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氨酸裂解酶的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百坤 唐晓莹 +1 位作者 黄惠臣 时永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063-1066,共4页
目的:克隆蛋氨酸裂解酶(METase)中阴道毛滴虫蛋氨酸裂解酶(TVMGL1)基因,探讨重组METase(rMETase)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从培养的阴道毛滴虫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利用RT-PCR获取TVMGL1基因,琼脂糖电泳分离纯化所得目的基因并... 目的:克隆蛋氨酸裂解酶(METase)中阴道毛滴虫蛋氨酸裂解酶(TVMGL1)基因,探讨重组METase(rMETase)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从培养的阴道毛滴虫提取总RNA,以此为模板,利用RT-PCR获取TVMGL1基因,琼脂糖电泳分离纯化所得目的基因并克隆至T-Vector,AB I 3730自动序列分析仪分析所得基因序列。结果: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目的基因片段大小与预期大小相符;序列分析所得基因序列为1 191 bp,与国外报导的序列相符。结论:从培养的阴道毛滴虫中成功克隆出TVMGLV1基因,为METase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氨酸裂解酶 基因克隆 反转录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相关疾病中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区变异频率及发病风险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敏峰 钱培新 +4 位作者 蒲蕊 韩雪 张宏伟 杨甲梅 殷建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29-933,共5页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变异位点在乙肝相关疾病中的变异频率,评估乙肝病毒变异在终末期肝病发生中的风险。方法收集2 093例HBV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AS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 目的检测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basic core promoter,BCP)区变异位点在乙肝相关疾病中的变异频率,评估乙肝病毒变异在终末期肝病发生中的风险。方法收集2 093例HBV无症状携带者(asymptomatic HBsAg carrier,ASC)、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应用测序法检测HBV位点变异;运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ASC组为对照,研究乙肝病毒核心启动子区的变异与乙肝相关疾病发生间的关系。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校正年龄和性别后HBV变异在CHB、LC和HCC发生中的风险。结果 HCC组中除T1768A变异外,其余变异位点的变异频率均大于30%,而在ASC组中无变异位点的变异频率超过30%;7个变异位点在4组人群中变异频率均逐渐增高(Ptrend<0.001);除T1768A位点外,其余变异在CHB、LC和HCC组中的校正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均逐渐增加,A1762T/G1764A双突变在HCC发生中的AOR为13.91(95%CI 9.66~20.03);HBV BCP区位点累积变异频率在乙肝相关疾病进展过程逐渐递增(Ptrend<0.001)。结论随着HBV BCP区变异在HBV相关肝病进展过程中逐渐累加,终末期肝病的发病风险增加;HBV BCP区变异可作为早期预测HBV相关终末期肝病发生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突变 肝肿瘤 肝细胞癌 慢性乙型肝炎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0年阴沟肠杆菌分布特征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姚建华 许亚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81-1582,1604,共3页
目的:调查2008~2010年阴沟肠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性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655株... 目的:调查2008~2010年阴沟肠杆菌分离株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分离到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标本分布和耐药性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内共分离出阴沟肠杆菌655株,主要来源于痰、尿液、咽拭子等标本,病区主要分布在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内科等临床科室;药敏结果显示,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头孢唑啉、头孢呋辛酯及头孢呋辛钠的耐药率均>50%,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阴沟肠杆菌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且多为多重耐药,临床医生可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延缓阴沟肠杆菌耐药菌株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临床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