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比较血管内超声与冠脉造影指导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心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朱明辉 盛宇峰 +2 位作者 焦念方 宋佳贤 钱雪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07-141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与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指导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结局。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收集IVUS与CAG指导DES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检索年限为2016年7月之前。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23项符合要求的研究,共包含31 685例患者,其中3 192例来自7项随机对照研究。对此23项研究进行临床事件分析,整体结果表明IVUS指导DES治疗冠心病在死亡[比值比(OR):0.63,95%CI:0.55~0.73,P〈0.001]、心肌梗死(OR:0.69,95%CI:0.58~0.82,P〈0.001)、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OR:0.75,95%CI:0.69~0.82,P〈0.001)、支架内血栓(OR:0.56,95%CI:0.43~0.73,P〈0.001)、靶血管血运重建(OR:0.79,95%CI:0.68~0.93,P〈0.001)、靶病变血运重建(OR:0.75,95%CI:0.62~0.91,P〈0.001)方面优于CAG指导。结论:与CAG指导治疗冠心病相比,IVUS指导DES治疗冠心病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结局,有效减少死亡、心肌梗死、MACE、支架内血栓及再次血运重建。但IVUS指导DES治疗更适用于哪些患者群体及病变类型仍有待更多大型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脉造影 药物洗脱支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血流储备分数的可能影响因素及对冠脉支架置入的指导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婧煜 李勋 +5 位作者 钱雪松 盛宇峰 朱明辉 孟丽琴 焦念方 周勇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1-1355,1367,共6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值的影响因素及FFR指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选择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住院的存在反复胸闷胸痛症状、发生急性心梗及既往曾行PCI术并复查冠...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测值的影响因素及FFR指导支架置入的效果。方法:选择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2月—2015年1月住院的存在反复胸闷胸痛症状、发生急性心梗及既往曾行PCI术并复查冠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60例,记录年龄、性别、吸烟史,以及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及血糖(blood glucose,BG)等一般资料;全部患者进行冠脉动脉造影,记录狭窄程度及长度,并行FFR测定。根据FFR测定值分为两组:FFR≥0.8组与FFR<0.8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分析上述因素与FFR之间的相关性。对FFR<0.8的患者行支架置入术,并测定支架置入术后FFR值,比较支架置入术前后FFR值。随访1年,记录两组患者的心因性再入院、再发心绞痛、再血管化治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160例患者均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FFR测定,FFR≥0.8组与FFR<0.8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存在显著差异(P均<0.001),并且FFR与冠脉狭窄程度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P均<0.001);2FFR<0.8组,支架置入前后FF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置入支架后的FFR值与FFR≥0.8组的FFR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85);3根据不同的狭窄程度分别统计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的病变数及FFR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狭窄程度相同的不同血管所测得的FFR值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4随访结果显示,FFR≥0.8组和FFR<0.8并置入支架组之间再发心绞痛、原有病变再血管化治疗、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两组均无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结论:FFR测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长度呈显著负相关;狭窄程度越重,狭窄病变越长,对冠状动脉血流的功能学影响越明显。FFR测定能够有效指导支架的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造影 狭窄程度 狭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浦系统不同部位起搏的临床应用初步经验 被引量:2
3
作者 任骋 姚云婕 +4 位作者 李柯蓓 王莉 盛宇峰 钱雪松 邹建刚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11-817,共7页
目的:观察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具有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59例,其中19例行HBP,20例行LBBP,20例行传统右室间隔部起... 目的:观察希氏束起搏(His bundle pacing,HBP)和左束支区域起搏(left bundle branch pacing,LB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1月具有起搏器植入适应证的患者59例,其中19例行HBP,20例行LBBP,20例行传统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um pacing,RVSP)。根据记录术中心腔内电图和起搏的体表心电图特征,分别定义HBP和LBBP;观察LBBP组和HBP组的起搏参数,包括阈值、R波感知、阻抗,评价LBBP和HBP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比较3组起搏的QRS波时限。结果:HBP、LBBP和RVSP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9%、95%和100%。术后随访3个月,3组的起搏参数包括阈值、R波感知、阻抗稳定;LBBP组R波感知较HBP组高[(17.01±5.81)mV vs.(4.12±3.86)mV,P<0.05];阈值较HBP组低[(0.66±0.17)V vs.(1.49±0.75)V,P<0.05];HBP、LBBP与RVSP组起搏的QRS波时限分别为(107.18±9.97)ms、(107.77±13.46)ms和(168.00±8.42)ms,HBP和LBBP组的起搏QRS时限明显短于RVSP组(P<0.05);随访期间未发现导线阈值升高、移位或脱位现象。结论:初步证实了希浦系统起搏的可行性、安全性;LBBP与HBP相比,R波感知、阈值更佳,手术成功率更高;与传统右室起搏相比,希浦系统起搏能维持更生理性的心脏电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束支起搏 希氏束起搏 安全性 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与尿白蛋白升高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田芸凡 彭澎 +3 位作者 孙婧煜 钱雪松 孙伟 孔祥清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动脉僵硬度与尿白蛋白升高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和大新镇选取年龄>45岁的78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包括PWVⅠ组(PWV<1552.8 c...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人群动脉僵硬度与尿白蛋白升高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9月至2019年11月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和大新镇选取年龄>45岁的786例高血压患者。根据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包括PWVⅠ组(PWV<1552.8 cm/s,197例)、PWVⅡ组(PWV为1552.8~1733.5 cm/s,196例)、PWVⅢ组(PWV为1733.6~1949.0 cm/s,196例)和PWVⅣ组(PWV>1949.0 cm/s,197例)。主要观察尿白蛋白升高,定义为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ACR)≥30 mg/g。以PWVⅠ组作为参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别计算其他三组发生尿白蛋白升高的风险。进一步采用亚组分析探讨不同亚组间baPWV和尿白蛋白升高的相关性。结果与低baPWV者比较,高baPWV者的年龄偏大、男性偏多、饮酒者偏多、收缩压偏高、空腹血糖偏高、UACR水平更高(均为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aPWV和UACR水平呈正相关(rs=0.205,P<0.001)。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均显示,baPWV与尿白蛋白升高显著相关(均为P<0.05)。调整变量后,以PWVⅠ组作为参考,PWVⅣ组的尿白蛋白升高的风险最高(OR=1.84,95%CI:1.10~3.10)。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baPWV与尿白蛋白升高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僵硬度 臂踝脉搏波速度 尿白蛋白/肌酐 尿白蛋白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