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探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正源 武莉莉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6期53-55,共3页
仪器设备作为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工具,其管理与质量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目前仪器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仪器设备作为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工具,其管理与质量控制水平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分析了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目前仪器设备管理与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旨在提高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仪器设备管理水平,确保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高效、准确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验检测机构 仪器设备 主要问题 改进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质量溯源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淑媛 余晓燕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4期162-165,共4页
本文分析了分子生物学、质谱分析、近红外光谱、生物传感器和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等食品检验技术的特点以及在食品质量溯源中的应用。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成分鉴定、掺假检测、产地溯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加强多技术融合,提高溯... 本文分析了分子生物学、质谱分析、近红外光谱、生物传感器和稳定同位素比率分析等食品检验技术的特点以及在食品质量溯源中的应用。食品检验技术在食品成分鉴定、掺假检测、产地溯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加强多技术融合,提高溯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研究为食品质量溯源技术的选择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溯源 检验技术 质量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机构标准物质管理的探索
3
作者 韦晶晶 陈正源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标准物质被广泛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试方法或赋值,其正确使用和规范管理对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溯源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食品和检验中,标准物质的选择及使用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食品和质量检验的顺利开展。本文旨在分析食品检... 标准物质被广泛用于校准仪器、评价测试方法或赋值,其正确使用和规范管理对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溯源性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食品和检验中,标准物质的选择及使用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食品和质量检验的顺利开展。本文旨在分析食品检验机构标准物质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期为提高检验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检验机构 标准物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侯晓琴 周雪剑 高淑媛 《食品安全导刊》 2025年第13期161-164,168,共5页
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存在的分析周期长、成本高和样品处理复杂的问题。本文对红外光谱检测原理进行系统阐述,介绍分子振动、伸缩及弯曲振动与红外吸收之间的关... 红外光谱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响应迅速、环保无污染等优点,能够有效克服传统色谱法、质谱法等方法存在的分析周期长、成本高和样品处理复杂的问题。本文对红外光谱检测原理进行系统阐述,介绍分子振动、伸缩及弯曲振动与红外吸收之间的关系,并对近红外、中红外及远红外光谱的特点和实际应用进行分类说明,重点探讨该技术在食品成分分析、掺假检测、腐败变质监测以及添加剂和污染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构建全面、可靠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光谱技术 食品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韦晶晶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8期174-176,共3页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确保农产品无害化成为了监管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关注点。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旨在为快... 随着全球食品安全标准的日益严格,确保农产品无害化成为了监管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关注点。本研究深入探讨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技术,包括色谱技术、光谱技术以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这些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旨在为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提供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快速检测 色谱技术 光谱技术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6
作者 王乐 《食品安全导刊》 2016年第3X期85-85,共1页
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因此,对食品中的一些微生物以及病菌的检验是现实的必然需求。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对于防止食品中的病菌以及微生物进入人体有着重要作用。现在检测食品安全技术最主要的是PC... 食品安全问题对人们的身体造成严重破坏,甚至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因此,对食品中的一些微生物以及病菌的检验是现实的必然需求。检测食品安全的技术对于防止食品中的病菌以及微生物进入人体有着重要作用。现在检测食品安全技术最主要的是PCR技术,本文从该技术的定义以及其自身存在的特别之处出发,进而分析了它的发展历程以及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作用。PCR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特点PCR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技术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检验 PCR技术 必然需求 微生物检测 肉类食品 李氏杆菌 梭状芽胞杆菌 单核细胞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化学添加剂的检测技术研究
7
作者 张晓慧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27期167-169,174,共4页
为确保食品安全,高效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化学添加剂的类别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探讨了现有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的应用,并分析了痕量添加剂定量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的挑战。通过研究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提升检测... 为确保食品安全,高效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添加剂至关重要。本文介绍了化学添加剂的类别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探讨了现有检测技术如色谱分析的应用,并分析了痕量添加剂定量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的挑战。通过研究新型快速检测技术,提升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化学检测 高效液相色谱 痕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杏花中55种农药残留
8
作者 赵建珍 徐鹏 +3 位作者 马苑媛 闫伟伟 罗慧玉 尹喆 《化学分析计量》 2025年第4期15-24,共10页
建立了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杏花中5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选用多种产地的杏花样品,采用复杂基质快速滤过型净化小柱对其提取净化,选择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用基质标准曲线定量法分析杏花样品,... 建立了快速滤过型净化结合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杏花中55种农药残留的方法。选用多种产地的杏花样品,采用复杂基质快速滤过型净化小柱对其提取净化,选择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用基质标准曲线定量法分析杏花样品,通过对气相色谱、质谱条件调控,提取溶剂和净化条件选择,基质效应抵消等优化实验条件,实现对实际杏花样品的农药残留测定。结果表明,多数农药在杏花样品中的基质效应影响无法忽略,进而采用空白基质来抵消基质效应影响,55种农药在质量浓度为15~1000 ng/mL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0~0.9995,检出限为3.75~15μg/kg,定量限为10~45μg/kg;在3个添加浓度(40、90、200μg/kg)下55种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74.6%~114.1%,75.3%~109.1%和81.5%~112.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9.3%,1.3%~9.4%和0.7%~9.4%(n=6)。与传统的QuEChERS技术和固相萃取法相比较,该方法快速简便、精密度和灵敏度良好、成本低廉,可满足杏花中55种农药残留的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快速滤过型净化 农药残留 杏花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脱氢乙酸的检测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肖树秀 《煤炭与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149-151,共3页
脱氢乙酸作为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选择准确、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脱氢乙酸方法尤为重要。阐述和分析了国内4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出高效液相色谱... 脱氢乙酸作为防腐剂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所以选择准确、简单、快速、高效的检测脱氢乙酸方法尤为重要。阐述和分析了国内4种检测脱氢乙酸的方法,即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因样品处理简便、快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乙酸 检测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食品中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狄慧 陈佳琛 陈正源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5期149-151,共3页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提高食品安全,减少因食品安全问题出现的不良影响成为我国食品检测工作的重点。本文对当前食品检测中使用的重金属检测前处理技术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提升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质量。
关键词 食品检验 重金属 检测方法 前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粮谷类食品中15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狄慧 陈佳琛 +2 位作者 贺丽霞 陈正源 徐鹏 《中国食品工业》 2022年第22期58-62,共5页
研究建立了快速、高效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粮谷类食品中15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均质样品经乙腈-水-乙酸(80:19:1)溶液震荡提取,提取液经QuEChERS法净化,用CAPCELL PAK C_(18)色谱柱(2.1mm I.D.*100mm,2μm)分离... 研究建立了快速、高效的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粮谷类食品中15种真菌毒素的方法。均质样品经乙腈-水-乙酸(80:19:1)溶液震荡提取,提取液经QuEChERS法净化,用CAPCELL PAK C_(18)色谱柱(2.1mm I.D.*100mm,2μm)分离。选择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进行检测,使用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15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不低于0.996,15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75μg kg^(-1)~3.74μg kg^(-1),定量限为2.20μg kg^(-1)~11.00μg kg^(-1),高中低三个加标水平的回收率为78.1%~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7.7%,本方法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经济等优点,适用于粮谷类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同时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ECHERS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真菌毒素 粮谷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的优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乐 陈佳 秦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第13期86-90,95,共6页
目的:优化食品中沙门氏菌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的配比,缩短检验周期,使食品安全预警时间点前移。方法:通过吸光度法和平板计数法同时测定不同优化条件下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并采用... 目的:优化食品中沙门氏菌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的配比,缩短检验周期,使食品安全预警时间点前移。方法:通过吸光度法和平板计数法同时测定不同优化条件下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中沙门氏菌的生长曲线,对结果进行处理分析,确定最优方案,并采用实时荧光PCR法进行菌种验证。结果:吸光度法和平板计数法曲线变化基本一致,随着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中酵母添加量的增加,沙门氏菌的调整期缩短,对数期斜率和稳定期数值呈增大的趋势。当改良缓冲蛋白胨水中酵母浸膏的添加量为9 g/L时,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前增菌时间缩短到8~10 h。通过实时荧光PCR法的验证,确定改良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特异性良好。结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中酵母的添加量,优化后的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检测时间短、特异性强,可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为商品化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氏菌 缓冲蛋白胨水培养基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改良增菌液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乐 陈佳 秦丽 《现代食品》 2022年第9期154-158,共5页
本文通过改变丙酮酸钠以及酵母浸膏添加量,对李氏增菌肉汤(LB_(1))进行了改良。通过吸光度法以及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优化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长曲线,并采用实时荧光PCR对增菌结果进行特异性验证。得到改良后的增菌液配方为:... 本文通过改变丙酮酸钠以及酵母浸膏添加量,对李氏增菌肉汤(LB_(1))进行了改良。通过吸光度法以及平板计数法测定不同优化条件下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生长曲线,并采用实时荧光PCR对增菌结果进行特异性验证。得到改良后的增菌液配方为:在商品化李氏增菌肉汤(LB_(1))的基础上,添加1 g·L^(-1)的丙酮酸钠,15 g·L^(-1)的酵母浸膏,此时前增菌时间可缩短至8 h,且经过验证,特异性良好。使用改良后的李氏增菌肉汤(LB_(1))大大缩短了增菌时间,特异性良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李氏增菌肉汤 改良 丙酮酸钠 酵母浸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快速检测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4
作者 陈佳琛 《食品安全导刊》 2020年第30期60-60,共1页
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学、有效、系统开展食品快速检查至关重要,但受人员、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食品快速检查结果往往会出现误差,因而应当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食品快速检查... 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学、有效、系统开展食品快速检查至关重要,但受人员、环境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食品快速检查结果往往会出现误差,因而应当高度重视质量控制工作。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简要分析食品快速检查过程质量控制重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就如何有效开展质量控制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快速检查 质量控制 重要性 优化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片体外溶出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慧玉 闫伟伟 +4 位作者 谢颖 陈正源 吴长年 丁杰 刘琪 《食品与药品》 CAS 2024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目的 建立血塞通片溶出度检验方法,测定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d的整合溶出度。方法 以小杯法进行溶出度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溶出量,采用质量分... 目的 建立血塞通片溶出度检验方法,测定血塞通片中三七皂苷R_(1)、人参皂苷Rg_(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_(1)和人参皂苷Rd的整合溶出度。方法 以小杯法进行溶出度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5种指标成分的溶出量,采用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进行溶出度整合。绘制溶出曲线,采用f_(2)相似因子法比较各成分溶出曲线与整合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对整合溶出数据进行模型拟合,计算溶出参数T_(50)、T_(d)和T_(85)。结果 以水为溶出介质,转速50 r/min,60 min取样。5种指标成分溶出曲线与整合溶出度溶出曲线的f_(2)相似因子分别为64.5,61.6,79.8,60.0和68.2。溶出数据拟合模型以Weibull模型最优,溶出参数T_(50)、T_(d)和T_(85)分别为12.29 min、18.09 min和56.09 min。结论 建立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准确、可行,采用质量分数权重系数法整合溶出度能较好地表征血塞通片的体外溶出行为,可为血塞通片的质量一致性评价研究及质量控制提供技术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片 溶出行为 整合溶出度 溶出曲线 相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因素分析
16
作者 彭瑛琪 陈佳琛 +3 位作者 崔璐璐 王乐 刘华 孙炜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7期7-9,共3页
桶装饮用水已成为居民日常饮用水,其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近些年由微生物污染导致的桶装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现象屡有发生,对居民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桶装饮用水的主要微生物污染源及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桶装饮... 桶装饮用水已成为居民日常饮用水,其安全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近些年由微生物污染导致的桶装饮用水水质不合格现象屡有发生,对居民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桶装饮用水的主要微生物污染源及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桶装饮用水微生物污染的相关建议,为生产企业与相关监管部门落实居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装饮用水 微生物污染 主要原因 防范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不确定度评定
17
作者 高淑媛 余晓燕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4期179-181,共3页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待测物称量、待测物定容体积、标准溶液配制、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方法的回收率这5项因素。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含量基本水平在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待测物称量、待测物定容体积、标准溶液配制、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方法的回收率这5项因素。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了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的含量基本水平在0.2015μg·L^(-1),牛奶中黄曲霉毒素M_(1)含量的不确定度为:X=(0.2015±0.0076)μg·L^(-1),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奶 黄曲霉毒素M_(1) 高效液相色谱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野菜水提液对高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辉 曾春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3,共3页
比较桃叶鸦葱、蕨菜、苦菜3种野菜水提液对高血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制备高血脂小鼠模型,采用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浆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超... 比较桃叶鸦葱、蕨菜、苦菜3种野菜水提液对高血脂小鼠血脂代谢的影响。制备高血脂小鼠模型,采用试剂盒方法测定血浆中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丙二醛(MDA)的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桃叶鸦葱、蕨菜、苦菜3种野菜水提液均能降低高血脂小鼠TC、LDL-C和MDA的水平,提高HDL-C水平和SOD酶活力。与高血脂模型组相比,处理各组有显著差异,并呈现剂量依赖性。桃叶鸦葱、蕨菜、苦菜3种野菜水提液都具有良好的降血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脂质过氧化有相关,并且桃叶鸦葱水提液降低TG水平,提高HDL-C水平和SOD酶活力的效果优于蕨菜、苦菜水提液,苦菜水提液降低TC的作用优于桃叶鸦葱、蕨菜水提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叶鸦葱 蕨菜 苦菜 血脂蛋白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花药材质量控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闫伟伟 罗慧玉 +2 位作者 曾春萍 徐鹏 査建蓬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建立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绿原酸、芦丁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以鉴别药材。采用紫外波长转换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材中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MCPack ODS-A C18柱(250mm×4.6mm,5μm),流... 目的建立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绿原酸、芦丁为对照品,建立薄层色谱以鉴别药材。采用紫外波长转换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药材中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的含量,色谱柱为YMCPack ODS-A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磷酸溶液(125∶105∶770);阿魏酸的检测波长为322nm(0~25 min),芦丁与异槲皮苷的检测波长为255nm(25~70 min);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薄层色谱中斑点清晰;阿魏酸、芦丁及异槲皮苷分别在1.452 2~14.521 7μg/mL(r=0.998 9)、27.366 7~273.666 8μg/mL(r=0.997 2)、1.649 9~16.499 0μg/mL(r=0.999 6)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6%、99.70%、100.03%;RSD分别为0.9%、0.8%、1.2%。结论所用方法准确、稳定、可行,可用于杏花药材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花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阿魏酸 芦丁 异槲皮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竹心的刍议
20
作者 梁帅 张继 +1 位作者 康帅 韩慧琴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6年第7期942-944,共3页
竹心作为临床常用品种被历代医家所应用,但古代本草中除对其功能有所记载外,对药材来源描述较少。另外,法定标准及现代文献中所收载的竹心基原也不尽相同,造成市场及临床应用混乱。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笔者对竹心药材的历史... 竹心作为临床常用品种被历代医家所应用,但古代本草中除对其功能有所记载外,对药材来源描述较少。另外,法定标准及现代文献中所收载的竹心基原也不尽相同,造成市场及临床应用混乱。通过查阅古代本草及近现代文献,笔者对竹心药材的历史和基原进行比较和考证,为其标准制订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心 历史沿革 基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