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掖市熟地水稻产量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存才 王海峰 潘金生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4年第1期77-80,共4页
本文对张掖市的熟地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磷二因子对熟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二元二次回归产量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较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在当... 本文对张掖市的熟地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氮、磷二因子对熟地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二元二次回归产量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较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在当前条件下以高产为目标时,各因子的适宜用量,明确了二因子在增产中的作用是磷肥大于氮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模型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的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存才 李泽 +1 位作者 谢颖 陈福平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8-29,共2页
张掖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的特征徐存才,李泽,谢颖,陈福平(甘肃省张掖市农技中心734000)近年来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引起了重视,经试验和生产实践证实,我市微量元素已成为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缺乏微量元... 张掖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与分布的特征徐存才,李泽,谢颖,陈福平(甘肃省张掖市农技中心734000)近年来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引起了重视,经试验和生产实践证实,我市微量元素已成为农作物产量的限制因子,缺乏微量元素的土壤分布十分广泛,对微量元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微量元素 分布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耕地土壤养分亏缺与措施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海峰 潘金生 《甘肃农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22,共2页
一、耕地土壤及养分投入基本情况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海拔1410~2230米。总耕地面积68.63万亩,主要耕种土壤类型为灌耕土、潮土、耕灌灰钙土等。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46%,最高为2.96%,最低0.51%,低于2%的面积61.84万亩... 一、耕地土壤及养分投入基本情况张掖市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海拔1410~2230米。总耕地面积68.63万亩,主要耕种土壤类型为灌耕土、潮土、耕灌灰钙土等。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546%,最高为2.96%,最低0.51%,低于2%的面积61.84万亩,占总耕地90.1%。全氮平均含量为0.0814%,最高达0.155%,最低0.020%。平均C:N为11:1,含氮低于0.1%的面积59.31万亩,占总耕地86.4%。速效磷平均含量为6.5ppm,最高23.3ppm,最低不足1ppm,低于10ppm的面积59.94万亩,占总耕地8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耕地土壤 养分亏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种植业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峰 潘金生 徐存才 《甘肃农业科技》 1998年第3期2-4,共3页
在对张掖市“八五”期间种植业现状、发展种植业的优势、潜力和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种植业“九五”规划指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种植业 可持续发展 对策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及对策
5
作者 徐存才 杨德军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64-266,268,共4页
利用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对张掖市的种植业发展进行了简要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种植业总体发展的趋势是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表1.
关键词 种植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 对策 甘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的研究
6
作者 徐存才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5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对张掖市的地膜玉米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氮、磷三因子对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 本文对张掖市的地膜玉米采用了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密度、氮、磷三因子对地膜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及因子间的配合关系。根据试验资料,建立了三元二次回归产量和经济效益模型,与实际资料拟合好,达到了极显著水准。并通过对模型的分析,明确了当前生产条件下以高产高效为目标时,各因子适宜用量,明确了三因子在增产增收中的作用是氮肥大于密度,密度大干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栽培 产量 模型 经济效益 张掖市 塑料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7
作者 曹佩琴 马林 谢颖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3期5-6,共2页
通过对张掖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的张掖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对策是 :因地制宜 ,发挥资源优势 ;加速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引进 ;合理布局 ,发挥优质专用小麦的特性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认定和监测体系 ;... 通过对张掖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提出的张掖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对策是 :因地制宜 ,发挥资源优势 ;加速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的选育和引进 ;合理布局 ,发挥优质专用小麦的特性 ;建立健全产品质量认定和监测体系 ;政策扶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专用小麦 生产现状 发展 因地制宜 品种选育 生产布局 产业化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地区小麦大豆带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效应的研究
8
作者 徐存才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17-18,共2页
实行小麦大豆带田种植,土地当量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生态、生理效应,能有效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改善作物体内生理过程,提高穗粒数,增加千粒重,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是用地养地结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 小麦 大豆 带田 可持续发展 栽培 技术效应 间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生育期气候因素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存才 潘金生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5-237,共3页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法,对1990~1995年影响水稻单产的气候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影响产量的气候因素的关联度.明确了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为水稻生产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气候因素 产量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稻田肥料长期定位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存才 《土壤肥料》 CSCD 1997年第6期25-26,共2页
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种稻区中潮土类潮土亚类上潮土土属上设置了池栽定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6年施用有机肥配合氮磷钾锌肥,水稻增产效果十分明显,并且培肥地力,为持续高产高效稻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水稻 定位试验 产量 土壤肥力 河西走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灌漠土春小麦分级施肥决策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存才 《土壤肥料》 CSCD 1997年第4期32-33,共2页
1989~1992年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灌漠土上布置了氮磷肥不同用量的田间试验120个。按基础产量和肥力水平划为4级,提出了各自的氮磷模型及建议施用量。同时,按土壤养分的不同,编制了碱解氮。
关键词 灌漠土 春小麦 分级决策 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稻区土壤K素动态及K肥施用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存才 《生态农业研究》 CSCD 1996年第1期76-79,共4页
通过6年的试验示范,对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稻区土壤K素动态变化,进行了长期定位跟踪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各类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程度因土壤类型、N、P、Zn肥及有机肥施用量等不同而异。同时,设多点对K肥施用量和效果进... 通过6年的试验示范,对河西走廊中部的张掖市稻区土壤K素动态变化,进行了长期定位跟踪测试。结果表明,该区各类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下降程度因土壤类型、N、P、Zn肥及有机肥施用量等不同而异。同时,设多点对K肥施用量和效果进行了长期试验,从而找出了最佳施用量,为肥料结构的调整、合理施用K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K素动态 效应 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州区制种玉米亲本对两种黑粉病的抗病性调查
13
作者 乔喜红 丁亮 +1 位作者 赵怀勇 陈秀蓉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2年第23期32-34,共3页
对在甘州区玉米病虫害观测圃中种植的37份玉米亲本材料,于玉米发病高峰期调查各材料对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其中亲本CS9-8♀和ZT701♂瘤黑粉病的病株率分别为22%和27%,表现感病。其余ZT703♂、ZT804♀等35分亲本材... 对在甘州区玉米病虫害观测圃中种植的37份玉米亲本材料,于玉米发病高峰期调查各材料对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其中亲本CS9-8♀和ZT701♂瘤黑粉病的病株率分别为22%和27%,表现感病。其余ZT703♂、ZT804♀等35分亲本材料对玉米瘤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均表现抗病或高度抗病,初步确定试验调查的玉米亲本材料可以甘州区制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州区 制种玉米 亲本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佩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01年第9期11-12,共2页
分析了河西走廊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原因 ,认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必须在稳定粮食总产、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调整的重点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重点发展二、三产业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围绕粮食生... 分析了河西走廊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问题及原因 ,认为粮食主产区农业结构必须在稳定粮食总产、保护粮食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调整。调整的重点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重点发展二、三产业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围绕粮食生产发展主导产业和龙头企业 ;按市场需求 ,突出发展名、优、特品种 ,调整粮食品种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名优特品种 市场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最优灌溉制度的灰色关联分析
15
作者 王海峰 徐存才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3-174,168,共3页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灌溉制度下水稻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间隙灌溉法既能增产,又能省水。
关键词 水稻 灌溉制度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种甜椒叶花果脱落的防治方法
16
作者 马林 《甘肃农业科技》 2002年第1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甜椒 防治方法 制种技术 落叶落花落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针菇切袋覆土两端出菇栽培新技术
17
作者 周福铭 陈福平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2年第1期11-12,共2页
草,并在晴天翻瓜,使各部位 金针菇栽培虽已普及,但存在的问题甚多,如产量偏低,商品性差(第二、三潮菇)等。我们经过几年的探索试验,总结出一套简便可行的栽培技术,称之为“金针菇切袋两端出菇”技术。使用此技术,
关键词 金针菇 切袋覆土 两端出菇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要点
18
作者 郭治 马林 《农业科技与信息》 1996年第10期8-9,共2页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它是指采用钵体育苗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它具有省工、省力、秧苗素质好、不缓苗、增产抗冷害和有利于商品... 水稻抛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的水稻育苗移植栽培技术。它是指采用钵体育苗盘育出根部带有营养土块的水稻秧苗,通过抛秧使秧苗根部向下自由落入田间定植的一种水稻栽培法。它具有省工、省力、秧苗素质好、不缓苗、增产抗冷害和有利于商品化育稻等优点,在我市得到了迅速推广,现将该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抛秧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