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省张掖市肉牛产业发展模式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权金鹏 武荣 +1 位作者 祁发娴 朱小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1期148-149,共2页
作者试图从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资源优势高效利用的高度出发,主张引进和选育肉牛品种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来和肉乳兼用品种南得温进行杂交,在灌溉农业区大力推广应用品种配套、暖棚工艺、舍饲精养、饲草料加工调制、过瘤... 作者试图从国内外肉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和资源优势高效利用的高度出发,主张引进和选育肉牛品种皮埃蒙特、利木辛、夏洛来和肉乳兼用品种南得温进行杂交,在灌溉农业区大力推广应用品种配套、暖棚工艺、舍饲精养、饲草料加工调制、过瘤胃蛋白技术、环境控制、兽医卫生、屠宰加工销售等综合配套技术。通过培植以繁殖经营农户养母繁犊、育肥经营农户购犊育肥、公司集中育肥屠宰销售的"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肉牛产业从繁育、饲养、兽医卫生到屠宰分割、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建立以肉用为主、肉乳复合经营为特色的优质肉牛产业化运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养牛业由役肉兼用阶段向肉用阶段过渡中存在的品种、技术、经营方式落后和养牛效益差的矛盾,提高肉牛产业整体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掖 肉牛产业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牧区德国肉用美利奴羊、边区莱斯特羊和甘肃高山细毛羊杂交F_1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观测试验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杨瑞基 魏玉明 +1 位作者 王凯 高仰平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5期32-33,共2页
引进适应高寒牧区肃南县饲养环境的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边区莱斯特羊与当地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美甘F1羔羊平均初生重比当地甘肃高山细... 引进适应高寒牧区肃南县饲养环境的德国肉用美利奴羊和边区莱斯特羊与当地甘肃高山细毛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了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与甘肃高山细毛羊相比,美甘F1羔羊平均初生重比当地甘肃高山细毛羊提高28.2%,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31.6%、34.1%、24.2%和31.5%,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33.2%;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7%,体长增加14.6%,胸围增加27.6%,管围增加13.2%;8月龄胴体重提高44.4%,净肉重提高53.4%。边甘F1羔羊平均初生重比当地甘肃高山细毛羊提高22.0%,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23.7%、20.0%、23.1%和25.4%;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27.1%;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9.0%,体长增加17.5%,胸围增加30.7%,管围增加17.8%;8月龄胴体重提高34.8%,净肉重提高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牧区 肉羊品种 杂交改良 肉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养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呼吸道疾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闫晓玲 魏玉明 +1 位作者 祁发娴 高仰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1期112-114,共3页
张掖市某集约化猪场发生了一起以种公猪睾丸发炎、肿胀、萎缩、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丧失种用能力;空怀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和弱仔;哺乳仔猪高热、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和脑膜... 张掖市某集约化猪场发生了一起以种公猪睾丸发炎、肿胀、萎缩、性欲减退、精液质量下降、射精量少、丧失种用能力;空怀母猪屡配不孕,妊娠母猪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和弱仔;哺乳仔猪高热、肺炎、肠炎、多发性关节炎、脑炎和脑膜炎;保育仔猪和育肥猪发热、厌食、呼吸困难、消瘦、腹泻、体质下降、增重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传染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伪狂犬病(PR)、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PRRS)、猪圆环病毒病(PCV-2)、猪细小病毒病(PP)、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和猪衣原体病的混合感染。通过采取全进全出,及时隔离病猪、免疫接种、药物控制,加强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有效控制了该病。该病治疗效果较差,应以预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呼吸道疫病 混合感染 诊断 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养猪12种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学标 魏玉明 吕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8年第3期119-121,共3页
在张掖市山丹、民乐、甘州、临泽和高台5个农区县(区),对种公猪、繁殖母猪、1-35日龄哺乳仔猪、35-70日龄保育仔猪和70日龄以上育肥猪应用血清学Dot-ELISA、LAT、IHA、PAT等试验方法,分别进行了猪瘟、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 在张掖市山丹、民乐、甘州、临泽和高台5个农区县(区),对种公猪、繁殖母猪、1-35日龄哺乳仔猪、35-70日龄保育仔猪和70日龄以上育肥猪应用血清学Dot-ELISA、LAT、IHA、PAT等试验方法,分别进行了猪瘟、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圆环病毒病、猪流行性乙型脑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萎缩性鼻炎、猪喘气病、衣原体病、弓形体病、布氏杆菌病12种疫病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血清学检测的12种疫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猪瘟88.64%、猪伪狂犬病49.35%、细小病毒病41.14%、繁殖与呼吸综合征46.61%、圆环病毒病36.21%、乙脑11.24%、传染性胸膜肺炎42.09%、萎缩性鼻炎13.56%、喘气病8.03%、衣原体36.15%、弓形体12.49%、布病3.21%。检出感染疫病11种,其中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2种疫病属张掖市首次查出。猪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各种疫病的抗体阳性检出率也不尽相同;而且两病或多病混合感染的情况也较严重。通过调查,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衣原体病是当前严重危害张掖市规模化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养猪 疫病 血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动物疫病免疫密度和质量的有效措施
5
作者 权金鹏 王春晖 朱小成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1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动物疫病防制 免疫密度 畜牧业发展 质量 防疫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 支柱产业 家庭副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角陶塞特、波德代和小尾寒羊杂交F_1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观测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杨瑞基 权金鹏 +2 位作者 魏玉明 冯国廷 祁发娴 《甘肃畜牧兽医》 2007年第1期11-14,共4页
引进无角陶塞特和波德代与我市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1.9%,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7... 引进无角陶塞特和波德代与我市饲养的小尾寒羊进行杂交改良,杂一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肉用特征。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与小尾寒羊比较,陶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1.9%,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5.7%、23.6%、20.1%和21.4%,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7.9%;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4.4%,体长增加18.7%,胸围增加30.2%,管围增加11.3%;8月龄胴体重提高38.21%,净肉重提高47.09%。波寒杂交F1羔羊公母平均初生重比小尾寒羊提高20.0%,1月龄、3月龄、6月龄和8月龄体重分别提高19.2%、26.3%、23.1%和28.6%,初生至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29.2%;6月龄平均体高增加13.7%,体长增加17.5%,胸围增加28.0%,管围增加10.7%;8月龄胴体重提高47.07%,净肉重提高5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角陶塞特 波得代 杂交 小尾寒羊 F1生长发育和内用性能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结合防治集约化猪场母猪无乳综合征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延林 魏玉明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5年第6期48-49,共2页
关键词 无乳综合征 集约化猪场 哺乳母猪 中西结合防治 中西医结合 治愈率 常见疾病 养猪生产 拒绝哺乳 新生仔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给药途径治疗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魏玉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4-54,共1页
关键词 给药途径 仔猪 白痢 黄痢 疗效 投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猪场繁殖母猪淘汰情况调查及综合防制措施
9
作者 王多福 魏玉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7-28,共2页
关键词 繁殖障碍综合征 产后瘫疾综合征 工厂化养猪场 繁殖母猪 淘汰情况 综合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泰勒焦虫病的诊治
10
作者 冯国廷 李非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羊泰勒焦虫病 诊治 临床表现 现场调查 涂片镜检 病理剖检 张掖市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药结合治疗小尾寒羊急性乳房炎
11
作者 梁福文 魏玉明 高仰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6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中西药结合治疗 急性乳房炎 小尾寒羊 优良品种 农区畜牧业 草原畜牧业 治愈率 沧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约化养牛场黄牛炭疽病的诊断和防制
12
作者 徐子华 魏玉明 《黄牛杂志》 2005年第5期84-85,共2页
应用临床症状和化验室检验等方法对集约化养牛场发生的炭疽病进行了确诊,并通过及时采取封锁疫区;无血扑杀病牛,对扑杀和病死牛尸体立即进行了焚烧深埋处理;彻底消毒;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易感畜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直接接触... 应用临床症状和化验室检验等方法对集约化养牛场发生的炭疽病进行了确诊,并通过及时采取封锁疫区;无血扑杀病牛,对扑杀和病死牛尸体立即进行了焚烧深埋处理;彻底消毒;对疫点、疫区、受威胁区的易感畜进行紧急免疫接种;对直接接触病牛人员和周围住户内服阿莫西林等综合性防制措施,迅速、有力地控制了疫情的扩大和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养牛 炭疽病 诊断和防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