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掖市玉米制种连作种植的不利影响与措施 被引量:27
1
作者 侯格平 吴子孝 索东让 《中国种业》 2012年第1期31-32,共2页
连作种植已成为影响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日益突出的问题,从制种产业现状、连作种植产生的不利因素、应对措施、发展前景4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制种 连作 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上农模式研究——以张掖市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模式为例
2
作者 李长江 王娟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7期9-9,共1页
生态高值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本文针对张掖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模式——上农模式开展研究,对其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剖析,确定该模式的发展及对策,努力将张掖市打造成为西北生态高值农业的样板区。
关键词 生态高值农业 循环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克鹏 张仁陟 索东让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99-703,共5页
在长期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基础上,通过单施化肥以及化肥与其它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22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 在长期小麦和玉米轮作的基础上,通过单施化肥以及化肥与其它有机肥料的配合使用,研究不同施肥对河西灌漠土有机氮组分的影响。采用1965年Bremner提出的土壤有机氮分级方法,对22年有机肥与化肥定位试验中的耕层土壤有机氮组成进行分级。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对河西灌漠土全氮和土壤有机氮组成有显著影响,施肥对不同形态有机氮的影响取决于肥料种类。与单施化肥相比,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后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氨基酸态氮和酸解未知氮显著增加,氨基糖态氮含量也有所提高。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氮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酸解性氮与非酸解性氮的含量。在酸解性氮中,化学氮肥显著提高了铵态氮的含量,对氨基酸氮、氨基糖氮和酸解未知态氮影响较小。施用磷、钾肥对河西灌漠土全氮和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土壤有机氮组分 有机肥料 灌漠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农田磷钾养分平衡及肥料利用率长期定位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孙宁科 李隆 +1 位作者 索东让 王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09-1016,共8页
采用连续24年田间定位试验和养分差减法研究了河西农田磷钾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磷素养分投入始终大于产出为正平衡,化学磷肥连施(NP、NPK)平均盈余率43.3%~97.0%;小麦、玉米化肥磷总利用率平均为37.3%~40.5%和22.3%~... 采用连续24年田间定位试验和养分差减法研究了河西农田磷钾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肥料利用率,结果表明,磷素养分投入始终大于产出为正平衡,化学磷肥连施(NP、NPK)平均盈余率43.3%~97.0%;小麦、玉米化肥磷总利用率平均为37.3%~40.5%和22.3%~30.5%,比短期试验利用率分别增加12.8%~22.9%和5.9%~9.5%。有机肥与化学磷肥配施(MNP、MNPK)平均盈余率211.3%~277.9%;小麦、玉米磷素总利用率分别为18.0%~18.3%和16.3%~19.4%,比试验初利用率增加5.4%~8.5%和5.8%~6.6%。连施有机肥适量减少化学磷肥用量是平衡施磷的科学之举。钾素投入始终不抵作物携带量,农田钾素为负平衡,长期施用有机肥(MN、MNP)不能平衡土壤钾素,平均亏缺-38.6%^-47.2%,小麦、玉米作物有机肥钾总利用率57.8%~59.8%和34.1%~54.1%,比试验初增加8.4%~22.3%;连施化学钾肥平均亏缺-36.2%^-67.8%,小麦、玉米钾肥利用率53.1%和29.5%,比试验初增加7.4%~36.4%。在有机肥基础上增施化学钾肥是现代作物生产的必需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钾养分 盈余率 亏缺率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用量及需肥进程 被引量:7
5
作者 孙宁科 李隆 +2 位作者 索东让 李小刚 吴海燕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5-100,共6页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及需肥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种玉米N、P2O5、K2O适宜施用量分别为300、90、75 kg/hm,N、P2O5、K2O利用率分别为33.8%、18.0%、72.0%;生产100 kg种子吸收N、P2O5、K2O分...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对河西走廊制种玉米氮磷钾适宜施用量及需肥进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种玉米N、P2O5、K2O适宜施用量分别为300、90、75 kg/hm,N、P2O5、K2O利用率分别为33.8%、18.0%、72.0%;生产100 kg种子吸收N、P2O5、K2O分别为2.56、1.11、4.02 kg。制种玉米拔节前段需肥量较大,氮、磷、钾分别占总吸收量的43.6%、37.8%和58.3%;拔节~抽雄分别占22.1%、27.8%和18.3%;抽雄~灌浆期分别占26.4%、19.4%和14.5%;后期较少,分别占8.0%、15.7%和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养分吸收量 养分利用率 施肥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制种田与生产田玉米需肥特点比较 被引量:12
6
作者 索东让 李隆 +1 位作者 孙宁科 吴海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6-823,共8页
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但存在制种玉米超量滥施化肥问题。因此,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同一组合杂交种玉米生产试验田作对照,研究了自交系玉米制种田氮、磷、钾需肥量及需肥特点。结果表明,制种田玉米... 河西走廊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但存在制种玉米超量滥施化肥问题。因此,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样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同一组合杂交种玉米生产试验田作对照,研究了自交系玉米制种田氮、磷、钾需肥量及需肥特点。结果表明,制种田玉米种子产量明显小于生产田玉米,制种田子粒产量是生产田的0.6114倍;制种田全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均小于生产田,分别是生产田的0.738倍、0.624倍、0.733倍;生产百公斤玉米种子吸收氮(N)、磷(P2O5)、钾(K2O)养分平均为2.653 kg、1.115 kg和3.447 kg;N∶P2O5∶K2O比例为1∶0.42∶1.30。养分累积进程也不同,苗期养分吸收量制种田大于生产田,拔节期相近,拔节后制种田均小于生产田,养分累积量平均为生产田的63.0%~85.3%。因此,相比生产玉米,制种玉米应适当减少施肥量,并增加苗期养分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大田玉米 百公斤产量需肥量 养分累积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赤霉素浸种对马铃薯实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薛龙 杨雅萍 +2 位作者 徐娅梅 韩占伟 李学才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对马铃薯实生籽09、10、15进行催芽,研究分析了不同催芽浓度对实生苗的成苗数、株高、单株结薯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赤霉素最佳催芽浓度不同;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也容易导致幼苗抗逆性降低;使用... 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分别对马铃薯实生籽09、10、15进行催芽,研究分析了不同催芽浓度对实生苗的成苗数、株高、单株结薯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赤霉素最佳催芽浓度不同;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也容易导致幼苗抗逆性降低;使用赤霉素催芽可降低马铃薯株高,促进植株地下部分的增长;使用赤霉素催芽可提高实生苗单株结薯数,可以提高收获种薯的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霉素 马铃薯 实生苗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需肥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勇 索东让 孙宁科 《农学学报》 2012年第8期37-43,共7页
针对制种玉米开展需肥规律研究为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高制种产量,减少盲目施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高、中、低3种施肥水平下进行多点田间试验,研究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使产量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测定主要生育时... 针对制种玉米开展需肥规律研究为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提高制种产量,减少盲目施肥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在高、中、低3种施肥水平下进行多点田间试验,研究施肥量和产量的关系,使产量潜力得到最大发挥。测定主要生育时期干物质和养分累积进程,研究制种玉米需肥习性和需肥特点。结果表明,足量施肥条件下‘郑单958’和‘沈单16号’的平均种子产量为7744.5kg/hm2;生产百千克玉米种子需要N、P2O5、K2O等养分分别为2.653kg、1.115kg、3.449kg;氮磷钾需肥结构为1:0.42:1.30;三叶期、六叶期、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成熟期干物质累积进程分别为0.11%、4.0%、21.3%、50.4%、94.9%和100%;苗期至拔节时段氮磷钾累积速率分别为43.6%、37.8%、58.3%,拔节至抽雄时段分别为22.1%、27.1%和18.3%,抽雄至灌浆时段分别为26.3%、19.9%和14.5%,灌浆至成熟时段分别为8.0%、15.7%和8.9%。中量施肥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制种玉米养分需求,超量施肥对提高产量和养分吸收无明显影响,养分吸收峰值在拔节期。因此,在制种玉米施肥技术上要重施基肥,拔节期补施氮钾肥,抽雄期补施氮磷肥,既可满足制种玉米成熟期对养分的需求,同时也能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需肥特点 累积速率 河西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区硼肥对油菜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东昱 陈修斌 +2 位作者 夏叶 李文伟 马丽君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02-104,共3页
在张掖市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农业区,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硼肥,进行旱作油菜叶面喷施,研究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硼肥浓度的提高,油菜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单株角果数、单角粒数、单株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等经济... 在张掖市沿祁连山冷凉旱作农业区,通过使用不同浓度硼肥,进行旱作油菜叶面喷施,研究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硼肥浓度的提高,油菜株高、茎粗、植株开展度、单株角果数、单角粒数、单株分枝数、主花序长度等经济性状表现均优于对照;增产效果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加,当硼肥浓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产量开始下降,呈抛物线型的变化趋势,硼肥叶面喷施浓度为0.4%时,其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肥 油菜 增产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啤酒大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孙炳玲 韩顺斌 《耕作与栽培》 2008年第4期38-39,共2页
通过对氮、磷化肥不同施用量在啤酒大麦甘啤4号上的田间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河西走廊种植甘啤4号化肥用量为N112.5kg/hm2、P2O575kg/hm2时,产量可达7937.5kg/hm2、蛋白质含量10.9%。
关键词 啤酒大麦 施肥 产量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积兵 张立荣 +2 位作者 陈建陇 陈晓军 郝铠 《中国种业》 2010年第2期69-70,共2页
超甜玉米是由sh2胚乳突变基因控制的.它的优点是子粒中蔗糖含量高,是普通甜玉米的2倍.但种子活力弱,发芽率80%-85%,田间出苗率一般仅为50%~60%。如何改进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弱、发芽率低的问题,是当前超甜玉米种子生产上亟待... 超甜玉米是由sh2胚乳突变基因控制的.它的优点是子粒中蔗糖含量高,是普通甜玉米的2倍.但种子活力弱,发芽率80%-85%,田间出苗率一般仅为50%~60%。如何改进超甜玉米种子活力弱、发芽率低的问题,是当前超甜玉米种子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于2004—2008年对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整套超甜玉米种子生产技术。目前生产出的超甜玉米种子发芽率可达到93%-95%.田间出苗率可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技术规程 玉米种子 种子生产技术 种子发芽率 超甜玉米 田间出苗率 种子活力 蔗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种薯级别对马铃薯品种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国森 王托和 赵莲芝 《中国种业》 2015年第3期59-60,共2页
4个品种的3个不同级别种薯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原种产量较原原种高5%~40%;但与一级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原种较缺少情况下,可以用一级种作为种薯使用。原原种、原种几乎不感染卷叶病和花叶病,晚疫病感染也相对较少,但随着种薯级别的增加... 4个品种的3个不同级别种薯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原种产量较原原种高5%~40%;但与一级种之间差异不显著。在原种较缺少情况下,可以用一级种作为种薯使用。原原种、原种几乎不感染卷叶病和花叶病,晚疫病感染也相对较少,但随着种薯级别的增加,病害逐渐加重。甘肃河西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上,可以将三级种薯体系推广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种薯 级别 产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大麦合理栽培措施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炳玲 赵连芝 +2 位作者 徐娅梅 牛步政 赵向田 《耕作与栽培》 2009年第4期17-18,共2页
春季干旱低温是影响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啤酒大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生产上因栽培方式及种植密度混乱对啤麦产量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啤酒大麦覆膜穴播与露地条播及不同密度研究。研究表明覆膜穴播是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啤... 春季干旱低温是影响河西走廊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啤酒大麦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目前生产上因栽培方式及种植密度混乱对啤麦产量的影响,我们开展了啤酒大麦覆膜穴播与露地条播及不同密度研究。研究表明覆膜穴播是河西沿祁连山冷凉灌区啤酒大麦首选的种植方式,播量以450~520万粒/hm2最佳,如采用露地条播则播量以600~675万粒/hm2为益。覆膜穴播啤酒大麦具有明显的增温和蓄水保墒作用,能有效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具有一定的抗旱节水作用,在沿山冷凉灌区啤酒大麦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栽培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州区设施蔬菜发展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甄东升 谢颖 陈海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年第11期14-15,共2页
调查分析了甘州区设施蔬菜发展的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
关键词 甘州区 设施蔬菜 发展现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春玉米需肥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炳贤 索东让 孙宁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3年第17期34-37,共4页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平均产量848 kg/亩,中量施肥水平(N25P10K10)完全可使玉米达到高产水平,超量施肥是徒劳的。氮(N)、磷(P2O5)、钾(K2O)吸收量为18.66 kg/亩、9.07 kg/亩、23.28 kg/亩;生产百公斤籽粒需N 2.20 kg、P2O51.07 kg、K2O 2.7k...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平均产量848 kg/亩,中量施肥水平(N25P10K10)完全可使玉米达到高产水平,超量施肥是徒劳的。氮(N)、磷(P2O5)、钾(K2O)吸收量为18.66 kg/亩、9.07 kg/亩、23.28 kg/亩;生产百公斤籽粒需N 2.20 kg、P2O51.07 kg、K2O 2.7kg、需肥结构为1∶0.486∶1.25。玉米拔节期氮、磷、钾累计速率分别为32.7%、29.5%和51.5%,拔节期至抽雄期为24.6%、21.6%和24.1%,抽雄期至灌浆期为32%、32.4%和20.6%,后期很小。施肥应重施基肥,中期应轻补氮肥、钾肥,不补施磷肥,抽雄期重补施氮肥,轻补磷肥,不补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氮磷钾需肥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玉米蓄水规律与节水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荣 王娟 李长江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7期92-93,共2页
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用水比较经济,但植株高大,绝对需水量较多,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据研究667m2产籽粒500kg,需水量在250~300m3。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 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用水比较经济,但植株高大,绝对需水量较多,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据研究667m2产籽粒500kg,需水量在250~300m3。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相对湿度小,光照强,日照时数长,风力强,需水量就大。凡生长期长,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的品种,蒸腾量较大,因而需水量也大。随着深耕深度、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蓄水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制种连坐种植产生的不利因素与应对措施及发展前景浅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思昉 王乐赟 +2 位作者 吴子孝 侯格平 索东让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3期9-11,共3页
连坐种植已成为影响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日益突出的问题。从制种产业现状、连坐种植产生的不利因素、应对措施、发展前景4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为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制种连坐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金凯3号的亲本特性与高产制种技术
18
作者 张立荣 郝铠 +1 位作者 周积兵 赵开雄 《陕西农业科学》 2013年第2期252-253,共2页
金凯3号属于中晚熟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的特点。经过近三年的制种试验研究,总结出了该品种亲本繁殖和高产制种技术,为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保障。
关键词 金凯3号 高产 优质 多抗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新品种金源早247
19
作者 陈晓军 郝铠 +4 位作者 黄有成 周积兵 张立荣 吴国菁 陈建陇 《中国种业》 2011年第2期74-74,共1页
金源早247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用自选系金103作母本、S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0年30号。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金源 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玉米单交种 杂交选育 甘肃省 母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品种兴达1号的选育与栽培要点
20
作者 薛龙 杨雅萍 +3 位作者 袁克录 吴诚文 吴志强 王霞 《中国种业》 2011年第12期60-60,共1页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从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原材料进行选育。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 玉米育种是以利用杂种优势为主,从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为原材料进行选育。就玉米杂交种而言,一般5~7年更换1次。近几年甘肃省玉米育种工作者通过育种攻关,选育出了几个适应不同生态区种植的品种,但适用范围小,推广面积上不去,跟不上全省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栽培要点 选育 玉米育种 特殊配合力 一般配合力 玉米杂交种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