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张掖市举办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
- 1
-
-
作者
无
-
机构
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林业》
2019年第4期48-48,共1页
-
文摘
为进一步推动全市林果产业快速和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6月11日至12日,张掖市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举办了全市特色林果技术骨干培训班。培训班采取集中授课、现场培训、外出观摩学习等多种形式。
-
关键词
特色林果
张掖市
技术骨干
林业工作站
-
分类号
C975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张掖市荒漠化成因、问题与防治初探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朱晓辉
陆瑛
-
机构
张掖市林业勘查设计队
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03年第2期44-47,共4页
-
文摘
位于河西走廊中段的张掖绿洲作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商品粮重镇,素有"金张掖"的美称。然而在境内两大沙区数以万计的沙丘的分隔包围之下,该区又面临着严重的荒漠化威胁。在全区荒漠化普查(监测)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当地防沙治沙以及沙产业开发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张掖市实施荒漠化治理工程的对策。
-
关键词
张掖市
荒漠化
成因
防治
沙产业
现状
演变
危害
-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苹果梨规范栽培技术要点
- 3
-
-
作者
刘建泉
金吉庆
杨建红
-
机构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甘肃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57-59,共3页
-
文摘
总结了民乐、张掖两地苹果梨栽培技术 ,并在参考了果树新技术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 。
-
关键词
苹果梨
栽培技术
建园
整形修剪
水肥管理
采收
-
分类号
S661.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凯特杏的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 4
-
-
作者
冯军仁
高小兰
蔡建英
汪永洋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林业科学研究院
张掖市甘州区林业局
张掖市林科院
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落叶果树》
2008年第4期40-42,共3页
-
文摘
甘肃省张掖市的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半荒漠干旱气候。2001年引入凯特杏试栽,表现抗霜冻能力强。早果、丰产、稳定性强。定植第2年结果,第3年666.7m^2产500kg以上,第4年2500—3000kg,第5年5000—6000kg,第6年8000—9000kg。果实7月上中旬成熟,平均单果重135g,最大22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芳香甘甜,品质优良。主要技术措施:密植,壮苗精栽;加大有机肥料投入;适当控氮,重视磷、钾、微量元素肥料及有机液态肥的施用;重视叶面追肥;合理灌水;采用纺缍树形,幼树和结果树修剪以短截为主,合理疏枝,开张角度;幼旺树用PBO控长促花;通过回缩结果枝组、短截结果枝和疏果,控制负载量;及时防治梨小食心虫等。
-
关键词
凯特杏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
分类号
S662.2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甘肃马鹿产茸量与年龄及体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3
- 5
-
-
作者
刘建泉
杨全生
李世霞
杨建红
-
机构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甘肃省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6-87,共2页
-
文摘
对甘肃马鹿产茸量与年龄及体质量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甘肃马鹿鹿茸生长规律符合理查得方程、修正指数曲线、逻辑斯蒂曲线和严格苏马克曲线 4种生物生长曲线 ;产茸量与体质量增长存在直线和幂函数回归关系。
-
关键词
甘肃
马鹿
产茸量
生长方程
回归分析
年龄
体质量
-
Keywords
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
Hartshorn harvest
Growth equation
Regression analyses
-
分类号
S865.42
[农业科学—野生动物驯养]
-
-
题名红富士苹果喷布碧护试验初报
- 6
-
-
作者
魏治国
温源
汪永洋
李庆会
张铁峰
魏佳峰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
-
出处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0年第2期16-16,共1页
-
文摘
碧护(0.136%赤·吲乙·芸苔)是德国阿格福农林环境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并生产的植物源生长调节剂,产品内含赤霉素、芸苔素内酯、吲哚乙酸、脱落酸、茉莉酮酸等8种天然植物激素成分,10多种黄酮类催化平衡成分和近20种氨基酸类化合物及抗逆诱导剂等,具有诱导作物产生抗逆性、促进生根、增加产量、健壮植株、延缓衰老等功能。
-
关键词
红富士苹果
试验初报
芸苔素内酯
环境生物技术
生长调节剂
吲哚乙酸
植物激素
茉莉酮酸
-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1年生青海云杉休眠枝扦插试验
- 7
-
-
作者
张艳珺
孟好军
魏治国
-
机构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林业局
甘肃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张掖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
文摘
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系扦插难生根性树种,为解决扦插枝条生根难、成活率不高的问题,采用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青海云杉1年生休眠枝条处理后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处理8(50 mg.kg-1的GGR6号浸泡2 h)为最佳组合,1年生青海云杉扦插苗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成活率、顶梢生长量、顶梢粗度等方面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成活率为81.33%,顶梢生长量3.46 cm,顶梢粗度为1.47 cm。
-
关键词
青海云杉
休眼枝
扦插试验
-
Keywords
Picea crassifolia
dormant branch
cutting experiments
-
分类号
S791.1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