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掖市节水农业发展概况、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7
1
作者 孙玉珊 李锟 《农技服务》 2020年第5期120-121,共2页
为促进张掖市节水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全市节水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全市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节水农业 农业灌溉 水资源利用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贾改秀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14-16,共3页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地膜覆盖、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同时通过灌溉注入养分、杀虫剂或其他化学物质来改善土壤和环境。本文作者根据张掖市制种...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地膜覆盖、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同时通过灌溉注入养分、杀虫剂或其他化学物质来改善土壤和环境。本文作者根据张掖市制种玉米发展实际,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并结合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玉米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张掖市冬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3
作者 赵连芝 王勇 +3 位作者 王浩瀚 郑超美 姜青龙 王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95-96,共2页
由于历史原因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停止不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本文讨论了张掖市冬小麦的发展现状,以近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CB031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张掖市冬小麦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新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 由于历史原因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停止不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本文讨论了张掖市冬小麦的发展现状,以近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CB031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张掖市冬小麦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新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对张掖市冬小麦的生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冬小麦 示范推广 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发展“清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措施
4
作者 梁国森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8期19-20,120,共3页
提出了张掖市发展农产品"清洁生产"的一些新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清洁农业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甘州区制种玉米亲本的田间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5
5
作者 谢颖 杨成德 +2 位作者 王立俊 陈海龙 甄东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对张掖市甘州区120份制种玉米亲本的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黑粉病表现感病的亲本有‘隆玉5号’♀、‘HF-0518’、‘纬玉5号’♂、‘ZT701’♂4个亲本,其发病率均在20%以上,占参试材料的3.3%,其余116个自交系均为抗病或高抗材料... 对张掖市甘州区120份制种玉米亲本的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黑粉病表现感病的亲本有‘隆玉5号’♀、‘HF-0518’、‘纬玉5号’♂、‘ZT701’♂4个亲本,其发病率均在20%以上,占参试材料的3.3%,其余116个自交系均为抗病或高抗材料;参试玉米亲本对丝黑穗均表现抗病,但抗病程度有差异,如‘DN20’♂、‘纬玉5号’♂和‘ZT903’♂等7个亲本发病率在12%~18%之间,其余材料均表现高抗;有12个材料对玉米锈病表现感病或高感,其余108个自交系均为抗病亲本,占参试亲本的90.0%;在120个亲本中,感染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发病率在10%以上,同时又感染玉米锈病的亲本共有5个,仅占亲本的4.2%,其余占95.8%的亲本均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 制种玉米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谷子生产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潘忠 李锟 +2 位作者 卢精林 赵丽梅 周辉凯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7期16-18,共3页
张掖市种植谷子历史悠久,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在旱作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张掖市谷子育种、栽培、生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张掖市发展谷子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 张掖市 谷子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志荣 王托和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6期13-15,共3页
笔者阐述了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要以“五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降成本、提效益,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玉米制种产业 问题 对策 张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绿色食品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7
8
作者 徐娅梅 潘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76-77,共2页
根据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产地环境条件、产量指标、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鸟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张掖市绿色食品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谷子 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 规程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浅议 被引量:10
9
作者 马丽君 张文斌 +1 位作者 王俊梅 寇俊福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在分析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张掖市发展双孢菇产业的优势,针对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群众认识亟待提高、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等制约双孢菇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设规模... 在分析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张掖市发展双孢菇产业的优势,针对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群众认识亟待提高、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等制约双孢菇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设规模化原料发酵厂,建设标准化菌种厂,充分利用非耕地建设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尽快开展双孢菇加工生产,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产业 浅议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改秀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82-84,共3页
张掖市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形成了布局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格局,创造了良好的产业效益。总结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现状 对策 甘肃张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时期对张掖市春播娃娃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华军 王勤礼 +4 位作者 王鼎国 张文斌 张荣 李文德 焦阳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张掖市试验观察了不同定植期对金玉黄娃娃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期的推迟,金玉黄娃娃菜生育期缩短。3月19日定植的娃娃菜植物学性状优,净菜率为67.89%;折合产量最高,为133 545 kg/hm^2。综合单球重、毛重的结果,3... 在张掖市试验观察了不同定植期对金玉黄娃娃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期的推迟,金玉黄娃娃菜生育期缩短。3月19日定植的娃娃菜植物学性状优,净菜率为67.89%;折合产量最高,为133 545 kg/hm^2。综合单球重、毛重的结果,3月19日为最佳定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期 娃娃菜 金玉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胡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1
12
作者 缪纯庆 郑荣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17期315-315,317,共2页
阐述了张掖市胡麻特征特性、生产现状,分析了张掖市胡麻生产及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胡麻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胡麻 特征特性 现状 问题 对策 甘肃张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蓖麻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雅萍 薛龙 +2 位作者 徐娅梅 侯格平 贾改秀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23-24,共2页
在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了蓖麻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折合平均产量以辽8203最高,为4861.11kg/hm2,较对照品种哲蓖1号、张掖蓖麻分别增产53.81%、106.96%;哲8032A次之,为4364.20kg/hm2,较对照品种哲蓖1号、张掖蓖麻分别... 在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试验地进行了蓖麻品种(系)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折合平均产量以辽8203最高,为4861.11kg/hm2,较对照品种哲蓖1号、张掖蓖麻分别增产53.81%、106.96%;哲8032A次之,为4364.20kg/hm2,较对照品种哲蓖1号、张掖蓖麻分别增产38.09%、85.81%。两个品种(系)产量较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蓖麻品种(系) 引种试验 产量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张掖市玉米种业产业化竞争力
14
作者 张立荣 郝铠 +1 位作者 周积兵 赵开雄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期26-30,共5页
种子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对象,我们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张掖玉米种子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也分析了张掖玉米种子产业在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张掖现代玉米种... 种子产业是国家"十二五"期间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对象,我们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了张掖玉米种子产业在全国的竞争力,也分析了张掖玉米种子产业在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张掖现代玉米种子产业生产要素得天独厚,具有一批核心企业和优势资源,但产业结构、市场结构需调整,研发能力急需提高,市场销售网络还需健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种子产业 钻石模型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保健蔬菜苦瓜在张掖市的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孙炳玲 徐娅梅 +3 位作者 韩顺斌 王海军 华军 李长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203-204,共2页
通过对引进的30余份苦瓜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观察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在张掖市种植的具有高产、瓜形好、肉厚质脆、抗逆性强等优点的绿皮苦瓜种都、泰秀、101苦瓜、翡翠1号、3号苦瓜、乳白皮色的云南大白苦瓜等品种,经过几年的生产试... 通过对引进的30余份苦瓜品种进行生态适应性观察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宜在张掖市种植的具有高产、瓜形好、肉厚质脆、抗逆性强等优点的绿皮苦瓜种都、泰秀、101苦瓜、翡翠1号、3号苦瓜、乳白皮色的云南大白苦瓜等品种,经过几年的生产试验、示范栽培,总结出了苦瓜在张掖市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在张掖市的推广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高产栽培技术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实践探索与成效
16
作者 王长魁 李志荣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10-214,共5页
单倍体育种(Double haploid breeding,DH)技术是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产生孤雌生殖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或者人工加倍获得纯合二倍体的育种技术,利用该技术只需要2个世代就可获得一个理论上所有性状均达到100%纯合的纯系。结合国内相... 单倍体育种(Double haploid breeding,DH)技术是利用孤雌生殖诱导系诱导产生孤雌生殖单倍体,经过自然加倍或者人工加倍获得纯合二倍体的育种技术,利用该技术只需要2个世代就可获得一个理论上所有性状均达到100%纯合的纯系。结合国内相关研究进展对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中的单倍体诱导和加倍流程进行了综述,从基础材料的构建、诱导系筛选与改良、单倍体诱导、单倍体籽粒挑选与性状鉴别、单倍体加倍、DH系扩繁与表型鉴定评价筛选、DH系配合力测定及试配新组合以及应用单倍体育种取得的成效等方面阐述了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并对今后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单倍体育种 DH系 表型鉴定评价 配合力测定 实践探索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西北春玉米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17
作者 陈茂功 焦钰舰 +3 位作者 张乾昌 刘兴军 孟丹丹 赵向田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148-153,共6页
评价西北春玉米区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不同地区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为西北春玉米区选择适宜品种提供参考。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线性统计模型2种分析方法,对玉米新品种ZD2008、ZD2139、ZD2141、ZD2230和对照品种先玉335... 评价西北春玉米区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不同地区的鉴别力和代表性,为西北春玉米区选择适宜品种提供参考。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线性统计模型2种分析方法,对玉米新品种ZD2008、ZD2139、ZD2141、ZD2230和对照品种先玉335在2021—2022年开展的西北春玉米区绿色通道试验中白银市景泰县、临夏州临夏县、平凉市崆峒区、庆阳市庆城县、武威市凉州区、张掖市甘州区、银川市永宁县、中卫市中宁县、延安市黄陵县、榆林市靖边县等10个试点的试验数据进行适应性和稳定性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各品种间、各试点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且参试玉米品种与试点间的互作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试验地点以张掖市甘州区的稳定性最好,参试玉米品种以ZD2141的稳定性最好。GGE双标图线性统计模型反映出玉米品种ZD2141在白银市景泰县、银川市永宁县、中卫市中宁县、延安市黄陵县、榆林市靖边县等试点的表现较好;玉米品种ZD2139在平凉市崆峒区、庆阳市庆城县、武威市凉州区、张掖市甘州区等试点的表现较好,说明这2个品种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建议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春玉米 品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稳定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公共科研单位科研激励机制探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凯 石李陪 +1 位作者 刘建勋 仇宏伟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1-17,共7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研创新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阻碍了中国农业科研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改革农业科研激励机制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激励机制改革的调...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科研创新是当前中国农业发展的关键。目前中国农业科研创新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阻碍了中国农业科研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改革农业科研激励机制刻不容缓。本文基于甘肃省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激励机制改革的调查与研究,结合中国农业科研激励机制的现状与相关文献的研究,分析当前中国农业公共科研单位科研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本文对改革中国农业公共科研单位的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单位 农业发展 科研创新 激励机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条件下制种玉米灌水制度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荣 王娟 +2 位作者 缪纯庆 李长江 杨义荣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5-58,共4页
根据2a气象数据计算种子玉米生产中的理论需水量,在此基础上设置膜下滴灌灌溉试验,共8个处理,设置45%、60%、75%三个田间持水率梯度,探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最佳灌水量。结果表明,当玉米全生育期的最优灌溉定额为4 095m3/hm2时... 根据2a气象数据计算种子玉米生产中的理论需水量,在此基础上设置膜下滴灌灌溉试验,共8个处理,设置45%、60%、75%三个田间持水率梯度,探讨膜下滴灌栽培模式下制种玉米最佳灌水量。结果表明,当玉米全生育期的最优灌溉定额为4 095m3/hm2时,产量最高为9 269.1kg/hm2,单方水产粮最高为2.26kg,此时用水最经济。其余处理产量、单方水产值均较低。该结果可为张掖市膜下滴灌条件下制种玉米合理灌溉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膜下滴灌 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发突变选育小麦新品种的研究探讨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连芝 李文建 +5 位作者 王勇 颉红梅 王浩瀚 余丽霞 姜青龙 郑超美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5期159-162,共4页
概述了张掖市农科院小麦诱变育种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小麦诱变育种的常用方法及辐照处理的参考剂量,并对张掖市小麦诱变育种今后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诱变 选育 小麦新品种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