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理观念”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师课堂管理有效性初探——以张家港市某中学为例
1
作者 钱亚芳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第2期23-24,共2页
课改中,作为具体实施者的一线教师所持的课堂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改的实际成效.为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需要我们通过调查,寻找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 课堂管理观念 课堂管理方式 初中数学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南城区初中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教育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向东 李云 《成才之路》 2010年第9期5-6,共2页
苏南各县市区均地处上海都市圈辐射范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均名利前茅,各城区的现代化程度较高,教育水平也较高。但城区的广大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学校德育教育也因此呈现百花齐放而又困难重重... 苏南各县市区均地处上海都市圈辐射范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均名利前茅,各城区的现代化程度较高,教育水平也较高。但城区的广大初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并存,学校德育教育也因此呈现百花齐放而又困难重重的局面,这就给思想道德教育的策略带来了复杂化和多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道德现状 初中学生 教育策略 城区 苏南 思想道德教育 现代化程度 县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生自主学习网络设备管理策略
3
作者 吴志能 《江苏教育》 2021年第34期72-74,共3页
互联网发展进入手机平板时代,学生利用移动网络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已成现实。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移动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学生移动网络设备有效管理的策略,使其为实践“互联网+”视域下初中教学模式变革提供基础... 互联网发展进入手机平板时代,学生利用移动网络终端进行自主学习已成现实。通过大数据分析对学生移动网络设备进行管理的必要性,通过实际案例研究学生移动网络设备有效管理的策略,使其为实践“互联网+”视域下初中教学模式变革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物理教学 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小实验:学生物理素养生长的力量
4
作者 曹宇晨 《教育界》 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
物理小实验具有多重育人功能,并且能体现物理学科的魅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操作性的物理小实验、思辨性的物理小实验、创造性的物理小实验、趣味性的物理小实验,还原物理知识形成之态、彰显物理知识内在之理、促进物理知... 物理小实验具有多重育人功能,并且能体现物理学科的魅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操作性的物理小实验、思辨性的物理小实验、创造性的物理小实验、趣味性的物理小实验,还原物理知识形成之态、彰显物理知识内在之理、促进物理知识创新实践、欣赏物理知识的多种美。物理小实验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对物理的主动思考、探究,从而发展学生的物理学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物理 物理小实验 物理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风破浪——初中生心理复原力提升心理活动课
5
作者 谢俊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第17期28-31,共4页
【活动理念】心理复原力(又称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通常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能够良好地适应,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甚至反弹的能力。心理复原力较高的个体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和困难情境,因此提升学生心理复原力... 【活动理念】心理复原力(又称心理韧性、心理弹性)通常指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时能够良好地适应,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甚至反弹的能力。心理复原力较高的个体能够有效应对压力和困难情境,因此提升学生心理复原力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心理复原力的培养方面,国际心理复原力研究计划(T h e International Resilience Project)提出了“I am”“I have”“I can”策略(简称3I策略)。其中,“I am”指个体的内部力量,即自己有哪些优势或品质可以帮助自己渡过难关;“I have”指当身处压力或逆境时的外部支持力量,即有哪些外部的资源可以为自己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复原力 优势资源 初中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题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问学”课堂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毅 《江苏教育》 2020年第75期63-64,共2页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融合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中国国情、法律知识等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一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标,融合思想道德、心理健康、中国国情、法律知识等相关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作为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的一脉相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需要充分借鉴高中思想政治的课改精神,将议题式教学理念和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将学科素养精神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充分培养初中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素养,切实做好初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有效衔接,为实现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充分的教学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课 议题式教学 向问课堂 问题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联动推进青春期教育的路径探索
7
作者 王毅 徐晓华 《江苏教育》 2023年第49期14-16,共3页
基于对学生青春期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家校社共育视角梳理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问题、共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共同开展青春期学生成长行动和家校社共同搭建青春期心理疏导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家校社联动推进青春期教育的... 基于对学生青春期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家校社共育视角梳理青春期学生的成长问题、共同构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共同开展青春期学生成长行动和家校社共同搭建青春期心理疏导平台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家校社联动推进青春期教育的路径,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度过青春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教育 家校社联动 协同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问·导问·自问——刍议基于“问题”的语文课堂教学
8
作者 曹国锋 《江苏教育》 2020年第75期61-62,共2页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彩的“设问”来启思导学,但更需要通过“导问”,让学生敢于“自问”、善于“自问”,让课堂成为美文的悦读场、思维的训练营和新问题的发源地。一、设问:以问启思,以问导学1.聚焦主问题。所谓主问题,就是能够引发...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精彩的“设问”来启思导学,但更需要通过“导问”,让学生敢于“自问”、善于“自问”,让课堂成为美文的悦读场、思维的训练营和新问题的发源地。一、设问:以问启思,以问导学1.聚焦主问题。所谓主问题,就是能够引发学生对文本深入思考、热烈讨论、鉴赏品味、主动探究的重要问题。设置主问题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紧扣文本,二是要紧扣学情。例如,教学鲁迅的《社戏》,可以设计这样一个主问题:文中写了故乡的众多人物,如果你就是文中的“迅哥儿”,你最想和谁交朋友?这个问题扣住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用一问串起文中的所有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设问 导问 自问 向问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文化意识的回归与审美能力的培养——以《周总理,你在哪里》教学为例
9
作者 曹国锋 《江苏教育》 2023年第7期16-21,共6页
革命文化作品教学呼唤文化意识的回归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当代性和具身性,让学生深入把握革命文化文本的审美特质,教师应以审美活动为核心设计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 革命文化作品教学呼唤文化意识的回归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革命文化的先进性、当代性和具身性,让学生深入把握革命文化文本的审美特质,教师应以审美活动为核心设计语文教学,让学生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进而“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念”,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最终将先进文化植入心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意识 审美能力 外化于行 革命文化作品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中的“稀释、还原”艺术探讨--以《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
10
作者 黄岑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第23期80-82,共3页
本文以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以苹果下落的运动过程为背景,围绕“创设情境稀释、建立模型探究、抽象概括还原、变式迁移提升”这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对“稀释、还原”艺术进行探讨.将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类比成学生最为熟... 本文以初中物理《力与运动》的教学设计为例,以苹果下落的运动过程为背景,围绕“创设情境稀释、建立模型探究、抽象概括还原、变式迁移提升”这课堂教学的四个环节,对“稀释、还原”艺术进行探讨.将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类比成学生最为熟悉的盐,把学生的认知特点类比为“汤”,把教学情境类比为“盐汤”,把盐汤的稀释和还原类比为学生对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的消化和活化,为学生的创新学习开辟了一条新的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稀释、还原 力与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解题技巧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杨 《化学教与学》 2010年第4期60-62,共3页
近几年的化学中考中,我们常可见到一种题型——阅读理解型试题,这种题型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物质生活,所运用的知识较为基本,试题难易程度不等,考试时学生的得分率偏低,这和学生平时不注重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 近几年的化学中考中,我们常可见到一种题型——阅读理解型试题,这种题型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物质生活,所运用的知识较为基本,试题难易程度不等,考试时学生的得分率偏低,这和学生平时不注重阅读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特别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获取题目提供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技能,成为有独立阅读能力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阅读能力 能力的培养 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型试题 物质生活 难易程度 知识面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因果分析法指导学生议论性段落的写作
12
作者 唐金华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1998年第2X期63-65,共3页
议论文讲究逻辑严密,无论是全文的谋篇布局,还是语段内部的层次安排,或是句子间的相互关联,都应体现出一个缜密的说理推论过程。而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常会出现文章结构不严谨,段内层次不分明,句子衔接不紧密的毛病。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 议论文讲究逻辑严密,无论是全文的谋篇布局,还是语段内部的层次安排,或是句子间的相互关联,都应体现出一个缜密的说理推论过程。而学生议论文的写作,常会出现文章结构不严谨,段内层次不分明,句子衔接不紧密的毛病。怎样才能让学生切实把握议论文写作的严密的逻辑性呢?本文试以因果推理的角度,谈谈指导学生进行论述性语段写作的一点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段 因果推理 因果分析法 议论性 段落 议论文写作 逻辑性 句子衔接 写作练习 整体构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物理教学与其它学科的渗透
13
作者 聂颖 《物理教学探讨(中学教学教研版)》 2010年第10期11-13,共3页
简单分析了物理教学与哲学、文学、数学、美学、STS的渗透.以相应学科的知识采辅助解释有关物理现象,使学生在内化知识的过程中,不但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的含义.而且还能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 渗透 哲学 文学 数学 美学 S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活动中矛盾产生的原因及消除的策略研究
14
作者 陆锦霞 陆天桥 《成才之路》 2014年第2期50-51,共2页
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往往因自身的性格,情绪状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场地、器材、教师等客观环境的限制而产生一些矛盾。作为教师必须懂得消除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并通过各种调控手段来解决。
关键词 体育活动 矛盾 原因 策略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如何构建高效愉悦的初中音乐教学课堂 被引量:4
15
作者 芮永红 《音乐时空》 2013年第3X期81-81,共1页
当前,如何构建高效愉悦的音乐课堂,已成为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高效愉悦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广大音乐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构建起高效愉悦的音乐教学课堂。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工作,初步探... 当前,如何构建高效愉悦的音乐课堂,已成为广大音乐教师普遍关注的课题。高效愉悦的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广大音乐教师只有转变观念,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构建起高效愉悦的音乐教学课堂。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工作,初步探讨构建高效愉悦初中音乐教学课堂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愉悦 音乐教学 构建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后进生教育用爱心促其成才
16
作者 赵妍 《成才之路》 2014年第15期2-2,共1页
有人说老师的眼光总是那么挑剔,对于学生的优点、成绩,往往一叶障目,视而不见,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则竖起放大镜,绝不放过。这种说法也许有夸大之嫌,但毋庸讳言,这多少也反映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不良现象:教师对学生批... 有人说老师的眼光总是那么挑剔,对于学生的优点、成绩,往往一叶障目,视而不见,对于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则竖起放大镜,绝不放过。这种说法也许有夸大之嫌,但毋庸讳言,这多少也反映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种不良现象:教师对学生批评的多,表扬的少:否定的多,肯定的少。尤其是对一部分后进生,总觉得事事看不顺眼:作业不完成、抄袭、违反纪律等,因此挨批评最多的,也总是这一部分人。心理学家认为,正面表扬比批评对于学生的促进力要大得多,而教师的批评和指责却与学生的成绩有显著的相关。那么,如何正确看待学生,促其成才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进生教育 成才 爱心 不良现象 教学工作 心理学家 学生 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建体育生态课堂氛围的体验——“钻城门”
17
作者 徐晓华 陆天桥 《成才之路》 2012年第12期77-77,共1页
生态化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创建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体现个性、激发兴... 生态化的教育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创建生态化课堂教学环境,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改进传统的旧的教学观念,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体现个性、激发兴趣,是实现学生表现自我、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氛围 体育生态 学生身体素质 城门 课堂教学环境 课堂教学内容 新课程改革 教育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形势下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及其学生观
18
作者 沈烨 《成才之路》 2017年第20期8-8,共1页
班主任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自身角色的新内涵,实现角色由单一型向多元型的转变,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文章分析班主任的自身定位,阐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树立科学的学生观,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关键词 班主任 角色定位 学生观 初中 新形势 专业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探索
19
作者 沈烨 《成才之路》 2020年第19期18-19,共2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文章从借助案例完成课前导入、运用案例解答课堂疑问、利用案例组织课堂练习、借助案例强化...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的提高。文章从借助案例完成课前导入、运用案例解答课堂疑问、利用案例组织课堂练习、借助案例强化知识结构等方面,对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道德与法治 思想道德教育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性分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英 《成才之路》 2020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隐性分层教学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隐性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分析隐性分层教学方式应用的重要性,并结合初中英语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 隐性分层教学在现代化的学校教育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隐性分层教学,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文章主要分析隐性分层教学方式应用的重要性,并结合初中英语具体的教学实践,分析隐性分层教学的要点,探究提高教学效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分层教学 初中英语 教学改革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