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增效剂对张掖市制种玉米的调控效应研究
1
作者 王娟 王兴 缪纯庆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为探明植物增效剂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以制种玉米亲本高玉98为材料,研究植物增效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喷施时期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光合作用、生理生化、根形态、产量性状、植株养分、籽粒微量元素、种子... 为探明植物增效剂对制种玉米生长发育、养分吸收及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以制种玉米亲本高玉98为材料,研究植物增效剂在不同浓度和不同喷施时期对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光合作用、生理生化、根形态、产量性状、植株养分、籽粒微量元素、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增效剂施用量40 g/667 m^(2)在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喷施效果最佳,较对照能够显著增加制种玉米农艺性状、光合作用、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提高植株对肥料的转化率,养分和微量元素积累增强,增加了百粒重,提高单穗粒重,从而增加产量。低浓度的植物增效剂会诱导产生过多的植物内源激素,以达到应对低温胁迫,提高发芽率,增加抗逆性,且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增效剂 制种玉米 光合作用 养分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张掖市野生艾草人工栽培技术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静月 王祺 赵丽梅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3期62-65,共4页
【目的】深入探索张掖市野生艾草资源的种类、生物学特征、经济学特性及药用成分,评估其人工栽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种子繁殖、根体浅埋和幼苗栽植3种种植方法对本地野生艾草资源进行田间鉴定,同时引入蕲艾和北艾作为对比品种。通... 【目的】深入探索张掖市野生艾草资源的种类、生物学特征、经济学特性及药用成分,评估其人工栽培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种子繁殖、根体浅埋和幼苗栽植3种种植方法对本地野生艾草资源进行田间鉴定,同时引入蕲艾和北艾作为对比品种。通过使用不同药剂处理野生艾草种子,筛选出打破种子休眠的最优方法,并从生物产量和药用成分两个维度综合分析了5个参试品种,明确了张掖市野生艾草资源的独特优势及潜在利用价值。【结果】1)用温水浸种24 h后,种子萌发率最高;2)本地艾草采用根体浅埋的种植方式产量最高,北艾的生物产量较高,在张掖地区有很高的适应性;3)本地艾草和北艾、蕲艾在有效成分含量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且提取物颜色不同,有效成分可能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可为艾草的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张掖市野生艾草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并为其他地区艾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野生艾草 人工栽培技术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节水农业发展概况、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玉珊 李锟 《农技服务》 2020年第5期120-121,共2页
为促进张掖市节水农业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全市节水农业发展概况,分析了全市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
关键词 节水农业 农业灌溉 水资源利用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制种玉米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被引量:5
4
作者 贾改秀 《农业科技通讯》 2017年第9期14-16,共3页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地膜覆盖、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同时通过灌溉注入养分、杀虫剂或其他化学物质来改善土壤和环境。本文作者根据张掖市制种...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地膜覆盖、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提高水肥资源利用率的最佳技术。其最重要的作用是能同时通过灌溉注入养分、杀虫剂或其他化学物质来改善土壤和环境。本文作者根据张掖市制种玉米发展实际,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问题的根源,并结合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目前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情况,分析了其在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上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玉米 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制种玉米连作障碍土壤生态修复技术集成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娟 郑荣 张东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6期32-33,共2页
张掖市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使其成为全国玉米高产地区和理想的制种基地。199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最佳制种区。但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作物根系分泌... 张掖市丰富的光热气候资源、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天然隔离条件、局部的沙漠绿洲气候使其成为全国玉米高产地区和理想的制种基地。1999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最佳制种区。但由于土壤肥力下降,病原微生物数量增加,作物根系分泌的自毒作物等因素造成了作物连作障碍,通过制定玉米合理轮作制度,平衡施肥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解决张掖市制种玉米连作障碍引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种玉米 连作障碍 土壤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张掖市冬小麦新品种示范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6
作者 赵连芝 王勇 +3 位作者 王浩瀚 郑超美 姜青龙 王娟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95-96,共2页
由于历史原因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停止不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本文讨论了张掖市冬小麦的发展现状,以近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CB031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张掖市冬小麦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新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 由于历史原因张掖乃至河西走廊的冬小麦种植面积一直停止不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本文讨论了张掖市冬小麦的发展现状,以近年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CB031为契机,提出了发展张掖市冬小麦生产的意义及有利条件。并提出了新品种的高效栽培技术措施,对张掖市冬小麦的生产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冬小麦 示范推广 改善 农业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发展“清洁农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措施
7
作者 梁国森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8期19-20,120,共3页
提出了张掖市发展农产品"清洁生产"的一些新思路和对策措施,以期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对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综合效益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 清洁农业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娃娃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华军 王勤礼 +5 位作者 王鼎国 李天童 张文斌 李文德 张荣 王美玉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8-41,共4页
为筛选适应张掖市露地栽培的娃娃菜品种,引进15个品种,以‘金玉黄’为对照,在露地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品种中‘春宝黄’‘金娃娃’‘金娃2号’‘娃娃黄’的田间长势、生育期、产量、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较好;‘春宝黄... 为筛选适应张掖市露地栽培的娃娃菜品种,引进15个品种,以‘金玉黄’为对照,在露地条件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品种中‘春宝黄’‘金娃娃’‘金娃2号’‘娃娃黄’的田间长势、生育期、产量、商品性等综合性状较好;‘春宝黄’667 m^2折合产量7 765.15 kg,较对照‘金玉黄’增产1 992.11 kg,增产幅度34.51%;‘金娃娃’,667 m^2折合产量7 546.63 kg,较对照增产1 773.59 kg,增产幅度30.72%。‘春宝黄’‘金娃娃’可在试验条件下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娃娃菜 品种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甘州区制种玉米亲本的田间抗病性鉴定 被引量:5
9
作者 谢颖 杨成德 +2 位作者 王立俊 陈海龙 甄东升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2-96,共5页
对张掖市甘州区120份制种玉米亲本的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黑粉病表现感病的亲本有‘隆玉5号’♀、‘HF-0518’、‘纬玉5号’♂、‘ZT701’♂4个亲本,其发病率均在20%以上,占参试材料的3.3%,其余116个自交系均为抗病或高抗材料... 对张掖市甘州区120份制种玉米亲本的抗病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对玉米黑粉病表现感病的亲本有‘隆玉5号’♀、‘HF-0518’、‘纬玉5号’♂、‘ZT701’♂4个亲本,其发病率均在20%以上,占参试材料的3.3%,其余116个自交系均为抗病或高抗材料;参试玉米亲本对丝黑穗均表现抗病,但抗病程度有差异,如‘DN20’♂、‘纬玉5号’♂和‘ZT903’♂等7个亲本发病率在12%~18%之间,其余材料均表现高抗;有12个材料对玉米锈病表现感病或高感,其余108个自交系均为抗病亲本,占参试亲本的90.0%;在120个亲本中,感染黑粉病和丝黑穗病,发病率在10%以上,同时又感染玉米锈病的亲本共有5个,仅占亲本的4.2%,其余占95.8%的亲本均表现出很好的抗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 制种玉米 抗病性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华军 李文德 +4 位作者 张文斌 王勤礼 王鼎国 张荣 李天童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39,共3页
笔者深入分析了张掖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优势,指出了其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瓶颈,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档次、保障蔬菜流通、提高科技贡献率及市场竞争力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蔬菜产业 张掖 现状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冬油菜丰产栽培技术规范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秦 缪纯庆 +3 位作者 姚正良 方彦 武军艳 孙万仓 《中国种业》 2012年第8期72-73,共2页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份间冬季气温差异大,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积雪融化后的黑河水。针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在小麦、胡麻、早熟马铃薯等夏作物收获后至土壤封冻... 张掖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份间冬季气温差异大,农业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于祁连山积雪融化后的黑河水。针对该地区农作物生长两季不足一季有余,在小麦、胡麻、早熟马铃薯等夏作物收获后至土壤封冻前以及翌年春季玉米播种前,有大量0℃以上积温未被利用,冬春季耕地闲置,秋冬季自然降水不能充分利用等实际,有效提高光、热、土地、降水等自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解决粮油争地争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产栽培技术 张掖市 冬油菜 资源利用率 河西走廊中部 农业灌溉用水 自然降水 农作物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谷子生产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忠 李锟 +2 位作者 卢精林 赵丽梅 周辉凯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7期16-18,共3页
张掖市种植谷子历史悠久,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水分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在旱作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张掖市谷子育种、栽培、生产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张掖市发展谷子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产业发展应具备的条件。
关键词 张掖市 谷子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华军 张文斌 +1 位作者 韩顺斌 薛龙 《中国马铃薯》 2016年第2期70-74,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淀粉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志荣 王托和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6期13-15,共3页
笔者阐述了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要以“五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降成本、提效益,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 玉米制种产业 问题 对策 张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绿色食品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娅梅 潘忠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7期76-77,共2页
根据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要求,从产地环境条件、产量指标、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鸟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了张掖市绿色食品杂交谷子栽培技术规程。
关键词 谷子 栽培技术 绿色食品 规程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浅议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丽君 张文斌 +1 位作者 王俊梅 寇俊福 《甘肃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56-57,共2页
在分析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张掖市发展双孢菇产业的优势,针对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群众认识亟待提高、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等制约双孢菇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设规模... 在分析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张掖市发展双孢菇产业的优势,针对张掖市双孢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产业体系不健全、群众认识亟待提高、产业链条尚未形成等制约双孢菇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建设规模化原料发酵厂,建设标准化菌种厂,充分利用非耕地建设双孢蘑菇生产基地,尽快开展双孢菇加工生产,健全技术服务体系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菇 产业 浅议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海军 丁亮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11期1-4,共4页
张掖市马铃薯生产基地位于沿祁连山冷凉区域,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发生轻,耕地生态环境良好,马铃薯种薯繁育产量达37500 kg/hm^(2),适宜种薯繁育的理想区域达66700 hm^(2),具有生产高产优质马铃薯种薯的先天优势,近10年种薯繁育面积常年维... 张掖市马铃薯生产基地位于沿祁连山冷凉区域,隔离条件好,病虫害发生轻,耕地生态环境良好,马铃薯种薯繁育产量达37500 kg/hm^(2),适宜种薯繁育的理想区域达66700 hm^(2),具有生产高产优质马铃薯种薯的先天优势,近10年种薯繁育面积常年维持在33350 hm^(2)左右。本文分析了张掖市马铃薯产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建议,以期为张掖市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马铃薯 发展现状 对策 张掖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改秀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期82-84,共3页
张掖市利用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形成了布局规模化、品种多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的产业格局,创造了良好的产业效益。总结张掖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马铃薯产业 现状 对策 甘肃张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植时期对张掖市春播娃娃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华军 王勤礼 +4 位作者 王鼎国 张文斌 张荣 李文德 焦阳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40-42,共3页
在张掖市试验观察了不同定植期对金玉黄娃娃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期的推迟,金玉黄娃娃菜生育期缩短。3月19日定植的娃娃菜植物学性状优,净菜率为67.89%;折合产量最高,为133 545 kg/hm^2。综合单球重、毛重的结果,3... 在张掖市试验观察了不同定植期对金玉黄娃娃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定植期的推迟,金玉黄娃娃菜生育期缩短。3月19日定植的娃娃菜植物学性状优,净菜率为67.89%;折合产量最高,为133 545 kg/hm^2。综合单球重、毛重的结果,3月19日为最佳定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植期 娃娃菜 金玉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掖市啤酒大麦产业化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石建国 郑超美 《中国种业》 2012年第8期8-9,共2页
啤酒大麦是近年来张掖市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培育起来的一大农业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为了掌握张掖市啤酒大麦种植、加工和销售的情况,通过对2011年以来张掖市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的增长以及品种更新、流通和加工体系建设进行... 啤酒大麦是近年来张掖市立足区域比较优势,发展培育起来的一大农业特色优势支柱产业,为了掌握张掖市啤酒大麦种植、加工和销售的情况,通过对2011年以来张掖市啤酒大麦种植面积、产量商品量的增长以及品种更新、流通和加工体系建设进行了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市场需求和张掖市区域比较优势,提出了张掖市啤酒大麦生产和麦芽产业发展思路:强化优良品种选育和栽培、合同化生产、规范化营销,建立良好的产业链,依靠科研院所,提高农民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市 啤酒大麦 现状调查 发展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