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5株临床分离新型隐球菌药物敏感性及临床分析
1
作者 管湘玉 朱均昊 +4 位作者 严丽 李莉 韩德忞 章强强 朱敏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上海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相关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分离菌株通过MALDI-TOF质谱和生化鉴定卡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 目的 了解2019—2023年上海某三甲医院临床分离隐球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及相关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方法 分离菌株通过MALDI-TOF质谱和生化鉴定卡鉴定。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最低抑菌浓度,并分析临床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 64例患者共培养分离出75株隐球菌,均为新型隐球菌,主要分离自脑脊液(78.7%)。伊曲康唑野生型分离率最低(36.0%);伏立康唑野生型分离率最高(94.7%)。64例患者中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62例,符合率96.9%。结论 隐球菌在脑脊液中分离率高,伊曲康唑非野生株分离率最高,伏立康唑野生株分离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球菌 药物敏感性 最低抑菌浓度 隐球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某三甲医院念珠菌菌血症调查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管湘玉 朱云凤 +4 位作者 王敏 郑毅 谢小芳 吕晶南 杜鸿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目的 分析念珠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念珠菌菌血症中分离的65株菌,通过显色法和质谱仪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棘白菌素、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MIC值并... 目的 分析念珠菌菌血症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念珠菌菌血症中分离的65株菌,通过显色法和质谱仪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棘白菌素、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氟康唑、伏立康唑和伊曲康唑MIC值并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Fisher精确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本研究中白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总体分离率分别为47.7%和26.2%。伊曲康唑的总体耐药率最高为15.9%,热带念珠菌联合耐药率高为50%(P<0.001)。有无静脉置管与念珠菌血症预后有关(P=0.018)。结论 念珠菌菌血症中白念珠菌为常见菌,光滑念珠菌在念珠菌菌血症中比例较高。伊曲康唑对血液念珠菌耐药率高,热带念珠菌易产生唑类联合耐药。临床经验性用药应结合地区念珠菌流行病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菌血症 流行病学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中医延续护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2
3
作者 曹亚芬 李丽娟 肖利亚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90-93,共4页
目的探讨中医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行出院指导及睡眠卫生相关的健康教育,出院... 目的探讨中医延续护理对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行出院指导及睡眠卫生相关的健康教育,出院后由社区医护人员按计划随访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延续护理,即出院后实施中医饮食调护、中药足浴、足底穴位按摩、耳穴埋籽等中医护理干预,6个月后测评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睡眠障碍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睡眠质量、药物使用因子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生理功能、精神健康、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和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缺血性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实施中医延续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存质量,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睡眠障碍 延续护理 中医护理技术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肺癌静脉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61
4
作者 孙凤英 周琦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5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肺癌静脉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3)和干预组(n=47),在常规辨证施护基础上,干预组行五行音乐干预,常规组按患者个人喜好选曲行音乐干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 目的探讨中医五行音乐干预对肺癌静脉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肺癌静脉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43)和干预组(n=47),在常规辨证施护基础上,干预组行五行音乐干预,常规组按患者个人喜好选曲行音乐干预。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干预后SAS、SDS以及PSQ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五行音乐疗法有助于改善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的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睡眠,效果优于常规音乐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静脉化疗 五行音乐疗法 焦虑 抑郁 睡眠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肠汤调节HGF/STAT3/NF-κB通路保护小鼠溃疡性结肠炎
5
作者 曹静静 王晓瑜 +4 位作者 张耀辉 季晓宇 徐艳 张春雨 缪志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185,I0002,I0003,共6页
目的研究清肠汤(Qingchang decoction,QCD)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HGF/STAT3/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100 mg/kg、清肠汤组18... 目的研究清肠汤(Qingchang decoction,QCD)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对HGF/STAT3/NF-κB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C57BL/6小鼠分为正常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柳氮磺吡啶组(SASP)100 mg/kg、清肠汤组18 g/kg,除正常对照组以外的各组小鼠自由饮用2.5%的DSS溶液7 d,后替换为正常饮用水。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天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体质量变化,10 d后处死小鼠,测量结肠长度,对结肠组织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ELISA法测定小鼠结肠组织中的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检测HGF、p-STAT3、p-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清肠汤可显著增加小鼠体质量和结肠长度,降低结肠病理评分,显著减少结肠TNF-α、IL-1β和IL-6的浓度,减低结肠组织HGF、p-STAT3、p-NF-κB的表达水平。结论清肠汤可能通过调节HGF/STAT3/NF-κB通路治疗DSS诱导的UC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肠汤 溃疡性结肠炎 HGF/STAT3/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观垂直感知障碍对脑卒中患者功能影响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昊懿 史亚伟 +1 位作者 鲁俊 许光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主观垂直感知障碍对视空间认知、平衡、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及视空间认知和侧倾行为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2月至12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分为垂直感知障碍... 目的探讨脑卒中主观垂直感知障碍对视空间认知、平衡、步行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以及视空间认知和侧倾行为的中介作用。方法2023年2月至12月,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中心收治的脑卒中患者96例,分为垂直感知障碍组(n=53)与非垂直感知障碍组(n=43)。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侧推评估量表(SCP)、Burke侧倾量表(BLS)、线等分试验(LBT)、线段划消试验(LCT)、星消试验(SCT)、主观视觉垂直感知(SVV)、Berg平衡量表(BBS)、Holden步行功能分级(FAC)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垂直感知障碍组SVV方向性和稳定性,NIHSS、SCT、SCP、BLS、BBS、FAC和BI评分差于非垂直感知障碍组(|t|>2.414,Z=-3.481,P<0.05)。两组SVV,SCT、BLS和BBS评分两两相关(|r|≥0.273,P<0.05)。控制年龄和性别后,SVV方向性对BBS评分无直接作用(β=-0.011,P=0.920),但可通过BLS的部分中介效应(效应量=-0.173,95%CI-0.278~-0.076),以及SCT和BLS的链式中介效应(效应量=-0.073,95%CI-0.137~-0.027)两条路径对BBS评分产生影响。结论主观视觉垂直感知障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视空间认知、平衡、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通过视空间认知和侧倾行为的中介效应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主观垂直感知障碍 平衡 视空间认知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谷、颊车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丹 王琛琳 +1 位作者 龚雅婷 卢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究合谷、颊车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诊治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 目的探究合谷、颊车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及对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该院诊治的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合谷、颊车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吞咽障碍、吞咽功能、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血流变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00%(38/40)vs 78.57%(33/42)](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黏度、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吸入性肺炎、体温升高、血白细胞数增高等并发症。结论合谷、颊车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卒中后吞咽困难可明显减轻患者吞咽障碍,改善吞咽功能及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治疗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谷穴 颊车穴 针灸 电针 卒中后吞咽困难 吞咽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中远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姚群立 陆建东 +2 位作者 徐向荣 柳玉华 张建亚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分别以国产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和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其痛经等症状变化、子宫磁共振...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栓塞剂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1年分别以国产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和Embosphere微球栓塞子宫动脉治疗的子宫腺肌症患者45例,其痛经等症状变化、子宫磁共振影像改变及临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为期2年以上的随访。结果术后3组患者痛经程度、月经量等临床症状均有改善,6个月时碘化油组、海藻酸钠微球组和Embosphere微球组痛经明显缓解率分别为33.3%(5/15),30.8%(4/13),41.1%(7/17);12个月时MRI显示子宫体积分别缩小为49.19%、48.25%和50.05%;24个月时有8例患者痛经复发,分别为碘化油组2例,海藻酸钠微球组4例和Embosphere微球组2例。碘化油组发生闭经2例,Embosphere微球组发生闭经1例。结论以碘化油、海藻酸钠微球或Embosphere微球进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对缓解患者痛经程度、缩小子宫体积具有良好的效果;栓塞治疗发生闭经的原因除卵巢功能减退外,也可能为子宫宫腔粘连;在取得临床疗效相似的情况下,使用颗粒型固体栓塞剂进行栓塞治疗其安全性可能较液体栓塞剂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动脉栓塞 栓塞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症的中、远期随访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姚群立 陆建东 +4 位作者 徐向荣 柳玉华 郑宇平 温玲 郁金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96-899,共4页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并于术后6、12、18、24、36个月进行随访,分析MRI检查结果、痛经程度以及贫血纠正情况。结果 19例患者的贫血症状...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对19例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并于术后6、12、18、24、36个月进行随访,分析MRI检查结果、痛经程度以及贫血纠正情况。结果 19例患者的贫血症状在3个月左右得到纠正;MRI显示子宫体积在12个月内缩小明显,平均缩小51.97%;痛经程度缓解,以24个月内明显,之后7例患者痛经症状有复发趋势,但比术前仍有明显缓解,其中4例患者MRI显示有新发小病灶。结论对于弥漫型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部分患者24个月以后临床痛经症状可因新发小病灶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动脉栓塞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应用于复方丹参滴丸质量评价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雷飞飞 王建春 +2 位作者 张咏梅 孙成祥 潘金火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19-1123,共5页
目的建立复方药物复方丹参滴丸(CDDP)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将细胞指数值(CI)与主要活性成分含有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TCA),测定样本对不同细胞株的IC50值,筛选出对复方丹参滴丸有... 目的建立复方药物复方丹参滴丸(CDDP)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将细胞指数值(CI)与主要活性成分含有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研究基础。方法采用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RTCA),测定样本对不同细胞株的IC50值,筛选出对复方丹参滴丸有特定依赖性的细胞株,对不同批次复方丹参滴丸建立时间剂量依赖性细胞反应曲线(TCRPs),以细胞指数值(CI)为考察指标,比较各批次药物的生物活性;测定复方丹参滴丸主要活性成分含有量,并与生物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滴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空白相比对A549细胞株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并有明显的量效关系(r>0.9);由TCRPs反映各批次滴丸质量稳定,但在特定时间点特定的浓度仍有一定差异,今后可用于同种药物不同批次间的稳定性研究;相关性结果表明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与丹参素含有量有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说明本技术能反映复方丹参滴丸生物活性,可与化学成分分析方法结合共同把关中药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滴丸 实时细胞电子分析技术 质量评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对妊娠剧吐患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8
11
作者 许洁 郁金芬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2期280-285,共6页
目的:探究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对妊娠剧烈呕吐患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剧烈呕吐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 目的:探究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对妊娠剧烈呕吐患者胃动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妊娠剧烈呕吐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引入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进行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7 d。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呕吐清水、食入即吐、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等中医症候积分;记录2组患者呕吐次数、止吐时间、住院天数、妊娠恶心呕吐生命质量量表(NVPQOL)、妊娠专用恶心呕吐量化表(PUQE),并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放免测试法检测患者血清中胃动素,采用试带法检测2组患者尿酮体水平,同期比较2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χ~2=5.285,P=0.022);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呕吐清水、食入即吐、头晕厌食、恶心呕吐等中医症候积分均出现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尿酮体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胃动素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PUQE、NVPQOL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呕吐次数、止吐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复发率为5.71%(2/35),对照组复发率为22.86%(8/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内关穴位按压配合生姜敷贴法治疗妊娠剧吐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机体尿酮体及胃动素水平,且可显著缩短患者呕吐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呕吐次数,提高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关穴位按压 生姜敷贴法 妊娠剧吐 胃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阑尾脓肿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鉴别诊断及征象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志国 茅旭平 +3 位作者 季丹 郑于平 林晓冬 潘振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20-523,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脓肿(Peri-appendicular abscess,PAA)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的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女性右下腹炎性包块的CT直接和间接征象,其中PAA组18例,...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脓肿(Peri-appendicular abscess,PAA)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的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女性右下腹炎性包块的CT直接和间接征象,其中PAA组18例,TOA组11例,计算并比较各征象对两组病例的诊断效能。结果:阑尾增粗>10 mm(特异性90.9%,敏感性61.1%,准确度0.724,P=0.008)、箭头征(特异性90.9%,敏感性77.8%,准确度0.828,P=0.000)为PAA高度特异性征象;肿块性腺静脉集束征(特异性94.4%,敏感性81.8%,准确度0.897,P=0.000)为TOA高度特异性征象。输卵管壁增厚、直乙结肠壁增厚并周围脂肪间隙消失、骶子宫韧带增厚也对TOA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阑尾增粗>10 mm、箭头征和肿块性腺静脉集束征并参考其他CT征象可以对PAA和TOA做出明确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 脓肿 卵巢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肿性尿路感染的影像表现及其临床特点分析(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群立 茅旭平 +3 位作者 张志国 陈晓宇 蔡利忠 郑宇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90-893,共4页
目的:探讨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的X线、CT影像征象及其临床相关病理、治疗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确诊为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的X线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X线均可见环绕膀胱的"气抱球"状透亮积气影,... 目的:探讨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的X线、CT影像征象及其临床相关病理、治疗特点。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确诊为气肿性尿路感染患者的X线及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X线均可见环绕膀胱的"气抱球"状透亮积气影,其中2例膀胱旁的盆腔筋膜间隙显示多发小气泡影,合并膈下游离气体1例;CT定位图亦显示如此征象;CT轴位扫描3例均见膀胱壁内气体影及膀胱内小气泡影,3例膀胱壁呈"锯齿样"改变,伴有膀胱壁外周气体带,1例合并一侧输尿管周围及肾门旁筋膜间隙局部积气。结论:气肿性尿路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发现泌尿系统器官内或器官旁有气体影为特征,CT检查对诊断气肿性尿路感染的敏感性高,是诊断此病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道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放射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正养血抗癌方对气血亏虚型早中期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高丹 张倩 +3 位作者 孙飞 徐㼆 罗卓卡 郜倩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 探讨扶正养血抗癌方对气血亏虚型早中期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养血抗癌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D-D、MMP-9、VEGF... 目的 探讨扶正养血抗癌方对气血亏虚型早中期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采用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养血抗癌方,疗程12周。检测临床疗效、D-D、MMP-9、VEGF、NK细胞、CD4^(+)/CD8^(+)、CD4^(+)、TNF-α、SCCA、CA125、中医证候评分、KPS评分、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D-D、MMP-9、VEGF、TNF-α、SCCA、CA125、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NK细胞、CD4^(+)/CD8^(+)、CD4^(+)、KPS评分更高(P<0.05)。结论 扶正养血抗癌方可安全有效地抑制气血亏虚型早中期宫颈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血管新生,调节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养血抗癌方 TP方案 早中期宫颈癌 术后辅助化疗 气血亏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根治术患者预后与CD99基因表达的关系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曹廷虎 王蕾 +3 位作者 寇玉彬 胡锦新 朱军 侯建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99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CD99基因在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随访调查患者的... 目的探讨影响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根治术患者的预后与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99的关系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研究CD99基因在ccRC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通过随访调查患者的预后、生存时间及其危险因素,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获得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与对应癌旁组织相比,CD99基因在ccRCC组织中表达上调的占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应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发现:ccRCC组织中CD99基因的高表达[HR=0.14,95%CI(0.01,2.15)]与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生存时间无关;而患者年龄[HR=1.18,95%CI(1.01,1.38)]、TNM分期[HR=51.91,95%CI(4.31,625.87)]、合并糖尿病[HR=59.94,95%CI(2.21,1 627)]和合并高血压[HR=47.72,95%CI(1.37,1 670)]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比较TNMⅠ期和Ⅱ~Ⅳ期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和2年生存率(100.0%vs 60.0%,P=0.004;93.8%vs 8.3%,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转移相关基因CD99的表达可能与ccRCC的预后无关,年龄、TNM分期、合并糖尿病和合并高血压是影响患者预后生存时间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9 基因表达 肾肿瘤 透明细胞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体内细胞色素P4502D1/2的影响
16
作者 许美娟 蒋志涛 +5 位作者 赵文珠 臧雨馨 孙冰婷 容纳 邹建东 居文政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39-1742,共4页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2D1/2(CYP2D1/2)的底物右美沙芬药动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右美沙芬组10 mg·kg-1灌胃给药,盐酸沙格雷酯组按右美沙芬和盐酸沙格雷酯均10 mg·kg-1同时灌胃给药,... 目的观察盐酸沙格雷酯对大鼠细胞色素P4502D1/2(CYP2D1/2)的底物右美沙芬药动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右美沙芬组10 mg·kg-1灌胃给药,盐酸沙格雷酯组按右美沙芬和盐酸沙格雷酯均10 mg·kg-1同时灌胃给药,按不同时间从大鼠眼底静脉丛取血,血样处理后,用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右美沙芬的浓度,用DAS 2.0软件进行分析,求出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盐酸沙格雷酯组与对照组比较,右美沙芬的T12明显延长(2.49 h±0.93 h vs 1.47 h±0.20 h,P<0.05),Cmax明显升高(325.7μg·L-1±133.2μg·L-1vs 104.5μg·L-1±52.4μg·L-1,P<0.05),AUC0-t(785.5μg·L-1·h±451.9μg·L-1·h vs 244.8μg·L-1·h±168.3μg·L-1·h,P<0.05)和AUC0-∞(804.7μg·L-1·h±445.6μg·L-1·h vs 251.4μg·L-1·h±173.4μg·L-1·h,P<0.05)明显增大。结论盐酸沙格雷酯在大鼠体内对右美沙芬的代谢有抑制作用,能降低其消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沙格雷酯 右美沙芬 细胞色素 P4502D6 药物相互作用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与不伴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丰成 徐亮 +3 位作者 史本龙 施建东 朱泽章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20-324,共5页
目的 :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腰椎后路全椎板... 目的 :探讨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对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于南京鼓楼医院行腰椎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融合手术的伴DISH的LSS患者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岁(65.1±7.3岁)。同时选取年龄及性别匹配且接受相同术式的不伴DISH的LSS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51~75岁(64.7±7.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责任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术前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骶角(lumbar-sacral angle,LSA)、腰5入射角(L5 incidence,L5I)等脊柱骨盆参数,并用术前VAS评分和ODI评分评估入选对象的生活质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脊柱骨盆参数的差异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伴DISH的LSS患者的术前SVA显著低于不伴DISH的LSS患者(20.0±38.7mm vs.40.0±46.3mm,P=0.039),而TK(27.2°±10.7°vs 25.5°±16.0°)、LL(48.1°±13.7°vs 47.1°±13.5°)、PI(51.4°±14.1°vs 52.5°±13.9°)、PT(18.0°±8.0°vs 19.0°±7.6°)、SS(33.6°±9.5°vs 34.4°±7.8°)、LSA(17.0°±12.0°vs 18.4°±6.7°)及L5I(22.4°±9.8°vs 24.7°±11.9°)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伴DISH患者术前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分别为5.6±1.0,6.5±1.3,36.9±4.9)均高于不伴DISH组患者(分别为5.4±1.2,6.2±1.7,36.8±5.0),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不伴DISH的LSS患者相比,伴DISH的LSS患者SVA显著降低,TK、LL、PI、PT、SS、LSA及L5I等其他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弥散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 脊柱骨盆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强肾排毒胶囊5种成分含量 被引量:4
18
作者 蒋志涛 戴国梁 +4 位作者 潘金火 王建春 陈晓峰 余辉 居文政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强肾排毒胶囊中5种成分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BAX SB-C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5∶95),流速为0.2 m L·min...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强肾排毒胶囊中5种成分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ZOBAX SB-C18(2.1 mm×1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溶液(5∶95),流速为0.2 m L·min^(-1);通过电喷雾离子源,选择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方式检测。结果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线性范围分别为35~1 120 ng·m L^(-1)(r=0.998 1),10~320 ng·m L^(-1)(r=0.996 2),30~980 ng·m L^(-1)(r=0.999 3),40~1 280 ng·m L^(-1)(r=0.993 4),25~800 ng·m L^(-1)(r=0.992 5),加样回收率在97.4%~103.6%范围内,RSD均低于4.7%。结论所建立的方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强肾排毒胶囊中腺苷、胞苷、鸟苷、甘露醇、腺嘌呤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肾排毒胶囊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腺苷 胞苷 鸟苷 甘露醇 腺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T磁共振在正常志愿者腓总神经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季丹 程捷飞 +3 位作者 骆磊 朱默 汪灵杰 李勇刚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分析健康志愿者腓总神经的MRI表现,获得腓总神经MRI的各项测量数据。方法:采用3.0T MR采集52例健康志愿者的MRI相关信息,扫描序列包括基于梯度回波的水激发三维容积T2加权成像(T2W-PROSET-3D-FFE)序列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序列。测... 目的:分析健康志愿者腓总神经的MRI表现,获得腓总神经MRI的各项测量数据。方法:采用3.0T MR采集52例健康志愿者的MRI相关信息,扫描序列包括基于梯度回波的水激发三维容积T2加权成像(T2W-PROSET-3D-FFE)序列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序列。测量腓总神经起始处(坐骨神经移行为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层面)的长径、横截面积、FA值及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腓总神经起始处腓总神经长径为(3.00±0.40)mm,横截面积为(5.96±1.02)mm^2,FA值为0.57±0.06,ADC值为(1.16±0.14)×10^(-3) mm^2/s。腓总神经起始处左、右两侧腓总神经长径、横截面积、FA值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长径、横截面积、ADC值为左侧小于右侧,FA值为左侧大于右侧;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腓总神经长径、横截面积、FA值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身高与腓总神经长径、横截面积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59和-0.251(P<0.05),身高与腓总神经FA值、ADC值无明显相关性(P>0.05);年龄、性别、体重与腓总神经长径、横截面积、FA及ADC值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3.0T MR可测量健康志愿者腓总神经起始处长径、横截面积、FA值及ADC值等参数的正常参考值,为今后提出量化的诊断标准提供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总神经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神经结构及其毗邻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素春 张烽 +1 位作者 段广超 金国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5-617,共3页
目的:为颈胸段脊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尸体标本上,观察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神经结构及毗邻关系。结果:(1)喉返神经(RLN)进入气管食管沟的位置对应椎体水平及构成比,左:90%位于T3/4~T4水平,右:70%位于C6/7~C... 目的:为颈胸段脊柱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0具尸体标本上,观察颈胸段脊柱周围重要神经结构及毗邻关系。结果:(1)喉返神经(RLN)进入气管食管沟的位置对应椎体水平及构成比,左:90%位于T3/4~T4水平,右:70%位于C6/7~C7上水平;67.7%的右RLN与颈总动脉的交叉点对应椎体水平在T1下~T1/2水平。(2)颈胸段交感干(CTST)与椎体前正中线(PVM)距离在T1椎体中点水平较C6~C7和T2~T5水平大,且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膈神经(PN)入胸腔后,左PN于主动脉弓前方、右PN于上腔静脉前外侧经心包与纵隔胸膜之间在肺根前方下行。结论:熟悉喉返神经、交感干和膈神经的相关解剖有助于在颈胸段脊柱手术中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胸段脊柱 神经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