓷柱金字塔三明治板和注入环氧树脂陶瓷金字塔三明治板.随着结构、材料复杂性的递增,以期望从中得出各子结构、... 对3种不同的点阵金属芯体三明治板受钢质弹丸侵彻作用下的抗侵彻性能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包括空心金字塔三明治板、嵌入陶瓷柱金字塔三明治板和注入环氧树脂陶瓷金字塔三明治板.随着结构、材料复杂性的递增,以期望从中得出各子结构、各材料在三明治板抗侵彻过程中的吸能表现.弹丸作用于板的入射速度及出射速度也是关注的重要参数,用以量化确定三明治结构各组分对弹丸的弹道极限和抗侵彻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陶瓷材料因其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等特点,可以显著提高金属三明治板结构的抗侵彻能力;环氧树脂材料可使离散的板结构保持整体性,在三明治板受侵彻作用时,吸收大量能量,从而实现大幅提高结构的抗侵彻性能的目的;因其材料/结构的完备性,注入环氧树脂陶瓷金字塔三明治板具有最高的弹道极限速度,抗侵彻能力也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彻 超轻结构 三明治板 弹道极限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OD降阶模型的气动弹性快速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刚 李跃明 +2 位作者 闫桂荣 徐敏 曾宪昂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65-1769,1796,共6页
CFD/CSD耦合数值模拟是解决复杂气动弹性问题精度最高的方法,但同时也是计算效率最低的方法。研究了气动弹性系统的时域POD降阶模型方法,并引入平衡截断技术进一步降低时域POD/ROM的阶数,从而有效克服了时域POD/ROM阶数过高的缺点。以AG... CFD/CSD耦合数值模拟是解决复杂气动弹性问题精度最高的方法,但同时也是计算效率最低的方法。研究了气动弹性系统的时域POD降阶模型方法,并引入平衡截断技术进一步降低时域POD/ROM的阶数,从而有效克服了时域POD/ROM阶数过高的缺点。以AGARD445.6机翼为例,说明了时域POD/ROM建模的各个细节,并将其用于气动弹性动响应及颤振边界的预测。计算结果表明,POD/ROM具有接近CFD/CSD耦合计算的精度,同时又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约1到2个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阶模型 正则正交分解 平衡截断 计算气动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高强点阵金属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钱城 卢天健 闻婷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7-169,共13页
如何在现有的材料和结构基础上减轻重量并获得更优良的力学性能是材料和力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概述了国内外轻质点阵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技术,评价了点阵金属三明治板的关键焊接技术,并根据各类点阵金属材料的微结构特征分析了其静态力... 如何在现有的材料和结构基础上减轻重量并获得更优良的力学性能是材料和力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概述了国内外轻质点阵金属材料的主要制备技术,评价了点阵金属三明治板的关键焊接技术,并根据各类点阵金属材料的微结构特征分析了其静态力学性能.针对点阵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强化的关键点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和阐述了点阵金属材料强化研究的关键进展,讨论并展望了轻质材料和结构的研究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结构 夹层板 制备 力学性能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