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口禽肉检验检疫监管及二维码溯源技术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伟伟 陈未 +1 位作者 徐蓓蓓 陈飞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58,共2页
基于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的入境肉类溯源技术,以进口禽肉产品为研究对象,以二维码标签技术、移动执法终端识别技术、智能化信息平台为主要手段,对核心信息实施记录、识别、储存和整理,确保进口禽肉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各环节的可追溯。同时... 基于智能化信息平台建立的入境肉类溯源技术,以进口禽肉产品为研究对象,以二维码标签技术、移动执法终端识别技术、智能化信息平台为主要手段,对核心信息实施记录、识别、储存和整理,确保进口禽肉产品检验检疫监管各环节的可追溯。同时,通过溯源技术在江苏各肉类进口指定口岸的应用推广,为进一步提高进口禽肉检验检疫监管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禽肉 检验检疫 溯源 二维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港口岸进境船舶植物检疫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4
2
作者 顾青雷 张强 +1 位作者 刘昊 孙旻旻 《植物医生》 2010年第5期40-41,共2页
张家港港口条件得天独厚,是长江沿线最大的国际商港,来往国际航行船舶数量一直在江苏口岸名列前茅,口岸船舶检疫工作任务繁重。通过对张家港口岸船舶植物检疫工作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 船舶检疫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港口岸船舶检疫截获重要疫情分析与应对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昊 顾青雷 《植物医生》 2009年第4期41-42,共2页
张家港口岸位于长江下游黄金水道之南岸,地处江海交汇的苏南发达地区,是得天独厚的国际商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近年来,随着张家港与世界各地经贸往来的日趋活跃,进出张家港港口的国际航行船舶也日趋增加。
关键词 国际航行船舶 张家港口岸 疫情分析 检疫截获 黄金水道 长江下游 发达地区 南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境大豆检验检疫现状分析与建议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健超 《大豆科技》 2015年第6期34-36,共3页
主要对目前我国进境大豆的贸易现状、存在的检验检疫现状和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口大豆检验检疫控制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进境大豆 检验检疫 控制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的流行特征及检验检疫预防措施 被引量:9
5
作者 王丽娜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8期63-63,161,共2页
介绍了非洲猪瘟的流行情况、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 非洲猪瘟 流行情况 预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木材检疫中应用小蠹虫信息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勇 梁小松 +3 位作者 戴华国 史晓芳 庄永林 陈旭东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5-138,共4页
Trapp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import timber to evaluate the trapping effect of seven kinds of bark beetle’s attractant. The attractants contain the components of host volatile, bark beetle’s feces and... Trapp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on the import timber to evaluate the trapping effect of seven kinds of bark beetle’s attractant. The attractants contain the components of host volatile, bark beetle’s feces and the synthetic components of the host pathogen.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attractants were efficient. They were cheaper than the Canadian attractant. The technique can be generalized in timber quarantine. Trapping effect was influenced by the weather condition (temperature, wind and rain) and how long and where the traps establish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蠹虫 信息素 木材检疫 诱捕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火蚁检疫饵剂的筛选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强 张绍红 +4 位作者 庄永林 陆军 梁小松 刘勇 戴华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6-68,共3页
以鱼粉、火腿肠、甘蔗粉、蜂蜜、玉米粉、花生油等几种动植物性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触角电位反应、室内趋向反应以及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饵剂均能引起红火蚁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其中以鱼粉引起的EAG反应最大,蜂蜜引起的EAG反... 以鱼粉、火腿肠、甘蔗粉、蜂蜜、玉米粉、花生油等几种动植物性饵剂,对红火蚁进行了触角电位反应、室内趋向反应以及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几种饵剂均能引起红火蚁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其中以鱼粉引起的EAG反应最大,蜂蜜引起的EAG反应最小。室内趋向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鱼粉与花生油的混合物效果最佳,反应率达到了82%。田间诱集试验结果也表明,鱼粉与花生油混合物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触角电位 “Y”型嗅觉仪 野外诱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相关技术在植物病毒检疫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顾青雷 刘昊 张绍红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1,90,共5页
PCR和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阐述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捕捉反转录PCR、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差异显示PCR和巢式PCR等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 PCR和建立在PCR基础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其灵敏、快速、简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植物病毒的检测。阐述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捕捉反转录PCR、PCR-单链构型多态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差异显示PCR和巢式PCR等相关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植物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现状,以期为我国植物病毒的检疫检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PCR 检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口岸截获入境皮蠹疫情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渊 朱君 +2 位作者 吕飞 梁小松 周明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61-262,共2页
对2003—2012年江苏口岸入境检疫截获的皮蠹科昆虫根据截获地口岸类型、检疫类别进行统计分析,截获且鉴定到种或属的共1 326批次,分属皮蠹科的10个属。
关键词 江苏口岸 截获 皮蠹 疫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棘长蠹属的检疫鉴定 被引量:5
10
作者 朱宏斌 肖荣堂 +4 位作者 吴立平 杨晓军 徐梅 安榆林 陈建东 《华东昆虫学报》 2006年第2期83-88,共6页
长期以来,双棘长蠹的英文和中文资料不但收录的种类少,而且与莱纳的权威著述在有些形态描述上不一致。本文根据莱纳的法文原著,将双棘长蠹属害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38种的检索表结合特征图编译如下,供口岸检疫鉴定和国内林木害虫调查时作... 长期以来,双棘长蠹的英文和中文资料不但收录的种类少,而且与莱纳的权威著述在有些形态描述上不一致。本文根据莱纳的法文原著,将双棘长蠹属害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38种的检索表结合特征图编译如下,供口岸检疫鉴定和国内林木害虫调查时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棘长蠢属 检索表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物检疫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飞 肖国平 姚永华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2年第2期5-5,28,共2页
关键词 动物检疫 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检疫标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植物检疫视角论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的完善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健超 张强 《湖北植保》 2017年第6期45-47,59,共4页
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交流,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不能赶上植物检疫科学发展水平,也很难满足现今进出境植物检疫监督管理的要求,且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差距越拉越大,研讨和推动该法的修订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植物检疫法的现状、问题、原... 随着国际贸易日益频繁的交流,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不能赶上植物检疫科学发展水平,也很难满足现今进出境植物检疫监督管理的要求,且两者之间的矛盾与差距越拉越大,研讨和推动该法的修订已迫在眉睫。本文从我国植物检疫法的现状、问题、原因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需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出境 植物检疫 法律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大米中的4种烟碱农药残留量 被引量:22
13
作者 乙小娟 朱加叶 +1 位作者 丁萍 夏拥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69-172,共4页
建立使用高通量(RRHT)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呋虫胺、噻虫胺、吡虫啉、吡虫清四种烟碱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ENVI-Florisil和Carb复合固相萃取柱萃取净化,液相色谱高通量RRHT色谱柱,258nm紫外测定,外标... 建立使用高通量(RRHT)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大米中呋虫胺、噻虫胺、吡虫啉、吡虫清四种烟碱农药残留量的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采用ENVI-Florisil和Carb复合固相萃取柱萃取净化,液相色谱高通量RRHT色谱柱,258nm紫外测定,外标法定量。检测过程快速准确,2.5min时4种农药可完全分离。样品中加标回收率为75.5%~96.0%,相对标准偏差为0.49%~4.36%,最低检出限达到0.004mg/kg。峰面积与标准溶液质量浓度在0.1~1.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系数大于0.9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噻虫胺 吡虫啉 吡虫清 液相色谱 高通量色谱柱 固相萃取 大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化-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进口西洋参中的铅 被引量:32
14
作者 朱加叶 乙小娟 丁晓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80-382,共3页
本文对进口西洋参中铅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微波消化比常规法更快、更安全、更环保、更准确的优点,对西洋参进行了前处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灵敏、高速、耗样量少等优点,对西洋参进行测定。本文设定了微波消化条... 本文对进口西洋参中铅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本文利用微波消化比常规法更快、更安全、更环保、更准确的优点,对西洋参进行了前处理;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灵敏、高速、耗样量少等优点,对西洋参进行测定。本文设定了微波消化条件的程序,对微波消解的混合酸进行了选择,解决了最终的消化液其酸度对测定的影响问题,并对石墨炉原子吸收的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依据多次实验结果,选择了合适的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确定了最终的石墨炉升温程序。本方法铅的线性范围为0~100μg·L^(-1),检出限为2.80μg·L^(-1),相对标准偏差为0.91%,回收率为98.13%,方法的精密度及准确度均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化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西洋参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豆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18
15
作者 王小花 李建祥 +3 位作者 王国卿 李新莉 邵景东 傅春玲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71-176,共6页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了食品中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内源参照基因lectin和转基因靶基因CP4EPSPS,建立两种基因的拷贝数-CT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并且通... 采用SYBR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建立了食品中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通过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内源参照基因lectin和转基因靶基因CP4EPSPS,建立两种基因的拷贝数-CT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中的转基因含量,并且通过熔解曲线分析扩增反应特异性。结果表明,lectin和CP4EPSPS基因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R2值分别为0.9984和0.9953,方法的回收率为95%~110%,检测限为0.01%。本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特异、高通量等优点,可以作为食品中大豆转基因成分的定量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定量PCR SYBR Green Ⅰ荧光染料 转基因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飞虱对噻嗪酮的抗药性监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文红 高聪芬 +3 位作者 王彦华 庄永林 戴德江 沈晋良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7-202,共6页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 1996—2007年间采用稻茎浸渍法测定了我国8省(区)27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的敏感性。在1996—2002年间,江苏[江浦(JPZY)、仪征(YZZY)和南通(NTZY)]、安徽[安庆(AQNS)]、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均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为0.3~3.5倍)。在2005—2007年间,监测到江苏[江浦(JPZY),2005年]和海南[陵水(HNLS),2007年]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达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28.8倍和19.4倍);其余种群如广西[南宁(GXNY)和桂林(GLNS)]、湖南[常德(CDTY)]、浙江[余姚(YYLJ)]、江西[新建(XJSM)]、安徽[和县(HXLY)、潜山(QSMC)]及江苏[南通(NTZY)]等地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低水平抗性(抗性倍数为5.6~9.1倍);而江西[上高(SGMS)]、浙江[兰溪(LXYC)]和湖北[孝感(XGXC)]3个褐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仍为敏感至敏感性下降(抗性倍数2.5~4.1倍)。室内饲养22代,用噻嗪酮对1996年采自安徽[安庆(AQNS)]的褐飞虱间断筛选13代,它的LC50下降了30%,筛选前后抗性水平没有明显差异;随后连续筛选15代,抗性倍数达1157.7倍。上述结果表明,褐飞虱对噻嗪酮已产生低到中等水平抗性,如果连续单一使用噻嗪酮,褐飞虱将具有产生高水平抗性的风险。此外,还对褐飞虱的抗性治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飞虱 噻嗪酮 抗性监测 抗性筛选 现实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油中6种苯系物残留量的测定——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被引量:12
17
作者 顾强 王玥 +3 位作者 卢志琴 陈君义 刘一军 乙小娟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7-69,共3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HP-INNOWAX极性毛细管柱,建立了食用油中6种苯系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将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分离开来,实现了6种苯系物的精确定量。在方法的测定条件下,6种苯系物峰面积与其含量呈良好的线...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结合HP-INNOWAX极性毛细管柱,建立了食用油中6种苯系物的检测方法。该方法可将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分离开来,实现了6种苯系物的精确定量。在方法的测定条件下,6种苯系物峰面积与其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检出限在0.05 mg/kg以下,加标回收率在80%~110%之间,RSD小于15%。该方法为检测食用油中苯系物残留提供了一种精确、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油 苯系物 检测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挥发性有机物 被引量:19
18
作者 郭莹莹 赵鸿雁 +3 位作者 乙小娟 李磊 王玥 曹文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0-554,共5页
提出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的方法。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作为微萃取的涂层,萃取温度及时间为90℃和30 min。用DB-5MS毛细管... 提出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用植物油中35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的方法。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用75μm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作为微萃取的涂层,萃取温度及时间为90℃和30 min。用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电子轰击离子源全扫描监测模式检测。35种VOC′s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3~6.84μg·L-1之间。在3个添加水平上做回收试验,加标回收率在91.0%~108.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法 挥发性有机物 食用植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橄榄油中挥发性特征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顾强 王玥 +2 位作者 陈君义 乙小娟 刘一军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5-87,共3页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对不同等级橄榄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大量检测和比对,从色谱图上分辨出两种保留时间分别为15.71 min和19.98 min的特征成分,其含量与橄榄油等级密切相关。该...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法,对不同等级橄榄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大量检测和比对,从色谱图上分辨出两种保留时间分别为15.71 min和19.98 min的特征成分,其含量与橄榄油等级密切相关。该研究工作首次确定了两种能反映橄榄油等级的挥发性特征成分,为开发全新的橄榄油等级鉴别方法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油 等级 特征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包装用塑料内垫中五种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 被引量:22
20
作者 俞晔 孙建刚 +1 位作者 王峰 邵景东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3-244,共2页
采用四氢呋喃溶解塑料内垫,加入甲醇使高分子化合物沉淀,过滤,乙腈-异丙醇(1+1)稀释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最低检测限:BBP、DBP为2μg/mL,DEHP为1μg/mL,DINP、DIDP为5μm/L,相对标准偏差为0.6... 采用四氢呋喃溶解塑料内垫,加入甲醇使高分子化合物沉淀,过滤,乙腈-异丙醇(1+1)稀释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DAD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最低检测限:BBP、DBP为2μg/mL,DEHP为1μg/mL,DINP、DIDP为5μm/L,相对标准偏差为0.68%-5.06%,回收率为82.4%-109.3%,该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 塑料 邻苯二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